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展  郭九源 《遥测遥控》2022,43(6):64-69
由于GPS在国际上的技术和标准优势,目前在民用航空领域使用的星基导航大多为GPS。随着我国民航领域的蓬勃发展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宣告全球组网成功,亟需开展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应用性能评估,以验证其是否可满足民航飞机对卫星导航系统的要求。针对民航飞机的I类精密进近过程,梳理了该航段中国际民航组织对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需求,推导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垂直保护级计算数学模型,制定了搭载试飞试验的加改装方案和飞行科目,在国产某型号民机上开展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搭载试飞试验,并对定位精度和垂直保护级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在搭载试飞试验中,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可满足I类精密进近对卫星导航系统垂直精度的需求,同时系统不存在告警和误警。  相似文献   

2.
2005年9月26日,第一颗GPS IIR-M卫星入轨运行。该卫星和后续将发射的13颗GPS IIR-M卫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一个新的民用伪噪声码(L2-C码)。综析L2-C码的下述作用与影响:GPS现代化的里程碑;站星距离单值性解算的新途经;航天高动态用户实时自主精确导航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Scott Pace 《Space Policy》1996,12(4):265-275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executive summary of a RAND Corporation study, analyses the policy issues facing the USA in the use of it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in terms of both national security a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Foreign policy issues, including how to react to the emergence of non-US (Russian, European and Inmarsat-sponsored) alternatives to the GPS are also examined.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series of recommendations for policy makers.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相似文献   

4.
P. Hartl  M. Wlaka 《Space Policy》1996,12(3):167-175
Space technology revolutionizes navigation. It will become the method for any task of position, velocity, range determination and time distribution. The exis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of the USA (GPS) and of Russia (GLONASS) are military systems. They only part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ivil safety critical applications. A global civi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is required. The European Union (EU) has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satellite based navigation and its role for transportation in general 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European Network (TEN) in particular. It has therefore decided to become a major partn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NSS. In this article a concept is proposed which starts with a European regional segment (ENSS) as an element for the integrated global system. This concept requi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o enable seamless global service. It has the advantage of meeting both the particular demands of regions and civil user groups.  相似文献   

5.
偏振光/地磁/GPS/SINS组合导航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卢鸿谦  尹航  黄显林 《宇航学报》2007,28(4):897-902
为了提高微小型飞行器导航系统姿态测量性能,提出偏振光/地磁/GPS,SINS组合导航方法。推导了三维空间中应用偏振光/地磁辅助测姿原理,并证明了系统具有完全能观性,指出了观测结构具有退化现象和退化条件。采用联邦卡尔曼滤波方法实现了组合导航算法,利用Madab仿真方式对单独使用偏振光和同时使用偏振光/地磁辅助的组合导航系统的测姿修正效果和能观度改善效果进行了检验和比较。结果表明偏振光/地磁/GPS/STNS组合对测姿的修正能力优于单独使用偏振光辅助的情况。由此可以得出该方法能够改善导航系统能观性和精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INS辅助高动态下GPS快速捕获半实物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露峰  章博  马志强 《宇航学报》2011,32(1):150-156
在INS/GPS组合导航系统中,当使用环境对GPS信号捕获的快速性有特殊要求时,运用外部信息辅助可以有效提高GPS信号的捕获速度。虽然GPS捕获算法在理论上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具体的工程实现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实际应用需求,分析并建立了基于INS辅助的GPS快速捕获仿真模型,设计了相应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多次动态仿真试验。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本文所采用的GPS捕获方法在实际的硬件环境中仍然有效,GPS在INS的辅助下不损失精度,而捕获速度可以提高两个数量级,满足实际系统需要。  相似文献   

7.
北斗/罗兰C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邓方林  梁勇 《宇航学报》2005,26(3):287-290
为解决我国缺乏拥有自主控制权的无源三维导航定位系统与军用、民用领域迫切需要三维导航定位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将我国已有的"北斗一号"、"长河二号"和军网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构成我国区域性的自主三维导航定位系统的方案。介绍了组合系统的原理与组成,分析了组合系统定位精度。初步研究和实验表明,该方案有助于缓解我国防建设对三维导航定位的急需,克服(或缩小)"长河二号"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定位盲区,消除军事装备使用GPS、GLONASS等外国导航系统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利用卡尔曼滤波快速确定GPS整周模糊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一种快速确定 GPS整周模糊度的方法 ,该算法根据载体运动特性 ,构造了卡尔曼 (Kalman)滤波器的状态方程 ,通过去相关处理 ,消除或减弱短时间内 GPS载波双差观测量的相关性 ,这不仅改善了 Kalman滤波器的稳定性 ,而且提高了确定 GPS整周模糊的可靠性 ,仿真结果表明 :对于短基线的情况 ,在较短的时间内 ,经过去相关处理有利于正确确定 GPS整周模糊度  相似文献   

