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描述了飞机机身段声学设计试验平台的建设,包括了机身段的改造、声源系统和测量系统的设备配置、该试验平台的性能指标和功能,并介绍了科用该试验平台进行的隔声试验、降噪效果试验和舱内吸声试验的部分试验结果,说明了该试验平台能合理地反映飞机结构的声学性能,是飞机结构声学设计和噪声控制试验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型号飞机机身蒙皮精准外形需求,研制了一套机身蒙皮精准铣切系统.详细分析了机身蒙皮精准铣切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讨论了铣切系统刀具设计及其气动控制系统回路方案.机身蒙皮精准铣切系统经过安装、调试和现场应用验证,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实现了对飞机蒙皮进行切割的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能高效准确地完成机身蒙皮的铣切工作,保证飞机产品的制造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民用飞机垂尾是飞机结构的主要受力部段,垂尾和后机身的连接处受力复杂,是飞机设计的难点之一。参考国外成熟机型垂尾和后机身连接方案,分别从重量、制造、装配、损伤容限、维修性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垂尾和后机身多种连接方案的优缺点,研究并设计出一种改进的垂尾和后机身连接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型载人飞行器,基于结构方案设计、力学分析和模型结构性能测试等研究,提出了轻质化机身结构的设计方案。采用柔性层合薄膜实现机身大面积防热结构;采用空间桁架结构体系和新型节点连接形式,确定了飞行器机身的轻质承载结构设计方案;采用刚性杆-柔性索段组合方案,设计了机身结构和燃料储罐之间的连接系统。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评估了结构体系的力学性能。利用机身典型承载结构的缩比模型进行了力学试验,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和结果。研究结果可为新型载人飞行器的轻质化机身结构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民用飞机的设计技术已经越来越重要。飞机结构工程师会根据飞机结构及功能的需要在飞机机身壁板上设计很多小开口结构,这种小开口结构设计的质量对飞机力学性能和重量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小开口结构的设计已成为飞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成功的机型必须要有优秀的小开口设计。结合某型飞机的结构设计过程,详细分析和探讨了机身小开口结构的设计过程,具体包括载荷分析、相关零部件设计、密封及表面防护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以铰接为主要对象,研究铰接的特点及其在飞机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介绍了铰接的原理及假设理想铰接的意义和方法,分别对飞机主起落架、机身中部地板梁、翼身整流罩拉杆设计中采用的典型铰接结构进行了力学模拟简化,分析了铰接对结构之间传力模式转化起到的作用和对结构刚度设计的影响.说明铰接可以使结构部件之间获得较好的柔性连接,避免关键结构承受有害载荷,在飞机结构中应对结构连接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结构效率.  相似文献   

7.
机身大开口存在结构刚度急剧变化、变形不连续等问题,使得机身大开口加强设计成为飞机设计改装的重点和难点。以国外某飞机为例,通过对开口加强区设计研究,采用单力素对比方法验证加装升降式光电吊舱结构强度;通过梳理载荷设计思路,自主设计光电吊舱及升降机构,并对改装前后各工况应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机身气密压力、机身切面载荷及光电吊舱载荷作用下,该结构能够实现升降功能,载荷计算方法及结果量级合理,结构满足强度设计要求;采用单力素对比方法作为强度合格的评价指标能够指导同类型飞机改装设计。  相似文献   

8.
中央翼盒与外翼及机身相连,承受和传递重要的飞机载荷。中央翼盒又是整体油箱,也是机身增压舱的气密线之一,是中机身客舱地板的支持构件,所以中央翼盒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架飞机设计的成败。随着材料科学及制造能力的提升,现代民用飞机的翼盒设计也出现了不同的思路和方案。下面就以相同座位级别的不同时期的方案一飞机和方案二飞机的翼盒设计对比,来展示复合材料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总体设计的质量和效率,研究了民用飞机机身剖面构型及客舱的设计措施,并在一个开放式飞机总体设计环境中实现这一功能。定义了飞机机身类部件坐标系,提出了机身剖面构型、地板、装饰层、厨房、卫生间、衣帽间、应急出口、舱门、舱段隔板、座椅和行李架等的参数化描述和模型构建方法,设计了客舱参数化描述数据结构、剖面构型与客舱布置的数据对应关系及客舱设计逻辑,建立了交互式机身剖面构型和客舱二、三维快速设计环境。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客舱模型的自动化调整,为总体设计阶段进行多学科设计优化奠定了基础。最后,给出若干设计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自动钻铆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在C919飞机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从结构可行性分析、工艺方案策划、辅助工艺设计等方面对自动钻铆技术在C919前机身和中后机身部段的应用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飞机舱内吸声测试技术的理论,并通过实例论述了在半消声室实验室内利用机身声学试验平台,采用合理的试验方法,对座舱段不同声学结构的吸声特性所进行的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行业消息     
ARJ21开始总装并获国外订单近日,ARJ21在刚刚启用的上海飞机制造厂新支线飞机总装厂房正式开始全机对接。作为总装厂商的上飞厂按照 ARJ21飞机的设计分离面和工艺分离面的划分以及厂际分段分工原则,对全机装配采用模块化装配方案。在全机对接过程中,上飞厂合理选用对接方法,采取无间隙套接,协调和使用有效的工艺补偿措施,建立中机身、机翼对接平台,应用激光准直系统和数字电子水平仪对机头、前机身及中后机身、后机身进行准直,保证飞机全机的基准面和对称轴线一致,采用胀紧装置和结构留铆  相似文献   

