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研究翻译的"功能途径"中,主位述位理论从语篇结构的角度探讨了结构对等和语义对等的实现方式。通过分析语篇主位和述位结构,把握语篇主位推进模式的语言学方法是实现原文和译文语篇功能对等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对民航英语这类专门用途用语(ESP)进行语篇分析和翻译的过程中,主位分析理论对于把握作者写作意图、理清小句结构、实现语篇功能对等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你吃饭了吗?"的翻译为例,探讨在翻译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或句子时应如何实现功能对等.本文认为,译者应以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为目标,在翻译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或句子时根据不同读者群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大胆选择异化翻译法以保留原文的文化特征,这样的翻译策略不仅能实现原文和译文的功能对等,而且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3.
论文依据翻译伦理,从交际原则、规范原则和再现原则出发,选取《红楼梦》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习语。通过举例和对比批判性分析译者的译文,体现了翻译伦理在翻译实践和鉴赏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诗词翻译中,逆向译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重要的翻译手段。由于英汉语言在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上的差异,有些句子按字面意思翻译其效果不佳,而从反面表达则可能更清楚地表达原作的思想内涵,这种情况称之为逆向翻译。逆向翻译的目的是使译语更加通顺、流畅,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本文对逆向翻译的运用做了些探索和研究,从翻译学的角度入手,通过大量的列举,对逆向翻译应用的种类及翻译技巧进行了归纳,旨在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出发,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目的、译者翻译观、翻译行为发起人、译文受众等诸多因素对重译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探讨重译,有助于我们认识躲在不同译文之后的译者本身和译文赖以生发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不同译本,也更深刻地认识重译在推介文化上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出发,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目的、译者翻译观、翻译行为发起人、译文受众等诸多因素对重译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探讨重译,有助于我们认识躲在不同译文之后的译者本身和译文赖以生发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不同译本,也更深刻地认识重译在推介文化上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网络化语境中英汉交际语言的产生与形式,指出了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就网络化语境中英汉交际语言的规范化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翻译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互文性活动。译者在理解和表达过程中需利用互文性知识,把源语语言文化和目的语语言文化联系起来,从而既保留译文的民族特色,又让读者易于接受。从互文性的角度,以《洗澡》四字格的英译为研究个案,分析其目的语言特性,论证互文性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探讨翻译策略,以期对翻译实践与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以苏珊·巴斯内特文化翻译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会展资料中桂林文化特色词,分析探讨了在翻译这类文化负载词语时,多采用音译加注解、直译、直译加注解和意译的翻译方法,旨在把具有桂林地方文化特色词所蕴含的信息准确地传递出去,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不足的现状,旨在通过英汉翻译实践,通过学生对翻译过程的自我反思,对译文的自评互评以及对比分析等方式,讨论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评价三个方面的思辨能力。反思日志以及讨论记录等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关注的问题与思辨能力相关性大。因此,翻译教学过程中撰写反思日志,自评互评以及分析对比等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白玉微瑕--浅析《英汉翻译教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基教授等主编的《英汉翻译教程》是一本优秀的翻译教材,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本文从英汉语对比和意与韵的角度分析了其中某些译文的缺陷,同时作者认为该教程在选材方面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2.
《论语》中"君子"一词翻译十分多样,但哪种翻译更恰当学界一直存有争论。欲以亚瑟·威利、辜鸿铭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借助关联理论探讨和评析"君子"一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能够产生最佳关联的译法,以及"君子"形象构建,以期为中国文化典籍英译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介绍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应用文的文体特点,论述应用文体翻译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即译者应准确推测原文意思,充分了解读者的认知语境,用译入语准确写出相应的应用文,达到最佳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4.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研究盗墓类题材电影字幕英译的翻译策略。在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下,从归化和异化两方面对《盗墓笔记》《寻龙诀》两部盗墓类电影字幕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盗墓笔记》《寻龙诀》电影字幕翻译的目的实现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归化使电影中文化意味较强的表达更符合英语受众的理解习惯;而异化则在翻译过程中适当保留原语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让受众能从译文中感受到原语文化独特的异国情调,正是归化与异化两种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巧妙结合使得《盗墓笔记》《寻龙诀》的字幕翻译取得了成功,并对其在海外的影片宣传和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河池学院为例,对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双语能力、超语言能力、职业能力、心理能力、转换能力等五项翻译能力做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除了转换能力表现稍好以外,其它方面的翻译能力都不令人满意。主要原因有:1.学生底子薄;2.教师偏重转换能力的提高,忽视各项翻译能力的交互培养;3.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翻译实践训练不足。  相似文献   

16.
在各种交际语言中,公示语是一种特殊形式,其具有的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是公示语区别于其他交际语言的特色功能,在旅游景区尤为常见。旅游景区公示语不仅担当了公示语功能,同时是国内外游客欣赏、了解景区风景及文化的重要渠道。对外国游客来说,景区公示语翻译重要性更是可见一斑。但综观国内景区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公示语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语言翻译的对错,同时还需要考虑外国游客的语言习惯。本文以桂林旅游景区为例对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现状、文本类型及英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浙江省海洋民俗文化为例,分析了海洋民俗文化词的三种类型及其英译问题:海洋风俗文化词的英译问题;海洋信仰文化词的英译问题;海洋民间传说、谚语和渔歌等文化词的英译问题。在顺应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三种翻译对策:采用音译+内涵式名词短语;根据源语语境采用形象保留法;采用文化信息补偿法。这些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海洋民俗文化词的英译问题,为海洋民俗翻译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多元的社会中,译者在翻译活动中面临着多种选择,因而有了多元的翻译伦理如:再现的伦理;服务的伦理;交际的伦理;基于规范的伦理;职业承诺伦理。在众多的翻译伦理中,再现伦理观是各种伦理观的根本,任何译者都不能离开"忠实"的再现伦理观。同时,根据译本的类型、翻译的目的等社会因素,在各种伦理标准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和平衡点。  相似文献   

19.
《次北固山下》一诗是盛唐时期诗人王湾的传世佳作,该诗历久弥新,在国内的传颂程度令人惊叹。唐代郑谷曾用“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来抒发各路诗人对王湾的艳羡之意。的确,在历史的长河中,郑谷那句“万古传”得到了验证。目前,该诗的知名英译本共四个,分别是许渊冲、维特·宾纳(Witter Bynner)和江亢虎、托尼·巴恩斯通(Tony Barnstone)和周平、比尔·波特(Red Pine)的译本。译诗,尤其是唐诗英译,是译者风格最为强烈的艺术,译者的主体性势必会渗透到翻译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这也会波及诗歌的形式转换、意义传递、意境再现,等等。本文以译者主体性为切入口,再从“诗歌意义未定点”和“再现意境之美”两个维度对比分析《次北固山下》的四个知名译本,以探析各译本独特的翻译方法和译文特色。  相似文献   

20.
翻译界试图用关联理论来重新审视"译者—译本—读者"三者的关系,同时对不可译和对等性这些理论提出了质疑。但少有研究从实际译本出发,用关联理论来评价译本。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着手,以《道德经》陈荣捷版本第一章的翻译为例,来看从关联理论评价译本的可行性,为译者提供一种全新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