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空间利用太阳能发电与核能发电并列解决地球上能源-电力不足的两大出路之一。空间太阳能电系统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有可能成为下世纪初空间技术的发展的新热点。本文在简要回顾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空间段-太阳能发电卫星的构成,设计要求及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忠炳 《中国航天》1992,(5):13-15
本文介绍了地球能源的使用状况,提出了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文章认为向空间要能源,即建造太阳能卫星、在月球上建造太阳能采集站和开采月球上的氦-3用于地球聚变反应堆是解决地球能源危机的大有希望的办法。航天技术的进步,使人类从空间获取洁净的能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10,(12):42-42
印度和美国一些专家11月4日宣布了一项空间太阳能发电计划,希望由卫星把从空间采集的太阳能传到地面,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11,20(6):43-43
据新华网2011年10月10日报道,日本京都大学日前宣布,其研究人员已建成一座太空太阳能发电实验设施。其用途是主要验证通过无线方式远距离输送能量的可行性。太空太阳能发电是指用火箭把太阳能电池阵发射到太空,太阳能电池阵在太空发电,再将产生的电能转换成微波传回地面,并重新转换为电能。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的等离子体驱动微小碎片加速器,进行了空间微小碎片累积撞击太阳能电池的模拟试验。之后,利用体式显微镜统计出太阳能电池表面的撞击坑,并测量了撞击前后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输出功率等参数的变化。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揭示了引起太阳能电池功率衰减的主要原因是碎片累积撞击导致的太阳能电池表面损伤。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材料的空间应用及其保障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对应用卫星长寿命、高可靠要求的不断增长,对于航天器材料的空间应用可靠性及其保障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文章分析了航天器材料空间应用的要求及其空间环境效应试验评价技术,介绍了航天器材料保障技术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在地面严格控制材料空间应用的性能并提供基于空间环境效应的充分数据是保障高品质航天器长寿命高可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第一部分研究了空间太阳能热发电,基于所提的评价动力系统的准则,比较了三种热力学系统,并给出了一些参数变化对闭式回热Brayton循环系统的影响,本文第二部分对微波速对电离层中电子的加速和受热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出了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8.
2014年1月15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与中南大学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了“空间材料技术院士工作室”建设协议签署仪式,刘围青所长与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在协议上签字,标志着该院士工作室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9.
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型空间电力系统。吸热蓄热器是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关键部件之一。吸热蓄热器采用的蓄热方式是相变蓄热。本文以NASA 2kW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地面试验采用的吸热蓄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吸热蓄热器的三维传热数值模型,可以模拟轨道周期内、各种工作参数下吸热蓄热器的热损失、工质温度、容器单元温度、PCM熔化率以及PCM潜热利用率等主要参数的变化。通过与蓄热换热管地面蓄放热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在对传统吸热蓄热器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吸热蓄热器的改进方案——组合PCM热换管概念,并与传统吸热蓄热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聚光式太阳能电源系统的分类、原理及国外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分析了反射式与折射式空间太阳能聚光系统的优点与不足,指出了高精度太阳指向控制、耐环境薄膜材料、薄膜太阳电池、高密度热流热控等技术难点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对我国开展空间太阳能聚光系统技术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关键技术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968年美国的P. Glaser博士最早提出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概念构想。作为一个巨大的空间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技术难度非常大,其真正实现预计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文章通过对国外典型空间太阳能电站概念及其关键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空间太阳能电站关键技术体系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MR-SPS)方案,以降低远距离高压电力传输技术难度为核心,提出一种更新的模块化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概念。该方案在分布式太阳电池分阵和多导电旋转关节基础上,对于微波发射天线阵也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和分布式布局,实现了太阳电池分阵和微波发射天线分阵的一一对应,形成多个独立的太阳能发电与能量传输模块,通过模块的扩展实现整个空间太阳能电站。该方案大幅简化了空间电力传输与管理的复杂性和在轨组装的难度。同时各个模块完全独立,组装后即可单独工作,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空间太阳能电站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有效途径,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空间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是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微波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问题,根据空间太阳能传输的具体需求进一步提出基于等离子体通道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并对基于此项技术的空间太阳能传输系统进行了论证,完善并发展了空间太阳能传输模型。基于等离子体通道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为多个领域的能量补给提供了新颖的技术途径,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空间站能源系统并网供电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站结构复杂,通常由多个舱段组成,与飞船等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后,各舱段和对接飞行器自有的能源系统可能会由于空间位置及相互遮挡等原因而无法满足自身供电需求,这就需要对舱体电源系统进行并网供电。文章论述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飞船采用的并网供电方案,通过并联冗余及自动均流控制实现不同舱体间的功率传输;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国外空间站并网供电技术,比较了空间飞行器组合体并网供电中的技术方案及特点,总结了目前空间站并网供电模式可采用的类型,最后提出了我国未来空间站并网供电可采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美国空军正在研发一种具备“分身术”的新型卫星系统——F6系统。由这种未来的绕地“虚拟卫星”组成的系统将具有强大的侦察功能,会把敌方军队窥探无余,一旦其中的某颗卫星被击落,将会有新的卫星很快替补上去。描述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提出的这个计划的概况和进展情况,并提出该计划实施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太阳帆推进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曹永  陈君 《火箭推进》2006,32(5):37-42,46
详细阐述太阳帆推进技术作为深空探测的技术方面的应用优势、技术特征、工作原理,总结了国外对太阳帆推进技术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现状,并对太阳帆推进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太阳帆相关推进技术的必要性、发展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空间站太阳翼构型的优化问题及应当考虑的设计参数、设计约束、优化目标以及组装建造阶段,分析了优化问题涉及的学科和参数耦合关系;以一个虚拟的空间站服务舱为例,探讨了其太阳翼构型优化建模,给出了3个单目标优化模型,包括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比较并说明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8.
航天材料基因工程及其若干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材料基因工程的理念和将空间环境与效应纳入到航天材料研制全流程的思路将对航天材料的开发带来颠覆性的革命。文章在对国内外材料基因组计划和航天材料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航天材料基因工程的内涵进行阐述,进而对基于航天材料基因工程的航天材料研制流程进行分析,最后结合空间环境效应及材料基因工程,从计算工具、试验工具、数字化数据三个维度,提出空间多因素环境与航天材料的耦合作用机理、航天材料空间多因素环境效应等效评价方法、空间复杂使役环境下航天材料性能演化模型、航天材料空间环境效应数据库、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航天材料设计模型、航天材料研制的不确定性及优化方法等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小卫星太阳电池阵结构声振响应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高频段太阳电池阵结构声振问题求解中的结构模态参数不确定性,文章从统计模态和能量平衡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复合材料面板太阳电池阵夹层结构的统计能量分析参数确定及功率流模型创建方法,并快速得到了太阳电池夹层结构的声振响应。对比分析与试验结果,发现二者吻合很好,因而验证了该声振响应分析方法用于小卫星太阳电池阵结构的有效性,并可作为小卫星工程研制中太阳电池阵结构动力学分析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