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BR700系列发动机的10级高压压气机设计具有典型的民机构型,同时具有自身的特征。转子一分为二,前6级钛合金盘鼓采用电子束焊接成组件,后4级盘鼓与后鼓筒轴采用高温合金焊接成组件。前机匣为水平对开结构,后机匣为双层结构。叶片设计采用了带飞翼防泄漏结构的周向燕尾榫头转子叶片,及悬臂静叶。通过对BR700系列发动机研制及其高压压气机设计历程的介绍和高压压气机结构的解析,可加深对国外高压压气机结构设计技术的了解和吸收,促进国内结构设计技术发展,助推国内大发动机研制。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一代高负荷高压压气机结构设计需求,引入无螺栓高压压气机结构设计概念,从结构强度、部件质量和寿命等多方面对比分析了有无螺栓连接的高压压气机结构的区别,并对无螺栓高压压气机转子结构设计难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无螺栓转子结构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和便于装配等多项技术优点,能够满足多种类型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具有很好的结构通用性。  相似文献   

3.
4 高压压气机4.1 高压比压气机 GE90发动机的高压压气机共10级,增压比为23,平均级压比为1.36,是当前已投入使用的民用发动机中最高者,因此,它的叶尖切线速度也最大,达到455m/s且采用了小的展弦比(1.49)参见表4。它是将GE公司的E~3高压压气机按流量放大1.73倍而发展来的E~3高压压气机经过150h部件试验与109h整台发动  相似文献   

4.
您长期从事压气机技术的发展研究工作,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请具体介绍一下您从事的压气机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困难所在-尹红顺:我多年来工作领域主要集中在航空涡扇发动机的轴流压缩系统,从事的工作主要有风扇、压气机部件关键技术预研工作,航空发动机样机研制中风扇、高压压气机的设计工作以及型号发动机风扇、压气机部件的研发工作。压气机是航空发动机的主要部  相似文献   

5.
核心机及其派生发动机发展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核心机及其派生发动机发展的方法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增大空气流量和增大核心机的循环功来实现发动机推力增大,但需要在发动机设计中事先考虑工作转速、流通能力和叶轮机功率等储备。在核心机基础上进行发动机系列化发展,原则上可以采用保持高压压气机设计换算转速不变,或者保持最高燃气温度不变的技术措施,实际应用中上述两种方法都采用。因此,在核心机及基本发动机研制中,既要有燃气温度和转速的储备,又要有高压压气机性能的储备。但是,在核心机基础上研制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和小涵道比加力涡扇发动机的技术途径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冯永红 《推进技术》2000,21(4):35-35
CFM国际公司 (CGE和Snecma下属的一个公司 )已开始进行先进的六级高压压气机和高压涡轮的试验 ,该试验是TECH56项目的一部分。TECH56是技术上的探索和求证计划 ,旨在发展未来的CFM国际公司的动力装置技术。与现有的压气机相比较 ,希望新型高压比压气机的压比更大而级数更少。级数减少可使压气机变短变轻 ,减少部件数 ,使维修简化 ,降低成本。压气机的试验将在GE公司进行 ,主要进行空气动力学评估和航空机械分析。在试验中要进行压气机可调定子的性能测绘 ,同时也要改变叶尖间隙。在 6个星期中要进行大约 1 0 0h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设计特点,基于部件一维气动设计结果,分别建立高压压气机叶片(增压级、中压压气机叶片重量估算模型与高压压气机叶片相同)、风扇叶片重量估算模型:通过简化高压压气机叶片结构,采用等效厚度、气动修正因子等方法,建立了基于统计分析法的高压压气机叶片重量估算模型;通过分段简化风扇叶片结构,采用弦长、最大厚度拟合规律及分段求解体积等方法,建立了基于统计分析法的风扇叶片重量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8.
旋转进气畸变对轴流压气机气动稳定性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利用RB-1995级高压压气机,实验研究了进口旋转总压畸变对其性能和气动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总压畸变的旋转频率对高压压气机喘振裕度损失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正转时,减少了压气机的喘振裕度,并且存在2个危险频率,出现损失峰值;反转时,对喘振裕度影响较小,甚至提高了压气机的喘振裕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存在的钛火风险,研究了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对该型发动机高压压气机1~3级工作环与整流器内表面喷涂阻燃涂层的方法,以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对压气机内真实流动缺乏足够的认识是分析和设计高性能压气机的主要障碍.高压压气机的低速模拟试验作为摸清高压压气机内部流动、提高高压压气机性能的有效手段,一直受到航空发达国家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旨在改善高压压气机性能的低速模拟试验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并根据试验要求设计了一套具有切向移动和径向移动两个自由度的旋转探针测量机构,用于低速压气机转子三维流场测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压气机轮盘疲劳寿命评估和结构优化提供相应的温度场数据,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某型发动机高压压气机转子的二维整体模型,讨论了高压压气机不同部位的边界条件和旋转盘腔内换热的规律,对高压压气机在发动机从慢车状态到最大状态下的瞬态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盘的径向温差随时间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各级盘的径向温差产生在轮缘与盘中心孔附近的厚块之间;在温度场趋于稳定的过程中,径向温差先增大后减小;各级盘的最大径向温差随转子级数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不同进口条件下的某型发动机低压压气机和高压压气机特性计算,研究分析了该压缩系统在高空条件下的气动稳定性。计算结果与压气机地面特性试验、整机高空台模拟试验结果符合性良好,可作为确定该发动机压缩系统高空稳定工作范围或适应性改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吸附式压气机叶型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开发能提高叶片负载能力的"吸附式压气机(The aspirated compressor)"叶型设计技术为目标,以某发动机高压压气机的前三级为工程背景,研究了超高负荷的单级吸附式压气机气动方案,初步建立了从子午流道设计、S1流面基元叶型反问题设计到带附面层吸除S1流面计算分析的一套设计方法.以单级方案动叶叶尖截面作为设计实例,演示了开发的设计方法能够设计出基本达到设计要求的吸附式压气机叶型.   相似文献   

