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雨棣,男,1957年11月出生,1982年7月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机电系电气自动化专业,1989年在日本住友重机械公司筑波辐照中心参加美国RDI公司电子加速器培训进修。曾担任西安航专电气工程系副主任、工业电气自动化教研室主任。现为西安航专电气工程系测控技术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方  相似文献   

2.
由南京航空学院和南京化工学院联合承担的国家“七五”计划的“863”高技术陶瓷材料超塑性成形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为使陶瓷达到超塑性,必须解决多个技术难题,首先要研制亚微米级的陶瓷粉末,然后进行热压或无压烧结,静压制备坯料,再经磨削精加工成为试件,最后在温度为1500℃的电炉中进行超塑性拉伸或压缩变形。目前,南航与南化研制的Y—TZT陶瓷的压缩变  相似文献   

3.
轧制与增强体对铝基复合材料超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研究了轧制与陶瓷增强体对SiCw/LY12和SiCp/LY12超塑性的影响,分析了超塑性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SiCw/LY12经623K热轧后,展现出好的高应变速率的超塑性,其超塑性变形的主要机 是适当的微量液相调节的细小晶粒的晶界滑动,但经进一步的冷轧后,超塑性明显下降;SiCp/LY12在仅经623K热轧后,不出现超塑性;但经过一步的冷轧后,展现出常规应变速率的超塑性,超塑性变形的机制是  相似文献   

4.
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高应变速率超塑材料及其变形机理和工业应用的最新进展.高应变速率超塑材料主要是铝基复合材料及铝合金,最近,对镁基复合材料、钛合金高应变速率超塑性能的研究也已开始.材料的高应变速率超塑性能使材料可进行超塑性锻造,使得该项技术具有诱人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铝锂合金超塑成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了国内外超塑性铝锂合金板材及其超塑成形技术的发展,讨论了铝锂合金超塑成形中的技术问题以及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陶瓷、金属间化合物、铝锂合金和金属基复合材料超塑性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超塑性的较新应用;阐述了超塑等温成形工艺现存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创新地采用基于螺杆挤出和颗粒喂料的熔融沉积模型制备了致密氮化硅陶瓷。研究了喂料的打印性能、脱脂工艺,以及典型的打印缺陷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氮化硅颗粒喂料具有优异的打印性能,适合打印无支撑的小倾角、薄壁和复杂曲面的部件。本文研究开发的有机黏结剂体系结合溶剂+热两步脱脂工艺在厚截面部件制备中有突出优势,可以实现9 mm厚度的坯体安全脱脂。研究发现FDM的典型工艺缺陷有层间裂隙和路径间孔隙两种。结合气压烧结,制备了抗弯强度(774.5±70) MPa、密度3.25 g/cm3的致密氮化硅陶瓷,并成功制备了形状复杂和维形良好的氮化硅陶瓷零件。  相似文献   

8.
日本名古屋工业技术研究所的马渊守等人阐述了超塑性的一般特征、高速超塑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在航空航天器构件上的应用实例。超塑性对于多晶材料来说,应变依存于高应变速率,不产生缩颈而能延伸百分之几百。具有大延伸率、大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和小流变应力的超塑性材料能够进行超塑整体成形,故对飞机构件成形很有效。能够采用超塑气压胀形成形出形状复杂的零件,如涡轮零件,壁板以及蜂窝结构等超塑性的最新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9.
超塑性陶瓷显微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超塑性的Y-TZP和20%Al2O3-YTZ的显微结构研究进展,主要论述了陶瓷超塑性变形所需的条件,在超塑性变形过程中晶粒尺寸和形状的变化,以及超塑性变形微观机理,其中对超塑性过程中伴生的晶粒长大,晶粒边界滑移变形机理,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激活能和晶粒边界是否存在玻璃相作为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0.
纳米陶瓷材料的性能、制备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纳米陶瓷的主要制备方法、独特的超塑性、高强度性能,并对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超塑性技术在我国科学发展及工业生产中已开始显示出它的巨大优点。特别是钛合金的超塑性成形技术的研究对加强我国国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一、超塑性的定义和分类迄今为止,超塑性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仅仅以拉伸试验的延伸率超过100%作为超塑性的标准。实际上,超塑性是合金材料在特定条件下,只需要  相似文献   

