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杭仁 《航天》2009,(3):46-48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并有很多卫星,很像是一个微型的太阳系,故科学家认为,了解它有助于揭开行星系统的起源之谜,找到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日本曾于78年2月4日发射了第5号科学卫星——“极光”。该卫星的目的是对极光进行紫外线摄影,探测等离子体的温度,密度、组成等。卫星入轨后运行正常,机械和温控设计都符合预定要求,各种仪器也都正  相似文献   

3.
《航天》2010,(4):51-51
极光是地球南北极地区的自然奇观。当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空会出现灿烂美丽的光辉,这就是极光。在南极称为南极光,在北极称为北极光。  相似文献   

4.
正"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揭开了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的大幕。"长征"五号B火箭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我国首个一级半构型火箭。那么,什么是火箭构型?"长征"五B火箭一级半构型具体强在哪?本文带您读懂火箭构型。  相似文献   

5.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4):133-133
2007年7月7日,NASA宣布,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原定本月升空的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将推迟至9月发射。探测器将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开始对太阳系中两颗最大的小行星——灶神星和谷神星的深探索进程。探测器预计在2011年抵达灶神星并围绕此星开展观测研究,此后,它将于2015年飞至谷神星周围对其探测。据认为于46亿多年前形成的灶神星和谷神星保存了它们的原始记录,由此可揭开小行星演变和这些天体形成条件之谜。  相似文献   

6.
1989年2月22日,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在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站用M-3SⅡ火箭发射了EXOS-D科学卫星。这颗被命名为曙光的卫星的任务是探明极光发生的机制。曙光卫星是世界上唯一的正在运行的极光观测卫星。该卫星载有8个与加拿大共同研制的世界上最先进的观测装置。  相似文献   

7.
正第12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珠海航展")上,"彩虹"7 (CH-7)型高空长航时隐身无人机系统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展台首次揭开神秘面纱。"彩虹"7无人机由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一型高空、高速、隐身、长航时的无人侦察打击系统,可在高危环境下执行持续侦察、警戒探测、防空压制、作战支援、发射或引导其他武器对  相似文献   

8.
1970年4月24日,中国的第一种航天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的第一个航天器——“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此举揭开了中国航天发射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经过9年的太空飞行,美国“四大天王”之一的康普顿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子6月4日在地面控制下“跳海”。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地球卫星,康普顿在伽马射线观测领域可以说是劳苦功高;让其离轨再入,是美国航宇局根据卫星的状况并出于安全上的考虑而做出的抉择。使命重大 伽马射线这种高能电磁辐射通常来自宇宙中的双星、脉冲星和黑洞等高密度天体。由于其辐射强度远大于这类星体的可见光,而地表臭氧层对该射线的屏蔽作用阻碍了科学家们通过它来探索宇宙的努力,因此在空间进行伽马射线探测对于揭开黑洞之谜、了解恒星的形成及演化具…  相似文献   

10.
王山而 《航天员》2009,(3):64-65
在上期的“太空谜云”栏目中,刊登了王山而的《暗物质:隐形在宇宙》一文,其对太空中神秘暗物质的介绍,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其实,早在2007年9月,NASA太空网就把宇宙中的10种神秘物质或现象列为了当代科学界最关注的太空10大未解之谜,“暗物质”仅是其中之一。此后,我们还将陆续推出太空10大未解之谜中其他未解之谜,敬请关注!本期,我们推出的是:  相似文献   

11.
<正>上世纪的1990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空局携手将"哈勃"空间望远镜送入地球轨道,自此揭开了宇宙探测史上具有革命性的一页。在20年的服役期间,"哈勃"望远镜不断向地面发送此前从地球上根本无法观测到、充满神奇和梦幻色彩的宇宙深空照片。  相似文献   

12.
木星为太阳系内少有的强磁场行星,其等离子体环境十分恶劣,可对木星探测器造成严重的表面充电效应。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借助COMSOL仿真软件,对航天器表面充电现象进行三维仿真,结合NASCAP-2k以及SPIS软件对比验证了GEO表面充电效应的模拟结果,证明了该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对航天器在木星极光等离子体环境下的表面充电现象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木星背景等离子体环境中15RJ处,航天器表面充电电位较低,仅为平均-80 V左右;而在木星极光等离子体中,航天器表面充电电位最高可以达到-36.7 k V,CERS等材料表面充电电位差最大可以达到-16 k V,具有较高的放电风险。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工程》2011,20(6):49-49
据英国航天局网站2011年10月18日报道,英国航天局投入160万英镑用于支持探索火星的多个项目,并使英国在欧洲航天局“极光”项目(欧洲机器人及载人探索太阳系的长期规划)中处于主要位置。  相似文献   

14.
杨迅 《航天员》2008,(1):72-73
极光这种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颇具神秘色彩。其运动变化,就好像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话剧,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千米,甚至还存在近万千米长的极光带。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是世界航天运载史上揭开新篇章的一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把宇航员送入地球轨道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磁扰动期间大气密度变化造成的低轨目标较大的轨道预报误差,提出一种根据POES卫星观测的极光能量注入数据改进短期轨道预报的方法。分析表明CHAMP卫星的沿迹大气密度及轨道衰减与极光能量注入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轨道半长轴衰减及阻力调制系数的修正公式,并使用修正后的阻力调制系数取代两行元(TLE)中的该系数带入SGP4模型进行位置预报。该方案考虑了外推过程中地磁扰动引起的大气密度响应,能更准确地反映外推过程中大气阻力对轨道的影响。将其应用到2008年CHAMP卫星和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预报中,结果表明,半长轴和位置的预报误差可分别降低50%和30%左右。进一步对不同年份、不同轨道高度的目标进行了预报误差修正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7.
沈羡云 《航天》2012,(2):59-61
太空照片美得令人窒息 太空,一个充满了神秘、幻想的地方。参加太空任务的航天员们可以看到从脚底下划过的流星、充满迷幻色彩的极光、城市上空闪烁的光线、远方不眨眼睛的星星、失重环境下日常生活中的奇异现象……这些景色在地面是绝对看不到的。  相似文献   

18.
读完了前面的《造访火星大峡谷》一文,想必大家都已经领略了火星大峡谷的别样风貌,了解了美国的部分火星探测活动情况。其实,除了美国之外,俄罗斯、欧空局(ESA)也有自己的火星探测活动或计划,这其中欧盟研究委员会和ESA联合签署通过的“极光”计划无疑是火星探测计划中的“明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相似文献   

19.
国际眺览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2):162-162
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将于2016年开建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26日报道,全球最大、最灵敏的"平方公里级射电望远镜阵列"(SKA)项目将于2016年开始建设。据悉,这个耗资1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30.5亿元)的项目有助于解开宇宙本源之谜。该阵列由数千个巨大的碟型天线组成,地区跨度达1 900英里(约3 057 km)。项目负责人米歇  相似文献   

20.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33(2):59-59
据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2011年发射的"圣杯"姊妹月球探测器已准备好绘制出月球引力场的分布图。该分布图将帮助科学家解开一系列月球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