9.
十二通道GPS信号发生器的硬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十二通道 GPS信号发生器的系统结构 ,提出由计算机完成信号处理、PCI板卡完成信号调制的设计形式 ,并详细介绍 PCI板卡上 DSP和 FPGA的具体设计方法和各器件的选择考虑 ,分析 NCO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数字量化带来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0.
基于FPGA技术的GPS卫星数字中频信号模拟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阳  刘光斌 《航天控制》2007,25(6):75-77
高精度的卫星信号模拟器是高动态GPS卫星信号接收机设计的重要辅助工具。本文在对GPS仿真技术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技术的硬件设计方案,与通常的设计方法相比,这种GPS卫星信号模拟器具有逼真性、可编程性强、易于使用的特点,为GPS接收机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针对GPS的抗干扰应用,给出一种不需要先验信息的GPS阵列天线盲信号波束形成新方法,用来提高GPS接收机的性能。首先建立线阵和平面阵列天线的信号模型,然后采用子空间技术剔除干扰信号,并设计多波束形成器来增强整个角空间的GPS信号。在波束形成设计中,应用Dolph-Chebyshev加权法来得到最优的主瓣波束宽度和旁瓣水平。仿真实验表明,采用盲信号波束形成方法,无论是线阵还是平面阵天线,均可以在干扰方向形成有效的零陷,在其余的角空间内增强GPS信号,从而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方群  曾锋 《宇航学报》1995,16(2):73-76
卫星定位和卫星通讯是正在寻求的空间飞行器高级自主交会系统的首选测控手段。本文概述了航天器的交会对接基本要求和过程以及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组成、定位原理、精度和差分原理后,列出了两种形式的相对运动方程。利用运动方程求解、单纯GPS、差分GPS的结合,可以完成追踪航天器向目标航天器接近的整个导引过程,且可以省去庞大的地面遥控遥测、星上雷达等设备,减少误差源。仿真计算证实了这一设计思想的可行性和  相似文献   

13.
14.
孙友  谭芸  杨静 《航天控制》2007,25(1):68-71
详细介绍了GPS模拟器在GPS/INS组合导航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中的应用。借助该GPS模拟器,某系统在仿真试验中对GPS/INS组合导航软、硬件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考核,并在试验过程中发现了某款GPS接收机动态下速度定位不准确问题,然后根据通过模拟器测得的数据确立了一种补偿方案。经实物导航考核验证,通过GPS模拟器获得的试验数据可信。  相似文献   

15.
GPS信号失锁时,MEMS-SINS组合GPS导航误差会随着时间迅速积聚而无法导航.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预测的MEMS-SINS误差反馈校正方法,GPS有信号时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GPS信号中断时用训练好的RBF神经网络预测MEMS-SINS的导航误差.地面车载跑车试验,证实了训练后的RBF神经网络能很高精度地逼近MEMS-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在4个50s以内的GPS人为失锁过程中,该方法导航结果与参考系统比较,平均位置误差为3.8m,平均速度误差为0.6m/s,平均姿态误差为0.5°.  相似文献   

16.
赖育网  谷德峰  姚静  易东云 《宇航学报》2011,32(12):2510-2517
针对星载双频GPS数据预处理中的野值剔除和周跳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先验动力学轨道的星载双频GPS数据预处理方法。与传统GPS数据预处理方法在数据利用上局限于GPS原始观测数据本身不同,该方法还利用了动力学定轨产生的先验轨道信息以及GPS卫星精密轨道、钟差数据,并构造接收机钟差估计量和接收机钟差差分值估计量来剔除野值和探测周跳,提高了野值剔除和小周跳探测能力。对CHAMP卫星在轨实测数据的处理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探测出1周甚至0.5周的周跳,可为高精度定轨提供更“干净”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17.
针对GPS信号的特点,分析了压制式干扰信号功率与干扰距离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理论,研究了GPS干扰机的设计方案,制作了干扰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设计的干扰机可以在2km范围内实现对GPS的有效干扰。  相似文献   

18.
利用GPS非差观测值的GRACE卫星精密定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龙  董绪荣 《宇航学报》2006,27(3):373-378
参照GPS精密单点定位(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卫星定轨方法一组合星载加速度计测量数据和IGS提供的GPS精密星历及精密钟差数据进行低轨卫星的精密定轨。利用星载加速度计提高卫星受力模型准确性,使动力法定轨精度和可靠性都得到提升。同时,采用多种改正技术提高GPS非差观测值测量精度,保证最终高精度卫星定轨。本文建立了卫星定轨的轨道滤波模型,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即采用星载加速度计测量卫星非保守力可提高卫星定轨精度,在ITRF2000参考系下三轴精度优于18cm。这种方法不需要在全球建市基准观测站.定轨设备简单.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9.
历书数据的有效性是决定接收机启动状态进而影响首次定位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不同龄期的历书数据在估计卫星仰角、信号传播时延、多普勒频率偏移和GDOP值时引入的误差进行测试和分析,提出了截止角递增选星法,将GPS历书数据的有效龄期从一个月延长至一年,为接收机启动时充分利用GPS历书数据,辅助卫星信号的快速捕获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GPS接收机输出数据,采用3级AR模型来预测下一时刻的GPS输出值,并与实际的输出值相比较,以一定的检测门限,判断当前时刻定位信息的可用性。通过仿真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为GPS的可用性判定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