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航权”是国际航空运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涉及市场准入权。航空公司经营国际航空运输业务,如果得不到“航权”,是不可能进入市场的;即使获得了一定的“航权”,但得到的权利如果不充分,那也是很难经营国际航空运输业务的。因此,不论作为主管民航事业的政府部门,还是航空运输企业,对“航权”问题都必须高度重视。“航权”的概念是 1944年“芝加哥会议”形成的。现经过半个多世纪,国际航空运输管理体制本身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WTO”又开始将航空运输纳入了其多边贸易轨道,尽管还只是局部的,但对现行的国际航…  相似文献   

2.
2003年3月第五届世界航空运输大会在蒙特利尔召开,通过了《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全球原则宣言》,同月,民航总局批准海南省进行开放航权试点。随着海南开放航权的实施,一股“天空开放”的热浪在各地泉涌。如何面对全球航空自由化的到来,接受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竞争的洗礼,加快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发展进程。本文立足新疆谈一些看法,以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3.
“Traffic Rights”这一英文词,是航空运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术语。它源于1944年国际民用航空《芝加哥会议》,指的是运送两个地点之间的旅客、行李、货物和邮件业务的权利,因此定名为“业务权”。这一概念的另外称谓是1944年《国际航班过境协定》中所指的两大“空中自由”(Freedoms of the Air),1944年《国际航空运输协定》中所指的“五大空中自由”。对此,台湾民航界称之为“航权”。  随着航空运输的发展和国际管理体制的演变,将“Traffic Rights”一词的概念扩大…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航空运输自由化,航权开放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潮流。2003年我国与12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新的航权安排协定,海南省试点开放第三、四、五航权,厦门和南京试点扩大货运第五航权的开放。2004年7月24日中国和美国签署了《中美政府民航运输航空协定议定书》9月8日内地与香港正式签署了《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间航空运输安排》。目前中德航权谈判正在秘密进行。我国加快了航权开放的步伐。开放航权事关我国航空消费者、航空生产者和国家的利益,做好开放航权的成本-收益分析非常重要。一、我国开放航权的现状1.我国开放航权的现状至20…  相似文献   

5.
开放第五航权,是我国政府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和应承担的义务。无论是对加速我国的经济建设,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还是对引入竞争,推动中国民航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由“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跨越式转变,均有重要意义。一、开放第五航权是大局和全局的迫切需要1.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步伐愈来愈快。这种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必须加强与世界的经济往来;中国欲尽快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也必须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要加速与世界的经济往来和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必须…  相似文献   

6.
<正>国际航空枢纽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国际枢纽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国际航权资源。本文围绕国内十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目标,通过分析我国国际航权配置政策的沿革与发展,借鉴欧美等民航发达国家的航权管理政策经验,深入阐释分析现行政策在促进枢纽建设方面的不足,探索提出航权配置政策的改进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上航空自由化的推动和国内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航权问题不仅在航空运输业界而且在国内各界,特别是公众媒体,受到相当重视。2004年7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民用航空运输协定议定书”的签订更是受到全世界媒体和有关人士的关注。航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从航权解悟、航权开放、航权运用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梁馨 《中国民用航空》2003,(9):22-22,24,25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航空运输的自由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对外航权的开放速度正在加快。5月22日,厦门、南京对新加坡航空公司开放少量第五航权。6月底,民航总局同意海南开放第三、第四、第五航权,成为中国第一个开放部分航权的试点省份。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申请开放航权。为进一步了解民航在航权开放方面的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民航总局国际司司长王荣华。  相似文献   