14.
EJ200发动机高压压气机结构设计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光 《航空发动机》2004,30(2):1-4,41
EJ200发动机高压压气机结构设计由验证机、原型机到生产型发动机在转子、静子中均作了较多的改进。其改进方案已被大量的地面和飞行试验证明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RR公司的评审流程,对JET01高压压气机进行了初步设计评审和详细设计评审。介绍了RR公司的评审机制和2次评审的过程、内容以及相关的项目背景、评审程序,总结了RR公司评审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具有完备统计学习理论基础和出色学习性能的新型机器学习方法,它能够较好地克服神经网络容易出现的过学习和泛化能力低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应用该方法成功地对发动机气路部件的几种典型故障进行了正确诊断。在对检验样本施加噪声后,支持向量机构成的故障分类器仍然能够满足发动机故障诊断的要求,表明提出的故障诊断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可以作为工程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航空发动机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成熟度评价是控制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中技术风险的有效途径,在国外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美国国防部成熟度评价方法和国外航空发动机技术成熟度评价的现状,提出了开展航空发动机技术成熟度评价的设想和初步的评价方法,并以虚拟的高压压气机技术验证项目为例进行了技术成熟度模拟评价。  相似文献   

18.
核心机及其派生发动机发展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机及其派生发动机发展的方法研究表明,可通过增大空气流量和增大核心机循环功来实现发动机推力增大,但这需要在发动机设计中事先考虑工作转速、流通能力和叶轮机功率等的储备。在核心机基础上进行发动机系列化发展,原则上可采用保持高压压气机设计换算转速不变、或保持最高燃气温度不变的技术措施,但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两种方法都采用。因此,在核心机及基本发动机研制中.既要有燃气温度和转速的储备,又要有高压压气机性能的储备。由于使用要求不同,在核心机基础上研制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和小涵道比加力涡扇发动机的技术途径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压气机和涡轮转子三维温度场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压气机盘和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分析提供温度场数据,采用ANSYS计算软件的热分析模块对某型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转子瞬态温度场和低压涡轮转子三维稳态温度场进行计算研究。重点分析旋转盘腔、旋转轴系、封严篦齿、榫头装配间隙等部位的换热规律;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进行对比,验证转子温度场计算方法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从慢车到最大状态过程中,高压压气机盘最大径向温差先增加后减小直至稳定,中心孔附近较厚区域温度梯度最大;低压涡轮盘中下部沿轴向盘面温差很小,整个轮盘高温区域集中在轮盘盘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