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国际航空》2006,(10):82-83
王适存教授总喜欢用"万用"和"万岁"两词来评价直升机.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直升机协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于1994年9月20日至21日在莫斯科召开。我国直升机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适存,直升机公司郭泽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桂祺,副教授汪宗淇、刘强,温州朱乐平经理一行赴俄参加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3.
三十岁前,他与航空结下宿缘; 三十岁后,他的生命与旋翼同轴共转,成为中国第一个留学归来的直升机研究生,创立了第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理论"王适存涡流理论",编写出中国第一部直升机专著<直升机空气动力学>,倡导并参加了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试飞成功的直升机"延安二号",培养出中国第一批直升机专业学子,成为了中国直升机界第一位受邀以教授身份巡美讲学的学者.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9月18日至21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召开了第二次年会。会议代表来自空军、海军、民航及航空工业部系统所属厂、所、院校、部队共20个单位57人,会议交流论文29篇。在开幕式上直升机专业委员会主任王适存教授简要地传达了全国科协第三次大会精神,并对专业委员会今后的工作和组织建设提出了  相似文献   

5.
1995年总目录     
文章题目作者期号·专稿·直八型直升机技术特点直八运翰直升机设计、试脸技术攻关直升机专业分会成立十周年回顾抓时机,创佳绩.奋力拼搏一一中国直升机型号 研制的十年(1985~1995)最近十年来国外直升机技术的若干进展沈亨业王维贤王适存、朱于沈亨业朱生利口..二曰.几劝..一月.,︸·学术探讨·直升机旋翼结构代化设计研究综述顾元宪、程耿东、z气以一斜攻击直升机研制中的经脸教训TBZ一1 1 7A发动机延长日历时限决策支持系统饭金件允许分块制造综合优化问题直升机气动设计有关问题分析直升机发动机红外抑制器弯曲混合管引射掺混效 果试脸…  相似文献   

6.
姜长英教授对一通用名词的意见:“直升飞机”应叫“直升机”,我们认为是正确的。特此推荐他的这篇论述文《直升机和“直升飞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西北工业大学老教授姜长英是航空史专家,他极力主张“直升飞机”应当称为“直升机”。他寄赠了一册油印资料《直升机和“直升飞机”的问题》,内中收入他的  相似文献   

8.
7月7日,“98’南京海峡两岸直升机技术研讨会”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这是两岸直升机界的第一次正式、直接的交流。 以台湾淡江大学副校长冯朝刚教授为团长,来自台湾航空太空学会、淡江大学、清华大学、成功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一行9人与祖国大陆的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专业分会、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北京航  相似文献   

9.
么、儡’中共中央玫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给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的题词去,警≥劣存研荔1鼯影掣西五d寸一国刘华清副主席题词  相似文献   

10.
彭小龙 《国际航空》2006,(12):28-29
印度军用直升机的现代化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升级现有直升机:对"米"系列、"海王"和"云雀"直升机进行升级;研制开发新型直升机用武器.引进和自研先进直升机:引进EH-101和卡-31直升机,自行研制LCH轻型战斗直升机.  相似文献   

11.
姜长英教授对“直升机”与“直升飞机”名词提出意见是正确的,应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现推荐姜长英教授对这一问题所写的文章,供有关方面研究,予以正名。  相似文献   

12.
从四川抗震救灾谈我国重型直升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是根据近期国内重型直升机研讨会材料整理而成的.从四川抗震救灾中直升机的作用和国内外直升机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直升机的差距;从直升机市场预测以及国外重型直升机现状出发,分析了重型直升机的市场需求;从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对重型直升机的需求出发,分析我国发展重型直升机的必要性,提出了中俄合作发展重型直升机设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忻志明  王适存 《航空学报》1985,6(6):521-529
 本文给出了无铰旋翼直升机稳定性与操纵性计算方法。考虑并研究了旋翼诱导速度的一阶谐波分布和桨叶的一、二阶挥舞弯曲模态的影响。特别是详细地描述了王适存广义涡流理论导出的诱导速度场在无铰旋翼直升机操稳研究中的应用。采用了μxyz推导方法和数值求导法。最后以Bo-105直升机为算例,计算结果与有关试飞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国外直升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国外直升机的演进路线,提出了国外直升机的发展特点,阐述了国外直升机的产业格局和市场竞争态势,剖析了未来直升机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外机直升机发展历程和特点的研究,总结了国外直升机的发展策略,对研究直升机产业发展和市场运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2004年国际民用直升机展览会概况.描述了贝尔公司、欧洲直升机公司、西科斯基公司以及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等主要直升机制造公司在民用直升机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分析了未来民用直升机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制约民用直升机发展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空学会第三次直升机年会于1987年11月17日至21日在广东省珠海市民航机场招待所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部队、民航、工厂、科研所、大专院校及上级领导机关等32个单位共86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多年从事直升机研究工作的专家,教授和中年知识分子以及民航和空,海军中具有丰富的飞行实践经验的飞行人员。这次年会是全国直升机界包括使用、研究、生产和教学各方面人士的学术盛会.会上学术交流以“直升机的使用技术”为主题。会议交流论文共62篇,其中大会报告5篇,分组报告29篇,书面交流28篇。这些论文中既有理论研究成果,又有飞行、维护或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直升机气动设计是设计先进直升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包括飞行性能、飞行载荷、飞行品质、旋翼气动载荷计算及分析、直升机气动外形设计、直升机气动试验、旋翼气动噪声计算分析、直升机舰面起降特性计算、流动主动控制技术等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直升机设计的发展主要包括直升机技术水平与研制水平的发展.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对直升机设计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很久了,至今还没有完全统一。争论的核心是“直升机”是否等于“直升飞机”?看起来是个名词之争,实质上是个种属之辩。姜长英教授已有专文多篇,详述“直升机”与“飞机”的种种差异,力争辩明类属,切不可将“直升机”与“直升飞机”二者等同使用。这一论点,本来在各航空教材“飞行器”分类中已经明确,就连非航空专业的《辞  相似文献   

20.
舰载直升机的舰面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升机的舰面效应影响舰载直升机的飞行安全.本文介绍了舰面效应的特点,并以直升机地面效应模型为基础,参考国外有关资料,建立了舰载直升机舰面效应模型,并讨论了舰面效应模型的求解方法.最后以某型直升机为例,计算了舰面效应对操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