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可调二极管激光红外吸收的燃烧诊断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发展先进的燃烧诊断技术,对可调二极管激光红外吸收术用于燃烧多参数测量的原理、方法和测量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脉冲爆震室中未燃组分、当量比的测量中。因为爆震室中燃料的分布和填充程度决定了脉冲爆震发动机(PDE)的性能,故试验中精心控制燃料填充程度,以研究爆震管中填充程度对脉冲爆震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可调二极管激光红外吸收术对于监测PDE的性能,进而对PDE的控制和优化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和神经网络相结合构建直升机主减速器速器故障诊断系统: DWT对振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神经网络对故障进行辨识和分类。阐述了DWT、帕塞瓦尔定理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基本理论,提出了直升机主减速器的故障诊断系统流程图,最后用某型直升机飞行时主减速器上的振动数据对该系统进行验证。实验使用了BPNN(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和GRNN两种神经网络,结果表明:提出的故障诊断系统能对主减速器故障进行较好的辨识和分类,这将为直升机主减速器故障诊断系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戴邵武  陈强强  戴洪德  李娟 《推进技术》2020,41(10):2308-2315
由于机械系统的复杂性,机载燃油泵振动信号的随机性表现在不同尺度上,因此需要对振动信号进行多尺度分析。为了实现机载燃油泵的故障状态特征提取,以模糊熵作为机载燃油泵振动信号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基于模糊信息粒化和模糊熵的机载燃油泵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模糊信息粒化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粒化处理,得到包含最小值、中值、最大值三组模糊信息粒;其次,计算模糊信息粒的模糊熵值;最后,将熵值作为特征向量,输入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建立的分类器。将该方法应用于机载燃油泵及轴承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4.
综合诊断是伴随着装备的发展和对装备保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产生和发展的,为此将国外航空装备综合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综合诊断系统的具体组成进行了对比,阐述了当前我国航空装备故障诊断的情况,分析了综合诊断的支撑技术和发展趋势,提出在我国航空装备的维修保障中实施综合诊断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建立面向多机型、多专业、以网络为中...  相似文献   

5.
航空发动机燃油管主要用于提供燃油,属于复杂3维管路系统.为了更好地分析管路系统的振动特性,以双路总管燃油管路系统为例,结合其管路繁多、连接结构多样、支撑结构特殊、管内充液等特点,系统研究了各部件的有限元模拟方法.考虑到支撑刚度对管路系统振动特性有较大影响,采用有限元静力分析对其进行了求解.结合以上不同部件的分析方法,建立起系统的振动有限元模型.对该管路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系统固有频率变化规律及具有分簇特点的振动模态;对系统进行共振评估,认为副燃油分管最有可能发生共振,提出了振动优化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飞机机载设备振动环境谱的数据处理与编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飞机机载设备振动环境谱的数据处理与编制是飞机机载设备环境可靠性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飞机机载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客运飞机为例,对基于Welch法和GJB最新标准的飞机机载设备振动环境谱数据处理与编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实测数据和相关资料统计,编制出了飞机机载设备综合环境试验剖面图。所建立的针对飞机机载设备振动环境谱数据处理方法与编制原理,满足了飞机机载设备振动环境谱的试验要求,为机载设备振动环境的可靠性评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出现的喷油异常故障,基于发动机的缸内压力和缸盖振动信号,采用一种变分模态分解和布谷鸟搜索优化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对发动机喷油异常故障进行诊断。该方法使用变分模态分解对发动机的缸内压力信号和缸盖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本征模态函数,对本征模态函数进行奇异值分解和能量特征提取,将缸内压力和缸盖振动的数据集输入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中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识别出发动机喷油异常的故障,其中缸内压力和缸盖振动信号的故障识别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5.32%和92.47%,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甩油盘的雾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永忠 《推进技术》1995,16(4):45-49
利用振动频谱的分析方法,并依据大量实验,建立了甩油盘雾化液滴的SMD和燃油的各物理参数以及轴的转速等几个重要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对甩油盘的设计和实验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计算结果和经验公式的对照表明,给出的关系式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用飞机燃油箱/滑油箱装载的燃油/滑油在惯性载荷的作用下,会对邻近结构带来冲击力,可能造成油箱结构件的疲劳或强度问题,引起油箱漏油,进而引发其他安全问题。依据第25.965条、第25.1015条中燃油箱及滑油箱晃振试验的相关要求,分析了晃振试验的适用性、验证实施及审查方式,梳理了审查风险点并提出了对应的审查重点。结合具体型号审查案例,对审查的过程及符合性判定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燃油箱、滑油箱设计特征并与条款判据进行对比,明确了25.965(b)、25.1015(b)的符合性验证思路,以说明性文件的方式进行符合性表明。通过审查案例说明,采用符合性判据,并与飞机设计特征进行对比,可直接对晃振试验的适用性及符合性进行判断。梳理总结得到的符合性判据、审查重点及风险点为燃油箱及滑油箱晃振试验的型号审查工程实践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及明确判据。  相似文献   

10.
燃油计量装置作为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对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有直接影响,全面掌握燃油计量装置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装置的热液压模型,分析了燃油计量装置特性及受温度影响的规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在控制器指令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油温的升高,燃油质量流量会有一定程度减小。  相似文献   

