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技智能材料结构重点实验室”是部级重点实验室 ,“智能材料与结构”是我校“2 1 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之一。“航空科技智能材料结构重点实验室”前身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材料结构研究所。该所成立于 1 991年 ,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专门从事智能材料结构研究的机构之一。自成立以来 ,研究所已获得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材料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 ,共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两项。至今研究所为国家培养了 30余名博士及博士后 ,近 2 0名硕士。鉴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材料结构…  相似文献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是目前国内唯一专门从事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的部级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院士、智能材料与结构专家陶宝祺教授为现任重点实验室主任。1 997年 ,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正式批准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项目报告 ,正式立项 ,重点实验室进入了边建设边运行阶段。重点实验室具有鲜明的航空航天特色 ,研究方向是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的综合性能和材料 -元件的制备与集成技术。实验室的 6个研究单元有 :智能旋翼、自适应机翼、结构的健康监测、结构的减振降噪、材料制备与元件集成和性能测试。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所提出的智能材料结构在柔性变后缘机翼气动特性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在跨声速风洞中运用模型变形视频测量技术测量了机翼后缘的偏转变形量,并记录了偏转变形的动态过程。同时测量了上翼面的压力分布。实验马赫数0.4~0.8,模型迎角0°~6°。分析了来流条件对结构变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声速条件下,智能材料结构在气动载荷作用下能够驱动机翼后缘偏转变形。驱动力一定时,变形能力受到马赫数和迎角等因素影响。马赫数增加会减弱智能材料结构的变形能力,导致变形速度减小,后缘偏转角降低。迎角的影响较为复杂,且与马赫数的影响相互耦合,马赫数越高迎角的影响越强。最后,通过对后缘压力分布形态的分析得出,变形后后缘是否发生流动分离是影响智能材料结构变形能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是国内目前惟一专门从事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的部级重点实验室 ,1 997年由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投资 1 2 0 0万元建设。拥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科研队伍 ,实验室的创始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陶宝祺教授 ,现工作人员中 75%具有博士学位。重点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智能材料与结构的研究 ,在智能旋翼、自适应机翼、复合材料构件的健康监测、飞行器结构的减振降噪、传感 /驱动材料和元件的集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已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 1项、省、部级科技…  相似文献   

5.
智能材料结构在民用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智能材料结构在民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民用方面的一些实际应用。首先介绍光纤传感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接着叙述建筑及桥梁结构的主动控制及采用信息调整公路实现远地监测的智能民用结构。智能材料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一新技术在民用上的应用研究也正在不断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技术会在越来越多的实际民用场合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6.
智能材料具有自监测、自控制和自修复等一系列"智能"功能,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主要分析内部嵌有压电材料的复合材料智能板。首先给出智能材料的本构方程,接着分析了智能板的平衡方程,并对其有限元的建模技术进行了讨论。最后列举了复合材料智能板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变体飞行器在航空、航天和兵器等领域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前景。智能变形与飞行控制技术是包含众多学科和应用的综合性技术。首先归纳了变体飞行器的具体分类及特性,分析了变体飞行器的变形结构和智能材料发展状况,研究了变体飞行器的动力学建模与飞行控制技术,总结了变形技术在微小型飞行器、无人机、高超声速飞行器以及导弹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全局高度仿生化和高速跨域化、结构与控制耦合影响机制、智能材料和变体结构驱动一体化等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智能材料结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智能材料结构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进展很快。它的兴起将冲击材料研究部门,并引起了结构设计部门的变革。本文主要介绍埋入传感元件、驱动元件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图形特征识别及新型声发射系统的三种强度自诊断智能结构,埋入形状记忆合金丝的大面积强度自适应结构,以及预报材料疲劳寿命、减振降噪、无舵面机翼和光电红外隐身等智能结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所观察到的一些损伤形式,对智能结构的损伤和失效问题进行了初步研讨。中给出了失效的定义和一些可能的损伤形式,并指出智能材料结构的损伤和失效研究重点应放在对其功能失效的研究上。用有限元法初步分析了压电驱动器部分脱粘对结构静变形控制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压电驱动器部分脱粘会减弱其驱动效率,从而影响对结构静变形控制的能力和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系列讲座的第三篇,以智能材料组成的杂交阻尼为主,介绍有关杂交阻尼的研究成果。对杂交阻尼进行了分类,讨论和比较了各种类型的杂交阻尼,包括:阻尼层结构的配置、主动和可控约束层阻尼板的建模及性能比较;电流变和磁流变阻尼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可控压电传感阻尼的机理及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杂交阻尼在航天结构中的应用前景及其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具有减振降噪功能的压电智能结构是智能材料与结构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航空航天领域存在一些典型结构,如飞机机舱、空间站、卫星太阳能帆板和通讯天线以及直升机旋翼等,其振动与辐射噪声造成很多不利影响。