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易林 《航天》2012,(6):F0002-F0002
5月2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研制的“龙”号货运飞船从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25日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这是国际空间站首次迎来私营企业建造的商业航天器。  相似文献   

2.
刘苗 《航天员》2012,(3):54-55
近日,第28/29长期考察组成员日本航天员古川聪(Satoshi Furukawa),用图片向公众展示了自己曾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创造发明”——“乐高空间站”,这个空间站模型是古川聪模仿国际空间站的构建,用一块块乐高积木拼合而成的。国际空间站是由16个国家参与研制,花费13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大型国际太空项目,而古川聪仅仅在两个小时内。就用积木建造了一座“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3.
庞统 《航天》2010,(9):26-27
2010年6月30日,俄罗斯“联盟”U火箭把“进步”M-06M货运飞船送上太空,其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上的6名航天员运送近2.5吨新鲜食物、服装、设备和其他用品。这本是一次常规的航天任务,由于发生了一次意想不到的事故,引起全球航天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天力 《中国航天》2012,(11):22-24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10月7日携带着“龙”货运飞船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点火升空,正式开始执行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合同下的国际空间站商业货物运输服务,任务代号CRS-1。起飞约10分钟后船箭成功分离。飞船增压舱内装有约400公斤(含包装454公斤)补给物资,包括食物和衣物、一台用于存放实验样品的冰箱、一个微重力流体研究用支架及日本和欧洲舱段所需的有效载荷。船上还装有备件及空间站生保系统部件。飞船于10月10日抵达空间站,由站上宇航员操纵机械臂捕获,并停靠到“和谐”舱面向地球的对接口上。  相似文献   

5.
美国航天员香农·沃克、道格拉斯·惠洛克和特蕾西·考德威尔·戴森目前在国际空间站已经生活了好几个月,其中特蕾西在国际空间站时间最长,已近6个月,并即将结束她的太空之旅。当此之际,3位美国航天员向地上的人们介绍了他们在远离350千米地面的高空生活的美好与不便。  相似文献   

6.
龙飞 《中国航天》2012,(8):20-23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运载火箭美国东部夏令时5月22日凌晨3时44分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点火升空,成功发射了该公司的私营"龙"货运飞船。这是NASA"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计划下的一次重要飞行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10,(2):9-10
3月3日.NASA宣布美国全国航空协会已决定将2009年度“罗伯特·科利尔奖“授予国际空间站项目.以表彰其为人类太空探索与合作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美国“龙”飞船国际空间站对接试验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杰 《中国航天》2012,(8):24-29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5月31日上午11时42分,空间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分离后再入大气层,溅落在距美国加利福尼亚西海岸约900千米的海面并被成功回收。至此,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与空间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国际空间站(ISS)对接飞行试验结束,任务获得成功。本次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9.
阳光 《航天》2012,(2):22-22
2011年12月21日,俄罗斯联盟FG型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联盟TMA03M载人飞船。飞船两天后同国际空间站对接。船上乘有美国、俄罗斯和欧空局航天员各一人,将加入第30宇航组组,使站上机组人数恢复到6人的满额水平。他们将在站上生活和工作约5个月,2012年返航。他们驻站期间,由太空探索公司研制的“龙”商业货运飞船将在一项验证任务下首次停靠到站上。  相似文献   

10.
《航天员》2010,(6):8-8
10月30日,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布消息说。俄“进步M-08M”货运飞船当天晚上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去多种给养及设备。  相似文献   

11.
12.
有关大型空间平台(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在国家空间安全中的应用.尤其是军事应用问题.无论是在国内或是在国外,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天浪 《航天员》2009,(3):62-63
国际空间站上,常驻3名航天员,到今年5月底,常驻航天员也不过6名,在地球上来说,就如同一个普通之家。这个国际“家庭”,本应像以前一样同甘共苦,和谐相处,如美国航天员迈克尔·芬克所说——“在太空中没有政治的空间”。然而,就在最近,俄美两国就共享国际空间站上的卫生问和健身自行车发生了争执。准备要“分家”。且根据最新的规定,俄罗斯航天员还被禁止与美国航天员分享食物……  相似文献   

14.
Krikalev S 《Acta Astronautica》2004,54(11-12):791-792
A Russian cosmonaut reviews the composition of U.S. and Russian crews and joint activities on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Expeditions One through Five.  相似文献   

15.
16.
宗河 《中国航天》2001,(1):24-29
太空"三剑客" 参加这次飞行的宇航员共有3名.他们分别是美国宇航员威廉·谢泼德以及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吉德津科和谢尔盖·克里卡廖夫,其中谢泼德是这个"国际空间站第一国际混合考察组"的组长(站上指令长),吉德津科是飞船的飞行指令长(也是驾驶员),克里卡廖夫是随船工程师.  相似文献   

17.
国际空间站是当代规模最大的航天工程,也是涉及国家数量最多的大型国际航天合作项目。经过美国和前苏联多次载人航天飞行经验证明,人在太空飞行条件下不但可以很好地生存,而且还能进行各种操作,完成多种飞行任务。例如,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于1  相似文献   

18.
Two accelerometric records coming from the SAMSes es08 sensor in the Columbus module, the so-called Runs 14 and 33 in terms of the IVIDIL experiment, has been studied here using standard digital signal analysis techniques. The principal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records is the vibrational state of the IVIDIL experiment, that is to say, during Run 14 the shaking motor of the experiment is active while that in Run 33 this motor is stopped. Identical procedures have been applied to a third record coming from the SAMSII 121f03 sensor located in the Destiny module during an IVIDIL quiescent period. All records have been download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public binary accelerometric files from the NASA Principal Investigator Microgravity Services, PIMS website and, in order to be properly compared, have the same number of data. Results detect clear differences in the accelerometric behavior, with or without shaking, despite the care of the designers to ensur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ISS μg-vibrational requirements all along th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9.
2008年2月7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搭载着欧空局研制的哥伦布舱升空,并成功地将其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哥伦布舱装备了多种仪器设备,为人类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哥伦布舱内搭载的"生物实验室"机柜安装了一台具有实时在线检测能力的分析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的过程产物进行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