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道明 《卫星应用》1998,6(3):60-64
1992年以来历次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最后文件和所修定的无线电规则编写,以表格形式给出了我国所属的第三区卫星广播业务,卫星固定业务和卫星移动业务中可使用的无线电频率。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频率划分规定的角度,回顾了2000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000)对1300~1350MHz频段做出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新划分的背景、研究过程、最终划分结果及相关条款等历史状况,同时对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上行信号使用该频段存在的限制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及评述。  相似文献   

3.
分析卫星测控系统目前的现状,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思想,讨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卫星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对传统和新型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MUTTCS)软件化的设计思想,给出一种初步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4.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全球卫星应用产业得到了空前的飞速发展,并正成为空间产业的主导力量。空间无线电业务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日益显现,世界各国利用国际规则竞相抢占空间无线电业务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并且对这些资源的争夺已从传统的技术层面进一步延伸到经济、外交、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5.
分析卫星测控系统目前的现状,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思想,讨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卫星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对传统和新型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MUTTCS)软件化的设计思想,给出一种初步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6.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卫星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卫星测控系统目前的现状,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思想,讨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卫星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对传统和新型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MUTTCS)软件化的设计思想,给出一种初步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7.
褚桂柏 《航天器工程》1999,8(4):29-42,65
简要介绍照相侦察卫星的定义,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外发展态势;比较了胶卷回收型卫星和无线电传输型卫星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国外照相侦察卫星的发展战略,并对我国的发展战略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祝成民  申鹏 《上海航天》2010,27(4):56-60
介绍了电源卫星的概念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设想了电源卫星在卫星体系中作为卫星编队电源、地球卫星公共电源设施,以及深空探测和行星际旅行的"铺路"卫星等应用。讨论了空间发电、无线电传输(WPT)等技术,电源卫星工作效率和初步设计与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陈芳允 《航天》2010,(4):22-23
我是搞电子的,对卫星发的无线电信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苏联放卫星后,我和张志诚,还有研究室的其他几位同志,合计着能否收到苏联卫星上的无线电信号。我们开设了一个小小的课题(并非上面下达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7,(7):20-21
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前苏联研制建设的一个基于无线电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由俄航天兵为俄政府运行。它与美国的“全球定  相似文献   

11.
《航天员》2013,(1):12-12
据NASA网站2012年12月24日报道.NASA将于2013年发射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的“手机卫星”(PhoneSat)。PhoneSat入轨后,全球业务无线电领域将参与其中,上传或下载数据包。  相似文献   

12.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7月25日以3/5的投票表决结果正式批准美国仅有的两家卫星无线电广播服务公司合并。这两家公司分别是天狼星卫星无线电广播公司和XM卫星无线电广播公司。联邦通信委员会在批准这笔交易的同时附带了一些条件,包括用户收费标准要冻结3年以及要对两家公司未能形成通用型收音机和违反联邦通信委员会有关信号增强地面设备的规定施以近2000万美元的罚款,但估计这些条件不足以让合并流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0,(5):45-46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和台湾已制订了一项气象卫星合作计划的初步要求.年内将形成采购策略.希望从2014年开始卫星发射。该计划下的卫星将采用一种较新的方法来获取大气数据。自2006年发射一个验证性星座后.称为“GPS无线电掩星”的这项技术已被用于天气预报业务。2006年发射的系统称为“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SMIC),也是美台合作计划(台湾方面称之为“福尔摩沙卫星”3)。在新的合作计划下,双方将建设COSMIC-2后续星座。GPS无线电掩星技术用于从太空中获取大气密度、压强和温湿度数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星间无线电测距的卫星自主定轨与导航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提出了在空间数据链中基于星载无线电测距实现低轨卫星的自主定轨方法。通过星上天线发送和接收网内其他卫星的通信数据,从中获取相互间的距离信息,应用推广Kalman算法确定卫星的位置和速度,实现卫星间的互相定位。以铱系统为背景,针对所提出的两种不同组网方式进行了具体的仿真,并与GPS定轨相比较,得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5.
多GNSS掩星大气探测卫星星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斌  王珏瑶  李成  魏世隆 《宇航学报》2016,37(3):334-340
为减少无线电掩星(RO)大气探测星座的卫星数量并增加探测数据量,将北斗(BD)和GPS、Galileo、GLONASS共同作为探测信源,提出一种多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掩星大气探测星座概念和优化设计方法。融合先验大气模型和二维射线追踪算法,建立兼容多GNSS信源的掩星事件前向模拟算法,实现掩星事件快速精确仿真;给出多GNSS掩星大气探测星座参数对探测性能的影响特性,降低了星座模型的复杂度;并利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实现星座参数寻优。设计结果与COSMICII星座相比,卫星数量减少2颗,探测数据量增加了40%,探测均匀性提高了67%。  相似文献   

16.
云成 《卫星应用》2016,(4):86-89
2016年4月7日,"2016小卫星发展与管理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办,原总参通信部杨千里副部长任大会主席,特邀张履谦院士、戚发轫院士出席会议。同时邀请了科技部高新司、国家遥感中心、工信部电信管理局、海洋局科技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代表约170人参加了会议。杨千里主席在致辞中讲到,本次会议主要探讨小卫星发展现状、空间碎片监管、轨道频率申报和协调、业务运营模式和监管、小卫星发射和测控以及  相似文献   

17.
王亚冬 《航天》2010,(1):9-9
2009年12月15日上午10:31,火箭承载着第一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希望一号”,承载着无数青少年航天爱好者和无线电爱好者的梦想与夙愿,喷射着火龙呼啸着向天际飞去。火箭的发射不仅震动了大地,也震撼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70多名青少年航天爱好者以及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航天》2010,(2):40-41
2009年12月15日,希望一号科普小卫星伴随着遥感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我们发射的第一颗用于科普试验的公益卫星。这颗承载着众多青少年科技梦想的科普卫星“体重”达60千克,将执行3项神圣“使命”:建立业余无线电空间通讯、进行太空摄影以及搭载青少年科学实验方案——“天圆地方”。这颗卫星运行在高度12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12,21(2):132-132
据美国抛物线网站2012年2月14日报道,NASA选择了33颗小卫星作为辅助有效载荷在2013年和2014年发射。这些提议的“立方体”卫星来自于全美的大学、无线电爱好者卫星公司、NASA中心和国防部的组织。“立方体”卫星是一种研究项目卫星,也称为纳卫星。  相似文献   

20.
卫星导航定位的基本作用是向各类用户和运动平台实时提供准确、连续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它目前已基本取代了无线电导航、天文测量和传统大地测量技术,成为人类活动中普遍采用的导航定位技术。拥有这种技术和能力,将会在军事、外交和经济上占据主动地位,获取巨大的利益。因此,世界主要大国和商业集团不惜巨资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美国和俄罗斯在这方面先行一步,欧洲和日本也即将组建自己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