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航天     
中国4名宇航员正在接受紧张训练,为载人太空飞行做准备据悉,目前,有4名中国宇航员正在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紧张地进行训练,以备在不远的将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乘“神舟”号升空。据介绍,这4名宇航员是从上千名现役歼击机飞行员中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来的。作为中国第一代宇航员,他们经过充分训练后体格将会优于美国和俄罗斯的宇航员,以确保上天万无一失。中央领导人在会见有关方面负责人均强调,中国发射宇宙飞船首先要确保宇航员的安全。中国航天界专家介绍说,载入航天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送上天,研究太空环境与生命之间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航天动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在2015年进入世界前5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在7月25日召开的该集团第四次工作会议上透露,根据已经制定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战略转型指导意见》,目前该集团正  相似文献   

3.
航天动态     
美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前全部退役 7月7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航天飞机还要飞行10次,至2010年2月、4月和5月,3架现役航天飞机将分别上演谢幕飞行。航天飞机退役之后,美国将启用新一代的战神火箭和奥赖恩载人飞船,承担美国人重返月球等载人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4.
5.
玩具航天     
美国约翰逊航天中心,已经起飞的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中,有一个装满机械玩具的百宝囊。宇航员将观察并拍摄这些玩具在失重状态下的运转情况,以便与它们在地面上的运转情况进行比较。这些玩具中包括一辆靠发条启动的小汽车、一架  相似文献   

6.
7.
8.
航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天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应用水平是衡量航天型号先进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标志,是支撑航天型号发展的关键材料,决定型号性能与成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热结构、防热、热透波、隔热以及结构复合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提出极端环境服役新材料、可重复使用防隔热材料、第三代结构复合材料以及复合材料构件低成本快速制造等是航天复合材料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由《国际航空》编辑部和美国《航空周刊及航天技术》编辑部共同编著的《1995年国际航空航天公司/产品/服务指南》,列出了国际上主要的航空制造/服务公司619家,以及他们的产品和服务项目。这些公司都对中国市场及与中国公司和厂商的合作有浓厚的兴趣。您可以很容易从本指南中查找到您所感兴趣的公司和产品及服务项目,并可按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10.
佳力 《国际航空》2004,(9):57-59
30多年来日本发射了70多颗不同卫星,其数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日本自行研制的H系列火箭的主要性能可以同欧美国家的运载火箭媲美;日本参加了国际空间站项目,负责建立空间实验舱;日本于1998年发射了"希望"号火星探测器,虽未获得成功,但显示了深空探测技术的实力。2003年,日本多次航天发射失败,航天业受到重创,迫使日本重新审视航天开发政策,调整航天机构和启动载人航天计划  相似文献   

11.
<正>为促进载人航天学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推动载人航天科普知识的深入普及,不断扩大载人航天的影响力,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主办的《载人航天》期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和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中国航天员中心主办的《航天员》杂志,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依托,力求实现两刊一网融合发展。通过发挥各自优势,打造载人航天领域多功能媒体高端平台。  相似文献   

12.
<正>为促进载人航天学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推动载人航天科普知识的深入普及,不断扩大载人航天的影响力,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主办的《载人航天》期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和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中国航天员中心主办的《航天员》杂志,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依托,力求实现两刊一网融合发展。通过发挥各自优势,打造载人航天领域多功能媒体高端平台。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主席托斯先生应中国标准化协会的邀请,于1980年10月7日至24日,对我国进行了访问,并在北京、西安、苏州等地就航天标准化工作进行了讲学。下面刊登的是托斯先生讲学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4.
《1997年国际航空航天公司/产品/服务指南》使用说明How To Use the Directory由《国际航空》杂志社和美国《航空周刊及航天技术》杂志社共同编著的《1997年国际航空航天公司/产品/服务指南》,是在1996年版本的基础上重新精选出了国际上主要的航空制造/服务公司335家,以及他们的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新资料。这些公司都对中国市场及与中国公司和厂商的合作有浓厚的兴趣。您可以很容易从本《指南》中查找到您所感兴趣的公司和产品及服务项目,并可按所提供的联系地址,或本刊读者服务卡与他们联系。如有其他要求或问题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相似文献   

15.
由《国际航空》杂志社和美国《航空周刊及航天技术》杂志社共同编著的《1998年国际航空航天公司/产品/服务指南》,是在1997年版本的基础上重新精选出了国际上主要的航空制造/服务公司近300家,以及他们的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新资料。这些公司都对中国市场及与中国公司和厂商的合作有浓厚的兴趣。您可以很容易从本指南中查找到您所感兴趣的公司和产品及服务项目,并可按所提供的联系地址,或本刊读者服务卡与他们联系。如有其他要求或问题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本指南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DSCU-3A伺服DSCU系列数字交流伺服控制单元是北京航天数控系统有限公司研制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交流进给伺服单元。产品技术先进、控制精确、使用灵活、性能可靠,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7.
18.
刘导治 《航空学报》1989,10(4):113-121
 本文综述了用脉冲激光等离子体发生器为航天推进动力的可能方案。由外燃式推力器起飞,磁流体风扇升空,等离子体火箭加速。发射同样的有效载荷入轨,起飞重量只及目前航天飞机的1/20,携带燃料只需目前的1/40。先进的航天飞机将加速太阳能站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简要阐述了近年来航天遥测技术发展的新需求和新趋势,分析了遥测与测控体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介绍了当前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研设备在遥测与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对航天遥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航天测控站管理域内测控、通信、气象、勤务等专业设备需要垂直管理,但节点分散、设备运行状况无法实时获取的现状,设计开发了测站运管系统。该系统涵盖测站管理域内测控设备协议转换、气象设备运行管理、勤务设备运行管理、测控信息检查与测试、综合信息管理以及综合态势展示等功能,实现了各专业设备运行状态采集、信息传输、专业管理、数据处理、信息展现及故障报警的层次化管理模型,建立了标准化的测站管理体系,规范了测站跟踪流程,实现了从准备开始、设备标校、捕获跟踪到数据质量分析的全过程管理,提高了测站管理域的管理质量和自动化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