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互补色分像法立体电视系统简便实用,利于推广普及。但固有"串包干扰"是影响该系统立体效果的一个主要难题。提出利用时分技术消除"串色干扰"的最新方法,并讨论了几种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由新方法构成的"时分互补式立体电视系统"无串色、无闪烁,是一种集时分式立体电视系统及互补色分像法立体电视系统优点的新系统。  相似文献   

2.
为了与网络系统中的入侵行为进行抗衡,可以通过安装入侵检测系统来监控系统中的各种网络行为,入侵容忍可以作为入侵检测系统的互补系统与之一起工作.漏报与误报问题是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加入神经网络技术后并不能完全解决此问题.入侵容忍技术的提出很好地平衡了"失误"与"恶意"、"入侵"与"非有意"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入侵容忍本身就是一种"模糊"概念,为模糊数学在计算机安全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应用于入侵容忍的设计方案,并将入侵容忍与入侵检测、防火墙结合,作为一个独立于应用的系统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3.
系统成熟度矩阵算法在新型直升机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技术成熟度描述了系统研发的整体技术状态和水平,它是系统建设管理中重要的评估与分析内容。采用将技术成熟度和集成成熟度相结合的系统成熟度矩阵算法,对新型直升机系统成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部分单项技术都达到了预期的技术成熟等级时,系统总体层面仍存在不确定和不成熟因素,为了有效提升系统整体成熟度,必须突破制约系统研发的"瓶颈"技术,并加强"瓶颈"技术与其他技术间集成的演示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飞机通信系统试飞中语音清晰度的概念以及"SINPO"等级划分。介绍了国内目前在试飞中语音清晰度判定的方法及其不足之处,通过对国外"同韵词表格法"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通信系统试飞的"近音词表格法"。该方法用定量计算的结果来判定语音清晰度的等级进而准确判定通信系统的功能符合性,可为从事飞机通信系统试飞领域的人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航空机载机电系统及附件的特点,在对国外"三化"工作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50年来研制、生产机载机电系统及附件的经验,在更多类型产品中全面、深入地开展"三化"工作,明确新产品设计的"三化"目标,建立"三化"信息资源库的必要性,分析了阻碍"三化"工作的因素,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热力学火用平衡方程所揭示的实际用能过程和理想用能过程,通过引入"偏离值"、"偏离度"两个指标,对甲醇超临界水制氢系统进行了火用分析。首先确定了加热和反应环节为重点优化环节;然后研究了此二环节的"偏离度"分别随压力、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了压力和温度对"偏离度"的影响作用大小。在提高甲醇制氢系统的能质利用率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其结论对制氢系统的节能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民用航空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民机显示系统架构和控制逻辑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下一代航空运营体系需求的牵引下,从系统设计角度分析民机显示系统架构与控制逻辑,剖析了目前主流的民机显示系统控制逻辑,从显示器单元、控制装置以及显示系统架构等方面深入分析和比较了"硬菜单控制""常规控制板控制""软菜单控制""软菜单+综合控制板控制"以及"触摸控制"等显示系统控制逻辑的特点与优劣,提出了面向下一代大型客机的显示系统架构和控制模式,给民机显示系统的架构设计提供借鉴,并对智能化的驾驶舱显示系统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首先简要回顾了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AOS(高级在轨系统)建议及其在空间数据系统信息交换和处理方面的优势,然后介绍了继载人航天飞船有效载荷数据管理系统、"实践"五号卫星及双星探测计划之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在"嫦娥"卫星、月球车综合电子演示系统、百兆级高速多路复接器及"萤火"一号探测器上开展CCSDS AOS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航电系统作为飞机的"大脑"和"神经中枢",主要完成与飞行任务相关的功能,在机载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探讨了航电系统从分离式结构到联合式结构再到现在普遍应用的IMA结构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分布式航电系统发展到现今阶段所应用的关键技术,如维护技术、网络、操作系统、中间件、系统开发方法及支撑工具等;展望了分布式航电系统的发展趋势:它将会进一步提高综合化程度,引入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及传感器系统综合等高端技术,向着跨平台、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防除冰技术体系系统性强,理论涉及多门学科,是关系到飞机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通过研究防除冰系统技术的构成,针对国内防除冰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防除冰系统在技术开发、试验验证、工程应用方面的成果,总结了"横向一体化"增长型战略,构建"有人+无人"、"体系+多用"和"复杂+新型"的防除冰系统技术多元化路径。重点发展防除冰系统技术分支中的复杂环境探测技术与新型防除冰执行技术,并通过试验验证设施的同技术化实现多用途功能。  相似文献   

