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美国海军称,其"移动用户目标系统"(MUOS)5卫星用于提升轨道的推进系统6月29日发生故障,当时该卫星向地球同步轨道转移的工作刚进行了约一半。MUOS-5是美海军MUOS下一代窄带通信星座的第5颗卫星,6月24日由"宇宙神"5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原定7月3日抵达夏威夷上空一个地球同步轨道测试位置。MUOS项目耗资77亿美元,主承包商是洛马公司。美海军正在考虑各种轨道调整选项,计算对任务的影响。该卫星目前处于稳定、安全和明确可控  相似文献   

2.
故障安全设计是确保同步轨道卫星长寿命、高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然后简要描述了国内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综合国内外调研状况,对未来中国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以期为中国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切实提高中国同步轨道卫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正在2019年8月的小卫星大会上,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阿里安航天公司分别提出利用猎鹰9火箭和阿里安6火箭提供"拼车"式发射服务,前者面向太阳同步轨道(SSO)卫星,发射价格低至100万美元;后者针对地球同步轨道(GEO)小卫星,能够直接将小卫星送入GEO轨道。随后,俄罗斯负责运营联盟号2火箭的GK发射服务在9月份也提出,利用联盟号2火箭提供太阳同步轨道拼车发射服务。到2020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6月18日宣布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其拼车发射服务已经获得100多个微小卫星的发射订单。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在9月初完成织女星火箭的首次专门的拼车发射服务,成功发射了21家用户的53个小卫星。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卫星通信和广播的迅猛发展,地球同步轨道(以下简称同步轨道)上的卫星日益增多,愈来愈拥挤,据不完全统计,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已超过100颗以上。导致了国际上同步轨道定点位置的争夺也愈来愈激烈,颇有同步轨道资源危机之感。如何在赤道上空放置更多的卫星,来解决空间轨道资源不足的问题,人们都在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途径,来提高轨道和频谱的有效利用。除采用空间波束复用、极化复用频率  相似文献   

5.
美国航宇局的应用技术卫星-6已在今年6月30日仃止工作,并于8月6日被推到一条更高的轨道上运行。这颗卫星是1974年5月被射入同步轨道的,设计工作寿命为三年,实际工作了五年。卫星上四个位置保持推力器中的三个已失灵,第四个也有了问题,因此它将在西径70度和140度之间漂移。这种无法控制的漂移卫星,对在同步轨道上工作的其他卫星是一个潜在危险。为了避免这种可能的意外发生,航宇局哥达德空间中心在8月6日开动星上保留的  相似文献   

6.
<正> 最近,根据美国航宇局和国防部的空间轨道垃圾研究联合工作组向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的一份报告统计,目前约有453颗工作和不工作的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其中仅有150颗是处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其余303颗,或在地球同步轨道、或在地球准同步轨道、或在大椭圆轨道(如苏联的“闪电”号卫星)上,卫星的空间平均密度比近地轨道的低2~3个  相似文献   

7.
6月9日,中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星9号直播卫星.卫星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14千米、远地点高度为49887千米、轨道倾角为24.2°的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在发射前表示:"此次发射活动对集团公司拓展对外发射服务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我国于5月25日成功发射的第3颗北斗-1导航定位卫星,于北京时间6月3日5时零分成功定点,顺利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北斗-1卫星发射升空后,成功进入地球静止转移轨道,按计划运行了220h,在此期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采用国际先进的中心遥控模式,组织所属地面测控站对卫星进行了持续跟踪与精确控制,使卫星完成了地球捕获、太阳能帆板展开和星上发动机多次点火、调姿变轨等数十个动作,准确地进入了地球准同步轨道。之后,又经过位置保持等多项复杂测量控制,最终成功定点于地球赤道上空。 北斗-1导航卫星定点后,西安卫星…  相似文献   

9.
一种兼顾不同轨道姿态的卫星热控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传统卫星的热控设计方案,提出一种能够同时满足太阳同步轨道和倾斜轨道条件的卫星热设计优化方法.基于该优化方法对某卫星在两种轨道条件下进行了热仿真分析,并对太阳同步轨道条件下的卫星进行热平衡试验和在轨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化方法可减少倾斜轨道条件下卫星热设计的地面试验验证,缩短卫星研制周期并显著节约成本.研究结果可为卫星热控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卫星的轨道保持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使用解析方法对太阳同步 (准 )回归轨道卫星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非球摄动、大气阻力摄动和太阳引力谐振等主要摄动因素对太阳同步 (准 )回归轨道卫星的影响 ,并以此为依据对太阳同步 (准 )回归轨道卫星的轨道保持方法进行了探讨。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该方法切实可行 ,可以为轨道设计和轨道控制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简讯     
苏在演习中发射拦截卫星前不久苏联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导弹试射演习,首次使用了反卫星武器。演习活动中,首先以卫星拦截开始。靶星宇宙-1375于6月6日发射,进入990×1021公里、倾角65.9度、周期105分的轨道。拦截卫星宇宙-1379进入552×1027公里、倾角65.8度、周期100.3分的轨道。拦截卫星使用的是光热制导,是苏联最新一代的拦截卫星,于1977年开始试验,在1981年第五次试验时获得成功。苏联拦截卫星能力有限,只能拦截较低轨道的卫星,但苏联人显然正在设法研制能拦截同步轨道卫星的反卫星系统,以便在战时能摧毁美国的早期预警卫星和通信卫星。长期以来,美苏都把反卫星系统视为第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护将来的地球同步轨道位置,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发出了强烈的呼吁,将寿命即将结束的同步轨道卫星向更高的高度助推,以避免失控的卫星与其他工作卫星相碰撞。助推的轨道高度最低要150公里,乃为安全之策。  相似文献   

