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欧洲,一直酝酿着电视直播卫星计划,其进展情况则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在该项计划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法国和英联邦目前却陷入了绝境。然而欧洲其它一些国家的这项计划却事随人愿,例如卢森堡和爱尔兰的计划如今已大大提前。在英国,独立广播局(IBA)已向本国和外国制造商发出了研制新的电视直接广播卫星的招标,这种新卫星将用来接替由于造价太高于今  相似文献   

2.
心榕 《太空探索》2011,(6):44-49
50年前,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一篇题为《关于国家紧急需要的特别咨文》的国情咨文中阐述了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必要性。"阿波罗"计划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今天我们回味它曲折的诞生过程,或许对人类未来重返月球有一些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郑岩 《国际太空》1989,(8):25-26
东南亚地区国家中只有印度有独立的宇航计划。巴基斯坦正在计划建立本国的宇航工业,而印度尼西亚是购买外国的人造地球卫星。其他国家在最近的将来,不打算涉足宇航事业。澳大利亚也是租用外国的人造地球卫星和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4.
陈丹 《太空探索》2006,(4):56-61
从太阳系到深远的太空,尖端天文学究竟以探索什么为目标呢?在天文学领域里,过去对地外生命的探讨并不是很积极,但目前尖端天文学则开始努力搜索“第二个地球”。虽然我们已经发现了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系统,但是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与地球差不多大小的行星,甚至我们连直接观测巨行星都尚未成功。如同我们尽管认为太阳系外有“第二地球”却未发现一样,这些“应该有,但是无法全面观测和解释的天体现象”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并不清楚,天文学上尚未解决的问题仍为数众多。例如我们观测到“宇宙膨胀的速度比以前快”,为了解释这个现象,宇宙必须有“使膨胀速度加快的能量”,但是能量的原形是什么?现在几乎没有人知道。在这篇系列连载中我们特别列出几个有趣的题目,介绍它们的现状,以及那些向解开这些谜团挑战的计划。  相似文献   

5.
美国航宇工业协会(AIA)的一个特别工作小组最近发表了一篇报告,建议航宇局和国家空间委员会应成立一个由政府、工业界和大学专家组成的独立研究“空间探索计划”(SEI)的技术小组,主要分析研究载人探索月球与火星计划的各项技术任务。这个独立的研究机构应由70人左右组成,政府部门的专家应来自航宇局、技术评审局、能源部、运输部和国防部,分成战略与目标、准则、技术研究与评审等若干组。  相似文献   

6.
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已有25个年头了,第一次有关外层空间的联合国大会距今也有14个年头。今天我们又一次聚会在维也纳,对我们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所走过的历程进行回顾。过去的25年,是美国,也是全世界许多国家的空间活动获得巨大进展的25年。在1968年第一次召开这种会议时,除了几个迫切想搞空间计划的国家外,实际上只有两个主要的空间国家,当时美国的阿波罗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航宇协会(AIAA)今年的年会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强烈呼吁在国际空间合作中,必须建立起真正平等的伙伴关系,美国应该尊重其它国家的利益。欧洲空间局(ESA)驻华盛顿首席代表伊恩·普里克说,欧洲目前在所参与的一些国际空间探索计划中,几乎没有什么地!位。但是在将来,“如果美国人想与我再商讨空间合作计划的话,就别再指望让我们继续充当配角了。我们要求真正的伙伴关系,平等基础上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8.
□□航天技术是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载人航天则是人亲自进入外空,进行开发和利用空间的活动。载人航天能有力地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国发展载人航天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人类造福,为本国的国民经济、科技教育、社会福利和国家安全服务。1载人航天任务的提出中国是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很早就拥有大推力的运载火箭。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显著增强,为进一步发展航天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6年国家制订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7月9日,美国宇航局与日本政府签署了一项协议,日本正式加入了美国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这份名为《联合勘探意向声明》的协议是由美国宇航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汀和日本政府教育、文化、体育、科学技术大臣黑田光一在一次虚拟会议上签署的。布里登斯汀在一份简短的声明中说:"今天签署这项意向声明是建立在美日两国在太空领域长期成功合作的基础上的……我们感谢日本对阿尔忒弥斯计划的大力支持,并期待着将我们在国际空间站上所享有的强有力的伙伴关系扩展到地月空间、月球表面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2月14日,英国公布了题为《英国民用航天战略:2008-2012年及更远》的新民用航天战略。主要内容包括.继续参与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和通信发展项目;在牛津郡的哈韦尔建设一座国际航天设施,重点从事气候变化、无人空间探测和应用项目;更紧密地参与国际上有关未来月球、火星和更遥远太空空间探测架构的计划;设立“国家航天技术计划”,支持发展新的创新技术和服务。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国家新空间政策生效,航宇局的预算和商业活动增加以及航天飞机接近恢复飞行,美国民用空间计划的前景正变得光明起来。正当国防部因新的军用飞机和导弹计划处于困难境界而经费下降的时候,空间计划趋势却在好转。今后10年内,还将朝着加强与苏联科学合作的方向发展。美国可能在1990到1992年之间开始与苏联合作实施火星计划。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过欧洲与远东国家的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后,我们把焦点摆在昔日的两个超强俄罗期与美国。两国的国力在十余年来快速消长,海军的新舰艇建造计划充分反应这项变化,俄罗期几乎已放弃了大型水面舰的建造,除了售予中国的956ME型“现代”级驱逐舰之外,俄罗斯目前仅护卫舰级别以下水面舰的计划;美国的“伯克”级驱逐舰的建造计划虽然接近尾声,不过规模庞大的的新型驱逐舰与近岸战斗舰计划则浮出后面,这将使美国海军拥有更加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为拯救冥王星探测计划,美国行星协会在写给美国国会的声明中指出:1433年,郑和的船队即将扬帆大西洋,明英宗朱祁镇将他们召回——中国失去了在哥伦布数十年前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机会;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是否又要由于目光短浅而失去另一次探索新疆界的良机?  相似文献   

