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5年12月22日零时起,贵阳管制区B330、A581、H24、H19航路顺利实施雷达管制,这是贵州地区首次实施这一世界上最先进的航行管制指挥方法,其为增大飞行流量、确保飞行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贵阳管制区日均航班量达到440架次(其中贵阳本场起降航班为120架次),高峰时段已接近500架次,成为全国比较繁忙的管制区之一。实施雷达管制方式以后,不仅可以扩大飞行流量,而且可以监控区域内所有飞机的运行状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系数,也为旅客出行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2.
每月要闻     
1月1日民航总局局长、副局长及部分司局领导分别搭乘中国民航各航空公司的跨世纪航班,在空中全程检验了中国民航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成果。1月5日经民航总局批准,广州空中交通管制区全面实施雷达管制指挥。实施雷达管制后,航路飞行飞机之间的间隔由程序管制下的75公里缩小为10~20公里。1月6日民航总局公安局警官培训中心揭牌。1月7~8日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且9日经民航总局批准,由东航集团、上海中星集团联合投资组建的东航教育培训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告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私人飞行执照培训学校。全民航目前…  相似文献   

3.
近期,新疆空管局负责建设的西部航路雷达管制工程哈密二次雷达飞行校验顺利完成,这标志着乌鲁木齐以东航路实施  相似文献   

4.
终端区战术管制辅助决策系统是通过科学的算法对空中交通流量进行合理控制的方法,它的最大好处是帮助管制员避免飞行冲突,减少航班延误国内外现状近年来,伴随着民航运输业的飞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的增长很快。现有的空域结构、航线、航路的网络布局、通信导航设备等管制条件难以适应空中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在我国的某些机场、终端区及航路交叉点出现了较为频繁的飞行冲突,管制员的工作也变得十分紧张、繁重。特别在北京、广州、上海机场和进近区域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终端区战术(流量)管制是指在终端区内空域同时存在多个航班…  相似文献   

5.
近来,随着民航运输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航空公司开通并不断增加飞往及途经中国的航班。为向这些航空公司提供更好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保证飞行安全以及为由现行的程序管制向未来的雷达管制的顺利过渡作准备,中国民航空管局已先后与美西北航、美三角航、美联航、大韩航及新航等外国航空公司合作,对近百名空管人员进行了英语管制和雷达管制方面的培训。最近,民航空管局又与全球著名的快递公司——联邦快递(FedEx)公司签定了培训两批空管人员的协议。  相似文献   

6.
广州飞行服务区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东起汕头,南至南中国海,西到百色以西90千米处,北到来凤,共有各类大小机场39个,是国内航路交汇最多的地区.现有国际航路13条,国内干线8条,跨区域间的地区航线4条,地方航线28条.目前划设有5个高空区、6个中低空区、2个近进区,分别由相关管制室实施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其主要机场实施雷达监视下的程序管制.  相似文献   

7.
正6月30日,随着春秋航空一架空客A320飞机(9C6691航班)从成都天府飞往沈阳航班准点起飞,标志着春秋航空正式开启成都天府机场运营,这条航线也是春秋航空进驻成都天府机场运营后开通的首条新航线。目前,春秋航空在成都天府机场共投放3架过夜飞机,每周运营94个航班,分别飞往上海、宁波、石家庄、武隆及沈阳。  相似文献   

8.
张航 《民航科技》2007,(3):73-74
自从2005年10月27日零时起,民航昆明空管中心管制区范围内开始实施雷达管制指挥,这是我国西南地区首次实施这一世界上最先进的飞航指挥方法。从实旅雷达管制至今,昆明空管中心一直向航空飞行活动提供着安全有效的雷达管制,得到了许多部门的一致认可。雷达管制的实施不但让我们大大提高空域的利用率和增加飞行流量,减少航班延误,为航空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还使管制员大大地减轻了工作压力和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AIDC(ATS INTER—FACILITY-GROUND/GROUND DATA COMMUNICATIONS)是国际民航组织为亚太地区相邻的飞行管制服务区(以下简称ATS)间制定的数据通信和管制电子移交的标准协议。在两个配备了航管自动化系统的ATS之间,使用AIDC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和管制移交,可以有效地利用航管自动化系统的处理能力,降低电话移交的使用,减轻管制员的协调工作量,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屏幕监控、调配飞行冲突上面,对保障飞行安全、飞行顺畅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民航广州地区正式实施雷达管制RadarManagementCarriedoutinGuangzhouArea民航广州地区于2000年元月5日零时(北京时)起正式实施了雷达管制。整个飞行管制服务区实施雷达管制在中国民航尚属第一次,这是具有历史性的突破和几代空管人辛勤努力的结果。中南空管局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经过多年对管制区域航路和航线进行调整,对管制区域进行合理地划分扇区,对管制工作程序进行了优化,加强了管制人员模拟机雷达管制的培训,引进了美国先进的多雷达处理系统和基高频通信设备,为实施雷达管制做了充分的准备。雷达管制是目前世界上空管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达美航申请经营从美国至中国的直达航班DeltaAirLinesAppliedtoOperatetheDirectFlightfromtheU.S.toChina美国达美(也被称为美国三角)航空公司于11月2日向美国交通部提交文件,申请经营从美国至中国的航班。美国达美航空公司希望能够得到交通部的批准,经营从纽约至北京后继续飞往上海的每日直达航班,以及每周三班的从波特兰至北京,后飞往上海的航班。达美希望上述计划能于2001年4月1日开始实施。此外,纽约飞往北京航班的终点和起点都将设在美国达美航空公司位于亚特兰大的全球枢纽中心。美国达美航空公司亚特兰大枢纽中心规…  相似文献   

