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增强型整体-局部高阶理论,构造了四节点四边形单元并分析复合材料自由边拉伸问题.本理论预先满足层合板面内位移和层间应力连续条件及层合板上下自由表面条件,未知变量个数不依赖于层合板的层数.精化四节点四边形单元满足单元间C1弱连续性条件.数值结果表明,基于增强型整体-局部高阶理论构造的四边形单元能够精确分析自由边拉伸问题.层间横向剪切应力能够直接从本构方程中计算得出,而横向法应力则需在一个单元内使用局部三维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2.
复合材料层合板胶接补强结构的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任意四边形四节点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单元的基础上,推导了相应的八节点胶单元,并采用蔡-希尔强度理论以及蔡氏刚度退化准则,对复合材料层合板胶接补强结构进行刚度分析和极限承载能力分析,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程序。通过算例,对不同的补强面积对结构挠度的影响,以及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开孔处补强结构的破坏载荷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构造了一个满足孔边应力边界条件、层间应力连续条件以及层合板表面应力边界条件的孔边应力单元。并在位移型有限元计算所得位移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精确分析孔边应力的有限元方法。首先,运用莫雷阿(G.Morera)应力函数理沦,构造了柱坐标中满足平衡条件的三维应力场的一般表达式,并使之满足前述应力条件。然后,采用上述表达式并利用修正余能原理与拉格朗日乘子法,建立了由已知节点位移分析层合板孔边应力的基本方程。算例表明,所得计算结果与相应解析解或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4.
运用基于工艺的“laminate modeler”模块创建了复合材料铺层和加筋层合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介绍了一种体单元与壳单元节点融合的方法.以不同的相对节点间距对加筋层合板模型进行了有限元网格划分,采用结构最大Von Mises应力作为标准进行了收敛性分析,得到了一个可适用于其他类似加筋板模型网格创建的合理相对节点间距值1/72.应力计算表明,集中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的初始损伤发生于第八铺层材料主方向的2方向,损伤模式为基体拉伸开裂.发生初始损伤时加筋板结构的极限载荷为75 N.应力集中区较小,且主要分布于载荷作用点附近.集中载荷作用下加筋板的承载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邵闯  葛森 《结构强度研究》2005,(B04):115-126
研究分析承受随机声激励的特殊正交矩形层合板的响应。假定板的边界条件为全简支和全固支,且在上述情况中的面内边界条件认为是可动的和不可动的。应用等价线性化方法获得矩形层合板的均方位移、均方应力/应变和等价线性化频率。得到的分析结果可用于指导高声强噪声环境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声疲劳设计。  相似文献   

6.
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前后屈曲行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基于Mindlin一阶剪切理论的四节点板单元,分析了简支和固支两种边界条件下含圆形分层复合材料层合板前后屈曲行为。结果表明,尽管浅部分层的存在使层合板的前屈曲临界载荷大幅度下降,但层合板仍能继续承受很大的后屈曲载荷,这种情况下的前屈曲是由于分层部分的局部行为造成的。同时,在相同的铺设和分层厚度及边界条件下,分层半径越大,后屈曲临界载荷越低,固支下的后屈曲临界载荷比简支下的临界载荷高。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损伤结构胶接补强修补分析及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复合材料层合板采用20节点等参元、对于胶层采用节理单元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针对胶接补强修补的两种形式--贴补和挖补编制了相应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静力分析,获得了修补参数对修补效果的影响曲线,据此来初步确定最佳的修补参数。  相似文献   

8.
首先推导了磁电弹性材料的杂交应力有限元列式,然后在假设单元边界位移场的基础上,根据等函数法进一步推导了磁电弹性材料的3D-8节点和3D-20节点杂交应力有限元的广义假设应力矩阵。为磁电弹性材料杂交应力有限元模型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以3D-8节点杂交应力有限单元为例,对磁电弹性材料层合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数据显示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方便合适地选取单元进行工程分析,本文基于开放式结构有限元分析系统SiPESC.FEMS,提出一种基于经典模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单元程序计算框架。此框架利用组合的方法,考虑平面壳单元中板、膜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及程序编制过程中的重用性、灵活性等特点,采用了软件设计中的构造器(Builder)模式实现不同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单元。本框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能够处理复杂荷载、边界条件及三维空间不同材料铺设方向的层合板壳的结构分析问题。基于此方法实现了5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单元,通过数值算例分析对比讨论各单元性能,显示了本框架具有简单实用等特点以及采用组合方法构造单元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李彪  李亚智  胡博海 《航空学报》2013,34(6):1370-1378
 为了高效模拟计算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间损伤,提出了一种由刚性元和零厚度的内聚力单元组合而成的新型组合界面单元,并提出了以弯曲板单元作为子层单元,与上述界面单元结合构成的层合板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界面单元刚度的连续衰减模拟分层损伤累积过程。有限厚度的八结点组合界面单元每个结点有5个自由度,能考虑子层结点平动和转动对层间损伤的作用。通过对双悬臂梁(DCB)和末端缺口弯曲(ENF)试验的计算模拟表明,新型组合界面单元和有限元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分层损伤过程,对不同的网格划分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源有限性设计了一种基于GAF算法的改进休眠调度算法,根据邻居节点信息合理调度节点睡眠,平衡网络内节点工作时长,在保证较高的网络覆盖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延长网络生命周期.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了Cuthill-Mckee节点编号法[1]以后,指出了该方法的缺陷,进而提出了选择最佳边界点,作为网络节点编号(或重新编号)的起点(即序号为1);提出了用动态归划法的思想逐步挑选下一个编点,从而达到节点编号优化目的;结合用有限元素法求解大型结构矩阵时进行节点编号中的需要,对图论中的网络节点有关定义作了适当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多寿命件机会更换问题缺乏快速有效求解算法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以全生命周期寿命件总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寿命件机会更换问题优化模型,将问题解空间表达为树结构;为了提高搜索算法的效率,提出了子节点生成方法和单层节点数量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启发式搜索算法;最后,采用数值实验和应用案例对提出算法进行了评估和验证。结果表明:算法的消耗时间、求解效果与子节点生成系数α、单层节点最大数量β存在关系;当选取合适的α和β时,算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算法能够适用于设备总寿命为200000时间单位、包含100个寿命件的较大规模的多寿命件机会更换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吕娜  潘武  陈柯帆  张彦晖 《航空学报》2021,42(3):324228-324228
