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于1984年9月发表了一篇短评,建议在美国出租微波频带,以进行一项叫做无线电测定卫星的新的业务(RDSS),该委员会在短评中具体提出了如何将静止星提供的技术要求变成 RASS 标准的详细内容。静止星系统是一种拟议中的空间/地面或空中概念,它可以通过卫星将移动终端与地面计算机相联。这种系统设计可提供多种服务:1.导航定位;2.无线电定位(把一个位置的信息传  相似文献   

2.
韦荻山  邢宁 《国际太空》2005,(12):18-23
1 产生背景 据美国军方称,美国已拥有可以打击地球上任一目标的武器,但缺少全球打击目标及其准确位置的信息.美军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集情报、监视和侦察于一身的平台,这种平台不仅能提供战略目标的信息,而且能提供战术和战场目标的信息;不仅能提供固定目标的信息,而且能提供地面和空中移动目标的信息.对移动目标的跟踪和监视不仅可用于识别移动目标本身,而且通过它可以发现某些固定目标的性质和用途.  相似文献   

3.
铱 卫星通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推出的“铱”全球个人通信系究,是将地面蜂窝状移动通信技术和空间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低轨道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卫星星座及其地面控制站、关口站和用户终端。  相似文献   

4.
地面体检煞费苦心天宫一号虽然使用了很多成熟的技术,但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也非常多。单看天宫一号的个头——长10.4米、直径3.35米,就比以往的飞行器大很多,如何保证它能够成功升空,顺利完成交会对接任务,并在太  相似文献   

5.
众议院     
泪人不哭:你们好,我是《飞碟探索》的忠实读者,今天看见了一篇关于影子人的文章,似乎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事情是这样的:我家住7楼,对面是一栋只有6层的楼房,每到夏夜我站在窗前观望的时候,总是可以看见一个很庞大的人形影子在对面的墙上移动,移动的速度比走路要快点。那个影子和你们描述得不太一样,我是亲眼看见的,而且影子要比正常人的影子大好几倍!我总是以为那是楼下的路人或骑车人映在墙上的影子,但不可能会变得那么大。希望你们可以帮我解除疑惑,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谢谢。  相似文献   

6.
据日本《日经产业新闻》7月31日报道,日本清水建设公司研制成一种实验装置。这种装置通过从地面上远距离操作可以驱动建设机器人,使之在宇宙空间施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预定1997年度发射的技术实验卫星7型搭载这种装置,准备在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的指导下在宇宙实验。这一实验有助于将来有效地建设空间站和月面基地,它将确立产业机器人在宇宙空间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7.
空间合成孔径雷达系统(SAR)是近几年来开始试验的一种有源微波遥感系统,它通过记录地面景物对空间SAR微波射束的2维响应而获得图象,可用来发现和识别地面景物表面的形态变化,取得有关地球资源、地质结构、海洋环境和洋流体系、植物生态等各种学科的数据。 1978年NASA发射了海洋卫星(Seasat-A),第一次进行了空间SAR的系统试验。验证了这种有源微波遥感系统的确具有可以穿透云层和雨障、实现全天候对地成象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器件(FPGA)的中频移动通信衰落信道模拟系统设计方案,它可以模拟在地面环境下的移动通信传播特性.该系统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估移动通信终端的性能.利用FPGA作为数字信号处理平台来实现可调的衰落带宽以及多径延时.介绍了一个模拟最多三个不同传播路径的典型多径效应模型,通过增加相同的单元数目可以实现更多路径的模拟.该通道衰落模拟系统专为速度达到120km/h以及多径时延达到9μs的移动单元设计.  相似文献   

9.
空间扫描     
空间扫描俄建造遥测地面的“太空眼”俄罗斯科学家正在萨马拉的航天中心研制一种被誉为“太空眼”的航天器,它将用于地球遥测、研究地球生态状况。这种名为资源-DK的航天器计划于2001年发射升空,它在距地面300km的轨道上能看清地面约2m大小的物体。它将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通过改进电路结构来消除CMOS管内部的噪声,最终达到降低总输出噪声的技术。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种技术的原理,然后把这种技术应用到具体的低噪声放大器电路中,通过PSPICE软件模拟仿真,比较和分析了采用这种技术前后LNA电路的总输出噪声、输出信噪比和电压增益。  相似文献   

