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人眼、光电传感器件及光学系统的激光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低能激光对人眼、光电传感器件及光学系统的危害 ,概述了多种基于线性光学理论及非线性光学理论的激光防护器材及其研究进展 ,简述了这两类激光防护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光学遥感器激光防护任务需求,文章分析了激光对光学遥感卫星的光学部件、光电探测器件、电子学部组件的辐照效应,结合地基、天基激光武器对卫星的作战场景和模式,梳理了激光武器对卫星光学遥感器不同程度的打击效能及相应的阈值.文章对自适应激光限幅防护和快速响应快门防护技术、对防护的原理、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对应用配置和防护效能...  相似文献   

3.
激光有源干扰是目前光电干扰领域发展的热点,如何对其实现成功防御是一个重要课题。主要讨论了激光有源干扰的各种防御措施,重点是激光测距机和半主动激光制导武器的抗干扰措施、激光防护器材的防护原理以及新体制导弹的强激光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4.
根据激光防护的原理和途径,介绍了基于线性光学原理、基于非线性光学原理和基于相变原理的激光防护材料的特点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了激光防护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空间光学遥感器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光武器的出现对空间光学遥感器构成了极大的安全威胁,相应的激光防护技术也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对空间光学遥感器的激光防护策略做了分类,然后对不同的防护方案进行了优缺点比较。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VO2和C60的概念式薄膜联合式激光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6.
激光防护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抗日趋严重的激光致盲威胁 ,世界各国都在加速发展激光防护技术。激光防护技术可分为基于线性光学原理和基于非线性光学原理两大类 ,对这两大类激光防护技术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7.
固体推进剂光学参数对激光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曦  李疏芬 《固体火箭技术》2002,25(3):34-37,40
给出了固体含能材料主要光学参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考察了推进剂光学参数对激光点火中点火延延迟时间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吸收系数偏小带来的光学深度吸收,以及由此引起的理论与实际点火延迟的差异,并建立转换系数予以描述。以NEPE推进剂为例,对不同热流密度下点火延迟时间的理论估算表明,光学参数及由光学参数决定的浓度吸收对激光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8.
真空污染环境会加剧激光诱导损伤,严重影响激光雷达系统的性能。文章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详细介绍了星载激光雷达系统污染增强损伤效应及防护试验平台的设计、试验方法及结果,归纳提出了星载激光雷达系统污染防护措施,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天基高能激光对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orbit, GEO)卫星的威胁,为高价值GEO卫星的防护设计提供参考,根据机动战术激光武器的技术发展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天基高能激光的毁伤效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0 kW级天基战术激光武器对卫星造成硬毁伤的距离可达50 km以上,卫星的易损部件依次为星表热控材料、太阳电池阵、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和光学敏感器。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的启示有:1)天基激光武器对GEO卫星的威胁是现实的;2)卫星激光防护应围绕薄弱环节开展以获取最佳效费比;3)应从单机、分系统、系统层面综合采取措施以提高系统鲁棒性;4)应采取主被动防护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综合防护效能。  相似文献   

10.
外军激光告警设备的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外军激光告警设备从 70年代到 90年代的发展过程 ,并根据激光告警设备基础元器件的研究与开发 ,论述了外军激光告警设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光学领域内通过傅里叶变换和光电变换形成与控制微波励幅度分布的光控阵列天线,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对使用由所需微波频率确定振荡频率差的两个激光光源的双激光系统的激励分布与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自适应光学技术在欧美激光通信地面站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适应光学技术是提高激光通信地面站单模光纤耦合效率、增加接收信号信噪比、提升激光通信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欧美将自适应光学技术应用于激光通信地面站的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分析,主要内容包括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组成、参数和部分实验结果,为激光通信地面站及其自适应光学系统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空间激光通信组网光端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分辨率观测技术的发展和高数据率信息传输的迫切需求,研究高速率激光通信的全光网络迫在眉睫。文章介绍了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优点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可用于激光通信组网的几种光端机光学原理及系统方案,分析了多反射镜拼接形式光端机的APT控制模型,为空间激光通信链路组网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浅析激光干扰技术在重要交通设施防护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重要交通设施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所面临的激光制导武器攻击威胁 ,针对攻击方式和攻击手段的变化 ,提出建立重要交通设施激光干扰防护系统的设想 ,以适应当前军事斗争的需要 ,做好重要交通设施的战备防护  相似文献   

15.
针对激光打孔设备变直径圆孔加工需求,提出了采用光束变换和可调变换机构实现以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为光源的变直径圆孔加工的方法。通过光学仿真,实现了光纤激光器从实心高斯光斑到2mm~5mm变直径空心圆环的变换,给出了公差分析及可调变换机构调整直线性对圆环形状的影响。为变直径圆孔加工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火箭弹初始扰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杠杆"原理研制了火箭弹初始扰动激光测量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系统中所用半导体激光发射器激光波长650 nm,位置灵敏探测器(PSD)的分辨率为10-6m,角度测量误差小于2×10-5rad。利用该系统对54 mm火箭弹进行了实际测试,对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实验结果合理可信。最后对测量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1∶10 000比例尺立体测绘对高程控制点的需求,高分七号激光测高仪分系统在传统激光脉冲式距离测量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可见光光学被动成像与激光接收光学复合设计方案,同时获取激光足印在地物影像上的二维方位信息和大足印内的多回波波形,并对激光指向在轨监测关键技术进行了设计实现。关键技术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激光足印平面定位精度可达到5μrad,对强度变化33 dB内的回波测距均值最大变化3.3 cm。在轨监测数据表明:激光发射光轴稳定性优于0.5μrad,无云区域回波探测概率达到100%。测量获取的具备5μrad平面精度、1 m高程精度的激光落点可为1∶10 000比例尺测绘提供高质量的控制点信息。  相似文献   

18.
激光测高仪可以快速高精度获取地面高程信息,弥补卫星光学遥感影像三维信息获取能力的不足。采用高精度激光测高数据作为控制信息,符合卫星摄影测量尽量减少地面控制点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介绍了实际卫星立体测绘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结合激光测高的特点,设计了星载激光测高仪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立体测绘的方案。根据摄影测量观测方程和激光测高仪对地观测方程,以及卫星影像和激光测高数据外方位元素之间的联系,由光束法平差原理建立观测误差方程。对星载激光测高仪进行定位精度理论分析,采用高精度激光测高数据可以作为高程控制,提高高程观测精度。最后对卫星摄影测量数据与星载激光测高数据联合平差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定位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卫星平台振动对星间激光通信链路的影响,考虑一种万向节式激光通信望远镜作为星间激光通信的光学终端,对这种望远镜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固有频率及各阶模态以及其对望远镜指向偏差的影响情况。根据中等稳定平台的振动谱,对望远镜进行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得出卫星平台各频段振动对其指向的影响,为下一步采取减振措施和激光通信终端APT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导弹阵地的光电防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导弹阵地面对复杂的光电威胁环境,采用以伪装、隐蔽和欺骗为主要手段的光电防护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生存力。根据当前的光电对抗技术、战术水平,提出了实施导弹阵地光电防护的一些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