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我人的想象中宇宙是无穷的.但天文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可视的宇宙是有限的.其半径不超过150亿光年,这个结论源于一个定律——哈勃定律告诉我们,人类可视的宇宙半径仅此而已.在此之外是什么仍然未知.射电天文学家们尽了最大的努力试图去发现这个极限外的的世界,但仍然一无所获.这个结论或许使人类感到沮丧:原来人类生活在一个半径为150亿光年的球内.而想象一下UFO在宇宙中自由飞翔的情景,宇宙仿佛太小了,虽然如此.就目前的人类而言.150亿光年半径的球内的未知出太多了.而神奇的UFO则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UFO=飞碟     
UFO现象的产生,给地球人类带来了一个奇妙的话题和无限的遐想:UFO是什么?UFO现象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广漠浩瀚的宇宙中是否有高级生命形式存在?等等。对困扰了人们几十年的UFO现象,广大青少年朋友也很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为了科学地解释UFO现象,我刊与中国UFO研究会合作,从本期起,开辟了这个“UFO之谜”栏目,邀请有关专家和人员来谈谈UFO这个话题。青少年朋友看过这个栏目后,有什么想法和疑问欢迎来信,我们将在“UFO信箱”中予以解答并和青少年朋友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突然的觉醒     
我讲述的是一件发生在康乃狄格州的我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那个炎热的夏天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事情就发生在1987年8月的一个早晨.在继续讲述之前,我要介绍一些有关我自己的情况.我对UFO并不陌生,我从事UFO研究已经快50年了.你可以叫我UFO专家,这头衔对我并没有什么不方便.我在UFO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很广博,这一点并不是这个看上去自大的头衔能衡量的.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不断目击到空中的不明飞行物.由于它的奇异性和高科技飞行特征,一直以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探究兴趣.一些人相信UFO的存在;一些人对UFO是否为真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更多人因没有兴趣或无暇顾及而不置可否,这很正常.根据可靠的目击报告,我们可以肯定有真的UFO的存在,但肯定存在UFO现象和肯定UFO可能来自天外,这是两个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2005年3月23日,雷锦超告诉北京UFO研究会秘书长周小强,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的郑博士拍摄到UFO图片.拍摄时间是2005年3月22日9时46分~11时16分,共有343幅连续的UFO照片. 3月24日20时30分,周小强、印兆霞、谷庆文一行三人,前往北京理工大学,对郑博士进行了现场采访调查.  相似文献   

6.
在对UFO现象的认识上基本存在着肯定与怀疑两种理论,其围绕的中心问题是UFO现象是否是地外文明现象.肯定的理论在大量目击报告和文献记载的基础上认为:UFO是真实存在的外星文明生物的宇航器,是地外文明世界负有某种特殊使命的来访者.执怀疑观点的人则认为:UFO现象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心理现象,诸如幻视、臆想之类;另一类则是对某些客观现象如极光、流星、昆虫的集群飞行、气象探测器、飞机和卫星残骸等现象的错误认识,是对地球自然和文明现象的误解.  相似文献   

7.
中国篇China 在1984年1月,北京UFO研究会筹备小组正式成立,由高原等5人组成. 1987年1月10日,四川丰都UFO研究会召开年会,发行会刊第一期.  相似文献   

8.
从对UFO大量的目击报告的分析中应得出一个结论:出现的大约90%的UFO,飞行时周围都环绕着某种火焰状光晕,它有点类似等离子层.因此,法国科学家贝尔热院士和瓦列教授提出了一种重要的假说.他们认为,UFO周围环绕的这个火焰状光晕就是一个“低温等离子层”,它是自然形成的,这正是UFO飞行的技术原理.UFO本身能生成一种介质,它就是在这种介质中飞行的,它凭借着这种介质既能在大气层中飞  相似文献   

9.
有95%的美国人至少听说过或阅读过关于UFO的故事,其中57%的人相信UFO是真实存在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和里根也称亲眼见过UFO.  相似文献   

