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我国自7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遥感卫星应用研究的全过程。总的说来,我国起步不晚,发展速度不慢,特别是近几年来在TM图像信息特征分析与应用处理等方面的进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TM图像应用于1:5万专业调查制图、林火监测以及快速提取耕地消长、大宗作物种植面积等重要农情信息方面显示了巨大潜力。文中还指出为充分发挥卫星遥感应用潜力,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提高应用水平所必须正视与解决的主要障碍和问题。  相似文献   

2.
环境遥感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桥  郑丙辉 《卫星应用》2006,14(1):35-40
针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阐述了当前环境遥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水环境遥感监测、城市环境遥感监测和自然生态遥感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及其成果,并分析了环境遥感技术的特点和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遥感卫星主要由民用遥感卫星和军用遥感卫星两大类组成, 目前民用遥感卫星主要有: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等;军用遥感卫星主要有:成像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军事气象及海洋环境卫星等。  相似文献   

4.
卫星遥感在山西省高中低产农田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玉良 《卫星应用》1998,6(1):20-24
该文主要介绍应用卫星遥感资料进行山西省高中低产农田遥感监测研究,完成了山西省1:500000高中低产农田分区,忻定盆地1:10万高中低产农田分布及定襄县1:50000高中低产农田遥感监测与信息系统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该文叙述用遥感卫星从空间监测地球环境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城乡规划动态监测对卫星遥感数据的要求,说明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应用于城乡规划动态监测的技术原理、工作流程及工作任务。以相关监测城市为例,阐述了2009-2010年我国36个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四线强制性内容等变化情况。监测成果说明,应用卫星遥感数据是城乡规划动态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国内外卫星遥感在沿海资源与环境调查监测的实际效果和经验,从河口海岸变迁研究、三角洲规划与河口治理、海岸上程选址,潮滩资源与生态环境,海岛开发与近海渔业遥感,海洋灾害监测与海岸带管理等方面概要说明航天技术的应用效益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概述中国水色遥感器发展和水色遥感算法基础上,将展示中国近年来利用卫星水色遥感在海岸带水色监测和应用方面的成果,并提出21世纪该技术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潜力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寇有观  王志民 《中国航天》2000,(2):15-16,18
1999年10月14日,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资源一号发射升空,并顺利发回了卫星遥感数据,为建设我国的国土监测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一、国土监测的主要内容国土动态监测包括:微观监测(斑块监测)、宏观监测(总量监测)和变化报警等。斑(地)块监测主要是现场调...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返回式卫星遥感和科学试验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返回式卫星是一种用于国土普查的遥感卫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某研制成功3种型号的返回式卫星,并进行了17次发射。利用这种遥感卫星,我国进行了国土资源普查、大地测量以及河流海岸监测等方面的工作,获得了大批有价值的遥感资料。这些资料应用于城乡规划、水利建设、地质资源勘探以及考古等不同领域,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该文叙述用遥感卫星从空间监测地球环境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2.
国家环保总局对中国资源卫星的需求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改  王桥 《卫星应用》1999,7(1):11-20
介绍了我国外遥感卫星于环境和生态监测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潜力和潜在需求;提出了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对资源卫星及其他遥感卫星应用计划。  相似文献   

13.
中国遥感卫星系统灾害监测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归纳中国在气象、海洋、农业、减灾、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九类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对空间遥感的应用需求,绘出了九类重大自然灾害在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上的相应分布图;介绍了中国遥感卫星系统的发展现状,绘制其对九类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的能力满足度曲线,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未来遥感卫星系统的灾害监测能力包线应具有的能力,提出了中国未来遥感卫星系统的能力配置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寇有现  吴敏 《卫星应用》1998,6(4):18-23
该建议讨论了利用1999年将要发射的我国资源1号卫星的遥感资料建设“全国耕地,林地,草地总量和土地动态监测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指出土地动态监测分为具体监测和总量监测两个层次,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下简称环境减灾星座)是我国首个以防灾减灾和环境监测为应用目的的小卫星星座,应用环境减灾星座构建干旱遥感监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HJ-1A、1B卫星遥感器数据,分析其适用的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选择辽宁省阜新市作为研究区,实现了基于HJ-1B卫星宽覆盖多光谱CCD相机数据的垂直干旱指数监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环境减灾星座数据可以有效地实现干旱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16.
郑远长 《卫星应用》1999,7(4):44-48,64
该文简要介绍了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成果,介绍了遥感卫星在预报与监测各类自然灾害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应用动态。  相似文献   

17.
颜蕊  张磊 《卫星应用》2013,(3):41-46
卫星热红外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时空分辨率高、全天候、准实时的特点,有利于对震前各种"场"的异常变化信息进行捕捉,为地震监测与预测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表明,大震前会出现大面积、大幅度的热红外增温异常。本文首先对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以前人研究的汶川地震为例探讨了震前热红外异常演化特征,总结了热红外异常的典型特征、影响因素及机理。根据当前的研究思路和成果,重点对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天津地区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工作展开探讨,提出了天津地区开展热红外遥感监测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未来天津地区开展红外遥感监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国际卫星遥遥产业化的发展,分析了国际卫星遥感市场特点。在对我国卫星遥感产业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卫星遥感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地震发生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立即启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案,成立了由该中心负责人亲自指挥的青海地震遥感监测应急小组,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用的卫星遥感数据为地震救援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文恩 《中国航天》1994,(9):15-15
美扩大使用俄遥感卫星图像俄罗斯计划研制一种新型商业遥感卫星以与法国斯波特系统和正在崛起的一些公司的遥感卫星竞争。这种新型民用遥感卫星计划于90年代末发射,其分辨率为5米,比目前俄罗斯的资源-O民用数据传输卫星的高出很多,可与处于概念研究中的斯波特-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