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航天局最近宣布.计划发射第一个绕小行星运转的航天器.它将对一个叫故“爱神星”(小行星432号)的巨型太空石进行研究.这是很多有时经过地球的小行星中的一个.科学家认为,通过“家神星”对小行星进行研究.有助于说明行星(地球)是怎样形成的.这一航天器将在2年以后发射,它将是美国航天局研制的用以研究太空的较小、较快而且花钱较少的运载工具的第一个航天器.  相似文献   

2.
考虑太阳摄动的小行星附近轨道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艳后星(216 Kleopatra)和爱神星(433 Eros)附近的周期轨道,在考虑太阳引力摄动的情况下,发现了以往所遗漏的216 Kleopatra轨道族和环绕433 Eros的12族周期轨道,并且给出了它们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太阳引力对小行星平衡点位置的影响很小,但是对平衡点上航天器运动的影响较大。同族不稳定轨道中,大Jacobi常数轨道更容易在摄动后保持轨道原来特性,这很好地解释了小行星卫星在较远轨道上长期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悄然兴起的小行星探测热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逐渐认识到,探测小行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近些年在全球掀起了小行星探测热潮,尤其是美日竞相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与爱神亲密接触的"尼尔"1996年2月17日,美国"德尔它"2号火箭发射了世界首个小行星探测器"尼尔"(又称"近地小行星交会")探测器。它重805千克,由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用于探  相似文献   

4.
京敏 《飞碟探索》1994,(5):12-13
天宇如水,星空寂寥.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悠然撞入太阳系,邂逅巨大的木垦——“罗马主神朱匹特”,宁为玉碎,成21颗彩珠,宛似一枚长长的“丘比特”爱神之箭,在4万多公里半径之广的木星怀抱里飘然两载,终于演出了猛烈撞击木星后而殒命的悲剧.人类拭目以待在如驹如梭的几天时间里,轰轰烈烈地目睹了千载难逢的举世星观.没有能够尽情地饱览这场“史无前例”的碰撞而惋惜的人们,马上敏感地意识到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衷心祈盼,未来的日子里,养育着全体人类的地球母亲青山如旧、骄阳万古.然而,数以10万计的小行星、彗星和星际碎片以及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5.
空间扫描     
日本地球观测卫星失踪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6月3O日发布消息说,于去年8月用H-2火箭发射升空的“先进地球观测卫星”(****S,绿色号〕,因发电能力降低为“零”,已无法继续使用。下午4时ZO分后,卫星失踪。该卫星本来应当工作3年。这颗卫星用于实施日本同美法两国的一项联合观测任务,星上有美航宇局提供的价值2.29亿美元的两台仪器——测量大气层上层臭氧密度的质谱仪和用于测量海浪、洋上风向和风速的散射仪。美探测飞船拍摄到最清楚的小行星照片6月27日,美国尼尔号小行星探测飞船掠过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暗的小行星之一的“马天…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探测器? 这里把对太阳、月球、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进行探测的无人航天器统称为探测器。 探测器的基本结构与人造地球卫星相同,所不同的是它们携带的探测仪器。多数探测器飞近探测目标进行探测,进而围绕目标飞行,甚至向目标降落或在目标天体上着陆进行探测。探测器的出发地地球和  相似文献   

7.
这是人类探索太空史上的首例--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无人驾驶飞船"尼尔鞋匠"号于北京时间2001年2月13日成功降落在一颗离地球3.16亿千米远的以古希腊爱神"厄洛斯"命名的小行星上,实现了历史上首次探测器与小行星的相会.这次对小行星的探索与考察对于人类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是可以考察太阳的起源;二是提高人类对小行星撞击地球危险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1999年8月18日 ,这个被称之为“世界末日”的日子已平安度过 ,“十字大连星”说法不攻自破。据说这种“理论”出自某科学家之口 ,他过高地估计了行星对地球的引力作用 ,认为行星在地球四周形成十字架的时候 ,便是毁灭地球的时刻。其实 ,其引力简直微不足道 ,还不及月球对地球潮汐的作用大。那么 ,太空中的小行星究竟处在什么状况呢?为什么动不动就传出骇人听闻的消息?这要从太阳系内的行星说起。目前 ,人们公认太阳系内有九大行星 ,除此之外还有约5万颗小行星。与九大行星的卫星不同 ,它们也都围绕太阳旋转 ,且直径大小不一 ,其中…  相似文献   