11.
邱遥远  牛满江  余刚  薛双喜 《航空学报》2019,40(6):122746-122746
为了验证航空机载燃油密度传感器在高温燃油和低温燃油中的燃油密度测量精度,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对高低温静态验证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和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精度航空机载燃油密度传感器高低温静态试验装置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试验装置密度测量系统的测量最大误差为-0.077%,符合试验装置测量精度为受试品测量精度4倍及以上的规定(受试品测量精度为0.4%)。结果通过了C919总体设计单位和美国Parker公司的评审,能可靠地验证航空机载燃油密度传感器在高温燃油和低温燃油中的燃油密度测量精度,为航空机载燃油密度传感器工程应用和装机试飞提供了试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在由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空间狭小,经常通过测量节流结构的压差来反算燃料流量。然而,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渐缩渐扩结构通道在振动环境中会引起燃料的流动振荡现象,具体体现在喉部两端压差发生周期性变化,导致流量测量出现偏差,甚至会导致传热恶化和结构的损坏。为了了解流动振荡的机制,我们建立了渐缩渐扩通道的三维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本文分析了振动环境下渐缩渐扩通道中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稳定流场和非稳定流场,分析了雷诺数和振动强度对流动振荡的影响。研究表明,管道振动方向和流动方向一致时,导致流动分离区域和主流区域周期性的运动,从而导致流动振荡现象。流体雷诺数、振动强度和振动频率会影响流动分离区域的运动,从而影响到流动振荡。本文解释了振动环境下的渐缩渐扩管道的流动振荡现象,为流量计的设计提够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某电子设备在飞行过程中遭受均方根加速度高达38 g的振动环境,为了降低其振动响应,采用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组合式橡胶减振器。通过与T型减振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组合式橡胶减振器使电子设备的随机振动响应由38 g下降到11 g,减振效率高达71%,且共振峰放大倍数小于3。  相似文献   

14.
振动是导致机载电子设备损坏的重要载荷,线路板部件是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在配电产品的设计 阶段,需要对线路板进行动力学分析和抗振优化设计。根据某机载配电产品的方案设计,采用 MSC.Patran和 MSC.Nastran软件对产品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振动分析,得到产品的固有频率及振动响应曲线;基于模态分析, 提出不同的优化方案,并进行建模及模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加线路板厚度、合理布局线路板上的元器件、 对加强筋进行翻边处理以及在较易发生变形的部位增加螺钉约束等手段,可以提高产品的耐振性。  相似文献   

15.
Maintenance Support for a weapon system involves both preventive and corrective maintenance actions. Preventive maintenance is normally associated with 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requires prognostic maintenance techniques to predict failures before they occur. Corrective maintenance is mo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requires diagnostic maintenance techniques to detect and isolate failures after they occur. To pursue a systems approach to weapon system maintenance using both prognostics and diagnostics, the Air Force has initiated a program entitled, ``Generic Integrated Maintenance Diagnostics (GIMADs)'. This paper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GIMADS program at Aeronautical Systems Division.  相似文献   

16.
陕晋军  刘暾 《航空学报》2002,23(1):62-65
 针对当代带大型挠性附件的空间飞行器,提出了分力合成主动振动抑制方法,并且分析了方法的鲁棒性。该方法可以保证挠性飞行器在实现指定的刚体运动的同时,抑制掉对系统影响较大的挠性振动模态,对频率不确定性的鲁棒性使得该方法易于工程实践。对于使用常幅值力矩喷气执行机构的航天器,设计了应用分力合成方法的时间—燃料最优机动控制律,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机载电子设备随机振动试验的分类 ,并对宽带随机振动谱型的计算方法 ,振动推力及位移的指标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了试验的实用技术及控制方式的选择要点。最后给出了一个机载电子设备振动故障分析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As part of the DOD Logist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the Navy is embar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Diagnostics Support System. This System i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diagnostic design tools, which are aimed at automating the diagnostic design process. When completed, the tools will be utilized in a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diagnostic demonstration project applied to a Naval weapon system. The last three year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ing attention given to the definitio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ntegrated diagnostics concepts. Integrated diagnostics is a structured process which maximi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diagnostics by integrating pertinent elements, such as testability, automatic and manual testing, training, maintenance aiding, personnel and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as a means for providing a cost-effective capability to detect and unambiguously isolate all faults known or expected to occur in weapon systems and equipment, and to satisfy weapon system mission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19.
基于MSC.Fatigue的电子设备随机振动疲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机载电子设备随机振动问题,研究利用数字仿真技术预测结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的方法.以某机载电子设备结构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振动理论和有限单元法,采用MSC.Fatigue软件进行随机振动疲劳分析,计算疲劳寿命大小及分布.通过把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利用随机振动疲劳分析方法预测此类产品的疲劳寿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陈能坤 《航空学报》1981,2(1):69-74
 根据近年来喷气发动机液雾点火的基本研究结果,得出不应再增大目前高能点火装置储存能量的结论。提高雾化质量,保持最佳火花持续时间,电极间距稍大于冷熄距离。以及对起动燃油加温等,都是改善点火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