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在2003年2月中旬,北京UFO研究会周小强接到朋友电话,说他的岳父看见了不明飞行物并拍了下来,老人希望北京UFO研究会能来调查一下,给一个专业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臧英年 《太空探索》2006,(12):28-29
受中国宇航学会的邀请,我的外甥卢杰和他的妻子丝婷干2006年10月21日至10月29日在北京南京和上海进行了访问参观,卢杰曾于1992年来北京参加世界物理学家会议,做过专题报告,因此这是他第二次来中国。丝婷则是第一次,在此期间,我全程陪同并记下了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3.
渊源古远的新兴技术 随着火药的出现,中国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固体燃料的应用。起先是用于娱乐目的,后来用于军事作战中。在中国明朝军事著作中就有“神火飞鸦”、“火龙出水”等具有现代火箭雏形的记载。在世界上也是中国人最先试图乘坐火箭上天。  相似文献   

4.
10月20日,刚从太空返回的世界上第三位太空游客奥尔森现身北京,参加了“太空探险中国行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奥尔森先生用照片介绍了他自己在太空的故事和体验,他说在太空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浮游和观看地球。回到地球后,第一天感觉有点头晕.第二天就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相似文献   

5.
陈彩连  夏丹 《太空探索》2006,(12):23-27
金秋十月,应中国宇航学会的邀请,美籍华裔航天员卢杰博士来北京作了参观访问,我们杂志社特地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6.
1971年12月30日,中午时分,一辆北京牌吉普车飞驰在罗布泊西侧博斯腾湖旁的柏油公路上。天气异常寒冷;车内温度很低。平常,坐在车上的这个人比别人更怕冷,但今天,却一点也没有冷的感觉,因为再过一个多小时,他就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规定的时间,亲手把我国第一枚实战用氢弹投向靶标,从而产生一条震惊世界的新闻,这使他激动不已,浑身发热。他,就是今天整个核试验基地最引人注目的人物,空军某强击机团团长、投掷氢弹的主飞行员杨国祥。  相似文献   

7.
11届北京国际航空展览会于9月21日上午10时在国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北京国际航空展览会由中航一集团、中航二集团、航材集团公司、中国国际贸促会、中航技、中国国际展览公司主办,得到了民航总局的特别支持,民航总局副局长杨国庆出席了开幕仪式。本届展览会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5家公司参展,是历届参展公司最多的一次,展区面积也比去年增加了10%。北京国际航空展览会从1984年至今,历经23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航空展会。据有关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8.
我们形容一件事情非常难做,俗语讲"比登天还难"!然而科技发展的今天,登天再也不是神话.现在看来入地要比登天难得多.明朝的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能人地的能人"土行孙",但此人也不能遁入地心.  相似文献   

9.
2006年初,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北京161中培训中心承办的新一期全国“少年宇航技师”导师培训班在北京开幕了。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健为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作了一场航天科普报告。中国宇航学会太空探索杂志社社长田如森、北京市科技活动中心主任王肃平也应邀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0.
李元 《太空探索》2007,(10):60-61
太空美术、天文美术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随画家的着眼点而各有不同。日本青年数字宇宙艺术家加贺谷穰,1968年出生,可谓后起之秀。近10年前我在东京和他初次相识时,已经发现他在星图艺术方面已有相当成就,不久前我们在北京重逢,他已经是载誉世界的人物,特别在动漫方面更受到青少年的热爱。他虽然有很多的天体宇宙方面的画作,但今天我只想介绍几幅星座和美术相结合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位贡献卓越的导弹专家,也是一位人人称颂的全国劳动模范 人生真是富有戏剧性,40多年前,当黄纬禄来到北京西郊这个警卫森严的神秘大院时,他想的是  相似文献   

