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关键符号是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文化符号,在民族认同和族际认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广西是我国民族团结的"四个模范",世代居住的十二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中和睦相处,共生共荣。广西的民族关键符号体现出了和谐的民族关系。从民族关键符号的角度分析广西多民族和谐关系的原因主要有:广西原著民族的同源性和外来民族与原著民族族源的相近性、广西各民族文化内核的一致性、广西各民族宗教信仰上的相似性和文化性格的包容性等。  相似文献   

2.
以浙江省海洋民俗文化为例,分析了海洋民俗文化词的三种类型及其英译问题:海洋风俗文化词的英译问题;海洋信仰文化词的英译问题;海洋民间传说、谚语和渔歌等文化词的英译问题。在顺应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三种翻译对策:采用音译+内涵式名词短语;根据源语语境采用形象保留法;采用文化信息补偿法。这些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海洋民俗文化词的英译问题,为海洋民俗翻译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为启示,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特征及价值,并结合现代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商品的开发,分析民族文化元素与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合理契合的方法与途径,并在此基础上,以旅游、服饰、建筑、民俗为切入点,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设计构思,为开发拓展民族...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业重要的生产力和旅游创收的来源,是展示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和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窗口,因此旅游景区的建设这一课题受到各方关注。文章立足广西旅游区发展实际情况,分析了广西创建精品旅游区的必要性,阐述了广西精品旅游区创建的意义,并从政府、企业、社区三方面对创建广西精品旅游区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东西方文化多渠道、全方位的接触与交流,大量反映当代中华文化的流行词汇已融入西方文化和英语词汇,"山寨"便是其中之一。今天的"山寨"已从最初的经济行为上升到社会文化的高度,其含义还在不断发展和延伸中。英译"山寨"并非易事,通过分析对比,音译才是最合适的译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在中国旅游或居住,如何把饱含"中国元素"和"中华文化"的旅游文本用合理的方法彰显其特色所在,同时规范翻译行为,让更多的外国受众领悟在华旅游的文化积淀,已经成为译界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结合亳州市主要旅游景点解说词的英译为例,在深入分析旅游景点解说词文体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英译此类文本的翻译技巧和策略,旨在为旅游文本的英译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宣传国内旅游资源、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广西民族地区文化底蕴深厚、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但地区的社会经济开发程度较低。为满足现代国民倍受关注的体验式体育旅游的需求,需要解决资金匮乏的难题。文章运用"规模经济"理论,解析了金融支持对发展广西民族地区体育旅游的关系,提出现阶段,需要通过资金供给、政策支持、技术体系支撑的途径,整合现有民族特色,依托项目融资,为广西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发展开拓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论文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结合北部湾民族文化资源、特点等因素及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集群式发展。通过打造区域龙头品牌、组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延伸产业价值链、加强区域产业交流合作,更好地对发展北部湾和区内文化产业、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剑君 《西南航空》2011,(5):68-74,76
在中国西南边陲与越南毗邻的广西那坡县的崇山峻岭中,生活着一支自称为"敏"的壮族部落。他们崇拜黑色,把黑色作为服装颜色和民族标记。由于长期居住在偏僻、贫瘠的大石山区,黑衣壮在婚姻、宗教和生产、生活等方面沿袭着原汁原味的族群习俗。因此,这个"以黑为美"的民族被人类学家誉为壮族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0.
桂林大量传世的古典山水诗词及名句是桂林旅游外宣推广材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桂林山水诗词英译的滞后状态,指出大量的山水诗词名句亟待英译,并以接受美学思想为指导,以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例,探讨了以译文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思路,指出在翻译山水诗词时应重视中西历史文化、语言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方面的差异性,巧妙地实现译文与海外游客的期待视野融合,以期达到宣传桂林旅游和文化的目的,力求译文达到最佳的外宣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村落的营造受当时社会政治、文化及伦理等多方面的制约,是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再现。基于习近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等有关文化自信方面内容的系列讲话,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为出发点,以广西富川古村落建筑为例,探寻潇贺古道作为古代海陆丝绸之路最早的对接通道,在该区域古村落留下的传统文化遗迹。通过分析该区域古村落传统文化与潇贺古道建筑营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为推进沿线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逻辑分析法,以广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或体育活动分析为切入点,从中国文化深层结构审视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由此对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深度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资源,创新、发展并传承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3.
