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蕊 《国际太空》2011,(5):8-14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轨道服务技术已成为新发展起来的重要空间技术之一,其中空间交会对接(RVD)、空间机器人技术及出舱活动(EVA)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交会对接是实现空间装配、回收、补给及维修等高级空间操作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空间物理和空间环境探测对空间知识创新、探测技术创新及空间物理研究和空间环境预报的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空间运载技术方面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但在空间探测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是限制我国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庞统 《太空探索》2010,(6):44-47
<正>空间攻防是敌对双方利用太空为获得、保持战场控制权而进行的进攻性和防御性军事行动。实施和保障空间攻防作战的空间攻防技术有空间投送技术、空间态势感知技术、进攻性空间攻防技术和防御性空间攻防技术。冷战时期,空间攻防技术曾是美、苏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并以里根总统的"星球大战"计划达到高潮,但此后发展规模有所缩小,发展速度逐渐放慢。  相似文献   

4.
吴勤 《国际太空》2010,(1):27-32
<正>近年来,美国空间攻防对抗的发展迅速,在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方面一枝独秀,并继续保持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其他国家则进展相对缓慢。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空间态势感知依旧是空间攻防对抗的最优先发展领域;空间防护技术得到高度重视;空间进攻以技术探索为主;空间对抗技术发展思路与途径更加趋于攻防技术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先进电源技术是保障深空探测任务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梳理我国后续深空探测任务(月球极区探测、小天体探测、火星探测、木星探测等)对电源系统需求的基础上,对涉及空间应用的电源技术(化学能、太阳能、同位素及空间核反应堆电源)进行概述;针对深空探测对电源系统的需求特点,分别阐述了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源、钚-238放射性同位素电源和空间堆核反应电源的特点、发展简史、在深空探测中应用限制及发展建议,重点分析了钚-238同位素电源和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技术的关键技术、应用情况及应用前景,为深空探测先进电源技术的长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本刊是我国空间科学技术人员的一个学术园地。它广泛地报道我国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技术成就、学术见解和经验总结,也报道有关我国空间技术发展方向的理论探讨和技术研究,发扬学术民主、百家争鸣,开展学术讨论。稿件内容,以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和科技述评等形式为主,包括空间飞行器、运载火箭和探空火箭的总体系统工程及其分系统设计,航天动力学、跟踪测控技术、再入与返回技术、空间电子学、空间遥感、空间能源、空间物理学、空间材料及工艺…  相似文献   

7.
空间热离子能量转换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是未来空间任务大功率、长寿命能源需求的有力保障,热离子能量转换技术是空间热离子反应堆电源的关键技术之一。概述了空间热离子反应堆电源的总体构造及工作原理,从热离子能量转换的原理、热离子发电元件的类型及其特点、电极材料、试验装置等方面综述了热离子转换技术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空间极小推力宽范围可调推进技术是高精度航天器重点支撑技术,其性能决定了高精度控制任务的成败.在分析了空间极小推力宽范围可调推进技术内涵的基础上,对典型的宽范围极小推力冷气推进技术、电推进技术进行了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研究分析了空间极小推力宽范围可调推进技术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如极小推力模型及高精度闭环控制技术、高精度流量驱动控制技术、高精度流量测量技术、高精度极小推力测试技术.对空间极小推力宽范围可调推进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给出了我国空间极小推力宽范围可调推进技术的发展建议.首次全面、系统地对空间极小推力宽范围可调推进技术进行了综述、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美苏两国都发射核动力卫星。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发射了十几颗这类卫星,苏联发射的更多,令人瞩目。今后两国仍将继续发射这种卫星。一、核动力装置的优点空间核动力具有许多太阳电池无法相比的优点,它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可靠性高……。核动力所具有的优点很适合星际探测器使用。比如,美国前几年发射的旅行者卫星,要完成探测木星及土星的基本任务,需要有恒定的电力供应。而土星,木星及更远的星际区域太阳辐射通量低,若用太阳电  相似文献   

10.
为净化空间环境,针对航天器寿命末期离轨问题,对现有航天器离轨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航天器寿命末期离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总结了不同类型离轨方式的特点及适用对象,分析了各种离轨方式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提出了航天器寿命末期离轨技术各离轨方式的发展建议。通过调研发现:现有航天器寿命末期离轨技术可使航天器在25年内离轨,但在离轨装置可靠性、离轨过程稳定性、航天器离轨时间及离轨后处理等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国际太空》2013,(11):71
随着空间探索步伐的迈进,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空间环境对航天器材料与结构的影响,以便开展针对性防护。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防护材料与结构提供了广阔空间。空间环境防护材料与结构国际会议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首次会议于1992年召开,之后逐渐发展,吸引了加拿大、美国、亚洲、欧洲的工业界、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积极参与,成为空间环境防护业界的国际性大会。  相似文献   