9.
“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是日本于2003年5月发射升空的,目的是探索太阳系和小行星诞生之谜。而这对防范小行星可能对地球的撞击是非常有帮助的,它是日本深空探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更大规模空间探测和样本返回的验证机。经过两年多的飞行,“隼鸟”号于2005年9月接近了其目标——丝川小行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近地小行星交会、绕飞、着陆与采样返回技术经过数10年的发展日趋成熟。美国的OSIRIS-Rex对C类小行星进行特征分析与采样,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隼鸟-2号”任务目的是小行星深层采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的小行星探测任务开始转向行星防御领域。NASA的ARM(Asteroid Redirect Mission)计划是开展小行星抓捕与轨道重定向,ESA联合NASA提出了小行星撞击与偏转评估计划,拟对双星系统开展撞击实验,为行星防御提供技术积累。此外,行星资源公司和深空工业公司分别规划了小行星商业采矿的蓝图,并已开展相关的在轨技术验证。对近地小行星的探测历程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了OSIRIS-Rex、“隼鸟-2号”、NASA和ESA的行星防御计划及小行星采矿公司的商业采矿战略规划,总结了未来开展行星防御与采矿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了DART任务的最新进展,计划发射一艘太空飞船高速碰撞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并改变它的运行轨迹。美国航空航天局行星防御官员林德利·约翰逊说,DART是美国航空航天局证实“动能撞击器技术”的第一项太空任务,届时,太空飞船碰撞小行星的速度是5.9千米/秒,是子弹速度的9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许斌 《太空探索》2005,(5):F002
在璀璨的星空里,两颗遨游在太空的小行星拥有了带“中国血统”的名字——“神舟星”和“杨利伟星”,它们已被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正式命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将于1986年发射一个外行星探测器——“伽利略”号飞船飞往木星。飞船由轨道器和大气层探测器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任务是测量木星及其几个主要卫星的大气层以及木星周围的电磁场和粒子辐射环境。由于飞船装备了不少先进探测设备,轨道器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将要围绕土星飞行十几圈,并相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2月23日,英国天文学家宣布,当天凌晨,就在世界各地人们迎接圣诞“平安夜”的前夕,一颗足以将英国首都伦敦摧毁的小行星2000QW7在距离地球表面仅80万千米处,以每小时11.5万千米的速度掠过。从天文学的角度看,这颗行星可以说是与地球“擦肩而过”。美国天文学家发现至少有900颗小行星可能会危及地球安全。因此,国内外许多天文科学家呼吁全世界所有国家通力合作,让地球免遭此类空前的大劫难。小行星这群不速之客小行星是指那些像地球一样也围绕太阳运转,但体积太小而不能称之为行星的天体。最大的小行…  相似文献   

15.
在璀璨的星空里,两颗遨游在太空的小行星拥有了带“中国血统”的名字——“神舟星”和“杨利伟星”,它们已被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正式命名。小行星是太阳系中的重要天体,其命名是一项崇高的国际荣誉。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专门成立了由五大洲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负责审议小行星的命名。小行星命名一旦获得通过,将成为这颗小行星的永久星名,为世界各国公认。“神舟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81年10月25日率先发现的太阳系小行星,先后得到欧洲南方天文台等8个天文台的观测证实,国际小行星中心于1998年给予第8256号国际永久编…  相似文献   

16.
3.3 对太阳系其它天体的探测□□在对太阳系的开发和利用中 ,除了月球和火星外 ,还应该考虑小行星以及一些外层行星的卫星。在火星与木星运行的轨道中间有一条小行星带 ,带中有数以万计的小行星。它们大小不等 ,最大的直径有 1 0 0 0 km,最小的仅有卵石大小。如果将所有小行星的质量加起来 ,可构成一个直径为 1 50 0 km的球 ,相当于半个月球大。有 75%的小行星的组成相似于太阳 ,主要是氢、氦和一些挥发性物质 ;有 1 7%的小行星由铁、镁和硅酸盐组成 ;其余的小行星则完全由金属铁组成。对小行星的探测主要是要开发利用它的氢和金属资源。氢…  相似文献   

17.
<正>2023年,国外共发射7次深空探测任务,包括3次月球探测、1次木星系探测、1次科学观测、1次太阳探测和1次小行星探测任务。美国发射“赛琪”(Psyche)小行星探测器;欧洲发射“欧几里得”(Euclid)空间望远镜和“木星冰卫星探索者”(JUICE);俄罗斯发射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月球探测任务——月船-25(Luna-25),但着陆失败;印度成功发射月船-3(Chandrayaan-3)和阿迪蒂亚-L1(Aditya-L1)太阳探测器;日本成功发射“小型月球探测着陆器”(SLIM)。  相似文献   

18.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的一种天体,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至今为止在太阳系内已经发现了70多万颗小行星,不过只有少数的小行星直径大于100千米。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直径约950千米。不过近年来又发现一些小行星比谷神星还要大,如200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直径甚至达到1800千米。直径超过240千米的小行  相似文献   

19.
地外生命之源云立中彗星、小行星与星际星云之间的红外匹配可以显示小行星和彗星含有起源于在初期太阳系聚集到一起之前的星际微粒的有机物的第一个直接证据。但也有资料显示出相反的解释——早期太阳星云中形成的有机物一部分聚集在小行星和彗星中,而一部分被太阳抛到星...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国际月球与行星探测的发展趋势王景泉宋智(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1月球和行星探测的主要成就□□月球探测曾有美国“先驱者”等3个系列、前苏联月球号等3个系列共发射49个探测器,其中以“阿波罗”飞船载人登月达到高峰。90年代,国际上又掀起重返月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