广西工业拥有"柳工"、"玉柴"、"三金"等优秀品牌,相关企业获得了持续发展。但由于历史、地域、管理水平等原因,广西工业品牌的特征主要是区域分布不平衡、相关产业发展不均衡、企业类型结构不协调等,存在品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竞争力偏弱等问题,制约了广西工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林语堂英文译著为西方读者描绘了一幅幅完整的中国人民生活面貌之愿景,成功完成跨文化语际的交流,这与其倡导的"行文心理"翻译论密不可分。本文从林语堂的"多元文化观"出发,通过对其英文著作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内中华传统经典文本的英译研究,探讨"行文心理"翻译论在文化外译中的指导性作用,并对其"译创"手段加以分析,总结出林语堂模式对中华文化跨语际传播的借鉴意义,以期觅得中华文化跨语际传播之有效范式。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全球化和汉语语言文化的国际化,为我们采用异化策略英译汉语文化负载词架起了一座桥梁。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采用异化策略来英译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由、优点及广泛性,论述了包括音译、直译、直译加注、转换补偿在内的四种具体翻译方法。笔者认为,采用异化策略英译的汉语文化负载词俨然成为中国英语的词汇,彰显汉文化个性,实现译文同原文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广西各少数民族在实践中形成了禁忌习惯法、生产习惯法、社会组织习惯法等形式的民族习惯法,彰显生态智慧。广西少数民族世代流传的习惯法不仅体现超自然神灵的威慑、乡规民约管理制度的经济重罚、民间权威的强制约束等系列生态补偿理念,更是人们生产生活当中人人遵守的法的约束。有效借鉴广西各少数民族生态补偿理念,将其与政府治理举措有机结合起来,是在当前实施生态保护的过程中对政府投资和管理的有益补充。创新和转换应该成为当前研究宣传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法的主要价值目标,这既保存和发扬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也对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古代广西山水散文作家群体主要有流寓作家、未入桂的作家和广西籍作家.唐以前广西籍山水散文作家几乎没有,唐宋两代数量也较少,到了明代广西籍山水散文作家开始崛起,而清代则是名家辈出.广西籍作家在继承山水散文传统的基础上又表现出了不同于流寓作家的情感和态度,这与广西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地域文化不仅造就了广西籍作家的性格、气质、文...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计划"是今年国家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的是对于文化本身的认识,指出了"乡村振兴""古村落建筑文化的传承"等问题。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基础源泉,乡村文化的传播能有力地促进乡村文化的振兴和发展。有力地推动当地文化的传播,才能更好地带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好地有利于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章从乡村振兴计划中古村落建筑文化的传承方面进行深入思考,重点探讨潇贺古道广西陆段古村落建筑文化在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中的当代转化路径,为推动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倡议的以"五通""三互"为目标,以共商共建共享共荣为原则带动全球繁荣和谐的伟大愿景与行动。文章首先分析了"一带一路"下广西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人才供给现状,并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成果与未来计划,探讨下一阶段提升广西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人才供给的策略,包括积极践行"专业+外语"培养模式、优化小语种结构和分层培养专门语言人才、大力推行多校高校联盟、扩建孔子学院、加大广西对东盟的技术指导力度、扩大双边留学生规模等。以期能提高我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今日民航》2010,(10):99-99,98
梅御,书画家、诗人、哲人、公益慈善活动家。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艺术科学院北京创作中心常务理事,中国书画研究院北京创作中心常务理事。在书法、绘画、哲学等方面均能开宗立派而自成体系。他对中华几千年的龙文化进行了革命性的发展与阐述,把龙文化比作民族之魂,把獒神精神比作民族之魄,倡导"龙魂獒魄",弘扬"尊严正大,厚德仁爱"的獒神精神,主张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