12.
空间在轨增材制造(in-space additive manufacturing,ISAM)技术是一种“空间3D”打印技术,在在轨制造和空间基地建造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首先概述了空间在轨增材制造技术的主要内涵,进而全面梳理了国际上空间在轨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结合空间站、在轨航天器的需求,重点分析了空间在轨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对其原材料、技术手段以及设备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空间在轨增材制造技术现阶段面临的挑战。综合表明,特殊的空间环境(微重力、高真空等)都在紧密限制着空间在轨原材料、设备以及技术的选用。最后,基于当前空间在轨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需求以及可能的实现途径,为中国空间在轨增材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刘纪原提出 国际空间合作四原则 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原,率中国航天代表团出席了去年10月9日至14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举行的第45届国际宇航联合会大会,在会上提出了开展国际空间合作的四项原则。一是和平利用国际空间资源,发展卫星及应用技术,为发展经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空间优势争夺加剧、空间碎片增长以及空间对抗技术发展,空间安全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空间态势感知包括对空间目标的探测、跟踪、识别、编目、表征,对空间事件的评估、核实,以及对空间环境的监测预报等,是了解与应对空间威胁、确保空间安全的基础,近年来受到航天国家高度重视。美国作为拥有最多空间资产、对空间依赖最强的国家,大力发展空间态势感知能力,重点发展具有全天时、全天候探测优势的天基系统,实施了一系列天基空间态势感知装备部署和技术研发计划,构建全维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天基空间态势感知系统包括专用空间目标监视卫星、具有空间监视能力的导弹预警卫星、具有空间目标监视能力的技术试验卫星,以及空间环境监测卫星。本文重点关注专用空间目标监视卫星和有关技术试验卫星。  相似文献   

15.
地月空间为推进科学、技术和探索提供了巨大潜力,是人类活动的新区域。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发布首份国家地月空间科技战略,为协调美国政府各部门及合作者在美国空间优先事项框架下开展负责任的、以和平为目的的、可持续的地月空间探索与利用,提供了早期共同愿景,并首次提出地月空间早期发展的4个最高优先级的科学和技术目标,包括:支持研究和开发,以实现未来地月空间的长期发展;扩大地月空间国际科技合作;将美国的空间态势感知能力拓展到地月空间;通过可扩展和可互操作的方式实施地月空间通信和定位、导航和授时,以促进地月空间科学发现、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6.
高精度时间频率在空间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探讨CSCD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上世纪50年代原子频标出现以后,极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原子频标的发展,高精度时间频率信息在空间科学技术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在空间科学、基础物理以及卫星导航技术方面应用前景,并对国外正在开展的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技术方面的计划、准备开展的相关应用研究,以及对毫秒脉冲星守时技术也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给出了开展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技术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各国空间竞争不断加剧,特别是2017年,主要航天国家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发展进一步提速。美国继续引领世界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发展,强化空间安全地位,调整和完善空间作战理论与组织机构,高频次开展空间作战演习,推动空间力量向战役战术层面应用。俄罗斯加强空间力量建设。2017年7月,俄罗斯完成《2025年前国家武器装备计划》草案编制。在空间作战  相似文献   

18.
1988年过去了,回顾1988年各国的空间活动,除印度连遭失败外,其他国家的空间活动简单汇集如下: 1.美国里根总统1988年初发表了新的国家空间政策声明,声明中强调空间私营化、扩大地球外载人空间飞行长远目标、继续对太阳系进行探索,又被称为“开拓者”政策,旨在发展空间风险的基础技术及空间站,鼓励私营“工业空间装置”与未来永久空间站对接飞行。美航宇局根据总统新的空间政策,在几家航宇公司和大学协助下,制定了发展高  相似文献   

19.
1984年(万美元)1985年(万美元)1986年(万美元)一空间站 空间站 系统确定 技术与管理二、空间运输系统 空间运输能力发展 空间实验室 末级火箭 工程技术库 有效载荷操作与辅助设备 预研计划 系绳卫星系统 轨道机动飞行器三、空间科学与应用 空间科学与应用 天文物理学 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展 伽马射线观测台发展 航天飞机/空间实验室 发展及飞行管理 探险者发展 飞行操作与数据分析 研究与分析 准轨道计划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飞行试验 生命科学研究与分析 行星探测 伽利略发展 金星雷达绘图仪飞行 尤利西斯(以前称国际太阳极 轨道飞行) 火星观测…  相似文献   

20.
以太阳帆深空探测为引子,对以在轨3D打印及装配技术为基础的在轨制造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在轨3D打印技术的技术优势、技术可行性以及在轨装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重点研究了美国NASA资助的“蜘蛛制造”在轨制造技术,此项研究成功地将在轨3D打印和空间自主装配有机结合起来,有望突破目前空间可展开机构无法达到万米量级的技术局限性,为中国深空探测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