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通过φ0.67× 0.23× 50mmHaynes—188合金毛细管内孔的电抛光试验提出并阐明了先用毛细管内孔的电抛光方法控制毛细管临界流量的增量,然后再用空拉压缩外径的方法控制毛细管临界流量减量的方法精确控制卫星推力器肼喷注毛细管临界流量的原理。文章指出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精确控制毛细管的临界流量,而且还会大大改善毛细管材料对肼流体的相容性和长期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矩形截面纯铜带按一定间距呈直立状缠绕在毛细管外表面上,制成带散热片毛细管。其关键工艺是将散热片呈直立状牢固地缠绕在毛细管外表面,从而提高了制冷器性能。  相似文献   

3.
小型制冷系统的节流装置通常采用毛细管。它具有平衡较快、结构简单、成本低、质量稳定等特点。论文对CFZ0.4D型家用除湿机制冷系统中的节流装置——毛细管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符合设备性能要求的毛细管最佳参数值。  相似文献   

4.
王幸果 《火箭推进》2003,29(6):59-63
本文研究了利用毛细机制被动地控制微推进系统中推进剂流动这一思想.毛细管由半径不同的两段组成,用于被动推进毛细管内流体的流动,且保证推进剂持续供应微推力室.研究人员建立了简单的一维流体模型,用五种不同的流体及大小不同半径的毛细管组合进行了试验验证,从理论流体模型得到了无量纲的相似参数,并利用相似参数将包含四种变量的试验数据转换成适用一维理论模型计算的一种变量的试验数据.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重量场进行修正,从而使试验结果与理论模型更加相符.最终试验验证的计算公式将为微推进系统中被动毛细管推进剂供应装置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硬磁毛坯细裂纹进行了描述,简要分析了硬磁毛坯细裂纹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原因分析中发现这种细裂纹的粗细度与毛细管管径相当,利用毛细管作用原理,给出一种简便的测试方法。这种测试方法简便、经济、快速,对硬磁产品质量的同期控制、事后控制,均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微小空间的相变传热和流动的微尺度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包括下列几个方面:固体表面上薄液膜厚度的微尺度效应;圆形截面毛细管管径的微尺度效应;毛细管的截面形状微尺度效应;壁面纳米级粗糙度的微尺度效应;微型热管(MHP)的微尺度效应和连续性极限、堵塞极限;平板热管(FMHP)的壁面粗糙度微尺度效应和沸腾极限;脉动热管(PHP)管径的微尺度效应;薄液膜的稳定性等。研究分析了上述各方面微尺度效应的机理,归纳推知增加每个薄液膜区域的面积和增加薄液膜区域的数量这两种方法均可提高蒸发器的性能,后一种方法可操作性强,为高效蒸发器性能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用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cPP/nano-TiO2复合材料在通常剪切应力下的流变性能.用热重对复合材料的降解温度进行了测定,发现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降解温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用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cPP/nano-TiO2复合材料在通常剪切应力下的流变性能。用热重对复合材料的降解温度进行了测定,发现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降解温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基于线性稳定性分析的蒸发毛细弯液面的显式稳定判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明  Tarik Kaya 《宇航学报》2010,31(5):1487-1494
蒸发毛细弯液面稳定性对毛细抽吸换热装置的运行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弯 液面的蒸发80%是发生在一个微小的区域,即薄膜区,因此可以预期,不稳定性将最先 产生于这一区域。薄膜区的界面会受到多种作用力的影响,例如脱离压力,蒸发质量损失, 蒸气反冲以及温度梯度引起的热毛细作用,其机理相当复杂。本文对处于蒸发状态下的非等 温弯液面薄膜区进行线性稳定分析,并通过施加小扰动于界面演化方程,获得了蒸发弯液面 固有稳定性判定准则。该准则仅取决于毛细管弯液面温度、工质热物性以及毛细管几何尺寸 ,对毛细抽吸换热装置的应用有很好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葛明和  李慧 《火箭推进》2010,36(2):10-14,47
研究了凝胶DT-3的流变特性、流量特性,利用凝胶DT-3推力器试验件进行了热试车。结果表明,凝胶DT-3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表现出剪切稀化的非牛顿流体特性;温度、压降和几何结构对凝胶DT-3的流变特性有明显影响;适当增加毛细管喷注器直径有利于凝胶DT-3的流动及雾化;试验件点火工作正常,室压稳定,比冲性能为液体DT-3的90%。  相似文献   