为了研究这些结构的振动与噪声控制方法,制作了几个实验模型如大型薄壁复合材料圆桶、柔性梁、钢架及旋翼系统模型,通过压电传感器、驱动器布置数量和位置的优化,采用不同的控制算法,在基于个人计算机的测控平台上进行了振动控制实验,取得了明显的减振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主、被动振动控制一体化理论及技术(Ⅰ)--导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是系列讲座的第一篇。针对工程中复杂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本文以一个典型的航天结构为例,对振动控制一体化理论和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以解决振动控制技术在复杂结构中实现的问题。对各种振动控制策略、控制材料和器件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并对振动控制一体化策略实现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控制律中的鲁棒控制,作动器和传感器的优化配置问题,智能材料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特别强调了杂交阻尼在结构减振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控制机理、优化设计以及智能结构的发展和研究目标,指出振动控制的研究必须与具体工程问题结合,强调试验的重要性,建议建立合作研究的标准化验证模型,促进振动控制一体化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压电陶瓷元件是目前在智能材料结构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驱动元件。建立驱动应力与控制信号之间的关系即传递驱动方程,对于分析压电陶瓷元件的驱动特性非常必要。本文以剪滞变形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压电陶瓷元件在驱动结构时的应力传递过程,建立了传递驱动模型;并以PZT5型压电陶瓷元件驱动玻纤/环氧层合板为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驱动模型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和所建模型对影响压电陶瓷元件驱动层合板性能的一些主要参数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磁致伸缩作动器的设计及其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磁至伸缩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智能材料,置于磁场中会发生物理变形。本文利用它的一特性,设计研制了一种用于试验的磁致伸缩作动器。此作动器具有变形大,承载力强和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含损伤SMA增强智能复合材料的一维增量本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马氏体相变热流-温度曲线的唯象模拟.以及马氏体体积分数与热力势对温度偏导数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马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借助细观力学模型,研究了纤维断裂和剥离对宿主材料刚度和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引入了纤维断裂损伤度、纤维剥离损伤度和界面影响系数等表征损伤程度的物理量。并最终建立了考虑这些损伤影响的形状记忆合金增强智能复合材料的一维增量本构关系。本文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智能材料结构的损伤及失效问题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9月 5日上午 ,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有关领导一行 3人来我校视察 ,重点了解我校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在科学馆举行的欢迎仪式上 ,伍贻兆副校长代表校领导对国防科工委3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用一天的时间 ,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的领导在实验设备处的刘凤英副处长的陪同下 ,视察了我校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气动研究所、无人机研究所、振动研究所、武器装备先进制造工艺重点实验室、航空电源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等 ,高正、明晓、张曾、朱荻、严仰光教授、吕庆风总师、袁慎芳副教…  相似文献   

17.
智能旋翼—一种极有前途的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直升机旋翼各片桨叶后缘安装主动控制附翼(ACF)的智能旋翼新概念,发展十几年来,特别是在智能材料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正越来越受到直升机界的重视。本文简要概述了智能旋翼概念的由来、发展现状以及主动附翼控制振动的基本问题,指出该技术是一种具有卓越潜能、极具应用前景的直升机振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台风"达维"登陆时广州中信广场风场及结构响应的现场实测数据,对于风场特性和结构加速度响应状况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上空强风"达维"的湍流度比较大,在台风"达维"作用下结构的横风向响应与顺风向响应接近;同时在不同的时距条件下对风场特性与结构加速度响应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由分析可知取3min为基本时距时风速与结构响应的相关性系数值较高,说明在确定结构的风荷载和计算结构风致响应时取基本时距为3min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甘晓 《今日民航》2013,(2):114-114
正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脂类的关键成分,也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化学家发现,在结构上,一些脂肪酸因为具有某种特殊的结构,被称为"不饱和"脂肪酸。另一类则不具有这样的"不饱和"结构,顺理成章地被称为"饱和"脂肪酸。而由于"不饱和"结构的数量和位置不同,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结构各不相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当然,它们的性质和营养价值也各不相同。随着人们对营养的追求,食用油究竟需要"饱和"还是"不饱和",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的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形状记忆合金( S M A)的性能测试和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的角度出发,论述了 S M A 驱动元件的应力、应变、温度和相变之间的测试关系,并通过分阶段和不同的变量组合,对直径0.5m m 的 Ni Ti S M A 丝( Ni49.2% at Ti)的基本驱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分析,测试内容主要集中于相变温度、自由状态下的最大回复应变、约束状态下的回复应力等。结果表明, Ni Ti S M A 丝的应力应变温度关系呈现出高度的非线性,环境温度和外加应力是影响 Ni Ti丝性能的主要因素,外载荷将使相变温度升高;约束回复中,随着约束应变量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 Ni Ti丝的回复应力也增大。该测试结果为更好地监测和控制 Ni Ti S M A 的驱动行为、设计 S M A 驱动元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