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在民航机场建设中,为了提高道面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同时保护环境,可充分利用废渣广泛采用粉煤灰掺少量水泥或石灰稳定碎石(简称二灰碎石)作半刚性基础,它具有刚性和柔性共有的优点,即板体性、水稳定性和隔热、保温性能好等特点,属廉价材料。  相似文献   

2.
石灰作为建筑基础垫层材料及石灰稳定土的技术在我国历史久远,我国同时又是最早应用石灰桩的国家。近40年来国内外以石灰为桩体主要材料的多种工艺应用而生,在山西地Ⅸ,石灰桩复合地基比其他方面应用更加广泛,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对洗煤厂95.1号住宅楼饱和软土地基的石灰桩设计施工及质量检测工作,提出几点新认识,请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3.
急冷材料用于连接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急冷材料作为钎料和中间层材料进行钎焊和扩散焊连接陶瓷的研究,在降低连接温度,提高接头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在提高接头的高温强度方面研究了一种采用组合填充材料的钎焊方法(即急冷钎料加镍粉的方法)对接头进行改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而有可能在较低的连接温度下获得较好的接头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4.
硼纤维增强高分子基材料具有良好的表面亲粘附性质,易于进行胶接。但由于硼纤维铺层的层间剪切强度,特别是正应力强度值较低,以及铺层层间的多轴应力状态,使硼纤维增强材料胶接头的总体强度水平较低,未能发挥出该新型高性能材料的优异性质。  相似文献   

5.
磷酸铬铝高温透波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氢氧化铝、氧化铬和磷酸为原料制备磷酸铬铝,通过对反应体系粘度的监测,控制反应程度、确定反应时间。采用DSC-TG和XRD分析研究体系固化特性和耐热性能。对层间剪切强度进行测试.初步评价磷酸铬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控制反应时间为1h时可以得到转化率较高、粘度适当的体系。DSC—TG分析表明,该体系固化成型温度低于200℃,成型工艺简单,同时结合。XRD分析证明此材料体系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对其复合材料层剪强度的研究发现,增强体材料表面进行涂层保护可有效地克服体系对增强体的腐蚀.有利于复合材料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高速再入飞行器通常采用烧蚀防热材料作为外表面大面积的热防护材料。本文对两种蜂窝增强低密度硅基烧蚀防热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物理性能和烧蚀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结合试验结果对烧蚀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材料的密度越高、拉伸强度就越高,但拉伸模量相近;两种材料的隔热性能参数都较低。两种材料在不同热流密度条件下的电弧风洞烧蚀后退速率都较低,在部分烧蚀条件下有轻微膨胀。两种材料的烧蚀背温都较低,烧蚀表面形貌良好,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是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烧蚀防热材料。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抗氧化涂层及工艺对碳/碳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覆后的材料强度略有降低,但幅度不大,涂层工艺使材料层间结合强度增大是引起弯曲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Ti-Al-TiO2一CuO体系的放热反应,原位热压合成了Cu掺杂的AJ2O3/TiAl复合材料.借助DSC和XRD研究了Ti-Al-TiO2-CuO体系的反应过程,并采用XRD、SEM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Al的开始熔化的同时,Al和CuO的反应开始缓慢进行,并形成CuTix中间产物,放出大量的热,促使Al和TiO2的反应提前,进而使材料在较低温度下致密烧结.CuO掺杂量为6%(质量分数)时所得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可达474 MPa,断裂韧度可达8.89 MPa·m1/2.  相似文献   

9.
《宇航材料工艺》2005,35(4):62-62
C/C复合材料的连接工艺一般采用钎焊和扩散连接方法,这些方法获得的接头在高温下可以达到较高的连接强度,但这些工艺方法需要很高的处理温度。当C/C复合材料与铝相连接时,两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差别很大,为减小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热应力,必须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当材料的使用温度不是很高时,  相似文献   