11.
三元乙丙绝热层中残留α,α-二甲基苯甲醇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外标法研究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用三元乙丙绝热层中残留α,α-二甲基苯甲醇的定量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溶剂浸泡方式萃取出残留α,α-二甲基苯甲醇后直接进行分析,能得到较好的定量结果,可满足实际测试需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时间适中、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赵玖玲  强洪夫 《固体火箭技术》2011,34(5):614-618,622
为研究复合推进剂AP/基体界面脱湿机理,建立了基于粘聚力界面模型的双尺度有限元损伤分析平台.为确定界面模型的输入参数,采用点滴法和Washburm毛细管上升法,分别测得基体与AP颗粒的接触角,再经Young's方程计算得到界面的粘附功.通过对不同体积分数下简化配方推进剂试件的拉伸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显示,两者具有较...  相似文献   

13.
工 艺 技 术 研 究18%Ni马氏体时效钢焊接…………………………………………1.1卫星姿控推力器肼喷注毛细管临界流量的控制方法……………………1.11LF21铝合金氢气保护钎焊工艺研究…………………………………1.20乙二胺四乙酸钠直接镀铜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现有原材料体系的基础上提高由树脂基体主导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将碳纳米管与环氧树脂混合制备纳米复合树脂基体,再与T700炭纤维增强体复合,经模压成型碳纳米管混杂多尺度复合材料.实验中,采用超声工艺使碳纳米管分散于环氧树脂中,毛细管实验和金相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在20 kHz和30 min时,碳纳米管分散均匀,纳米复...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熔化的钎焊料借助毛细管作用在接头间隙中浸透,而形成“钎接接头”是钎焊的基本点,为此熔化的钎焊料必须很好地润湿接合的部件。在钎焊加热循环中全部待钎焊区域、被钎焊部件表面应防止氧化、渗碳或氮化,必须保持清洁。还要根据钎焊料合金元素的成分,来控制其挥发等等,总之控制钎焊气体介质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在将纤维预制体视为“毛细管束”的基础上,采用达西定律建立了离心加速场中金属液浸渗纤维预制体的浸渗动力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分析了离心加速场中金属液浸渗纤维预制体的临界转速,考察了金属液浅注量、设备转速、铸件高度、金属液原如外半径以及纤维预制体孔隙率对离心加速场中金属 浸润纤维预制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液浸润纤维预制体的临界转速只与临界压力、金属液的浇注量、铸件高度以及纤维预制休性质有关;增加金属液浇注量、设备转速及金属液原始外半径,降低铸件高度、预制体纤维体积分数,有利于金属液的浸渗。  相似文献   

17.
蒸发毛细弯液面的稳定性对两相传热装置的运行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弯液面的蒸发50%以上发生在一个微小区域,即延展薄膜区,可以预期不稳定性将最先产生于这一区域。为对蒸发弯月面的稳定特性进行机理性研究,首次提出一种将线性稳定性分析与薄膜区传热传质数值分析巧妙结合的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传热传质数值分析获得能够反映弯月面稳定特性的特征膜厚和长度,并将其应用于线性稳定性判据以获得弯月面的临界过热度。分析表明,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有效揭示蒸发弯月面的稳定机制,特别是毛细管半径、弯液面温度和工质的热物性对弯月面稳定性的影响。与相关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比较,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气密装置的作用,针对在工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对气密装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进行了相关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对油封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RS码的优点及选用RS(31,15,17)码的原因,阐述了RS码的构成及其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RS(31,15,17)码的编码设计和译码设计,用软件实现了编,译码过程并进行验证,得到了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面AIS设备覆盖范围有限,无法满足远洋航运船舶对AIS技术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可搭载于低轨卫星的双通道星载AIS接收机,首先,针对低轨卫星的工作平台,分析了星载AIS接收机的链路、灵敏度指标和多普勒频移,得到了在低轨卫星平台上对AIS接收机的增益指标要求和面对的难题,由此开展了星载AIS接收机的方案设计,对其组成架构、硬件平台和解调算法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一种双通道AIS接收机,可同时解调四个频道,硬件平台采用了可重构的思路,对AIS信号的解调算法进行了简单阐述。对工程实现产品进行了地面灵敏度指标测试,并搭载卫星在轨接收数据。结果表明双通道同时覆盖四频道的设计,增加了AIS信号的接收数据量,并且可重构的软硬件平台和先进的解调算法,降低了硬件开销,提高了可靠性,为星载AIS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