12.
康尔 《飞碟探索》2010,(5):30-30
15时30分,园艺工赫克托德尔正在花园中劳作。天湛蓝湛蓝的,温度也不错,从东面有一阵微风拂过。突然,他看到一个奇怪的圆盘状物体飞近他,并发出一种像是电动机马达或风扇之类产生的声音。他抓起自己的相机拍了几张照片。不久,该物体飞过他的头顶从相反方向消失了。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尤里·加加林太空飞行40周年的大会上,我有幸见到了俄罗斯航天员——托卡列夫。和我想象中的航天员不太一样,站在我面前的托卡列夫显得略微削瘦。但他身体非常好,而且也非常健谈,他对中国能够举行这么一次纪念活动表示非常感动,并向大家介绍了他本人在太空生活的感受。1995年5月27日到6月6日托  相似文献   

14.
正1958年9月,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共有8人被分配到北京工作,魏其勇是其中一个。在前往北京的火车上,这8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很快就亲如兄弟,并约定日后务必要多联系。然而谁也没想到,在北京站道别之后就从此失去了联系。不过,那已经是后话了。也就是在那一年,闫五福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他所在的部队是一支在朝鲜战场上屡立战功的英雄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  相似文献   

15.
《飞碟探索》2008,(1):10-12
1971年9月26日18时58分~19时07分,江苏扬州北部邗江槐泗公社的纪翔和扬州南部施桥镇的陶思炎,分别在两地同时惊异地观测到一次奇异的天象。一个满月大小的螺旋状发光物出现在西北夜空,仰角10°~20°。这个发光物静悬在夜空,无声,仿佛在挑战着人类的智慧。同时,在北京大兴黄村的贺增荣也在西边夜空看到波纹状的发光光环。他定睛观察了5分钟,发现该发光物是静止在空中的,没有声音。  相似文献   

16.
2000年~2001年,在西方国家的一些网上论坛中出现了一位自称是来自2036年的时空旅行者。他预言了许多将在未来发生的事情,有些通俗易懂,有些却很隐晦。他的预言在互联网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人相信他是时空旅游者,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他是骗子。虽然他早在2001年3月就从网上消失了,但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谈论着这个时空旅行者,美国的广播上有时也会提起这个神秘人物。  相似文献   

17.
航天军工单位是人们眼中旱涝保收的金饭碗铁饭碗,随着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也走入了改革的深水区,甚至经历了跌入谷底的阵痛:曾贷款几千万元发工资。在经过痛苦的磨砺和调整后,他们绝地反击,重新崛起,回归冲顶的状态,瞄准并跻身国际市场。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率领团队搏击逆境的带头人—岳涛所长。有着专业的技术背景,做过市场经营和人力资源工作,读过中欧EMBA的他,受训于尖端正规的经营管理培训,多种经历的融合,使他能以多维视角,向记者展现其清晰的经营战略目标和举措,勾勒出这支精锐团队重新飞腾的轨迹,这为我们探寻军工单位改制提供了良好的案例和思索。  相似文献   

18.
1999年4月上旬,黑龙江凤凰山孟照国接触外星人事件的重要调查人陈功富教授来北京办事。他任教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多年来一直从事UFO研究工作,著述很多。英国研究麦田怪圈的专家曾和他交流,并寄给他一些麦田怪圈的图片。我们约请北京几个会说外星语的朋友:马老师、袁放、王纬、许琳等一起座谈,尝试通过她们用外星语与外星人对话联系,破译麦田怪圈的奥秘。1999年4月12日上午,我们七八个人聚在一起。马老师是北京某学院副教授,英语翻译,北京UFO研究会的原理事,她和孟照国保持着联系(1999年10月份,她和爱人一道去黑龙江凤凰山见了孟照国,她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曾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并有引以自豪的航海记录,但在明朝由于复杂的原因,使航海业停滞而最后衰落。对于这段我们几乎淡忘的史实,却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在美国有关空间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的论述中多次出现,并常作为反证说明保守导致落后的道理,对此应引起我们的...  相似文献   

20.
波托韦洛连接两个大洋的桥梁魏柯玲1502年11月,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他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寻找黄金和通向大汗帝国之路的旅行中,曾在现巴拿马的一个海湾躲避加勒比风暴。他在写给西班牙国王的信中说,到达这里的时候,他带领的是一队“丢失了锚和索具的漏船,破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