11.
纪实 《国际太空》1989,(7):30-32
日本计划利用1992年发射的技术试验卫星6号(ETS~Ⅵ)进行一系列卫星通信新技术实验。其中最重要的是多波束卫星通信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大型星上天线形成窄波束,从而增加地球站信号功率通量密度,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传输容量,而且可使地球站小型化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果。其主要新技术包括:大型高精度的可展开天线、精确的天线指向系统、星上切换开关、轻重量转发器和管理控制系统等。这些技术对固定和移动卫星通信都十分重要。一、技术概况 1.技术要求日本用于固定式和移动式的多波束卫星通信实验主要想达到两个目的:(1)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七年一月十五日,欧空局通过了在轨试验计划(TDP),该计划的第一阶段为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年。该计划意欲为不能在地面进行试验的欧洲空间新技术提供在轨试验的机会。主要为欧洲工业界和研究界的空间技术团体服务,以保证为未来欧洲空间计划按时提供所需要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学逆问题及机体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式机器人可以认为是操作机器人和步行机的组合,它具有更灵活和更大的工作空间.因此移动式机器人适合用于远程操作,无论是在太空还是地面,最通用的移动式机器人是轮式移动式机器人.轮子导致了非完整约束.在本文中,这种非完整约束以及有关的运动几何学得到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学逆问题的两种求解公式.其次,提出了一种控制自运动的方法以解决活动平台的稳定性问题.这种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由于欧洲处于高纬度地区,为建立高质量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近年来提出了商倾角椭圆轨道移动通信卫星方案、主要是12小时“闪电”轨道和24小时“极区”轨道。这种方案的优点主要是能耐受信号衰落和遮挡,并可简化地面天线的指向要求。对大多数西欧国家来说,相对于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仰角平均在30°左右,这样低的仰角会遇到严重的信号衰减和山、建筑物等各种遮挡。为此法国制定了利用“极区”轨道的Sycomores移动通信卫星方案,英国自1981年来在研究“闪电”轨道移动卫星,1986年西德也提出了“闪电”轨道  相似文献   

15.
遥感卫星原始数据格式分析及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遥感卫星原始数据(RAW)格式不仅是遥感卫星地面系统运行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遥感数据用户十分关心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对RAW数据格式的定义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这种局面已严重影响到遥感卫星数据的高效使用及数据的长期存档,也严重制约了地面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建设.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几种主流的遥感卫星RAW数据格式及特点,并结合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投入运行20年来的实践,提出了一种遥感卫星RAW格式方案,以期RAW数据格式早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卫星任务规划是卫星地球观测的重要前提。传统的卫星任务规划主要针对固定地面目标,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任务需求。针对移动目标的卫星观测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移动目标卫星任务规划方法。该方法在大量的移动目标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算法预测了目标的未来轨迹和位置信息,并通过约束满足型遗传算法规划了基于预测算法结果的移动目标卫星观测任务。鉴于移动目标观测中约束和任务冲突的复杂性,约束满足型遗传算法以条件形式将约束嵌入到遗传算法中,并在算法中特别设计了冲突消除算子以解决任务冲突问题。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在解决移动目标卫星任务规划问题上具有优良的效率,并获得了很高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2014年3月8日凌晨,载有154名中国人的马来西亚MH370航班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失踪,这一事件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尽管多国在事后动用了各类飞机和舰艇在疑似失事海域进行搜索,但截至到目前仍未发现失踪客机的确凿线索。在此次事件中,卫星作为现代信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飞机搜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事发一天后,美国“土”(Terra)卫星、“水”(Aqua)卫星、中国高分-1等遥感卫星就对失联地区进行了观测,获得了可疑油污带、疑似漂浮物等图像。3月14日,国际移动卫星公司(INMARSAT)称其运营的“国际移动卫星”接收到MH370航班发送的“握手”(ping)信号,它使对MH370的调查出现重大转折。截至目前,国内外已有数十颗卫星关注着失联客机可能存在的区域(截至3月17日,中国已调动21颗卫星参与搜寻失联客机),这些卫星为搜索救。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信息支持。从目前卫星具备的能力看,利用卫星对失事客机进行搜索与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由于飞机搭载了能够发射飞行状态信息或遇险信号的发射机,卫星搭载了相关的接收机,所以卫星接收信号后就可转发给地面站。地面人员通过相关信息可以快速找到出事地点,这种方式救。效率较高。第二种是利用遥感卫星观测与搜寻。当飞机遇险降落到地面或海洋后,利用各类遥感卫星对事故飞机进行搜索。与舰艇和飞机搜索相比,这种搜索方式搜索的范围更大,对海面漂浮物的搜索效率更高。但若飞机已完全下沉到水底,且无漂浮物的情况下,用现有的卫星光学和雷达成像技术还难以探测。  相似文献   

18.
最近,美国航宇局与加拿大政府签订了一项联合研制试验性移动通信卫星的协议,航宇局负责卫星的发射,加拿大负责卫星的设计和制造,将于1987年或1988年用航天飞机发射入轨,定点在西经106.5°的地球同步轨道上。移动卫星是一种可为步行、乘船或乘车的人们提供通信服务的卫星。这种卫星既可为运动的用户,也可为不运动的用户提供通信服务,但它主要是为个人提供无线电广播  相似文献   

19.
王景泉 《国际太空》1992,(12):23-25
美国休斯网络系统公司推出了利用Ku频段通信卫星建立的电视会议甚小孔径终端(VSAT)系统。这是将卫星电视会议技术与视频和话音压缩技术、低成本的VSAT硬件和新型网络控制等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卫星应用途径。这种系统允许网络中的每一个站加入传统的广播式、点对点式(双向)和N路电视会议。N路电视会议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它通过对具有N路伴音的广播视频会议进行动态再分配而实现。这种电视会议系统是一种直接为用户会议室服务的VSAT网络。该系统解决了以低成本向用户提供非常灵活的、高质量压缩电  相似文献   

20.
文摘:美航宇局移动卫星通信新技术包括大型可展开卫星天线,电子控制和机械控制车载天线,网络结构和多址技术,话音编码技术,数字调制技术和移动卫星信道特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