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运十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大型客机,本文对运十飞机的试飞作了全面的经验总结和综合分析,为预研、攻关和型号研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大型客机试飞改装的要求和特点,提出了一体化试飞改装的设计方法,结合其在型号研制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具体阐述了一体化改装设计的方法及关键技术点。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7月12日14时57分,C919大型客机102架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历经1小时46分的飞行,平稳降落在山东东营胜利机场,顺利完成首次空中远距离转场飞行。这意味着C919大型客机项目进入密集研发试飞新阶段,正式开启多地同步试飞模式,未来将接受各种复杂气象条件的严酷考验和一系列高风险试飞科目的挑战。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C919大型客机项目总指挥贺东风,总经理、C919大型客机项目常务副总指挥赵越让,副总经理、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在现场指导转场。  相似文献   

4.
彭健 《国际航空》2014,(2):27-27
ARJ一700飞机是中国第一款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研制的涡扇喷气支线客机,其试飞试验过程的探索性和曲折性可想而知.对局方审定能力的提升和后续型号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自2012年2月进入局方审定试飞以来,中国商飞公司、中航工业试飞院及其他单位的合作效率正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适航条款要求装配两台发动机的飞机,在单发失效后在一定的高度、速度和发动机状态下具备重新起动的能力。为表明对适航条款的符合性,飞机主制造商必须开展发动机空中起动包线扩展试飞(简称空起扩包试飞)试验。而发动机空起扩包试飞是一项风险高、难度大,影响因素众多而复杂的试飞任务。以某型飞机的空起扩包试飞为参考,从试飞科目分析、试飞准备、试飞组织与实施、试飞试验结果等方面总结了相关试飞经验,分析了试飞员、指挥员、试飞工程师、课题和设计人员在空地决策机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角色定位。及时把握飞机的状态,并判读试验点的有效性,是试验高效和安全开展的有力保障。该空起扩包试飞的成功组织与实施为后续试飞活动及未来其他型号的类似试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6.
尚文 《航空工程进展》2020,11(3):400-407
建立并持续优化我国飞机实验室气候试验的质量管控流程和方案,可以满足局方要求和用户需求的 质量审查体系。在构建实验室气候试验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气候试验项目的技术要求和特点, 通过对《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相关条款内容及制造符合性检查要求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飞机实验室气 候实验的质量管控模型。经过我国第一项重点民用飞机型号实验室气候试验10个低温科目、3个湿热科目对 试验机3大系统8类结构或分系统进行气候条件下的功能、性能考核,试验项目全寿命周期未出现质量问题, 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充分性和符合性,为局方后续介入型号验证试验审查提供实践支撑,对我国气候实验室 科研技术发展提供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7.
C919飞机全机静力试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郑建军  唐吉运  王彬文 《航空学报》2019,40(1):522364-522364
介绍了C919大型客机全机静力试验的目的及任务需求,分析了试验特点和难点。从试验飞机支持、试验加载及控制、试验测量及监控、损伤检测及状态监测等方面制定了总体技术实现方案,验证结果表明试验系统可靠,技术实现方案满足任务要求。试验中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试验综合加载平台设计技术优化了多系统集成,加快了试验准备速度,降低了试验准备风险;约束点误差转移控制技术将约束部位误差转移至非重点考核部位,提高了关键考核区域试验精度;机身双层地板双向加载技术优化了机身加载及扣重设计,改善了局部载荷的加载精度。技术成果为后续型号试验提供了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民用运输类飞机合格审定性能试飞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静  孟建文  吴密翠 《飞行力学》2001,19(2):62-64,68
结合Y7-200A飞机型号合格审定试飞情况,对一般科目试飞、模拟冰型试飞及自然结冰试飞方法进行了研究及探讨。主要侧重于试飞方法的改进及对相关条款的理解,同时对试飞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情况进行了介绍。所得结论为今后运输类飞机合格审定提供了借鉴,可供类似型号合格审定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
在民机试飞中,有些科目希望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进行,有些则需要寻找极端气候,如自然结冰试验、大侧风试飞等.因此,试飞气象服务保障对民机试飞非常重要,甚至能对试飞安全与试飞效率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飞行模拟机数据包试飞用于获取飞行模拟机研制及鉴定所需的试飞数据,涉及多项试飞科目。为提高试飞效率、降低试飞成本,针对飞行模拟机数据包试飞与型号试飞的优化结合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飞行模拟机研制进度要求、型号试飞规划、型号构型到位计划,以及飞行模拟机数据包试飞和型号试飞各试飞科目的试飞要求等要素,分别在试飞科目分析阶段和试验点分析阶段提出了不同的优化结合原则,包括试飞方法相似原则、科目类别相似原则、前置试验满足原则及构型要求兼顾原则。并给出了直接结合、试验点连续结合、形态变换结合及架次结合四种优化结合方法,以及优化结合方法所适用的飞行模拟机数据包试飞阶段。该优化结合方法已在实际型号飞行模拟机数据包试飞任务规划中得到应用,起到了减少试飞任务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飞成功的关键要素是选择合适的试验空域、准确的气象预报和合理的试验安排。本文研究了ERJ-190自然结冰试飞的成功经验及其影响因素,并介绍了其在ARJ21-700飞机上的应用,可以为民用飞机自然结冰的适航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娟  周晔  高霞  钱君 《航空工程进展》2021,12(1):113-120