10.
喷管堵盖所用材料为高硅氧短切纤维/钡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部分堵盖在存储5年后发生开裂。通过失效分析认为,材料中树脂分布不均匀,部分区域树脂含量偏少、呈贫胶状态,造成该区域材料强度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堵盖的工艺特点决定其内部会存在一定水平的内应力,随着存储时间的增长,材料的强度下降、脆性增大,当强度降至低于内应力时,堵盖较薄弱区域即发生开裂。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产品的防热需求,研究了一种轻质烧蚀结构一体化材料,对其坯料(材料A)的热处理制度及预固化程度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材料A成型得到的轻质烧蚀结构一体化材料(材料B)的拉伸性能和热物理性能进行测试,通过电弧风洞对烧蚀性能进行考核,并对烧蚀后材料的纵向密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一定的处理剂可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处理剂可有效增强材料各组分的界面结合强度;材料B的热扩散率比材料C(中密度)低,在中高热流状态下,材料B烧蚀表面碳层完整致密,与材料C相比,线后退率略大,质量损失率略小,背壁温度较低,材料B具有更好的烧蚀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钨渗铜材料高温力学性能与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不同原料钨粉粒度和不同钨骨架密度的角度,研究其对于材料高温强度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SEM断口形貌观察,研究材料在高温下的断裂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钨骨架密度的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都相应提高,在一定的骨架密度范围内,高的骨架密度有利于材料高温强度的提高;(2)对于两种粉末原料的钨渗铜试样,在相近骨架相对密度的情况下,由于细晶强化的作用,细颗粒试样从800℃-1800℃的高温强度都明显高于相应的中颗粒试样;(3)对于钨渗铜材料,从800℃-1800℃的过程中,断裂形式由穿晶和沿晶断裂两种形式并存逐渐过渡到单一的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13.
范凯  葛宁  赵和明 《载人航天》2023,(4):434-441
为确保金属隔膜的可靠翻转,实现金属隔膜式贮箱的推进剂供给功能,研究分析了材料应变硬化性能对隔膜锥段翻转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应变硬化性能的隔膜(n=2.4和3.4),已翻转翻边段和未翻转锥段的力学性能失配程度较高,导致锥段抗失稳能力较低,最终在翻转过程中发生径向失稳,同时翻转压力较高;低应变硬化性能的隔膜(n=9.4和11.4),已翻转翻边段和未翻转锥段的力学性能失配程度较低,导致锥段抗失稳能力较高,最终在翻转过程中不发生径向失稳,同时翻转压力较低;中等应变硬化性能的隔膜(n=5.4和7.4),其锥段径向失稳情况与材料屈服强度有关;高屈服强度隔膜实现不发生锥段进行失稳所需的最高应变硬化性能(nmin=9.4)小于低屈服强度隔膜所需的最高应变硬化性能(nmin=7.4)。  相似文献   

14.
国内采用铝材制波导器件的工作发展较快,这大大促进了高频设备轻型化的进程。目前国内多采用LF—21防锈铝合金制造波导器件。该材料虽然加工性与焊接性能优良,抗腐蚀性能较强,但强度较低,特别是经过钎焊后,材质处于退火状态,难以承受恶劣力学环境与气候环境的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我国工厂现有加工设备相对落后、工艺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针对高温合金这类具有韧性塑性大、粘附严重、强度高等特性的航空难加工材料,提出一种电——机械断续磨削复合加工新方法,目的在于探索出一种能对这类航空难加工材料实现高质高效加工、且经济适用的新技术。文中提出了新方法的加工原理,探讨了其试验装置和脉冲电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延长硅橡胶密度烧蚀材料体系施工期的研究,发现酸酐固化剂可以将环氧改性硅橡胶低密度烧蚀材料的施工期延长到24h以上,从而可能实现真空热压罐大面积灌注密度烧蚀材料的成型工艺。通过对固化材料进行红外分析,发现加入酸酐固化剂后并未改变硅橡胶和环氧树脂各自的反应,没有新的反应特征峰出现,说明环氧和硅橡胶之间无反应,只是物理共混,从材料拉伸断面的扫描电镜观察可以证实硅橡胶和环氧树脂以海-岛结构存在。  相似文献   

17.
铝基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泥浆法将碳化硅颗粒混杂到碳化硅束丝纤维中,然后用液相压渗工艺制同连续碳化硅纤维与颗粒共同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通过光学金相和扫描电的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发现,碳化硅颗粒混杂于纤维中,可以避免纤维的相互接触,从而有利于铝液的完全浸渗。颗粒的混杂还可以较明显持改善SiCf/Al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对强度影响不大,液相压渗过程中,界面反应及纤维的破断是造成复合材料强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就飞机座舱盖透明件的使用条件,强度设计,对透明件材料性能的要求以及国内外材料选择的经验进行了介绍,说明舱盖强度设计材料的选择考虑透明材料的综合性能,既要满足静强度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又要满足飞机长期外场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对经300℃、500℃高温热暴露的B/Al(LF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在300℃下热暴露时,性能下降速度较慢,100h后强度保留率约为76%,延伸率保留率为74%。而在500℃下热暴露时,5h以上强度就有明显降低。高温长时间热暴露后复合材料的断裂也从积累型转变为典型的非累积型断裂。通过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对固态热压制造态和主温热暴露的界面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界面反应是造成B/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喷丸对TC4、GH169材料低周和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这两种材料的最佳喷丸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