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碧声 《飞碟探索》2008,(12):47-49
这种熟悉得令人感到陌生的,重要家禽,除了作为烧鸡、扒鸡、肯德“鸡”等等出现在餐桌上,还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鸡年春节来临前不久,一只毛茸茸的小鸡在英国权威学术杂志《自然》的封面上破壳而出,宣告第一种鸟类、第一种有重要农戴冠者,文也”。戴顶帽子做出斯文模样也算美德,这倒便宜。生物分类学中的鸡属,学名Gallus,其拉丁语原意便是“鸡冠”。  相似文献   

2.
3.
众所周知,科学由许多科目组成。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会诞生许多新的课题。有趣的是,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往往来自两个或多个古老科目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丘成桐 《飞碟探索》2013,(12):54-55
我出生在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但贫寒的家庭。我的父亲曾担任几所大学的教授.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我的父亲做了很多哲学和中国历史的研究。不过,他大学时的专业是经济学,在崇基学院讲授经济学课程。他也曾经在朋友的赞助下尝试创办银行,但以失败告终。在我14岁时,父亲去世,我们全家顿时陷入极大的困境。这段经历使我认识到资源对于家庭、社会乃至阂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6.
文清 《飞碟探索》2010,(2):12-13
<正>后工业化时代,制造难民的可能主要不是惨烈的战争和天灾,而是一个悄无声息的杀手——温暖的气候。这在21世纪最初的几年已经显现——岛国图瓦卢面临被海水淹没、非洲等地的干旱让当地居民的生活难以为继……越来越多的人无法在原地生活,  相似文献   

7.
对大多数人来说,“陆地动物饲养器”一词带给人的画面是:一个装满各种植物、各色岩石和土壤的鱼缸。或者是个小池塘。里面养了几只蝾螈。无论怎样联想,你都不会想到一个被挖空的巨大的小行星。作为非洲大草原的微型复制品,跌跌撞撞地行驶在宇宙空间。  相似文献   

8.
宇航生活趣谈冯茹阿纳托利·索洛维约夫不久前结束了第四次宇宙航行返回地面,他讲述了在和平号轨道站鲜为人知的生活琐事:客观地说,轨道站有好吃的东西,也有根本不想吃的东西,如青豌豆等。我们很需要干酪,可却只有一种用红辣椒当馅的干酪,我几乎不能吃。我对宇航员...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对太空、对宇航的好奇心,本刊特推出“宇航博士”栏目,欢迎提问,推荐话题,更欢迎专家和“知情者”常来作客,共同办好这个“有你、有我、有他”的互动栏目。  相似文献   

10.
1959年,知名的瑞典画家、音乐家和电影制片人弗里德里奇·于根生,带着他的录音机来到他别墅附近的一个乡村胜地,想用录音机录下鸟鸣声.后来他发现,在他的录音机中不仅有鸟呜声还有微弱的人声,存用瑞典语和挪威语讨论夜鸟的歌唱.于根生起初以为是他无意中录下了收音机的某个波段.但是在再次录音时他听到了更多的声音,在这些声音中有人告诉他是他死去的亲戚和朋友.  相似文献   

11.
曹亮吉 《飞碟探索》2010,(11):54-55
一般人学数学到底要学什么呢?从实用的观点来看,答案是学会算术计算,及一点点的几何与代数。在考试至上的气氛熏陶下,答案是背诵及套用公式,做各种(复杂)的计算。近年来,想法渐有改变,认为学会寻求数与形的规律及过程,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太空     
在太空这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中,宇航员的生活方式自然与在地球上时迥然不同,在太空的衣食住行既有不少惊险,又有许多奇趣。 太空中如何穿衣 ? 宇航员在密封的座舱中穿的服装与在地面上穿的没什么区别。只是在太空失重环境中,衣服失去了重量,将衣服展开,它可以在空间中保持原状,只要将手臂伸进袖筒就穿上了。 宇宙空间几乎是一个真空的环境,若宇航员要走出座舱,进入宇宙空间,就必须穿上特制的宇航服才能生存和工作。宇航服实际上是宇航员个人的独立生命保障系统,每件造价高达上百万美元,重约一百多千克,真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  相似文献   

13.
王琴 《太空探索》2012,(7):48-49
提问者:罗伯特·怀特,32岁每个航天员用于太空行走的衣服是不是量身定做的,跟阿波罗或早期的航天任务中的一样?回答者:STS-109任务专家约翰·格斯菲尔德我们的航天服不再是量身定做的。实际上,它们有不同的尺寸。服装的每一部分——例如胳膊、腿、靴子还有手套——都能够调节。所以我们只要选择正确的部分就能装备成一套合适的航天服。这次任务上半身部分是可以通用的,但是我们都有不同尺寸的下半身装备、手套和胳膊。  相似文献   

14.
《太空探索》2011,(1):42-45
国际空间站上的活动空间是一块一块拼接出来的,这些巨大的罐装"模块"彼此连接,形成了一条长74米的管道,管道的一端是俄罗斯提供的模块,通过接口与美国、欧洲各国提供的其他模块连接了起来。一条巨  相似文献   

15.
腾月 《太空探索》2011,(3):36-37
每到节假日,人们就喜欢外出旅行。虽然地球上不少地区的美丽风光已经很吸引人了,但是不少人还是喜欢把幻想给予外星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到外星球上去旅行,其中最切近的目标是月球。最近,美国航宇局揭晓了2010年  相似文献   

16.
脸上挂着灿烂的微笑,黄橙橙的桔子在面前漂着,天上的生活总是这样惬意吗?让我们问问正在国际空间站上值勤的3名航天员,听听他们的实话实说。  相似文献   

17.
正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浩瀚的宇宙是神秘的,自人类诞生至今,从未停止过仰望头顶璀璨的星空,思考深邃宇宙的奥秘。今天人类终于研制出运载火箭,实现了"飞天"的美好愿望。但是,由于太空的特殊环境,人类在太空的生活和在地球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那么,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与在地球上比起来,航天员在太空中有哪些奇妙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前哨 《太空探索》2003,(2):16-18
其实你不用当航天员,也不用上天,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享受到许多太空技术。因为有些太空技术是天地两用的,既可以在天上使用,又可以在地面使用;另外有些太空技术经过再次开发,即可转为地面使用。本文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太空技术。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需要训练多长时间? 根据目前美国航宇局对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要求,航天员候选人要经过三年半的训练才能成为正式航天员。在这三年半的训练中,头一年为基础训练,第二年为高级训练,最后还有一年半的专门强化  相似文献   

20.
常言道,在天上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其实不然,天上生活并不都如神仙。刚刚荣获美国“国会太空荣誉奖章”的美国女航天员香农·露西德的亲身经历便能说明这点。 香农·露西德在俄罗斯“和平”号太空站上生活了6个多月后,追不及待地打电话给休斯顿飞行任务控制中心,要中心为她播放一首60年代轰动一时的歌曲“救救我”。这首歌正代表了她当时的心情。 她是1996年3月搭乘“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原计划8月份就返回,由于助推火箭故障和两次飓风导致航天飞机发射推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