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俊龙 无愧自己的选择 费俊龙是航天员大队中飞行级别最高的一名飞行员——特级飞行员,安全飞行1790小时,也是在飞行生涯中获得荣誉最多,获得荣誉最高的一个。1995年底,他因连续安全飞行1599小时22分的骄人成绩,荣立二等功。  相似文献   

2.
给出一种选择双自旋通信卫星在任意轨道飞行时最佳通信姿态的计算方法。根据测得的轨道平根数及姿态值,应用微机可对卫星轨道参数、星下点轨迹、地面站跟踪条件、姿态测量参数、卫星的太阳角、对应于各测控站的卫星测控天线增益、对应于各通信站的通信天线增益和波束中心地面轨迹进行快速计算,给出飞行试验需要的全部卫星飞行参数。根据飞行试验中对卫星姿态选择的附加限制,可以选择出最佳通信姿态,保证获得最长的通信时间。  相似文献   

3.
旅客机/涡扇发动机设计参数一体化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旅客机的典型飞行剖面、适航性以及国际民航组织的规范,建立了旅客机/涡轮风扇发动机设计参数一体化选择的计算方法和程序,此方法按照旅客机的商载、航程等营运需求,以满足飞行任务条件下经济性最好为目标,优选飞机的起飞推重比、翼载以及发动机循环参数等,对选出的旅客机/发动机机方案,可对其航线飞行性能进行模拟,计算轮档燃油、轮挡时间以及一发失效的升限。本方法和程序可用于民用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方案设计和性能分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卫星飞行程序设计数据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数字仿真软件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卫星轨道计算,太阳位置计算,卫星测控弧段与地面站测控条件和星蚀区计算等。按照飞行程序的设计需要制订和优化了系统的数据输入输出界面。本文分析了飞行测控事件的描述法测,通过引入广义的设备概念和破坏概念,解决对飞行测控事件安排的选择和重复问题,实现了对被描述工程所有可能的工作进程的计算机自动安排。  相似文献   

5.
教练机训练效能对飞行学员掌握飞行技能和战术水平有重要作用,量化评估教练机训练效能是优化训练体制和评估飞行训练大纲的前提.典型的教练机训练效能计算模型对飞机的航空电子系统、操纵系统考虑不足,对飞行参数选择有局限性.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改进的教练机训练效能评估模型弥补了这些不足,同时对飞行科目权重给出了新的选择方法.改进模型能够很好地适应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训练效能评估,为现代飞行训练大纲和飞行训练体制评估提供了基础,算例结果证明改进模型更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日间跑道视程(RVR)计算过程中忽略人眼对比阈值的影响问题,理论分析人眼对比阈值的大小及偏差对RVR测量范围和精度的影响,分别测量与飞行一线密切相关的飞行、管制、应用气象3类专业学员的对比阈值,探究不同光环境下对比阈值的差异性对RVR测量的精度及对飞行运行中可接受的误差范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管制、应用气象学员2类实验对象,飞行学员的对比阈值更小,具有更好的能见度水平。背景亮度会影响对比阈值,亮度越大,对比阈值越小,对RVR观测有利,但是背景亮度增大或者添加眩光都会使实验对象之间的对比阈值差异增大,引起更大的RVR误差。该误差在大气状况良好时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RVR小于800 m的低能见度状况下超出了规定范围,尤其是在RVR为400 m或800 m这种航空运行的关键节点,会对飞行活动产生影响,应考虑将对比阈值引起的偏差进行修正,以保证低能见度条件下的飞行安全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空中交通流量逐年上升、管制压力增大、飞行冲突难调配的问题,以航空器为节点,基于航空器之间的速度障碍关系建立飞行冲突网络。定义最优支配集的概念,通过移除飞行冲突网络的最优支配集节点,快速消解网络中的冲突,降低网络的复杂性。在使用粒子群(PSO)算法对网络最优支配集进行求解的过程中,引入免疫机制,设置节点和连边2种类型的抗原,保证对关键航空器和高风险冲突的优先调配。实验仿真表明:所提冲突调配策略相较于传统方法能够快速识别网络中的关键航空器节点,并对高风险的冲突连边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可为管制员和管制系统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和建议,在宏观上辅助进行飞行冲突的调配。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着陆场选择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载人航天的任务和特点,结合对着陆场的要求,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中国载人航天着陆场进行了选择论证,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其正确性和可行性在多次无人飞行试验和两次载人飞行任务中得到实际考核和验证。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飞机中,飞行指引系统对飞机的起飞,着陆,预选飞行高度和航向、保持飞行状态和航线飞行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向驾驶员提供飞机的姿态指令信号,从而确保了飞机的安全,提出了飞行效率和减轻了驾驶员飞行中的负担。本文主要讨论民机飞行模拟器中的飞行指引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广西读者佟斌问飞船上天的次数有限,有许多没有机会参加飞行的航天员以后会从事什么行业呢? 四方帽博士答::因为飞船的一次飞行任务只能是一个或几个航天员上,这就有个选择的问题,就有个相对的排序。不等于这次没参加飞行,就是不合格。关于飞行乘员组的安排,不是“单打一”的。一般是“上一组、备一组、再备一组”,三个乘组形成一次飞行任务的梯队。这个梯队中的航天员都参加飞行前最后阶段的强化训练和任务准备,都做好“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对直升机动力学的现状与发展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以旋翼动力学和飞行动力学为主体的直升机动力学研究进展回顾。主要讨论与飞行力学有关的旋翼气动力模型,旋翼结构动力学、气动弹性力学、飞行动力学模型与控制以及飞行操纵与品质等方面的进展,分析它们的现状,供有关直升机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MBDA公司于9月15日表示,其研发的火影巡航导弹将于2012年进入英国陆军服役。2010年5月13日和2010年11月21日,在瑞典北部Vidsel靶场分别进行了发射试验。第一次试验中,发射测试了系统综合、发射、弹体稳定飞行、航路点导航及数据链功能。导弹飞行了几十千米,其间还做了诸如巡飞等机动动作。第二次在更为复杂的场景下进行了测试,使用人在回路模式对导弹进行控制,操作员可以选择某一目标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13.
空间技术发展中,载人航天常作为国家技术成就和综合实力的象征,它代表着航天技术最全面、最综合、最先进的水平,被认为是带动整个空间技术发展的“旗舰”。1996年以来,美国、俄罗斯这两个在世界载人航天活动舞台上扮演主角的大国并驾齐驱,在载人航天飞行和应用活动中再获辉煌成就。11996年以来美国航天飞机飞行情况1·11996年飞行情况1996年美航天飞机飞行7次,参加飞行的航天员43人(外国8人)。在7次飞行中,有两次与俄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航天员舱外活动3次,累积时间19小时5分9秒;施放卫星6颗,回收卫星5颗(其中施放/回收4颗…  相似文献   