13.
1980年6月18日,苏联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流星”号。卫星轨道的近地点为589公里,远地点678公里,轨道倾角98度,初始轨道周期97.3分,为太阳同步轨道。该卫星的发射主要用于研究地球资源和气象观测。星上装有三种主要设备: 1.实验性星上信息组合,它包括:中分辨力多光谱扫描器。该仪器采用圆锥光-机扫描成象方式。另  相似文献   

14.
空间最重要的区域之一是所谓“克拉克”轨道区(图1)。处于这个轨道上的卫星仿佛是停留在地球赤道上方的一点上,所以人们称克拉克轨道为同步轨道。同步轨道是一个独特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国际空间自然资源。象其它自然资源一样,它不是无限的,一旦被过度开发或被污染,要想恢复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目前同步轨道上的卫星碰撞问题,已开始为人们所关注。 1964年,第一颗真正的同步卫星发射成功,至此,人们把130多颗卫星送上了同步轨道,还将很多卫星和火箭发射到24小  相似文献   

15.
太阳同步冻结轨道卫星在经过同一星下点时光照特性和轨道高度相同,便于载荷观测及定标.由多颗太阳同步冻结轨道卫星组成的星座,需要实现星座成员轨道倾角、轨道高度、偏心率矢量和相对轨道幅角的同时保持.提出了基于切向单脉冲的最低燃耗轨道面内保持策略,证明了该策略的稳定性和燃料最优性,给出了太阳同步轨道地方时保持简单算法.仿真证明...  相似文献   

16.
美国空军于1990年12月1日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一颗属于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的新气象卫星。据美国空军官员说,这颗价值1.49亿美元的DMSP卫星将为美国驻海湾地区的武装部队提供情报,并已在轨道上与另外两颗DMSP卫星联网。这颗卫星的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一天两次覆盖全地球。位于科罗拉多州彼得森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控制DMSP卫星与其他军事卫星。两颗原有的DMSP卫星位于太阳同步轨道上,分别于1987年6月与1988年2月发射。其中一颗总是停留在与地球处于黎明和  相似文献   

17.
当前,遥感卫星普遍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观测方式,其中30m分辨率的环境卫星相机采用双星组网观测,重复观测最短周期需要2天,米级/亚米级分辨率商业卫星即使采用多星组网观测,多数情况下重复观测最短周期也要1天左右。然而,由于地球同步轨道凝视成像技术实现重复观测最短周期主要取决于成像时的光电转换和信号读出过程,可以以秒计,所以在应对地震、台风、火情、汛情等诸多紧急事件中,优势极为明显。据报道,中国计划发射的高分-4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光学遥感卫星,光学分辨率为50m,将成为现有太阳同步轨道对地观测体系的重要补充。为了用好该卫星,从天地一体充分挖掘遥感图像信息的角度出发,现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轨凝视成像模式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第12、13颗北斗卫星成功入轨,北斗卫星首次"落户"中圆轨道(MEO轨道),我国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日趋成型。在此次双星发射之前,太空中已有5颗地球静止轨道(GEO轨道)北斗卫星和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轨道)北斗卫星,按照"5+5+4"的组网计划,会有4颗MEO轨道卫星上天。而此次发射  相似文献   

19.
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在硬件方面有许多自主创新的成果之外,在软件设计方面也独具特色。卫星轨道设计多样化我们知道北斗星座是几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中轨道设置最复杂的,包括了3种轨道类型,即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圆轨道。为什么要采用这样复杂的卫星轨道设计呢?这和北斗卫星早期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3月31日23时5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呼啸着划破夜空,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一刻意义非凡,它标志着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的首颗星正式开启征程。中继卫星主要是服务于航天器的卫星。通俗地讲,中继卫星就是一个位于36000公里上空的数据中转站,可以"居高临下"观测在中低轨道运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