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0,(9):16-17
美欧火星探测任务有效载荷选定 8月2日,美国航宇局和欧空局从19次方案中选定了“外空火星微量气体轨道器”要携带的5台科学仪器,分别是火星大气微量分子掩星光谱仪、高分辨率掩日与天底点光谱仪、外空火星气候探测仪、高分辨率立体彩色成像仪和火星大气全球成像实验设备。这标志着双方在2009年7月一次会议上达成协议的一项联合火星探测计划的启动。  相似文献   

2.
李琳 《航天员》2014,(1):47-49
MAVEN:火星大气的考古学家 “火星大气和挥发物质演化探测器(MAVEN)”是NASA火星勘测计划的第二个任务,同时也是第一个致力于探索研究火星高层大气的航天器。MAVEN将会测量火星上层大气的密度,来帮助科学家理解这颗红色星球历史上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3.
易林 《航天》2014,(10):F0002-F0002
美国东部时间9月21日晚7点24分,美国国家航宇局(NASA)“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探测器”(MAVEN)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将研究火星高层大气。另外,MAVEN进入轨道后两天,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也进入了火星轨道并发回火星照片。  相似文献   

4.
美国东部时间11月18日13时28分,NASA研制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探测器”(MAVEN)搭乘“宇宙神V型”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开始前往火星的旅程。这是美国宇航局第21次火星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5.
冥王星 《航天》2013,(12):20-23
11月5日,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25成功发射了本国研制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火星探测器,主要任务是研究火星表面、大气和矿物特征;探寻火星上是否有甲烷以及生命迹象;拍摄火星照片;绘制火星表面地图;研究火星环境。  相似文献   

6.
方方  王曦 《航天员》2014,(6):23-24
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MAVEN)探测器于2014年9月22日进入火星轨道,开始了其为期1年的科学探测任务。MAVEN的主要使命是调查火星大气失踪之谜,并寻找火星上早期拥有的水源及二氧化碳消失的原因。为完成使命,MAVEN的研制者在充分继承之前火星探测器的研制经验基础上,为其精心打造了各项独具功能的探测设备。  相似文献   

7.
黄志澄 《航天》2014,(10):14-19
最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对美国航宇局(NASA)的载人火星探索任务的评估报告中,将“进入、下降与着陆(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 E D L)”技术,列为载人火星探索任务的第一项关键技术。其余两项分别是空间推进及能源和辐射安全。对于载人火星探索任务,为何EDL 技术会显得如此重要?为了问答这个问题,就让我们首先从“好奇”火星探测器的EDL过程说起。  相似文献   

8.
2013年10月11日,联合发射同盟(ULA)开始着手起竖吊装用于执行NASA的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MAVEN)探测器发射任务的“宇宙神”-5运载火箭。该火箭将于2013年11月执行发射任务,发射后,MAVEN火星探测器将历经10个月的飞行时间进入绕火星轨道,以破译火星这个红色星球空气越来越稀薄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戈 《中国航天》2003,(7):42-43
“猎兔犬”2将以高于200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进入火星大气,最终落到火星表面上。着陆器前面的防热罩将在借助与上层大气的摩擦来减速的过程中提供防热保护。当速度降到1600公里/小时左右时,着陆器上的一个降落伞将张开,以进一步减速。最后,几个大型气囊将充气,以使着陆器不至于在着陆过程中受损。“猎兔犬”2将完成下列任务:确定着陆场的地质、矿物学和化学成分数据;搜索生命特征(外空生物学);研究天气和气候。它必须在180个火星日内完成其任务(火星日与地球上的一天基本一样长)。着陆后的头几天时间将用于运行预编的程序,对着陆场进行拍照,并…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6,(5):48-48
美国航宇局去年8月12日发射的“火星侦察轨道器”(MRO)已于3月10日成功完成精细的入轨机动动作.进入绕火星运行的轨道。离表面最近点的高度约420公里。入轨动作是MRO此次飞行中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在人类此前发往火星的探测器中。只有65%成功入轨。不过,该探测器在开始执行其2年的科学观测任务之前.还要再用近7个月的时问调试仪器,并通过气动制动把周期为35小时的偏心轨道调整为周期2小时、高321公里的近圆形轨道。气动制动中,探测器将数百次地进入火星上层大气.利用大气阻力减速,从而改变轨道形状.但又不能让探测器受热过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11,(8):46-47
NASA7月22日正式宣布,其“火星科学实验室”(MSL)任务下的“好奇号”漫游车已确定将在盖尔陨石坑内的一座山脚下着陆。盖尔坑直径约154公里.以澳大利亚一位天文学家的名字命名,坑中央有一座约5公里高的山峰。盖尔坑据信有远古火星表面水活动的线索,而“好奇号”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查找火星曾经或目前仍能支持微生物生命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6):674-674
2013年11月18日,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MAVEN)”探测器搭乘“宇宙神v型”火箭发射升空,它将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研究火星的上层大气。  相似文献   

