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航空图像的分类是其判读和识别的重要技术基础。本文将最大似然法应用于航空图像的分类,给出了利用该方法进行航空图像分类的原理、方法和过程,对于航空图像的分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航空图像的分类是其判读和识别的重要技术基础。本文将最大似然法应用于航空图像的分类,给出了利用该方法进行航空图像分类的原理、方法和过程,对于航空图像的分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在利用航空图像制作某一区域的影像图时,需要将若干幅图像拼接起来,这个过程称之为镶嵌。影像镶嵌时除了要满足在拼接线上相邻照片的细节在几何上—一对接外,通常还要求相邻影像的色调一致。但是,在拼接线处常常产生人为的假边界,这种假边界会造成像片判读时的困难和影响影像图的美观。造成相邻图像重叠条带上色调差别的原因是由于它们是在不同的日期获得的,而成像时刻地面的特征及大气条件都可能不相同。大气传输上的变化将使条带上的整  相似文献   

4.
针对航空发动机石墨密封组件结构特点和平面度测量技术要求,提出应用光波干涉法对航空发动机密封件平面度误差实施检测专用装置的设计、测量、平面度判读等。  相似文献   

5.
航空工业创建四十周年之际,《航空精密制造技术》编辑部先后采访了部科学技术研究院张耀常务副院长(右照片)和中国航空机载设备总公司杨燕生总经理(下照片)。他们对刊物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6.
书海拾贝     
《中国航空史》 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0年10月出 版,是我国著名的 航空史专家姜长英 教授所编著。全书 大16开精装,208 页,共计43万字,并 有百余张历史图 片。 《中国航空史》 是将姜长英教授以 前出版过的《中国 航空史料》、《中国 古代航空史话》和 《中国近代航空史稿》加以综合、补充而成的一本航空史学专著,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此书不仅详尽介绍了我国历史上航空科技的发展,还通过大量照片和图表对我国近代航空工业和技术的发展状况及经验教训进行了客观的叙述。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详细的描述了我国近…  相似文献   

7.
最近,台湾宣布第455和401联队相继正式组建完毕,所有F-16都达到了作战状态,我们将收集到的涂装标准介绍给大家,以方便您对照片资料进行判读  相似文献   

8.
针对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表面温度准确测量的需求,开展了SiC微型晶体测温判读技术研究。采用中子辐照技术破坏SiC晶体的有序结构,使晶体内部产生缺陷,再通过退火处理消除晶体内部缺陷。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晶体内部残余缺陷浓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样品的衍射角和半高宽分别随退火温度的升高以近似线性的趋势增大和降低。根据晶格参数可以得到温度标定数据库与标定曲线。采用Matlab编写了SiC晶体测温判读软件,判读软件的测温范围为500~1 400℃,判读误差为0.447%。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示温漆温度判读的精度和效率,采用图像处理和K近邻算法进行示温漆自动判读。对样板图像颜色空间进行 转换,提取颜色特征,建立判读模型;采用基于邻域颜色相似性的多尺度分割算法对试验件图像进行分割和颜色空间转换,提取颜 色特征。通过采用基于K近邻算法和颜色分布特征构建的温度判读模型,在KN3A示温漆矩形样板上进行了温度判读,结果表 明:当允许误差在±10 ℃以内时,像素点温度判读准确率达到96%,区域温度判读准确率达到100%;在KN8蝶形样板上进行了温 度判读,结果表明:热电偶附近像素点的温度值与热电偶温度值相比较,其误差在±10 ℃以内。  相似文献   

10.
采用示温漆和热电偶两种方式,在全温全压试验中对航空发动机阵列预混燃烧室火焰筒壁温进行测试,获得火焰筒的壁温分布,并对不同峰值时间下示温漆判读结果与热电偶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阵列预混燃烧室火焰筒壁温小于所用材料的许用工作温度;火焰筒试验峰值时间是影响示温漆测温判读的主要原因,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应严格要求试验峰值时间与示温漆标定的峰值时间一致。  相似文献   

11.
追求高亚声速经济巡航的民机、跨声速高机动特性的战斗机对高性能跨声速风洞的需求日趋紧迫,开 展跨声速风洞高速段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对跨声速风洞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通过非对称平板扩压器 算例,初步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跨声速风洞高速段进行计算收敛评判方法、不同初始条件和槽壁扩张 角等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型区前后两个监测点马赫数变化作为收敛判据,方法可行且模型区流场均 匀;不同初始化条件对收敛结果总体影响较小,特别是各截面流场分布和槽道流动方向上,两者结果基本相同; 跨声速状态槽壁扩张角0.3°得到的试验段模型区域流场品质较槽壁扩张角0.0°更均匀。  相似文献   