11.
非线性动态逆神经元解耦飞行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晓钢  郭锁凤 《航空学报》1997,18(1):112-116
 提出一种非线性动态逆神经元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并成功的将其应用于某战斗机非线性解耦控制问题。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采用神经元网络建立非线性被控对象的动态逆模型,将被控对象转化为伪线性系统,并用现代控制系统综合设计方法对神经元伪线性系统进行闭环优化设计。给出的战斗机非线性动态逆神经元解耦飞行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显示出人工神经元网络作为非线性动态逆控制单元所具有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飞机控制系统执行机构具有非线性这一特点,选用某歼击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类非线性环节对飞机纵向短周期特性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死区、间隙和速率饱和等非线性环节的基本特性,建立了相应的包含非线性环节的飞行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Chalk准则计算不同非线性参数下的飞行品质指标,进行飞行品质评价。通过对不同飞控系统构型的对比研究,探讨了执行机构非线性对飞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非线性环节都将对系统的快速性产生不利影响,使系统有效上升时间增加,相位延迟增加。其中,间隙还会造成系统阻尼减小,可导致系统不稳并出现极限环振荡。  相似文献   

13.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or aircraft motion control, in particular, for creation of nonlinear algorithms of the aircraft remote control system (RCS) is considered. Aircraft as a control object is represented as a multidimensional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 and nonlinear control methods are used to operate this system. The control loop is constructed using the method of inverse dynamics based on the feedback linearization principle. The nonlinear control law is represented as a neural network being learned (adjusted) by recorded or incoming measurements of motion parameters. Synthesis and testing of neural network control algorithms is performed with the fully nonlinear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maneuverable aircraft for three control channels.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closed system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2):111-126
Magnetorheological (MR) dampers show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reducing rotor vibration, but their high nonlinearity will cause nonsynchronous response, resulting in fatigue and instability of rotors. Herein, we are devoted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MR damper mounted on a flexible rotor. First, Reynolds equations with bilinear constitutive equations of MR fluid are employed to derive nonlinear oil film forces. Then, the Finite Element (FE) model of rotor system is developed, where the local nonlinear support forces produced by MR damper and its coupling effects with the rotor are considered. A hybrid numerical method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nonlinear FE motion equations of the MR damper-rotor system.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model, a rotor test bench with two dual-coil MR dampers is constructed, upon which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MR damper-rotor system are carried ou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ystem parameters, including rotational speed, excitation current and amount of unbalance, on nonlinear dynamic behaviors of MR damper-rotor system a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may appear chaos, jumping, and other complex nonlinear phenomena, and the level of the nonlinearity can be effectively alleviated by applying suitable excitation current and oil supply pressure.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类未知非线性大时延系统,利用SVM特有的表达任意非线性映射能力,辨识得到非线性系统的α阶逆模型,然后将其串在原系统前组成SVMα阶伪线性复合系统。以此复合系统为被控对象,用预测控制方法实现对其有效控制。该方法不仅将非线性系统简化成伪线性系统,而且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控制器设计简单。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航空发动机非线性模型,提出了1种基于李雅普诺夫(Lyapunov)函数的航空发动机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采用该方法完成了航空发动机非线性控制器的设计。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可提高系统响应速度,能有效抑制干扰,且具有良好的跟踪性和鲁棒性,有效改进了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高维反向旋转双转子系统的建模方法及动力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弥补有限元方法预测含局部非线性的双转子系统动力特性的不足,借助有限元软件和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了高维双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随后利用Newmark算法思想提出了一种隐式时域求解该问题的方法,该方法的求解效率主要取决于非线性力处的自由度个数.在考虑挤压油膜阻尼器非线性力和中介轴承非线性力的基础上,研究了双不平衡激励作用下的反向旋转双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响应特性.研究表明:系统响应中除内、外转子自转频率外,出现了2个自转频率的组合频率;随中介轴承径向游隙的增加,系统转速分岔图中出现了分岔和混沌现象,且临界转速略有下降;系统轴心轨迹呈花瓣状,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支承刚度非线性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航空发动机中转子支承的刚度非线性问题,基于谐波平衡法,发展了一种适用于多自由度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计算方法.通过对带有非线性支承的双盘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的数值模拟,获得了影响非线性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的关键参数和重要规律.研究表明:转子不平衡响应的非线性特征与振型密切相关,转子的峰值频率和峰值振幅随支承刚度非线性的增强而升高,随不平衡的增大而增大,非线性支承会使响应中出现频率的3倍频和5倍频成分.  相似文献   

19.
时间序列关联维数在非线性系统运动性态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线性动力系统维数较高、数学模型难以建立时, 利用时间序列分维数对系统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一经典非线性方程的分析, 得出利用随参数变化的时间序列分维数图, 可以很好地识别非线性系统从确定性状态到分叉或浑沌状态的临界参数点或区域。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一单盘Jeffcott 转子模型的分叉参数点识别及一转子运动状态识别, 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碰摩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充分揭示碰摩转子系统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将多初始点分岔分析方法应用于碰摩转子—轴承系统的研究当中。通过对给定参数下转子系统响应的数值模拟,发现了比单初始点算法更加丰富的非线性现象,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该碰摩转子系统有多吸引子共存,并对解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很好地解释了碰摩转子系统中一些复杂的非线性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