12.
王斌 《民航科技》2002,(6):43-45
在京、沪、广大三角航空路实施雷达管制工程建设中,为解决航路沿线各管制中心之间,各二次雷达站及VHF遥控台与管制中心之间的VHF、二次雷达和管制移交等信号传输的双路由保障问题,我们利用民航卫星通信网和邮电DDN风实现的话音/数据综合通信网,该传输系统具有技术可行,高度可靠及经济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航空港》2015,(5)
<正>近日,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将于今年的6月25日开通上海至福冈国际定期航线。这是吉祥航空开通上海至那霸、大阪航线后,启动日本市场以来的第三条赴日航线。据悉,吉祥航空将采用全新空客A320系列飞机执飞上海=福冈航线,每日一班直飞。航班号为HO1389/1390,去程10:40分由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当地时间13:00分到达福冈国际机场;回程当地时间14:00分由福冈国际机场起飞,下午14:50分落地上海浦东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用航空》2007,(1):32-32
2006年12月21日.珠江三角洲地区新辟的分流航线正式启用。该分流航线可减少现行香港、广州民航管制移交点(BEKOL)的飞行矛盾,香港机场起飞去往华北、中南、西南地区航班的空中运行将更为顺畅.航班延误有望得到部分缓解。  相似文献   

15.
2002年8月19日下午3:30,国际航空公司B747-400 2472号飞机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按预定计划准时着陆,顺利完成了自美国纽约飞经北极空域直达北京的试验飞行任务。航程11600公里,历时13小时12分钟,为公司拟定于今年9月27日开始实行飞经北极航路的北京-纽约-北京CA981/2航班揭开了序幕。这是继2001年东方航空公司率先于5月30日使用空客A340飞机经北 极航路完成芝加哥至上海的直达飞行和南方航空公司于7月15日使用波音双发B777飞机经北极航路完成纽约至北京的试验飞行任务后的又一壮举。这标志着中国民用航空运行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谱写了中国民用航空史上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从亚太地区/飞行流量发展分析采用新航行系统的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及相邻空域飞行流量的增长情况据IATA1995年对全球航空运输情况分析,指出:亚太地区是全球航空运输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而在该地区的南中国航路飞行流量的年增长率达到19.6%,日本以南国际航路高峰小时飞行量为28架次。亚太地区空域阻塞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地区: 亚欧航路; 南中国海航路; 日本区域; 中国的珠江三角洲。 1.亚欧航路由于该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和发展速度为因素的促进,亚欧之间的直达航路的飞行量增长相当快。1982年,该地区每周只有11班亚欧直达航  相似文献   

17.
微资讯     
《中国民用航空》2014,(3):80-80
<正>1.民航东北空管局刘冰1月14日,东北空管局飞服中心举办了新版《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相关培训,以指导相关业务单位依照1月19日正式实施的新办法,做好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2.民航贵州空管分局刘硕1月14日8时,贵阳区域管制室与广州区域管制室在A581、H24航路上成功实施AIDC移交。3.民航湖北空管分局王洁1月15日,民航湖北空管分局气象台预报室区域雷达拼图查询平台正式投入使用。4.民航广州区域管制中心赵武东1月16日零时起,广州区管电子值班系统NOTAM(航行通告)处理模块正式启用,同时废止了原来依靠人工打印纸质报文并交班传递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伊始,民航华北空管局于1月15日在北京空域实施雷达管制。 华北空管局1997年底在北京终端区成功实施雷达管制,这种现代化、科 学化的空中交通管制方式充分显示了它的优势,大大增加了北京终端区的飞行 流量。现今的首都机场航班日流量已突破640架次。然而,只在北京终端区实 行雷达管制仍无法满足飞行量的日益增长。此次北京区域雷达管制的实施,将使飞机间的操纵间隔缩小,提高空域利用率,增加飞行流量。同时,由于雷达设备可以对飞机进行不间断监控,精确地掌握飞机位置、飞行高度和航向,使 飞机和旅客的安全系数大大…  相似文献   

19.
平行区域导航航路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松臣  裴成功  隋东  左凌 《航空学报》2006,27(6):1023-1027
空域容量不足是导致对空域结构进行修改的决定因素之一。修改空域结构又需要一系列技术分析和论证工作,而对修改后的空域进行安全性评估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总结Reich模型和相关文献基础上,完善了在雷达间隔条件下的碰撞风险模型,提出了有雷达管制间隔分别无非侵入区和有非侵入区条件下出现飞行冲突需要管制员干预的计算模型。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对现有京沪单航路结构增加了一条平行航路,从而构成平行区域导航航路并对其航路间隔大小进行了分析论证,评估其安全性,同时分析了管制员的干预情况,也为进一步的空域扇区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AnAnalysisoftheRadarGuidanceintheAreaControl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对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划分,一架航空器从起飞到着陆通常由机场塔台、进近管制中心和区域管制中心这三类部门对其实施空中交通服务。区域管制以其范围广、高度层多、航路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整个管制工作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在区域管制中一直采用程序管制的方法,即根据航空器飞越或预达某检查点的时间来推算飞机位置、调配飞行冲突。但是,随着我国东部地区飞行流量的不断增大,先进的雷达管制手段必将被各管制部门采用。因此,研究雷达管制的方法是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