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中国“嫦娥”再度远行,奔赴那谜一样的月宫。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嫦娥三号不再是在月球上空远眺,而是要在那片广寒宫里安家。嫦娥三号长得什么样?为什么要远赴月宫,怎样奔赴月球新家,在一路上将遇到哪些困难,“嫦娥”奔月为哪般?等等,我们将向你撩开它的神秘面纱,为你一一揭开这些问号。  相似文献   

2.
《航天》2012,(8):5-5
7月1日上午,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北京航天城内的“娘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舱,伴随“神九”3名航天员飞天返回的搭载物品一一亮相。  相似文献   

3.
令飞 《航天员》2012,(3):32-33
2004年,“龙”太空船还只是摆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桌子上的一张图纸。2012年5月22号,“龙”太空船成功执行首次国际空间站卒h给任务一一此时距“龙”太空船开始研制仅仅8年时间。  相似文献   

4.
杨建 《航天》2012,(9):58-59
7月18日,由中国宇航学会和美国海因莱因基金会联合主办、西北工业大学协办的第三届亚洲地区“飞向未来一太空探索创新竞赛”结果在古城西安揭晓。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薛济坤等的《“启明星”空间磁流体发电站》获一等奖,印度斯里兰纳玛斯旺纪念大学GaUtham等的《空间碎片的清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靖宇等的《宙斯之盾一一智能化多任务“太空能源保障系统”》获二等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姬聪云等的《“通天桥”航天运输系统》、北京理工大学陈世适等的《“四极型”防辐射太空建筑构架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邦华等的《魔方型深空探测飞行器》获三等奖。赵邦华等的《魔方型深空探测飞行器》同时获创新奖。竞赛组委会主席、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海因莱因基金会监管人Dula先生,海因莱因基金会亚洲区顾问李芙蓉女士,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润孝教授,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出席了本次竞赛的终评答辩及颁奖仪式。竞赛终评答辩评委会主任由来自印度的Bhandari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5.
在太空,很少有航天员经历过比“阿波罗”7号航天员更糟糕的时光了。这不只是指1968年他们有11天在轨道上测试运行特别狭小的“阿波罗号”指挥舱一一毕竟,这些都训练过了。他们没想到的是:所有人都得了重感冒。最开始是资深指令长沃利·斯基拉,然后是和他一个乘组的新秀航天员沃尔特·坎宁安和唐·埃斯利。  相似文献   

6.
一一 天线系统 电子组件(打开位置),一一一 遥测组件 电气和液压电源发生器 自动驾驶仪一 控制舱部件分解图“阿斯派德”导弹各舱段组件  相似文献   

7.
王一 《航天员》2013,(2):40-43
翻开刘旺的简历,发现他是异乎寻常的简单和优秀一一自小学习成绩优秀,高中三年—直担任班长,每年都是“三好”学生,从高二开始任学校学生会副主席,在高中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毕业时曾有被保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机会。在空军飞行学院,一直担任学员队团支部书记,四年里所有的文化课、体育、军事、飞行科目等考核全部为优秀,被评为优秀学员,优等生。毕业时获空军“全优学员”证章,高定一职.以正连职毕业。  相似文献   

8.
综合 《航天》2012,(6):6-6
4月30日凌晨4时50分,中国第12、1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升空。这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中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9.
星际 《航天员》2009,(1):60-63
2008年,无疑是个航天大年,在这一年,印度所进行的探月活动是仅次于中国的神七出舱活动的大事件:2008年10月22日,也就是在中国“嫦娥一号”完成全月图的拍摄后,印度将一颗名为“月船一号”的探测器发射升空,随后在2008年11月14日晚,“月船一号”释放了一颗月球探测器成功撞击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10.
胡杨 《航天》2012,(9):1-1
“这是一份来自一个遥远的小小世界的礼物。上面记载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科学、我们的影像、我们的音乐、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我们正努力生活着我们的时代,进入你们的时代。”这是35年前,“旅行者”1号携带的一张铜质磁盘唱片上,美国总统卡特对“外星人”的问候。在这个送给“外星人”的见面礼上,录制了地球上人类55种语言的问候语和各类音乐,其中包括4种中国方言及中国古琴曲《流水》。  相似文献   

11.
Robert  T.  HillRobert  T.  Hill  张子华 《空载雷达》2008,(1):1-5
这篇论文是基于2006年10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的国际雷达会议“雷达-06”上作者的报告完成的。此会议由中国电子协会(CIE)主办,是“五国,五年”系列国际雷达会议(包括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和美国)中最近的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佛教经典的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历经千年,其翻译方法、翻译模式、翻译理论对中国后世的翻译产生很大的影响.论文旨在解读汉译本《撰集百缘经》对于梵语原典 Avadānaataka中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行为的翻译方式,为中国佛经翻译史、佛经翻译理论提供新的梵汉对勘材料.支谦在翻译《撰集百缘经》时,使用了以下四种方式对译梵语过去发生的行为:一是通过汉语动词所构成的句子的顺序;二是使用“时间副词+动词”;三是使用汉语表示完成的动词“已”、“讫”、“竟”,将汉语的完成动词“已”“讫”“竟”放在持续性动词和非持续性动词之后;四是综合使用前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卫星应用》2009,(4):63-63
中新网太原12月15日电,北京时间十五日十时三十一分,中国在这里以一箭双星方式,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中国遥感卫星八号”成功送入太空,搭载发射的中国首颗公益小卫星“希望一号”也顺利进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14.
2005年2月,NASA探索系统任务理事会“人的健康和效能”办公室、航天操作任务理事会、空间和生命科学理事会和约翰逊航天中心空间和生命科学理事会“航天医学空间探索研究和技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航天医学路线图一一项减少人类太空探索风险的战略》的报告,正式公布了NASA航天医学路线图计划。  相似文献   

15.
易林 《航天》2014,(1):F0002-F0002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怀抱“玉兔”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公司概况 航天东方红卫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红信息”)是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卫星”)的全资子公司,2008年2月成立,注册地点为中关村南大街神舟大厦。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12,21(1):10-10
据新华网2011年12月27日报道,中国已经发射了10颗“北斗”卫星,建成“北斗”卫星导航基本系统。这一系统于当日开始试运行,并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免费服务,目前有用户十万量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并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有短文通信能力。前期系统测试和试验评估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具备25m左右的定位服务精度。  相似文献   

18.
易林 《航天》2009,(9):10-13
继载人航天、嫦娥工程之后,在不久的将来,首个中国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将在更遥远的火星上空出现,中国将展开自己的火星探测活动。2009年10月,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搭载在俄罗斯“火卫一土壤”探测器上,由联盟号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9.
北斗导航应用进入关键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工作委员会承办的“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应用论坛”上,担任论坛轮值主席的戚发轫院士在讲话中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公认的航天技术应用发展最快的大市场,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正进入一个关键阶段。所谓关键,核心在于,在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发展过程中,中国能否并且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卫星导航应用国内市场,从应用国外产品转变为应用国内产品,把“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可以看到,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两个关键词分别是“较短时间”和“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20.
“四个全面”已成为党和政府引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新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当前,要在保持“概论课”现用教材的完整性、统一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把“四个全面”引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并且不能过度解读和任性解读,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全面”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