作为危险气象感知的重要手段,机载气象雷达在航空安全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机载气象雷达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产品及技术,展望了机载气象雷达的发展趋势,并对其关键技术与难点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可以促进国内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对“航空气象”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根据“航空气象”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Wei  Fengsi  Feng  Xueshang  Guo  Jian-shan  Fan  Quanlin  Wu  Jian 《Space Science Reviews》2003,107(1-2):327-334
Recent progress in space weather research are briefly presented here from three aspects: establishment or improvement in observation systems, such as extra-soft X-ray detector and γ-ray detector onboard the spacecraft ‘Shen Zhou 2’, new solar radio broad-band spectrometer, magnetometer-chain, ionosonde and digisonde–chain, laser-lidar system and VHF radar; partial topic progresses included in CMEs, multi-streamer structures, evolution of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B z component, regional properties of trave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a fully-nonlinear global dynamical model for the middle and upper atmosphere, and a combined prediction method for geomagnetic disturbances; and space weather activity, such as ‘Meridian Project’ — a national major scientific project, ‘International Space Weather Meridian Circle Program’ — a sugges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eridian Project’, ‘Space Weather Research Plan’ — a major research plan fro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NSFC) and other space weather activitie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5.
合理有效的飞行受限区划设是航空器规避恶劣天气进行改航策略选择的重要前提。为提高划设的实时性及充分考虑危险天气的随机动态连续变化,借助于气象预报信息,运用Matlab对图像矩阵进行处理,自动将影响飞行安全的区域边界多边形化。通过仿真分析,所提出的划设方法复杂度较低,效果令人满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风切变严重影响飞行安全。本文介绍了民航客机气象雷达风切变探测功能的基本原理与系统概况,分析了日常维修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维护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运用形态学的方法,从雷暴图中解析出飞行限制区,并以各个顶点的移动来描述雷暴天气的变化,从而建立危险天气模型。考虑到改航的可行性和便捷性,以最短航段距离和最大转弯角度为限制条件,在航线的两侧设置改航点,建立改航空间。在保证安全间隔的情况下,选择最短的改航路径,并按照航班优先等级确定各个航空器的改航顺序。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在航路网受超级单体雷暴影响的情况下,为多个航空器规划出改航路径。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空中交通系统容量评估的基本方法,随后以恶劣天气为背景,介绍了空中交通系统不同组成单元中容量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分析表明现有研究存在缺乏容量短周期评估方法、容量定义多样化、忽略管制员负荷等问题,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Cole  David G. 《Space Science Reviews》2003,107(1-2):295-302
Terrestrial technology is now, and increasingly, sensitive to space weather. Most space weather is caused by solar storms and the resulting changes to the Earth's radi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magnetosphere. The Sun as the driver of space weather is under intense observation but remains to be adequately modelled. Recent spacecraft measurements are greatly improving models of solar activit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olar wind with the magnetosphere, and models of the radiation belts. In-situ data updates the basic magnetospheric model to provide specific details of high-energy electron flux at satellite orbits. Shock wave effects at the magnetopause can also be coarsely predicted. However, the specific geomagnetic effects at ground level depend on the calculation of magnetic and electric fields and further improvements are needed. New work on physical models is showing promise of raising geomagnetic and ionospheric predictability above the synoptic climatological level.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粒子侵蚀的相似规律,给出了粒子侵蚀实验的模拟参数,讨论了相似规律在实验模拟中的应用及实验模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