软件定义网络(SDN)为突破机载网络功能僵化所造成的瓶颈提供了新的契机。针对软件定义机载网络控制域内控制节点故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延和负载均衡的传输节点迁移策略,将故障控制节点所管控数据平面中的传输节点迁移至其他正常控制节点,恢复网络的正常管控。以迁移时延和负载均衡率为目标,建立迁移优化模型,提出基于时延和负载均衡的传输节点迁移算法,指导数据平面中的迁移动作,最终对两个性能目标进行综合权衡。实验结果表明,与距离就近迁移(DCM)策略和分布式逐跳(DHA)策略相比,所提策略在迁移时延和负载均衡率2个方面进行了合适的折中,避免出现迁移时延过大或控制节点负载失衡的情况,有效解决机载网络故障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15.
Acoustic nodes, each containing an array of microphones, can track targets in x-y space from their received acoustic signals, if the node positions and orientations are known exactly. However, it is not always possible to deploy the nodes precisely, so a calibration phase is needed to estimate the posi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each node before doing any tracking or localization. An acoustic node can be calibrated from sources of opportunity such as beacons or a moving source. We derive and compare several calibration methods for the case where the node can hear a moving source whose position can be reported back to the node. Since calibration from a moving source is, in effect, the dual of a tracking problem; methods derived for acoustic target trackers are used to obtain robust and high resolution acoustic calibration processes. For example, two direction-of-arrival-based calibration methods can be formulated based on combining angle estimates, geometry, and the motion dynamics of the moving source. In addition, a maximum likelihood (ML) solution is presented using a narrowband acoustic observation model, along with a Newton-based search algorithm that speeds up the calculation the likelihood surface. The Cramer-Rao lower bound (CRLB) on the node position estimates is also derived to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position errors for the moving source on the estimated node position is much less severe than the variance in angle estimates from the microphone arra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libration algorithms is demonstrated on synthetic and field data.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MES存在的业务逻辑层与数据层关系模糊、模块紧耦合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节点的MES构建方法,并引出了节点的定义及通过工作流实现节点的方法.在节点的基础上分剐分析并提出了单个节点及节点集的定义、作用及实现方式,并在工作流驱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基于节点构建方法的具体实现,从而在局部和整体两方面实现了系统功能,并消除了...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iscusses a new localized resource manager for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of bearings-only sensors. Specifically, each node uses knowledge of the target under surveillance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should actively collect measurements and how far to disseminate the data in order for the sensor network to maintain track of the target. At each node, the resource manager requires only knowledge of the relative location to the target for itself and the active nodes from the previous snapshot. The decentralized strategy represents a modification to the global node selection (GNS) method that exploits knowledge of the location of all nodes in the network. Simulations show that despite the lack of global network knowledge, the new localized management method is almost as effective as GNS in terms of balancing the tradeoff between energy usage and localization accuracy.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多功能CAN节点的电路结构及在工业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控制现场总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惯性导航系统凭借其自主性强、隐蔽性好、可靠性高的优势,在单兵作战、反恐救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单兵惯性导航系统精度较低,在长期工作后精度下降严重,需要重新初始化的问题,以单兵与无人平台的协同作业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式辅助节点的单兵导航系统协同快速初始化方法。该方法以目标节点的角增量、位移增量信息与测距信息作为输入,采用粒子滤波技术对单兵导航系统的位置和航向进行协同估计。试验表明,该算法最少仅需1个辅助节点即可实现较好的单兵惯导系统位置和航向初始化。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灼  刘凯  张军 《航空学报》2007,28(4):901-906
 为航空移动Ad hoc网络(MANET)提出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算法,即位置网格路由(LBGR)算法,以此来解决节点高速移动引起的路径重建问题。算法中,数据包沿路由发现时得到的网格轨迹进行传输,每个收到数据包的中转节点根据它与相邻节点、目的节点的位置关系及网络轨迹下游的路由网格位置决定下一跳节点。由于利用了网格位置信息,LBGR算法在航空节点高速移动和拓扑变化无法事先预测的情况下,使用较少的开销就可获得稳定的路由。仿真结果表明,与GRID路由算法相比,LBGR算法在节点中高速移动时,能够有效地减少路由开销,提高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