12.
风洞试验设备是一个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对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武器装备研制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洞群,在风洞设备的建造、运行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者根据美国对风洞试验设备的战略需求、试验能力需求等多种需求状况,对NASA风洞试验设备的现状进行了综合研究,重点对NASA风洞试验设备的综合状况、技术竞争力以及在资金日益削减情况下对风洞试验设备的管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NASA在风洞试验设备的需求、规划、建造、技术竞争力、运行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为我国风洞试验设备的规划、建造、运行与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热考核用高温燃气流风洞运行过程中的非稳态过程开展研究,采用风洞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风洞整体起动、扩压器背压抬升、关机三种过程中喷管、实验舱和扩压器内瞬态流动特性。实验结果揭示了燃气风洞诸多有趣的瞬态现象,且披露了一手实验数据。而通过数值计算能较好地复现上述瞬态现象;借助数值计算能合理地解释试验现象产生的原因;还能捕捉实验中无法观测到的现象;此外还评估了该风洞扩压器的抗反压裕度在10kPa以上。因此,数值方法是研究大型燃气风洞瞬态流动特性最重要的辅助手段。该研究可为类似风洞运行调试提供借鉴,并为风洞实际运行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结冰风洞试验水滴直径选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冰风洞是开展飞机结冰研究的主要设备,确定合理的试验水滴大小,是选取结冰风洞试验条件的重要内容。为了研究结冰风洞试验水滴直径的选取原则,针对结冰风洞试验水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试验速度的大小,在推导结冰风洞试验水滴直径选取公式的基础上,用数值方法预测并对比了不同试验速度对水滴大小选取效果及试验结果的影响。采用欧拉法数值计算了不同试验速度及相应试验水滴条件下,试验模型表面的水滴收集率,并与全尺寸物体表面的水滴收集率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对于小水滴,当参考速度较低时,试验速度与参考速度的比值不能取得太低,参考速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试验速度与参考速度的比值又不能取得太高;对于大水滴,当参考速度较低时,试验速度与参考速度的比值也不能取得太低,当参考速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试验速度和相应试验水滴直径的改变对模型表面的水滴收集率影响较小,试验速度与参考速度的比值在0.3~1.0之间变动,均可以在模型和全尺寸物体上得到一致的水滴收集率。  相似文献   

15.
尾旋是飞机的一种非正常的复杂旋转飞行状态,飞机尾旋研究在航空工程中属于比较冷门的专业。立式风洞是专门进行飞机尾旋研究等特种试验的风洞设施,这种风洞在飞机研发过程中与常规风洞相比使用率较低。对立式风洞和立式风洞试验进行简要的回顾和阐述,为相关飞机型号设计单位进行立式风洞试验、研究飞机尾旋特性与改出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气动院FL-9低速增压风洞尾撑支架干扰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合理的拓扑结构,生成了YF-16模型的分区对接网格.计算对模型的典型安装状态进行研究,获得了全机气动特性和支架干扰量,探讨了此安装状态下弯刀对飞机气动力的干扰特性,并重点研究了Re数对干扰量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直升机砂尘环境试验风洞的温度控制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升机砂尘环境试验风洞内部的热负荷变化范围较大,高低热负荷工况下需要采取不同的调温措施,为了简便地解决其温度控制难题,在对其温度变化进行动态特性分析与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引入风速协调因子的砂尘环境试验风洞温度控制策略,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控制策略能在不同的热负荷条件下有效协调加热与制冷两种作用相反的控制措施,并将风洞内的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型面旋转变马赫数风洞喷管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志鹏  徐惊雷  吕郑  莫建伟 《航空学报》2014,35(5):1216-1225
型面旋转的变马赫数可调风洞喷管因其能够实现出口马赫数的连续快速变化、调节容易和流场品质较好等优点,成为目前地面变马赫数风洞研究的热点。将出口马赫数范围为2.0~4.0的变马赫数风洞喷管作为研究对象,基于iSIGHT和Fluent等软件搭建了适于该风洞喷管的优化设计平台,研究了型线设计中设计点马赫数、初始膨胀线和附面层修正量等因素对变马赫数出口流场的影响,应用NSGAⅡ算法在依据试验设计点所构建的Kriging近似模型上搜索,得到最优的风洞喷管基准型线,并对该基准型线进行二维、三维数值仿真校核,结果显示:通过旋转优选得到的基准型线能够得到马赫数范围为2.0~4.0的变马赫数出口流场,且流场均匀性基本满足固定型面、单设计点风洞喷管的国军标(GJB-1179-91)合格指标,为变马赫数可调风洞喷管在变马赫数风洞中的实际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声学风洞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声学风洞设计理论,重点阐述流场和声场以及声学测量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声学风洞的定义;低速声学风洞和高速声学风洞的特点,关于设计方法;全新声学风洞的设计和常规风洞改造成声学风洞,设计遇到的声折射、声散射、流动振荡,消声大厅的回流,频率范围以及风扇叶片的失速问题;试验段的霍尔数以及提高霍尔数的方法;风洞消声器及降低风洞背景噪声的方法。本文还以NH-2风洞为例,简单讨论了常规风洞改造成声学风  相似文献   

20.
阻尼网是风洞稳定段内的重要设备,它可以进一步破碎蜂窝器后的气流漩涡,减小稳定段气流的湍流强度。在风洞运行时,阻尼网因受到气动载荷而变形,其变形大小与周边的拉力具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变形过大,将影响阻尼网的正常使用,起不到减小湍流强度的作用。以圆形阻尼网为例,推导出阻尼网周边的拉力计算公式及预紧力的选取方法,为风洞阻尼网的安装预紧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