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小一 《航天员》2013,(6):35-36
2012年8月6日,NASA发射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盖尔陨坑,在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好奇”号不断向地球传送着这颗红色星球的信息,从首张火星地表图片的传送到古河床的发现,“好奇”号不断勾画着人类登陆火星的美梦。最近,“好奇”号对火星表面土壤加热发现了丰富的水资源,这一惊喜发现是否也在预示着人类的火星旅行计划已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2.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33(4):49-49
2012年8月6日13时30分(美国东部时间6日1时30分),美国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按照原定计划,成功登陆火星。美国宇航局地面控制中心证实,探测器已经完成着落。探测器传回的信号可以看到火星地表及"好奇号"在地面上投下的影子。  相似文献   

3.
左永亮  章园 《航天员》2012,(5):14-18
2012年8月6日,“好奇”号在经过8个多月的星途旅行后,成功登陆火星,开始火星探测工作。作为美国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好奇”号开启了一个新的火星探索时代。  相似文献   

4.
令飞 《航天员》2012,(1):34-37
“好奇”号火星科学实验室(Mars Science Laboratory Curiosity)即将于11月25日从卡纳拉威尔角升空,预计在2012年8月到达火星。“好奇”号的长度约为“勇气”号火星车的两倍。重量是后者的5倍,大小与吉普车相当。“好奇”号继承了“勇气”号和“机遇”号的很多设计元素,比如都是6轮驾驶设计,  相似文献   

5.
陈曦 《航天员》2012,(5):29-33
自2011年11月26日“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到成功着陆火星,共历时8个多月。它是“勇气”号和“机遇”号成功登陆火星后,NASA科学家开始研制的新型火星探测器,有望在火星探测方面迈出更大的一步。然而,从2004年“好奇”号火星科学实验室立项至最后登陆火星,共花费了8年多时间,“好奇”号火星车的诞生过程漫长而艰难。那么,NASA为何花25亿美元的巨资如此倾心于“好奇”号?它又是如何集各项先进技术最终应运而生的呢?  相似文献   

6.
正NASA官员称,定于2020年发射的该局下一辆火星漫游车"火星"2020将总共配备23台相机,届时将成为登陆火星的最"眼尖"的探测器。这一数量比2012年8月开始对火星盖尔陨石坑进行探测的好奇号漫游车多6台,比2004年1月先后降落在火星不同区域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孪生漫游车多了13  相似文献   

7.
NASA定于2020年发射的下一辆火星漫游车“火星”2020将识别、采集并储存火星岩石样品,以备未来由机器人或宇航员取回地球,并将继续寻找火星以往曾存在生命的迹象.它还很可能将采用重新设计的车轮,以避免眼下正在困扰好奇号漫游车的车轮加速磨损问题.NASA官员7月31日宣布为这辆新漫游车选定了7台科学仪器.该漫游车将以2012年8月6日登陆火星表面的好奇号漫游车为基础,包括采用好奇号着陆时所用的进入、下降与着陆系统以及与好奇号相同的车辆底盘.但NASA官员称,工程技术人员将对漫游车设计进行某些调整,以解决部件过时问题,提高着陆精度,并很可能会改变车轮所用材料.  相似文献   

8.
1、"好奇号"的轮子踏上了火星。2012年8月6日,"好奇号"终于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回报了平安的讯息,成功着陆在火星盖尔陨坑中心山脉的山脚下。2、"私"字头的龙飞船开上国际空间站。2012年5月22日,美国私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飞船搭乘"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并成功接驳国际空间站。从而开启了美国后航  相似文献   

9.
2013年1月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好奇号"火星探测器首次使用刷子将火星上一块岩石表面的尘土清扫干净。火星表面大部分都被红褐色的尘埃覆盖,为了判断哪块岩石值得进一步研究、比较适合钻探,科学家需要把岩石表面的尘土清扫干净,以详细观察岩石的质地和种类。同  相似文献   

10.
杨孝文 《航天员》2014,(1):18-21
“好奇”号发现火星曾经宜居 2012年,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在过去的一年里,“好奇”号用一系列的惊人的发现证明,美国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是值得的,它以大量的证据向人类证明,在很久远的过去,这颗红色星球是适合居住的,这意味着火星上曾经出现过生命。在灰色粉末样本中,“好奇”号发现了一些重要化学元素。包括硫、氮、氢、氧、磷和碳。此外.这个细颗粒岩层中还存在粘土矿物,  相似文献   