14.
正动物试验为了获取航天飞行对人体的影响资料,确保人进行航天飞行的安全性,在人实施航天飞行前进行了一系列动物飞行试验。最初进行的是亚轨道飞行过载与失重环境适应性飞行试验。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对小猴进行训练(左图),图中右侧工作人员手中小猴子的体重只有300克,但也需要为它制作一个保障生命的小舱(右图)  相似文献   

15.
将在2005年下半年进行的“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计划由两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并在轨道舱里开展空间技术试验。航天员系统负责人介绍说,“神舟”六号飞行对航天员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风险性也增加了许多,为此,正在积极准备“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总装备部航天员大队全体航天员,牢记肩负的使命,注重立足本职岗位强素质、练本领,使载人航天飞行训练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6.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因设备和气候的原因,一再推迟发射,最后于1995年10月20日上午9∶53,开始了它的第18次飞行,即美国航天飞机第72次飞行,任务代号为STS-73。哥伦比亚号在STS-65飞行以后,做了应力和腐蚀情况的全面检查,对内部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   

17.
1996年3月22日东部时间3时15分,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76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76。这次飞行任务乘员组共有6名航天员,他们是:指令长凯文·奇尔顿、驾驶员理查德·西尔福斯、1号飞行任务专家罗纳德·塞加、2号飞行任务专家迈克尔·理查德·克里福德、3号飞行任务专家琳达·戈德温(女)和4号飞行任务专家香农·露西德(女)。香农·露西德将留在和平号空间站上,作为空间站上的一名研究人员,然后在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下次飞行(任务代号STS-79)时返回。图1显现了这6位航…  相似文献   

18.
1993年10月18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10时53分(格林尼治时间14时53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58次飞行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15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STS-58。这次飞行是第二次“空间实验室”生命科学实验飞行,代号SLS-2(第一次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1991年6月5日一14日的STS-40飞行中完成)。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在质量为21840磅(9906千克)的欧空局“空间实验室”(Spacelab)的23英尺X16英尺(7.0米×4.…  相似文献   

19.
在起飞、爬升、巡航、下滑着陆和其它飞行过程中,发动机油门位置要根据不同飞行情况加以改变。对一个给定的飞行任务,发动机油门位置的变化方式可以有一个最有利的组合以使一架给定的飞机的飞行性能最佳。这一最有利的组合即称之为发动机最佳工作方案。本文给出了一种快速的发动机最佳工作方案的优选方法。 作为一例,我们将这里提供的方法用于优选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的最大航程。用本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和发动机工作方案选择不当的情况相比,航程可以增加(6~9)%本文还讨论了大气温度改变和发动机转速调节精度对最佳工作方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军用飞机座舱驾驶系统信息高度密集、任务复杂多变。为探讨信息加工类型与多任务协同对飞行员脑力负荷的影响,依据ACT-R认知模块与脑力负荷决定性因素的关联性,将飞行员的脑力负荷划分为感知负荷与认知负荷,并基于四维多资源干扰理论,考虑多任务协同作用时的资源干扰对脑力负荷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认知过程的飞行员脑力负荷动态预测模型。为校验所提模型,选取16名被试完成4种模拟飞行任务的脑力负荷评价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飞行任务在飞行绩效、NASA-TLX主观评价、平均扫视时间与扫视频率下的主效应显著(P<0.05),总脑力负荷预测值与NASA-TLX主观评价、扫视频率和心率呈显著正相关,平均脑力负荷预测值与飞行绩效、瞳孔直径和平均扫视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所提模型对飞行员脑力负荷的动态预测与评价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