13.
火星大气进入段轨迹优化与制导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根据国际上实施的火星探测任务及未来火星着陆探测的发展需求,阐述火星大气进入段轨迹优化与制导的重要性。结合火星着陆环境和探测器的气动特性等,归纳出火星大气进入段轨迹优化与制导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未来火星着陆任务的安全精确着陆目标,梳理火星大气进入段轨迹优化与制导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分析目前火星进入段轨迹优化与制导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最后,对未来火星精确着陆所需的进入段轨迹优化与制导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9,(10):45-46
NASA莫斯科办事处负责人鲍曼8月25日在一次国际航空航天会议上说.NASA已邀请俄方联合开展一项载人火星探测飞行。俄眼下打算在未来某个时间开展自己的载人火星探测任务。鲍曼说,载人火星探测任务应利用国际空间站项目所取得的成就,机组人员应来自多国。  相似文献   

15.
空天瞭望     
日“希望号”探测器重燃希望日本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6月19日利用地球引力改变飞行方向获得成功,使这一“濒危”探测器终于进入了飞往火星的轨道。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称,这次借力飞行是该探测器继去年12月调整之后第二次改变轨道。造价8800万美元的“希望号”是1998年7月4日发射成功的,任务是观测火星的大气和磁场。它原定于1999年10月到达火星,但1998年12月在首次飞越地球时发生故障,消耗掉了过多的燃料,因而不得不改变行程,推迟到达火星的时间。另外,去年4月的一次太阳耀斑爆发还损坏了它的加热系统,并使通信功能受损。目前来看,该…  相似文献   

16.
发射短讯     
孙学建 《航天器工程》2012,21(1):120-120
美国的“火星科学实验室”升空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2011年11月26日报道,北京时间2011年11月26日,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地面站,用宇宙神-5火箭成功发射了美国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它是NASA旗舰级的行星探测项目,其上装载了一辆汽车大小的火星漫游车——好奇心号(见封二)。“火星科学实验室”项目肩负探究火星多项关键问题的任务,将率先使用精确着陆技术,通过空中起重机把好奇心号放置在“盖尔”环形山附近。好奇心号抵达火星的时间预计是2012年8月6日。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12,(11):65-65
NASA11月2日宣布,好奇号火星漫游车对火星大气进行的首次分析并未发现那里有甲烷。这一消息无疑会令那些期待在火星上发现生命的人感到失望。地球大气中90%以上的甲烷是由活体有机物产生的。科学家们渴望知道好奇号能否在火星大气中发现甲烷。但这辆漫游车上的“火星样品分析”(SAM)仪器在其首次大气测量中空手而归。科学家此前通过地面和太空设备在火星大气中发现过甲烷,但浓度非常低,约为亿分之一至亿分之五。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5月6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公布了阿拉伯世界的首个深空探测任务方案——阿联酋火星任务方案,这是继2014年7月16日阿联酋宣布启动火星探测计划之后的又一重要进展。该方案介绍了阿联酋火星任务的科学目标、探测器构型、任务飞行轨迹和任务团队等内容。一、科学目标阿联酋火星任务将通过研制、发射和运行"希望号"火星轨道器探究火星大气随昼夜和季节变换而发生的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宙彤 《航天员》2009,(1):42-45
链接:2008年在火星上获得重大发现的几个探索任务有:1.NASA的“凤凰”号火星登陆器自从5月25日在火星、北极降落以来,直到11月2日耗尽所有能量为止,一直在对火星北极平原表面进行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20.
火星探测进入段气动参数以及大气参数的实时获取对于进入过程状态确定以及大气模型重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尚未掌握基本准确的火星大气数据的条件下开展火星探测,首先有必要利用机载设备在进入过程中实时获取进入舱的各种气动参数,从而重建准确的进入弹道;另外,在探测中测得大气密度以及风场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建立火星大气参数模型,为以后的火星探测任务提供依据。文章以"火星科学实验室"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表面压力分布模型的建立过程,最后建立了迭代的拓展卡尔曼滤波方程,用于气动参数与大气密度以及风场的实时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