9.
媒体集萃     
《中国民用航空》2010,(3):6-6,8
<正>中国航权时刻分配或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2月10日,《北京商报》刊登《民航局表态航权时刻分配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指出,作为民航稀缺资源,航权时刻现行的分配机制一直被各方诟病,暗箱操作、灰色地带等指责声不绝于耳。2月9日,民航局针对这一颇具争议的问题表态,未来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解决目前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5月25日至27日,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航空运输市场开放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亚太地区各国政府及航空企业的代表济济一堂,就如何进一步开放这一地区的航空市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次会议是我国担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后首次作为东道国承办的国际民航组织高级别研讨会。作为东道主,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在会议主题发言中表示,未来15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期,也是中国民航快速发展机遇期。中国民航将继续按照“积极、有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的力度,积极发展航空运输双边关系,不断扩大航权安排,拓展国际航空运输市场;重视发展航空运输多边关系,积极参与多种范围、多种形式的多边航空合作;加强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外国民航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这次会议的内容,本刊特别聘请会议代表之一的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刘伟民教授对这次会议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1.
“Traffic Rights”这一英文词,是航空运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术语。它源于1944年国际民用航空《芝加哥会议》,指的是运送两个地点之间的旅客、行李、货物和邮件业务的权利,因此定名为“业务权”。这一概念的另外称谓是1944年《国际航班过境协定》中所指的两大“空中自由”,1944年《国际航空运输协定》中所指的“五大空中自由”。对此,台湾民航界称之为“航权”。 随着航空运输的发展和国际管理体制的演变,“Traffic Rights”一词被扩大使用了,使之在广义上作为集合名词使用时,不但包含“业…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美双边贸易额的迅速增长,中美航空货运市场已成为航空公司关注的重点,而2004年签署的《中美政府民航运输航空协定议定书》更是将这种关注程度推向了极点。协议中规定的中美双方在货运航班的增加以及在货运航权、货运中心的设立等方面的放开在航空货运业内掀起了波澜,忧心忡忡者谓之“狼来了”,欣喜若狂者谓之“春天到了”。那么,如何面对现实,利用这一广阔天地去发展壮大我国的民航货运市场?这就需要从客观的角度认真分析目前中美货运市场的现状以及国内货运市场需正视的问题,以帮助经营者在决策时有一个清晰、理性的认识。一、中美航…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年,也是实现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历史性跨跃的极为重要之年,扎实稳妥地做好今年的工作,打牢“十一五”这承前启后关键时期的基础,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开局、起步,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离不开原有的基点。回眸“十五”,成绩令人振奋,经验更是弥足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仅仅一个月,我们的共和国就创建了自己的民航。55年对一个行业而言很短暂。但在这55年里,我国民航从年旅客运输量万余人的“蕞尔民航”,出落成了运输总周转量169亿吨公里、居世界第5位的“泱泱民航”。丰碑属于历史。在热烈庆祝我国民航成立55周年之际,继往开来的民航人从缅怀峥嵘岁月中汲取力量的泉源,把目光投向了希望的未来。正所谓:采采流水新愿景,蓬蓬远春强国路。在新世纪,我们要建设的民航,应该是充满忧患意识的民航。尽管我国早已跻身于世界民航大国之列,但我国民航的发展基础仍然薄弱,与世界先进国家民航的竞争…  相似文献   

15.
用20年的时间实现我国民航从大国向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是中国民航为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民航事业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在新的历史高点上的新起点。决策明确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战略方案,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分别提出“六大”战略任务和“两步走”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16.
1月17日,《中国联合商报》刊文《航权开放“引狼入室”政策频出以应对竞争》指出,2008年,中国航空业依然是利好之年。宏观经济不断增长,国内消费需求不断上涨,是航空业持续盈利的巨大动力。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奥运等利好因素的存在,促使人们对2008年的中国航空业充满信心。但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航权的逐步开放,国内航空公司面对的国际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AirlineIntangibleAssetsandValuation无形资产是航空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公司无形资产主要包括航权及在拥挤机场的起降时刻,还有可能包括品牌价值、管理水平及员工经验和培训D等方面。本文主要讨论航权、时刻及其价值的评估方法。一、航权经营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经政府授予航权方可经营国际定期航线。大多数航权仍需由两国政府通过双边谈判确定,双万各指定一家或多家航空公司使用经谈判确定的航权。起先航权谈判中政府本着对等的原则,相互交换奥在相同价值的航线。然后逐渐发展成现今大多数双边谈判所采用的“平等交换经济利…  相似文献   

18.
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于2004年9月28日至10月8日在加拿大的名城——“世界民航之都”蒙特利尔隆重举行,国际民航组织173个缔约国的代表和31个有关国际组织的观察员代表团共计1125人出席了会议。中国政府派出了以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为团长的大型代表团出席本届大会,与各国民航当局的负责人及航空界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隆重庆祝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国际民航组织的60华诞。大家畅谈历史,共话未来,共同缅怀国际民航界的前驱和先辈们的远见卓识、英明决断以及他们在国际民航发展史上立下的不朽功勋。60年前他们就在“芝加哥会议”上…  相似文献   

19.
打造民航人才优势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天空开放”的渐行渐近,国际民航业的竞争格局正朝着“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方向演变,而我国要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必将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地融入国际民航业,与国外航空大鳄同台竞技。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人才国际化的竞争。笔者从人才国际化的概念出发,结合民航业特点,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民航人才国际化发展对策,打造我国民航人才优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航机场建设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从民航运输大国向民航运输强国转变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明确机场布局建设的重点,抓住热点领域的发展机遇,对于实现我国民航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对我国民航机场布局建设现状的基本评价1.民航事业发展态势(1)航空运输业务量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实现机场旅客吞吐量2.84亿人次、货邮吞吐量633万吨、飞机起降量306万架次,这三项指标在“十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3%、15.4%和11.7%。2005年我国民航实现旅客周转量26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