14.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计划的成功首先取决于铯和铷原子频率标准和晶体振荡器的可靠性和工作特性。GPS 可以自豪地提供铷钟在轨道上运行两年的成功经验和铯钟在轨道上运行一年的成功经验。本文总结了最近六个月来计划局所开展的活动和铯钟、铷钟在轨道上的性能。在介绍 GPS 时钟计划时,我们着重介绍 GPS 用户部分情况和开展工作的打算。  相似文献   

15.
十年前的7月20日,当两个美国宇航员成功地登上月球的时候,人类千百年来的登月幻想终于变成现实了。阿波罗计划是过去二十年里空间探索的重要里程碑,而航天飞机在八十年代初期进行正式的例行飞行,将标志着空间时代的第二个里程碑。它为我们的空间活动展现了极其广阔的前景。当我们即将进入新的十年时,对宇宙空间及其活动的新需求必须作出回答。而新空间政策就能回答这些需求。空间活动的工作特征需扩展其前景,而这必须从国家的空间政策中加以体现。当我们考虑美  相似文献   

16.
印度为了加强地球资源的勘察、开发与管理,制定了一系列重大的对地观测卫星计划。1975年发射的阿里亚巴塔卫星便是实施这些计划的开端。同年,印度成立了从属于印度空间部领导的国家遥感局(NRSA),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加快国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阿里亚巴塔卫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1958年的美国空间活动开创了独立的但却关系到军用和民用空间开发和研究的时代。30年后的今天,修改其政策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是否需要继续实施军、民用空间计划分开的政策?运载火箭如何发展和利用?空间开发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实施美国月球基地计划就能拉大同苏联竞争的距离吗?  相似文献   

18.
问天 《国际太空》2000,(11):14-15
□□在空间探测领域 ,欧洲已与美国、俄罗斯同居世界领先地位。欧空局在其长远发展政策中指出 ,“要继续实施和加强空间科学计划 ,巩固欧洲在这一领域的先进地位”。空间探测投资大、周期长、技术复杂 ,一些国家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独立实施 ,继而寻求国际合作 ,期望以一定的投入占有一席之地 ,分享一份成果。正是本着这样的发展思路 ,欧空局各成员国积极响应并参与欧空局提出的各项空间探测计划 ,通过联合实施的欧洲计划各获所需。对于深空探测 ,许多国家拟通过国际合作进行。如在 1 998年7月发射的日本“希望”火星探测器上 ,德国、加拿大…  相似文献   

19.
焦维新 《国际太空》2009,(12):19-23
1引言 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了月球-1月球探测器,月球-1成功飞到月球附近,开创了人类太阳系探索的新纪元。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实现了飞越、环绕、着陆(包括硬着陆、软着陆与巡视车)、取样返回和载人探测(只在月球上实现了)等多种探测方式。50年的太阳系探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极大地加深了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同时也推动了空间技术的发展。现在,探索太阳系已经不是少数几个国家的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了独立探索太阳系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并制定了未来的探索计划。  相似文献   

20.
夏光 《国际太空》2002,(11):9-10
□□加拿大雷达卫星计划项目官员称,加拿大计划研制双雷达卫星的前景取决于国家军方的资金支持,该计划将从2003年开始。双雷达卫星主要用于收集地貌估测的数字信息。 加拿大国防部已经开始对计划发射的军用雷达卫星-3测绘卫星独立进行研究工作。雷达卫星-3将和之前已经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