12.
陶瓷超塑成形技术研究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的后藤淳等人对陶瓷超塑成形技术进行了基础研究,即陶瓷的基本超塑形变特性、超塑变形后的强度特性以及零件超塑成形试验。试验材料为常用的Y-TZP(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和Y-TZP/20%Al2O3(质量分数)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1月24日,GE航空集团和位于意大利帕尔玛的Turbocoating公司平股合资成立了先进陶瓷涂层公司(AdvancedCeramicCoating),为喷气发动机采用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提供热障涂层。ACC将在Turbocoating公司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希科里的基地进行运营,并结合Turbocoating公司专有的涂层技术和工业流程以及GE航空集团专为陶瓷基复合材料开发的涂层工艺,为制造阶段后期的GE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生  相似文献   

14.
低噪音QT泵率先由瑞士TrungerAct公司设计,目前推量生产这种油泵的公司还有美车的TrasAmericaDeiavalInc公司,日本的住友公司等,在国外,精密机床的油泵及汽车工业已广泛采用这种QT油泵。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的学者发表了小型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耐热材料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报告,他们开发了高温(耐2200℃)陶瓷的涡轮叶片、燃烧室和轴承。叶片材料使用氮化硅和碳化硅,并以一级叶片为无冷却,提高效率2%,对燕尾进行振动疲劳和裂纹扩展的有限元分析。在燃烧室火焰筒的高温耐压试验中,由氮化硅制造的叶片未被破坏,而碳化硅制造的叶片被破坏了。开发的转子轴承的滚珠及座圈由氮化硅陶瓷制造,保持架系用碳制造,减少了冷却润滑燃气涡轮陶瓷零件的研究开发@陈敬之  相似文献   

16.
全国钛合金成形技术暨第六届超塑性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2月 9日至 12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主办 ,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中国锻压学会超塑性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分会协办。来自海军、空军、航空、航天、兵器等国防工业部门、大学、研究院所和材料生产等 5 0多个单位的近 12 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还邀请法国ACB公司从事超塑成形技术的专家做报告。会议上各位专家学者就“钛合金成形技术的工艺研究”、“材料超塑性的理论及实验研究”、“钛合金SPF/DB结构的设计技术”、“钛…  相似文献   

17.
高能束用于航空发动机零件表面改性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的秋田尚史阐述了双轴涡轮风扇发动机典型零件的表面改性。滚动轴承有用离子束制备金刚石型碳涂层的实例;宇宙真空环境的氮化硅球轴承有离子溅射MoS2的例子。在液压油用石墨密封的滑动面上用热喷涂制备陶瓷硬质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先进材料超塑性研究和商业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评述了国际超塑性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1.特种陶瓷基础技术的研究,例如烧结机理。检测技术和粉末制备技术等;2.超导陶瓷的研究;3.特种陶瓷的薄膜化或非晶化是提高陶瓷功能的有效方法,因而许多国家都把它作为一项主要内容而加以研究;4.陶瓷的纤维化是研制隔热材料、复合增强材料等的重要基础.国外尤其是日本对陶瓷纤维及品须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极为重视,开展得极为广泛.目前,国外对陶瓷纤维和晶须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碳化硅及氮化硅,5.多孔陶瓷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因此引起了各界的重视;6.陶瓷与陶瓷或陶瓷与其它材料复合(陶瓷纤维增强陶瓷,陶瓷…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铝-6%镁合金超塑性研究的情况。通过对工业铝合金LF6进行材料细化处理,使其具有超塑性,并研究了对超塑变形有影响的各种因素,经测试获得了与超塑性有关的各种参数。另外对该材料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如晶粒度、位错、空洞、晶界滑移及其变化规律也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成形方面制作了四种不同形状的零件,质量均很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