11.
《航天》2012,(9):F0002-F0002
“好奇”号登陆火星的方式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从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层,到“好奇”号的轮子触及火星表面,需要七分钟时间。这是生死攸关的七分钟。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中国迈出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奔向火星。这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执行应用性发射,成功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着陆巡视器和环绕器组成,着陆巡视器包括进入舱和火星车。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2,(11):65-65
NASA11月2日宣布,好奇号火星漫游车对火星大气进行的首次分析并未发现那里有甲烷。这一消息无疑会令那些期待在火星上发现生命的人感到失望。地球大气中90%以上的甲烷是由活体有机物产生的。科学家们渴望知道好奇号能否在火星大气中发现甲烷。但这辆漫游车上的“火星样品分析”(SAM)仪器在其首次大气测量中空手而归。科学家此前通过地面和太空设备在火星大气中发现过甲烷,但浓度非常低,约为亿分之一至亿分之五。  相似文献   

14.
2012年8月6日“好奇”号火星车登上火星后,特制的火星表、戈达德研究所网站上的Mars24……这些让火星时间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5.
《航天员》2013,(1):13-13
据中国日报网报道,NASA在2013年1月7日宣布,“好奇”号火星探测器首次成功使用了机械手臂末端的尘土清扫工具,将火星上一块岩石表面的尘土清扫干净,清扫出一个直径大约为5厘米的区域,为探测器未来的岩石钻探工作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据新华网报道,美国航天局12月4日宣布,该机构将借鉴"好奇号"火星车的成功经验,于2020年再次发射火星车。新火星车的项目总成本预计在15亿美元左右,其大部分设计和制造技术将与"好奇号"类似,着陆方式也将与"好奇号"相同。美国航天局表示,使用已证明的方式和技术旨在尽量确保火星车顺利着陆,从而压低  相似文献   

17.
庞征 《航天》2012,(9):16-19
经过约5.7亿千米的长途跋涉,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8月6日凌晨1:31(北京时间13:31),美国于2011年11月25日发射的“火星科学实验室”所携带的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盖尔陨坑中心山丘的山脚下着陆。其主要任务是分析盖尔陨坑的土壤和岩石,探索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存在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可展开为期一个火星年(约687个地球日)的探测。 继续寻找火星生命迹象 总投资达25'f7_,美元的“火星科学实验室”是迄今最昂贵的火星探测项目,由美国航宇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负责管理,波音和洛马公司为主承包商。它是美国火星生命计划的一部分,将挖掘火星土壤、钻取火星岩石粉末,对岩石样本进行分析,探测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具有支持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从而确定火星是否具有可居住性。为了描述火星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确定火星上是否有过生命,为载人火星探测做准备,“火星科学实验室”的具体科学探测目标是:了解生物学效应的特点;研究火星岩石和土壤形成和变化的过程;探索火星大气长时间以来的演变过程;确定目前火星上水和二氧化碳的状态、分布和循环情况,以及有机碳复合物的特性和储量;勘测火星表面的化学、同位素、矿物质复合物和火星近表面的地质情况;分析火星表面辐射的光谱特征,包括宇宙银河射线、太阳质子效应和次级中子等;掌握构建生命的物质的含量,如碳、氢、氮、氧、磷和硫。好奇号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保护火星不受污染。其主要任务是探索火星的过去或现在是否可以作为生命的“避难所”。这就意味着探测器一定不能带有任何的地球病菌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18.
贺鹏梓 《航天》2011,(11):36-39
2012年虽然是电影中的地球毁灭之日,不过美国航宇局(NASA)还是打算继续实施自己的火星探索计划。NASA计划在2011年末发射一个大型漫游车到火星表面,用来进一步探究火星上是否曾经存在生命,是否可以供人类居住。这个漫游车名为“好奇”号。  相似文献   

19.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32(6):61-61
2011年11月26日。美国迄今最先进的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升空,这个由一名华裔小女生命名的强大“火星车”此行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迹象。  相似文献   

20.
火星表面没有全球性磁场保护,存在较强的辐射环境。文章基于Mars-GRAM模型和MCD模型的火星大气数据、"海盗号"(Viking Lander 1/2)及"探路者号"(Pathfinder)等测量得到的火星土壤数据、银河宇宙射线环境(CREME 96模型)以及太阳宇宙射线环境(1989年10月太阳事件),采用基于GEANT4的粒子输运方法,分析得到了火星表面辐射环境;并与"好奇号"火星车辐射评价探测器(Radiation Assessment Detector,RAD)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次级伽马光子和中子通量分析值与实测值偏差不超过50%,辐射剂量分析值与实测值偏差不超过5%。火星表面辐射环境可用于分析航天员在不同位置处遭遇的人体剂量,作为载人火星任务着陆点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