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沉淀作用下,每个民族在历史的脚步中形成了本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文化。侗族大歌作为一种原生态的音乐表现形式,凝聚了侗族人民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侗族民族文化展现的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本文在民族音乐视野下对侗族大歌产生的生态环境、艺术特点以及它所产生的社会功能作了探索,以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侗族音乐文化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功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逻辑分析法,以广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或体育活动分析为切入点,从中国文化深层结构审视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由此对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深度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资源,创新、发展并传承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饰和服饰工艺作为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形式,日益成为人们审美情趣最集中的一个焦点。分析瑶族服饰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将瑶族经典纹样、民族色彩、建筑形态、生活器皿等当做一种语言符号解析,挖掘民族文化价值,有利于瑶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在闽西永定和闽南南靖.华安一带.分布着我国独有的民居建筑群——客家土楼。“客家人”是自魏晋时代开始因战乱而逐步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他们的语言和生活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古时期的传统。由于在本地是少数族群.且社会不稳定.这种聚族而居。可容纳数百人的堡垒式住宅.正是客家人团结起来防卫械斗侵袭而采取的有效办法。从外面看来.每个围楼都只是冰冷的高墙.而在高墙之内却积蓄着一个家族几百年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5.
刘彤 《今日民航》2013,(3):56-61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耀眼明珠,它历经千年的风雨传承不断。在经济迅速增长、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地方戏曲发展却面临受众和传承年龄断层等诸多问题,地方戏剧团越来越少,一般都是以"江湖卖艺"的状态存在。在安徽芜湖赭山公园就有这样一个戏班子在讨生活。  相似文献   

6.
桂林是国际著名旅游城市,也是少数民族杂居区域,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受高铁技术、信息技术、旅游产业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正逐渐弱化.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方法是保护、传承和宣传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必经之路.文章在分析了桂林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数字化保护现状的基础上从统筹建设方案、多样化数字手段、促进全民教育...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计划"是今年国家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的是对于文化本身的认识,指出了"乡村振兴""古村落建筑文化的传承"等问题。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基础源泉,乡村文化的传播能有力地促进乡村文化的振兴和发展。有力地推动当地文化的传播,才能更好地带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好地有利于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章从乡村振兴计划中古村落建筑文化的传承方面进行深入思考,重点探讨潇贺古道广西陆段古村落建筑文化在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中的当代转化路径,为推动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持续健康发展思想精神血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典籍故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拓展和延伸,是高校"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是在深度变革的新形势下用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兴教强国.讲好中华典籍故事要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典籍故事中优秀传统核...  相似文献   

9.
刘红 《西南航空》2006,103(8):62-63
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又叫道场音乐.简称“道乐”.道乐虽然是在宗教场合中运用的音乐.但由于道教生长于本土.因此.道乐是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音乐.对于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中国人来说.道乐其实并不生疏.只是我们还没有充分地了解它.认识它.一旦我们接触道乐.反而会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道教音乐是道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几千年以来.它一直伴随着道教、道教文化的兴盛而兴盛,伴随着道教、道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文化价值常以传统节日为落脚点,起着传承社会文化精神、消除文化壁垒的积极作用.文章通过梳理中国和美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种类,厘清两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从社会文化价值的角度对两国传统节日中的现实主义与宗教主义、理性主义与享乐主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三个深层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和差异分析,以期为东西方文化内涵研究提供借...  相似文献   

11.
《西南航空》2006,(8):108-108
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大型文艺演出以道教文化中舞蹈.武术、音乐等基本元素为基础.编创为中国第一台道教文化精品演艺剧目。时间:2006年8月24日晚地点:青羊宫道观二仙庵广场成都·道教文化国际论坛80名海内外学术界、道教界、文艺界、音乐界房地产界和中医药界等知名人士参加.讨论“道教文化与和谐成都”.“成都道教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利用”.“道教文化与成都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2.
少数类的集成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机器学习中研究的分类问题通常假定各类别是平衡的,但在很多场合各类别的出现概率相差很大,而且很多应用中需要区分重要而稀少的少数类.本文比较了3种基于AdaBoost集成学习方法,并推导出他们的精度几何平均(GMA)的下界.分析表明:类别越不平衡,这3种方法越难以通过提高基分类器准确率来提高GMA.在此结论的基础上,以Bagging为基础提出了单边Bagging算法,该算法只对多数类抽样,而保留所有少数类,因而每轮的训练集是类别平衡的,并通过UCI数据集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全人教育,作为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强调学习者的整体发展、关注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重视文化和精神的培养。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外语教育具有生态意义。首先,它建立生态的学习环境系统,其中课堂为主要子系统。课堂系统中的各成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彼此交换和交流信息以获得能量达到动态的平衡。在这个平衡过程中,学习者,作为"全人",习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自然地体验学习、感悟生活、发现成长、追寻人生意义和价值。同时,它促进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而后者又将反魅于外语教学,形成外语教师教育和发展的动态的循环系统,促进教师的生态发展。第二,它促进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丰富、社会创新力的提升、创新型的外语人才的培养,推动社会和世界的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精神命脉和丰厚滋养。因而,要遵循价值建构和认同的基本规律,与大学文化形成、发展的脉络相契合,坚持传承性与创新性、内在理念和外在载体、正确价值导向与科学追求有机统一的基本原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嵌入校情校史教育、学风教风校风建设、校园人文景观构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  相似文献   

15.
一所大学在与民族和国家命运的深刻联系之中及在自身发展历程中形成和赓续党的红色基因,构成一种持续的深沉的精神力量和教育理论。新时代高校要践行和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必须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一所院校支撑了一个行业,是具有鲜明红色基因的行业特色院校。本文基于她的办学历史和实践,主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领导、厚植为民情怀、砥砺奋斗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等五个方面探索其红色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16.
旅游信息     
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将在成都举行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今年5月在蓉举行。本届“遗产节”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据悉,这是我国政府举办的首届国际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盛大节庆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辉煌历程形成了十分珍贵、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这是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精神财富,高校应充分挖掘党史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新内涵、新形式、新功能,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红色精神传承相结合、与红色情感交融相结合、与新时代发展特点相结合,丰富育人载体。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和实践,探索高校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机制,不断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进而提升高校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始终发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文化无所不存,也无所不在.文化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是天然形成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语言还受文化的制约.因此,作为两种高度发达的语言,英语和汉语都有大量极具本民族特色的习语,反映出极其丰厚凝重的文化底蕴.本文着重从英汉两种习语的对比中来阐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反之,又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沿袭来的习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清代,龙与皇权已密不可分,整个大清帝国成了龙的帝国。龙变成封建帝王权威的象征。在服饰、建筑、瓷器等生活用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龙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们心里龙是一种吉祥的神物,是带来好运和辟邪的象征。因此在服装配饰、剪纸、皮影、年画、工艺品、节日、食品、地名、街道名称中游龙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广西各少数民族在实践中形成了禁忌习惯法、生产习惯法、社会组织习惯法等形式的民族习惯法,彰显生态智慧。广西少数民族世代流传的习惯法不仅体现超自然神灵的威慑、乡规民约管理制度的经济重罚、民间权威的强制约束等系列生态补偿理念,更是人们生产生活当中人人遵守的法的约束。有效借鉴广西各少数民族生态补偿理念,将其与政府治理举措有机结合起来,是在当前实施生态保护的过程中对政府投资和管理的有益补充。创新和转换应该成为当前研究宣传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法的主要价值目标,这既保存和发扬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也对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