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宇航服的二次应用 将宇航服技术应用在地面上,生产一种能够帮助人体降温、散热的冷却服是由一位叫Stevie的11岁男孩的经历引起的。 Stevie因生来没有汗腺,所以不能从事任何使他体温升高的活动。一次,他在日落后乘坐一辆无空调设备的汽车,险些丧命。他的家人打电话给NASA在当地的研究中心,要求帮助解决Stevie的问题。NASA的工作人员向他们推荐了生命保障系统公司(LSSI)的一种宇航服技术二次应用产品——冷却服。冷却服主要由帽子和贴身背心构成。冷却服内充有冷却液,由以充电电池为动力的微型泵进行冷却循环。Stevie穿上这种背心后,体内热量可散出40%~60%,心率可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正急于要在30年代送人前往火星,但一个关键问题却仍未解决,那就是这些深空探险者将穿什么。NASA总检察长办公室4月26日发布的一份审计报告发现,该局虽已花了大量经费和时间来研制新宇航服,但却并未取得太大进展。报告说,NASA虽在下一代宇航服技术上花了近2亿美元,但却仍需多年才能研制出能用于飞行的宇航服。报告指出,目前主要供美国和欧洲宇航  相似文献   

3.
空天瞭望     
NASA投资论证远景航天技术NASA8月8日签发了30项价值各10万美元的论证合同,以在称为NASA创新型先进方案(NIAC)计划下支持开展为期一年的论证研究,涉及新型飞船供电技术、宇航员辐射防护和空间垃圾治理方法等。未来宇航服、月球移民计划和可打印航天器只是这些非凡设想的几个例子。NASA首席技术官办公室初级创新分部主任帕里希说,这些新设想有些不合常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5,(5):42-43
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焦立中和沙里波夫3月28日穿着俄“奥兰”宇航服出舱进行了他们此次驻站期间的第二次舱外活动。此次活动历时4.5小时,其间两人在舱外安全了3个导航天线和一个GPS装置,并对空间站进行了拍照。装在俄恒星号服务舱外的空间对空间导航天线(又称W AL天线)和GPS装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8-138
2008年10月24日,NASA在亚利桑那州的布莱克波因特展示了正在接受测试的新一代月球车。车形如房车,有6个车轮,为全密封结构,内部加压加温,宇航员在此月球车中无需穿宇航服。NASA希望在2020年开展月球探索计划时,这种车辆能载着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驶。NASA月球车项目经理道格·克雷格称,新一代月球车最高速度可达10km/h,行程可至1000km,可连续开展2星期探测。  相似文献   

6.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6):32-32
2007年9月中旬,美国NASA“沙漠RATS”小组在亚利桑那州的一处沙漠中测试“侦察兵”新型月球概念车。测试地点与未来要登陆的月球表面地形十分相似,以便检测月球车、遥控机器人和探月航天员的新式宇航服等样品,模拟未来航天员在月球上活动中各种设施的使用功能。航天工程专家尝试未来修建月球基地的“人机配合”活动,由航天员利用机器人和月球车进行月球基地选址勘测,铺设太阳能电池阵和电缆等。美国按照“重返月球”计划,最早将于2020年运送航天员重登月球,为探索火星和宇宙空间建立永久基地。  相似文献   

7.
阳光 《航天》2014,(4):6-7
2013年7月16日,意大利航天员帕尔米塔诺在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时因航天服头盔漏水而差点被淹死。美航宇局2014年2月26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故障可能是因有硅酸铝碎屑堵住了一个水管并迫使液体进入航天服通风系统造成的。国际空间站总工程师、故障调查委员会主席汉森说,这或许是美航宇局迄今遇到的最严重的一次太空行走问题。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09,(6):132-132
据美国航天网2009年9月25日报道,美国德尔它一2火箭当天在美国导弹防御局的一次试验飞行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两颗“太空跟踪与监视系统”试验演示卫星(STSS Demo),此次发射曾因天气原因和技术故障推迟两日。  相似文献   

