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机场建设》2009,(4):F0003-F0003
秦皇岛机场本着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本期工程以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50万人次的需求设计,并以此配套相应的各项设施。航站楼高峰小时人数508人.高峰小时起降架次6架,本期航站楼面积为10100m2。  相似文献   

2.
《机场工程》2005,(4):F0002-F0002
由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设计的新疆克拉互依民用机场为国内支线机场,位置距离克拉互依市中心13公里处。批复飞行区为3C级标准,跑道长2200米,宽45米;航站区按满足2010年旅客吞吐量15万人次、高峰小时200人目标设计,航站楼面积3000平方米,站坪按两个C类机位自滑进出,停车场15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一、首都机场T3航站楼建筑特征 作为特殊的一类公共交通建筑——机场航站楼,即机场航班候机楼,安全、便利、美观是对航站楼的基本需求。近几十年来,随着航空业的迅猛发展,乘客数量大幅度增加,机场航站楼已从过去的单一功能(办票、候机、登机)逐步发展成为功能多样、面积巨大的建筑集合体。  相似文献   

4.
建设一流的机场,必须有一流的设计,机场跑道确定后旅客航站楼的规划设计历来都是机场设计的核心,其中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颇多,国内外部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文章根据近几年来在进行旅客航站楼的规划设计中,对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之间的衔接,功能性与民族形式,国内设计航站楼的安全等级与国外相同规范的差距,以及旅客站楼工艺流程的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供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随机过程和排队论的基础知识,对爱尔朗排队模型进行性能分析和参数求解,给出其在机场旅客航站楼中的应用范围。通过实例计算,研究单路排队和多路排队方式的区别,为航站楼值机大厅的旅客组织和面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推广排队论在航站楼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贾霖 《机场建设》2007,(3):24-26
济南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是济南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于2001年3月经国家计委和民航总局批准建设,由英国维克多公司(方案设计)和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艺流程等)设计。新航站楼南北长465m,宽在50m到120m区间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现代航站楼在设计方面已经不只考虑体量的宏伟、内部流量及流程设计,“绿色建筑”的思想正逐渐成为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航站楼设计中预应力设计技术的应用,包括结构方案的选择、计算程序的应用和技术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天津机场现有航站楼建于1990年,建筑面积21000m^2,为两层前列式结构。本次改造的主要内容是在现有航站楼的北侧扩建5000m^2,改造后航站楼建筑面积达到26000m^2,同时对航站楼内部流程和设备进行改造,空凋系统改造是本次改扩建的主要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机场建设》2008,(1):F0004
科摩罗伊斯兰联盟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之间的莫桑比克海峡北端,四面环海,由四岛组成,统称为科摩罗群岛:境内几乎全是山地,森林植被良好,自然环境非常优美,2003年初在科摩罗总统访华期间中科两国就科摩罗机场扩建问题达成援助协议,并由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承担该项目航站楼及站坪扩建的设计工作。本工程全部设计工作于2004年7月完成,2005年开工建设,2007年12月工程全部竣工,科摩罗机场工程作为建设集团公司境外设计项目第一个完整竣工的作品,得到了当地民众和政府乃至周边国家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航站楼建筑被当地周边国家称为“这一带第一座具有现代美感的航站楼”。  相似文献   

11.
天津空港国际物流区的功能和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机场发展的关键在于天津空港国际物流区的建立,它是天然物业发展的引擎,是提高天津形象的窗口,有利于推动天津产业发展和产业的转型,空港国际物流区发展的模式是自由区运行模式,空港和海港齐飞的空间模式与首都国际机场联盟发展的货客分流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大型繁忙机场交通需求的持续增长导致的飞行流量与保障能力、机场容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充分利用跑道系统资源,合理配置跑道运行容量,优化飞行流,建立非线性0-1整数规划模型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确定跑道配置优化序列,匹配进离场飞机流。模型综合考虑机场交通流、跑道配置转换容量折损、跑道容量包络线等约束,以优化区间内航班总延误最小为目标,用LINGO建模求解,使用实际运行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实现了跑道资源的优化利用,降低了航班延误。  相似文献   