10.
古今中外,在众多的UFO事件中,UFO表现出来的特点,如突然消失、不愿与人接触以及当事人被洗脑等令人困惑。今天,如果我们的探测器在外星系发现了一群有生命的个体,我们却拼命地躲藏,清除我们留下的所有痕迹。那么,这个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日语教师,曾经在2000年和2002年四次目击UFO,之后,我再也没看到过UFO.直到2008年3月4日晚,当再次看到了我无法解释且跟之前四次不同的UFO时,才决定把这几次目击UFO的经历一并写下来,与广大UFO爱好者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2.
随着苏联的解体,一些严密封锁的档案资料逐渐解密,铁幕慢慢拉开,越来越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在世人面前露出了真面目.对UFO研究爱好者而言,苏联作为一个先进的航天强国,在发展航天技术的过程中,获取了哪些有关UFO的绝密信息,又是怎样实施对各种异常现象的研究,在研究中投入了哪些力量,有什么研究结果,都是大家迫切想了解的.人们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期待能得到出乎意料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在2005年10月1日,有120人步入位于利兹的利兹橄榄球拥趸俱乐部,参加为期一整天的2005年英国UFO研讨会.近20年来,利兹曾承办过多次UFO会议,但自从2003年9月英国杂志的创始人之一格雷厄姆·伯德萨突然去世之后,就一直未开过会.  相似文献   

14.
周小强 《飞碟探索》2007,(12):10-11
与目击者的会晤2006年6月8日20时,北京UFO研究会副理事朱进、秘书长周小强和调查员印兆霞等人分别驱车前往目击人——海淀区车道沟李强先生的家里,进行有关UFO事件的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5.
从1978年~2005年,一个神秘而又混沌的UFO世界展现在国人面前,并且在逝去的漫长岁月中,屡屡在不经意间散发着美妙而又迷惑的魅力;从1980年~2005年,历史长河的一瞬间、UFO探索的25年心路、百年人生旅程的精彩四分之一,UFO爱好者和他们的组织,经历了兴奋和失望,有的退出了,有的彷徨了,还有的在期待;从1981年~2005年,《飞碟探索》作为UFO聚焦中心,成就了不可磨灭的一段辉煌,并将迎来创刊25周年。在这个值得回味的日子里,《飞碟探索》推出了一个讲述过去的专题——“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是一组系列文章。杂志将邀请国内资深UFO研究者、亲历UFO事件调查的爱好者,为您全景式地描绘中国自开展UFO研究以来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影响重大的UFO事件。尽管某些事件在今天看来或者有了初步结论,或者仍然莫衷一是,甚至有些荒诞离奇,但只要不是刻意编造,并且经历了调查,能够启发人们一点思想的火花,都将成为“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不可或缺的构架。目的无他,只是为中国的UFO报道留下一个意犹未尽的里程。由于各种原因,策划者或许遗漏了您身边发生的奇迹。为了弥补历史湮没带来的遗憾,欢迎您提供线索,也许您也有可能成为“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的撰稿人之一。“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首篇推  相似文献   

16.
被严禁的科学 在这几年当中,我有幸在一个看不见的团队当中,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就外星功持这个有争议的问题一同工作.在这个看不见的团队当中,我的许多同事更愿意匿名为这个领域做出贡献,因为关于UFO问题的研究工作依然被人们视为一种被禁止的科学.在这个现状中,最令人沮丧的不是许多科学家对UFO真实性的怀疑,而是他们对那些已经获得的强有力的证据的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篇China在1984年1月,北京UFO研究会筹备小组正式成立,由高原等5人组成。1987年1月10日,四川丰都UFO研究会召开年会,发行会刊《UFO探讨》第一期。1988年1月,中国UFO研究会第一个专题研究室——中国UFO研究会不明事物研究室在新疆宣告成立,《灵魂学手记》作者、中国UFO研究会  相似文献   

18.
世纪交替,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时刻。从 1999年末至今,中国上空频频有不速之客飞临, 这在国内掀起了范围广泛的 UFO热潮。   自从 1947年第一次出现“飞碟”这个名词之后,人们便开始了对不明飞行物的研究。 也正是这段时间,美国空军主持设立的康顿委员会也对它进行了长达几年的研究。尽管在长 达 1500多页的《康顿报告》中对“外星飞船”这个敏感的词做了否定的结论,但寻根溯源 ,这怕是 UFO学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还是在这个时候,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了对 UFO的研究,相继涌现出一大批在 UFO研 究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 J…  相似文献   

19.
UFO:七年之痒     
gtyzol 《飞碟探索》2009,(9):28-28
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月击到UFO,但在7年前,我曾有幸目击到UFO,这是我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UFO目击事件,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飞碟探索》2006,(9):44
中国篇China 1892年9月28日,南京出现UFO,清代画家吴友如作<赤焰腾空>图文. 1979年9月20日,武汉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间UFO群众学术团体--中国UFO爱好者联络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