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直升机投放外挂副油箱为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开展了直升机外挂物投放安全性计算研究。采用动态网格技术模拟外挂物副油箱与直升机的相对运动,计算研究了外挂副油箱空气舵、直升机旋翼下洗流和飞行状态对外挂副油箱投放安全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增加空气舵有利于外挂副油箱的安全投放,但空气舵并不是越大越好;直升机旋翼下洗流对外挂副油箱投放的影响并不总是正面的,这取决于直升机飞行状态,故其影响不容忽视;而直升机的飞行速度越低、迎角越小、侧滑角绝对值越小,越有利于外挂副油箱的安全投放。  相似文献   

2.
直升机的外挂飞行,是直升机执行机外吊挂运输任务的飞行.陆、海、空以及民航直升机都有可能参加这种机外吊挂运输.其具体任务有海上打捞救援、吊装武器、施放靶机、吊运气象雷达等.在执行外挂飞行时,直升机易产生晃动,即直升机与外挂物之间产生耦合摆动.轻而大的外挂物易出现纵向摆动,重而小的外挂物易出现横向摆动.横向摆动中由于直升机本身阻尼较小,摆动衰减较缓,故显得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3.
韩查理 《航空学报》1991,12(6):295-299
为了给直升机施工的安全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求解非线性外挂直升机运动方程,本文提出了用计算机模拟直升机外挂飞行的方法。所用直升机运动方程模拟程序采用美国宇航局兰利研究中心发布的铰接式单旋翼直升机模拟程序。期望航迹及外挂载荷的模拟,根据航迹及载荷反求操纵输入及配平参数的方法和运动方程的积分等将由本文给出。  相似文献   

4.
外挂物分离委员会研究的方法已用于对包括从飞机上发射改进的假目标的飞行试验事故的研究,气动力特性计算已用于评定飞机对原始和改进的外挂物的影响,以确定了飞行试验事故的原因,用假目控制系统模型和六自由度外挂分离轨迹的代码及该流场的模型一起再现试验事故,然后对导致可接受分离特性的假目标的变化进行分析检查。  相似文献   

5.
我国直升机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是依靠发动机驱动旋翼产生升力和纵、横向拉力及操纵力矩,能垂直起降的航空器。与其他航空器相比,直升机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既能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又能向前后左右任一方向飞行;二是当发动机在空中停车时,直升机可利用旋翼自转下滑,安全着陆;三是直升机不需要专用机场和跑道,可在陆上、水上、舰船上、房顶上等仅能容纳直升机的地方起降;四是直升机可以通过外挂的方式吊运货物或抢救遇险人员;五是直升机军民通用.陛很强,除了专用武装直升机外,几乎所有的直升机既可军用又可民用;  相似文献   

6.
某型无人直升机机身左右两侧的组合外挂体由挂梁、挂架、导发架和导弹四部分组成。采用CFD计算方法对组合外挂体的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状态包括不同的导弹发射安装角和机身侧滑角以及无挂载状态,计算过程中考虑了机身、主桨毂、尾梁和平垂尾等部件的气动干扰。结果表明导弹对组合外挂体气动特性的影响很大,组合外挂体的升力、俯仰和滚转力矩随导弹发射安装角的改变呈线性变化趋势;无人直升机转弯飞行或遇到侧风以及挂载导弹时,组合外挂体对无人直升机的气动特性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可为无人直升机选择合适的武器外挂形式与安装角以及估算外挂组合体的气动特性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直升机吊挂运输中的安全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外吊挂运输飞行是直升机的主要用途之一,在军事、民用领域中的应用均十分广泛。直升机在执行吊挂运输飞行任务时,操作复杂、难度高,飞行安全十分关键。本文对影响飞行安全的多个重要因素(吊挂物/直升机重量比、吊挂物气动特性、吊挂绳缆长度以及飞行速度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直升机外挂吊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外部吊挂运送物资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有极为广泛的用途。本文以直8A型机和米171直升机为例,对直升机外挂吊运的飞行性能计算、全机稳定性、吊具系统的设计、飞行员和指挥员、信号员和索具员如何协调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为今后执行外挂吊运任务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直升机外挂抛撒地雷装置的飞行动力学模型,外挂装置的存在改变了直升机的气动特性,对直升机的稳定性也造成较大的影响。直升机受扰动后的响应主要取决于被扰动对象的稳定性和扰动向量,而直升机抛撒地雷产生的反作用力和力矩可作为主要的扰动力向量。在小扰动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直升机抛撒物体的扰动运动方程,通过实例计算分别得出在对称-单发、非对称-单发,非对称-连续和不同飞行速度时,直升机速度、角速度和姿态角的动态响应,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直升机舰上使用限制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祥林 《飞行试验》1998,14(4):22-28
分析了影响直升机舰上使用的各种因素,介绍了如何根据直升机的能力、舰船的运动特征和舰船飞行甲板上的风况建立和执行安全且有交物试飞大纲以及进行飞行试验的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直升机指令模型、PID控制和动态逆控制理论,建立了三种直升机吊挂耦合系统控制模型以研究吊挂对直升机飞行品质的影响。依据军用旋翼飞行器飞行品质规范(ADS -33E)和直升机带吊挂飞行的飞行品质要求,对各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和频域分析,并研究了吊挂质量和吊索长度对系统飞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吊挂摆角状态反馈可提高系统操纵品质,系统幅值裕度达到126 dB,增益带宽为331 rad/s。而吊挂摆角的滞后反馈可使吊挂摆角在1 rad/s频率附近的幅值衰减减少一半,但系统操纵品质变差,增益带宽仅为062 rad/s。此外,较大的吊挂质量和较长的吊索长度将严重影响系统的飞行品质。   相似文献   