13.
韩国玺  张曙光  李志涛 《航空学报》2015,36(6):1775-1787
高原机场运行安全性是颇具中国特色的飞行安全研究领域。在高原机场终端区,飞机的飞行性能下降,如果遭遇大风等不利天气条件,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增加,其中飞行失控(LoC)是重要的潜在威胁类型。为了分析风场飞行的失控机理并研究高原环境中驾驶员生理变化对LoC趋势的影响,对高原机场终端区驾驶员的操纵行为进行参数化表征,模拟了高原环境对于驾驶行为的可能影响,并结合高原特征风场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穿越风场飞行时失控风险的变化趋势。仿真结果表明:危险的山谷风和突风是导致LoC的重要诱因,高原环境中驾驶员生理心理的恶化也会增加LoC的危险,不合适的增益、过大的延迟和滞后都会导致飞机的失控。如果能够对驾驶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降低应对风扰动出现时的操纵增益波动,并保持适当紧张状态以尽量降低操纵延迟,将有利于应对风扰动,并保持完成飞行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多跑道机场日益增多,研究此类机场机动区滑行道运行方案的优化设计及评估方法,对促进机场场面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给出多跑道机场机动区滑行道运行方案“固定、单向、顺向、循环”的设计原则,以及面向平行跑道隔离运行场景的“单侧运行”和“双侧运行”滑行道运行方案设计范式;基于“航班备选滑行路径库”和所给滑行道运行方...  相似文献   

15.
提高机场未来运营绩效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其进行准确预测是改善机场运营绩效的基础。考虑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单纯定量预测存在预测失真问题,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结合分析法预测亚洲 10 大枢纽机场“十四五”期间的运营绩效,对比灰色模型定量分析法和 ARIMA 模型的预测结果,并对机场运营绩效预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色模型定量分析法比 ARIMA 模型更适合预测机场运营绩效;与实际统计值相比,灰色模型预测的误差都小于 4%,预测精度较好;采用定性定量结合分析法得到了机场未来运营绩效预测的结果,比单纯定量预测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尾流是影响机场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保证安全前提下缩减尾流间隔能增加机场繁忙时刻航空器进离场架次,进而提高机场容量.美国和欧洲提出尾流标准重新分类(RECAT)概念,并在一些机场试运行,取得良好效果.基于国内某机场一周内航空器起降机型架次,将其重新分类,对比在现行ICAO和RECAT标准下的加权尾流间隔,证明在RECAT标准下尾流间隔将会缩减.通过改变不同航空器机型占比,分析机场容量变化,得出机场容量随航空器占比变化明显,对空管安全运行和机场及跑道运行效率提高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Current operational airport surface surveillance systems do not positively identify aircraft as unique targets.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are instead presented with a primary radar picture showing all traffic on the airport movement area. The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 is evaluating different types of systems that will add the aircraft's call-sign or flight number to the radar image thereby allowing controllers to positively identify individual aircraft at all tim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testing of the airport surface target identification system (ATIDS), and presents results of initial trials conducted at Atlanta Hartsfield International Airport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终端区内空管单位燃油消耗的有效评估,结合综合航迹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航迹数据的终端区真空速的估算模型.首先应对综合航迹数据处理,提出了对综合航迹处理的方法;通过在中国气象数据网上获取机场上空风的数据,利用插值法建立机场上空风场的模型;分析航行速度三角形,推导出真空速计算模型.最后分别以离场和进场的QAR数据,用Matlab对真空速进行仿真估算.结果表明: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综合航迹数据进行真空速的估算.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可用空域中,通过流量管理策略与进港航班队列优化相结合可提高机场运行容量。以终端区航路航线间隔和扇区容量为约束,通过合理分配机场终端区边界的进港口流量.以总进场排队等待时间最短为目标,提出了协同调配流量和机动分流两种新策略,达到提高机场运行效率的目的。以首都机场为例,利用计算机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现状运行相比较采用的优化策略排队进场可使进场延误和等待时间减少,并使离场正常率提高8%左右。  相似文献   

20.
阿拉善盟地形地貌复杂,陆路交通不便,计划建设民用机场,以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因此,需要对阿盟航空运输需求进行预测。由于缺乏历史数据,提出横向对比建模分析方法,对阿盟未来的航空运输需求进行预测,模型可靠性已经过现有运营机场的数据验证,研究成果可为阿盟建设民用机场、开通航线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