9.
国际     
《航天员》2011,(2):7-11
俄航天局因未完成2010年计划受批 据新华社2月28日报道,俄罗斯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当日批评说,俄联邦航天局未能完成2010年航天器领域的国防订单计划。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工程》2010,(5):63-63
据美国航天新闻网2010年8月17日报道,美国参议员比尔·纳尔逊8月17日宣布拟立法为相关投资者和企业提供减税政策,鼓励其发展运输宇航员入轨的商业太空船。根据纳尔逊办公室8月17日发布的新闻,这项被称为“商业航天工作与投资法”的举措,还拟在全美打造多达5个地域性工商企业区,旨在吸引商业航天风险投资,给将因航天飞机退役造成失业的地区创造就业机会。纳尔逊宣布该立法的同日称,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14,(9):57-57
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8月12日称,韩国首位宇航员李素妍已因个人原因从该院辞职。李素妍的辞职让韩首项宇航员计划终结,引发政府浪费纳税人钱财的批评。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称,李素妍向该院发了辞职信,该院同意了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江山 《航天》2014,(5):13-13
3月28日晨,在因技术问题而未能以快速对接模式在发射后约6小时就同国际空间站对接后,俄罗斯联盟TMA12M载人飞船同空间站顺利对接。飞船是在3月26日发射升空的,原拟在升空约6小时、绕地球飞行4圈后就同空间站交会,其间船上的火箭发动机需准时进行一系列的点火工作。  相似文献   

13.
竺士伟 《航天》2011,(1):24-29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直接原因,是1986年1月28日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低温天气,使固体火箭助推器的氟橡胶密封圈失去弹性导致泄漏,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73秽发生爆炸。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直接原因,是升空过程中外贮箱脱落的绝热用聚氨酯泡沫塑料,撞击损坏了轨道器左翼前缘的防热用增强碳-碳复合材料,导致2003年2月1日返回大气层时因超高温气流的侵入而解体坠毁。  相似文献   

14.
九寨/黄龙机场位于我国西部四川省境内阿坝地区,区内因有九寨沟和黄龙两大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自2003年9月28日正式开航以来,九寨/黄龙机场以其独有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机场的日流量节节攀升,最高流量达到了44架次,一跃成为了西部重要的旅游支线机场之一。笔者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月22日下午,深圳航管站观澜导航台发生一起因外界干扰而引起的导航设备告警关机的事件。经过深圳市无委和航管站一夜的“雷霆行动”,找到并撤除了干扰源,于23日午夜重新开放了导航台,确保了深圳机场春运高峰航班安全起降。就这起事件的经过,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员。  相似文献   

16.
丹宁 《中国航天》1997,(5):21-25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2月11日至21日在太空对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了第二次全面修理。在此期间,宇航员们不仅按预定计划给望远镜安装了多台新的仪器设备,还对因长期暴露在太空而造成的绝热层破损进行了修补。修理后的哈勃焕然一新,新安装的仪器都具有gO年代的水平,将大大改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洋一号卫星于2002年5月15日发射成功,而后通过地面控制,卫星轨道高度从870km降至790km左右,并符合准冻结轨道特性。同年11月6日因星上姿控计算机复位,造成姿态翻转。由于姿态翻转,以及恢复对地姿态的控制使卫星脱离运行的准冻结轨道。本文结合中国海洋一号卫星轨道变化情况,从理论上验证了卫星变轨后的运行处于准冻结轨道,并分析了该轨道的稳定性及脱离准冻结轨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孙广 《中国航天》1995,(4):21-22
第三级故障使阿里安4再度发射失败阿里安4火箭去年12月1日在发射泛美卫星公司的HS601型泛美卫星3时因第三级推进系统故障再次失败,火箭和卫星落入离西非海岸800~1500公里的大西洋中。这是去年1月以来这种火箭第2次因低温第三级故障而发射失败,也是...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9,(2):47-47
SES阿斯特拉公司1月16日宣布,其东经31.5度轨位上的“阿斯特拉”5A通信卫星因突然出现技术故障已停止工作。该公司已将很大一部分业务转给东经23.5度轨位上的另一颗“阿斯特拉”卫星。负责“阿斯特拉”5A卫星技术操作的瑞典航天公司和卫星制造商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正在对该卫星进行离轨操作,以将其移人弃星轨道。但有工业界官员1月22日称,  相似文献   

20.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6,(11):50-50
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9月9日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执行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的首次国际空间站组装飞行,任务代号STS-115。机上乘有五男一女共6名宇航员。为安装“整体桁架段”(ITS)P3/P4,宇航员进行了三次太空行走。在因轨道器附近有几件漂浮的垃圾和天气原因而推迟一天后,亚特兰蒂斯号于9月21日安全返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