12.
开展直升机人机耦合研究对于确保直升机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飞机/直升机人机耦合、驾驶员诱发振荡以及驾驶员辅助振荡等概念及其关系,分析了直升机人机耦合振荡的诱发原因,总结了其分类及特点。对当前国内外直升机人机耦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驾驶员建模技术和振荡机理分析方法等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未来直升机人机耦合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忻志明 《航空学报》1991,12(8):345-348
 首先概述了故障的主要现象与特征。然后着重描述了直升机空中振荡故障的试验研究:包括研究途径;直升机模型的建立;两个回路振荡试验及其主要研究结果。据此提出了在设计,使用中的一些预防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直升机舰上起降是 1个舰、机、人、环等多因素耦合的复杂系统问题。重点分析影响直升机高海况舰上起降能力的舰、机相关装备因素,主要包括舰船的摇荡运动特性、起降平台及上层建筑主尺度,快速系留与牵引、摇荡运动预报等直升机舰面保障设备能力,直升机的抗合成甲板风、适应舰船摇荡运动、舰面开/关车等能力,以及风况监测能力等,给出装备因素影响直升机高海况起降的原理、规律、特点,总结部分国外海军相关研究和装备情况,为国内相关研究和装备研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松山 《飞行力学》1993,11(1):43-50
建立了直升机的描述函数,分析和研究了非线性条件下直升机稳定性和极限环振荡情况,导出了极限环振荡情况下纵向操纵位移计算公式和稳定裕度计算公式,并根据Z—8飞机飞行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计算和误差分折。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用于各种直升机的设计估算和飞行试验数据处理,是一种非线性闭环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空中回收和投放货物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直升机空中回收和投放货物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首先按照直升机空中回收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简要介绍了三代系统的特点、工作过程及典型应用实例;其次对无人直升机投放技术进行研究综述,介绍了美国K - Max直升机实现无人货运投放的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旋翼转速优化直升机的纵向操纵性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明  李建波  韩东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6):1374-1381
针对不同旋翼转速、桨叶弹簧刚度、平尾面积对旋翼转速优化(OSR)直升机操纵性、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飞行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以自由尾迹计算旋翼入流,考虑了旋翼尾迹对其他气动部件的干扰,最后利用差分法计算直升机的气动导数及操纵导数矩阵.结果表明:旋翼转速的减小,降低了直升机的操纵性,增加了旋翼的迎角稳定性,但增加桨叶根部弹簧刚度则会提高直升机操纵性,同时也会使得稳定性下降;而旋翼转速优化直升机的无平尾设计虽然降低了直升机的纵向稳定性,使得样例直升机处于飞行品质规范ADS-33E中的第3级水平,由此带来的不稳定模态的振荡发散周期较长,并且取消平尾后提高了直升机的操纵性,通过飞行控制系统完全可以抑制,因此无平尾设计方案对旋翼转速优化直升机而言仍然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取摄动法对某直升机动力/传动/旋翼(尾桨)机械扭振系统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并提出了扭振调频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杨松山 《飞行力学》1995,13(2):45-50
主要阐述直或机贴地飞行时的驾驶员诱发振荡问题,导出了贴地突防和迅速停止动作、地形跟踪时的“海豚”运动和贴地飞行时滑雪运动条件下诱发振荡时操纵位移和稳定裕度的计算公式,计算了Z-8直长机的纵向试验结果,并进行了误差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方法是可行的,可推广应用于各种直升机的闭环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20.
垂直着陆中直升机旋翼动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才  吴靖  刘湘一  刘书岩 《航空学报》2018,39(6):221355-221355
提出了直升机垂直着陆撞击激起旋翼扰动的动力学模型,为预估粗暴着陆时起落架载荷和旋翼液压阻尼器轴向速度幅值给出了一种数值模拟方法。以弹性轴承旋翼直升机为例,对垂直着陆时直升机机体、起落架、旋翼桨叶及阻尼器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着陆撞击引起机体和旋翼扰动的力学机理,可知在起落架触地后的第1个振荡周期中,各片桨叶将经历其不同的摆振幅值,并激起旋翼摆振后退型响应。着陆撞击引起桨叶的大扰动,将冲开阻尼器的定压安全活门,严重降低其等效阻尼。随机着陆时,起落架触地速度及过载系数、旋翼挥舞及摆振幅度和阻尼器速度峰值等动态参数由于着陆时机体的姿态角及角速度不同呈现很大的分散性,其分散性与着陆高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