13.
主起落架舱(以下简称主起舱)位于主起落架所在的机身腹部翼身开口处,该区域连接结构复杂,是飞机外部载荷、应力集中、疲劳问题最为严重的区域,是机身载荷传递实现平衡的必经区域。主起舱的补强与一般机身开口补强不同,一方面要能够有效缓解开口应力集中,另一方面要参与外翼、主起落架与机身之间的传力以降低周围结构应力。补强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翼身传力和主承力结构设计,通过主起舱补强结构进行力学和有限元对比,分析说明下单翼飞机主起舱补强方案。  相似文献   

14.
波音787飞机的机身蒙皮采用全复合材料,对于复合材料机身蒙皮的修理,波音787结构维修手册给出了明确的修理方案,其中包括复合材料机身蒙皮的钛合金板铆接修理。然而,对维修方案背后的理论依据,即强度、刚度等力学特性要求没有叙述。基于此,本文对复合材料机身蒙皮的钛合金板铆接修理建立了两种维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这两种维修方案母板、补片和填平板的应力大小和应力分布特性。研究表明:复合材料机身蒙皮大的穿透型裂纹钛合金板铆接修理能够满足静强度要求,两种维修方案的钛合金补片破坏源发生在不同位置。  相似文献   

15.
根据轻小型薄壁结构飞机重量轻、蒙皮薄、框架少的特点,在LE-500飞机全机静力试验中先后采用两种不同的试验机支持方案完成了全部试验。在后机身处支持进行前机身、机翼、襟翼、起落架和发动机架等试验;在起落架接地点处支持进行6框以后的机身和垂尾等试验。试验中对飞机分布点载荷的施加,对配平载荷的施加,对试验件支持夹具的设计及加载控制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尝试,为今后轻小型薄壁结构飞机的全机静力试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方法是提高飞机设计效率,得到最优设计方案的有效手段。在飞机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飞机静安定裕度满足使用要求,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总体、气动等学科专业的耦合效应。针对这一问题,基于MDO软件Modelcenter构建飞机外形多学科优化协同设计流程,通过对某型飞机外形优化设计的实例分析,得到该机的最优外形修改方案,证明了MDO方法在飞机设计中应用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董雷霆  周轩  赵福斌  贺双新  卢志远  冯建民 《航空学报》2021,42(3):23981-023981
飞机结构安全性设计思想经历了从静强度设计、安全寿命设计、损伤容限与耐久性设计到单机追踪的演变,未来有进一步向结构数字孪生的方向发展的趋势。飞机结构数字孪生是数字线程驱动的,多学科、多物理、多尺度、多保真度、多概率的模拟仿真系统,采用在线传感器监测、离线地面检查、飞机运行历史等多源数据,反映并预测对应飞机结构实体在全寿命周期内的行为和性能,有望革新现有的飞机结构使用和维护模式。面向疲劳寿命管理,提出飞机结构数字孪生的5项关键建模仿真技术,分别是载荷和损伤的数据获取技术、多尺度建模和力学分析技术、含裂纹复杂结构的精确高效仿真技术、基于降阶的数字孪生高效建模技术和考虑不确定性与多源异构数据的剩余寿命评估技术,并详细探讨这五项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为飞机结构数字孪生的系统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飞机机身对接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柔性化,研制了分布式机身自动对接平台。阐述了该平台总体构成与设计原理,在详细分析机械系统组成和电气控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平台各系统的集成。利用激光干涉仪器、机身前段样件和机身后段样件对自动对接平台的定位精度、应力控制和自动对接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数控定位器定位精度为0.015mm,可满足中机身对接装配精度要求;在调姿过程中前、后段样件的X、Z轴应力较小,不会对机体产生损伤;中机身自动对接平台能够实现中机身前段和后段的调姿、对接及装配完成后对中机身技术指标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19.
LS飞机采用梁式和半硬式结构形式,结构材料以铝合金和合金钢为主,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副翼为蜂窝结构。机身共有32个框,以ZI握为界分机身前段和机身后段,整个机身无设计分离面。机炮及供弹系统以吊舱形式悬挂在机身前段底部c机身后段底部的发动机舱门为快卸锁启开,对发动机的安装和维护很方便。座舱盖骨架为铝合金数控加工零件,座舱盖长267m,工艺难度很大。在飞机的研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不少新工艺、新技术。现简介如下。l零件加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1.ha控加工我公司在LS飞机研制中,首次采用了数控加工…  相似文献   

20.
飞机着陆滑跑过程中,机身结构将受到地面较大的冲击作用和振动激励。为预判结构局部危险部位,给结构强度设计提供参考,需对机身着陆滑跑过程中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创新性地考虑了飞机滑跑速度和气动力的变化,计算得出飞机在着陆滑跑过程中较准确的气动力和起落架力,为有限元计算提供了可靠的外载输入。为降低计算规模,应用Patran合理设置约束条件,建立半机体有限元模型。最后将外载荷添加到半机体模型上,提交Nastran计算,提取机身各站位处的载荷响应峰值,做出动响应包线,预判结构局部危险部位,如机翼和机身框架连接处,为结构强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