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媒体集萃     
支线免征力度不足机场建设费整体延续2011年1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支线航空免征背后:机场建设费整体延续》指出,中国民用航空局在2010年12月31日发布通知,提出自2011年1月1日起免征支线飞机执飞国内支线航班机场管理建设费。  相似文献   

2.
邢刚 《民航学报》2022,(S1):147-150
配电网是保障机场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在“降本创效”和建设“智慧机场”的要求下,推进机场电网数字化转型工作已经势在必行。数字化转型如何推进呢?首要任务是构建出数字电网的顶层设计,明确思考方向和重点任务。本文在借鉴电网公司成熟数字化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机场管理的特殊性,总结出适合大型机场数字电网规划模型,以期建立统一且适应面广的运行管理模式和建设指导体系,为机场数字电网建设提供可分享的框架和蓝图。  相似文献   

3.
破解支线机场发展困境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线机场的运营亏损已经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媒体对支线机场布局建设、市场开发、运营情况进行了很多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支线机场大面积的亏损,也导致部分媒体和公众对支线机场建设必要性产生了疑问。  相似文献   

4.
国内支线机场的建设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开发西部的战略方针的贯彻实施,机场建设的重点正转向支线机场。支线机场的发展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结合支线机场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和现有支线机场的经营情况,针对支线机场普遍存在的“社会效益显著、财务效益亏损”的现实状况,探讨支线机场建设的条件和时机,以实现理想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5.
支线机场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我国民航发展有两项主要任务涉及到支线机场的规划与建设:第一,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国性枢纽辐射航线网络,推动支线航空的发展;第二,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即西部支线机场的规划与建设。布局合理、规模适宜、高效适用的支线机场的规划与建设是完成“十五”期间民航两项主要任务的保障。如何有条不紊地、分期分批地进行建设,避免有限资源的浪费;如何管理好已具备一定条件的支线机场,让它们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使国家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民用机场建设与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国内支线机场的发展,支线机场定义及建设规模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对支线机场供电电源标准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支线机场在投资节省的前提下,进行机场变电设置,供配电系统设计,导航台站供电电源选择和电缆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9月22日起,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将对下辖的7家支线机场实行整体托管。此举的目的是为改变该公司旗下的省机场集团公司内目前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之间盈亏不分、责任不清的状况、并大力发展支线机场。这7个实行托管的支线机场分别是九江、赣州、井冈山、襄樊、恩施、铜仁、义兴机场。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某支线机场机务维修安全管理系统为案例,对该机场航线维修、维修质量、安全管理、风险管控、人为因素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统计,对实际工作的图表数据、业务流程、规章制度、行业标准等资料进行整理,运用TEM方法对航空器维修工作中的风险进行描述和分析,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风险要素比重并进行排序,为机场航线维修安全管理和风险管控提出合理化安全建议,以求进一步提高支线机场机务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朱潇 《民航学报》2023,(1):43-47
近年来,支线机场航班运行数量逐步增加,伴随而来的是支线机场航班运行出现了一系列的危险天气下的安全运行风险。本文通过对机场历史数据的挖掘,研究了支线机场常见的大雾导致低能见以及大风等危险天气,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中心极限定理计算大雾天气下的数据分布情况,找到其内在规律,将机场能见度的范围划分到不同的置信区间,通过对各个置信区间的假设检验计算,从而得到不同能见度范围下后续能见度的发展,对后续能见度进行预测。同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计算相邻支线机场之间大风天气下的相关系数,通过计算机场序列的相关性,进而得到风场传播的趋势方向,从而有效提高支线机场的大风天气预估的准确性,达到避开危险天气,提高航班运行安全性的目的。通过预估这两类危险天气,增加对危险天气预警的准确性,提升支线机场航班运行的安全裕度,对今后支线机场的安全运行工作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炜 《机场建设》2008,(1):11-13
一、现阶段我国支线机场航站楼设计面临的问题 我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力加强机场网络建设。支线机场作为构建我国机场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下一阶段我国机场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支线机场建设。支线机场航站楼建筑作为支线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满足航运功能要求,同时还代表着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形象。如何将各地区传统的地域文化融会在现代化的机场航站楼设计当中,成为摆在建筑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12年,全国民用机场共183个,其中干线机场44个,支线机场139个。干线机场指各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的机场,其余为支线机场。根据民航十二五规划,2015年民用机场数量将增加到230个以上,新增的机场绝大部分为支线机场。未来支线机场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过干线机场。  相似文献   

12.
王则青  刘英 《机场建设》2004,(3):3-4,24
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拥有航班机场126个(不含港澳台地区),其中绝大部分为支线机场。根据民航总局有关规划,支线机场是民航“十五”机场建设的重点,但是支线机场几乎建一个赔一个,这是我国目前支线机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支线货运无人机为偏远地区、山地、高原、海岛和城市快捷货运等提供了一种更经济、更高效的物资运输方式,并在应急救援和前线补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支线货运无人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比了支线货运无人机与有人机、陆地交通之间的竞争优势,论述了当前技术条件下支线货运无人机相对安全的运行方式——点对点管道飞行,并分析了支线货运无人机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适航技术、飞行器平台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据链路技术、导航技术和自主起降技术等。支线货运无人机的广泛应用需要开展体系性建设工作,重视运行风险,除平台研制外,还必须关注法律法规、空域管理、飞行管理、机场设施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玉树地震那场灾难中,玉树机场架起的空中生命线挽救了无数鲜活的生命。玉树机场在地震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使人们对支线机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讲到中国现在运营的175座机场中约有120座存在亏损,其中大部分属于支线机场,同时讲到"十二五"时期,中国民航将新建45座机场时,一时间关于支线机场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内外飞机导管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情况,针对新支线飞机ARJ21的研制需求,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飞机导管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方案,并在新支线飞机机头进行实施,用数字量的CATIA模型代替传统的标准实样,实现了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全过程的数字化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内一些支线需求相对集中的机场通常由干线飞机通过经停的方式来提供服务。为了扩大支线飞机运营的市场份额,可在中部地区选择中转机场扩大支线飞机干支衔接模式的应用范围,也可依托中转机场完善支线机场之间的航线连接。  相似文献   

17.
程佳俊 《大飞机》2023,(5):47-50
<正>后疫情时代,民航整体复苏良好,但西南地区支线机场还面临着相应的困境及挑战,本文从民航复苏整体状况、西南支线机场面临的一系列困难、支线机场的生存法则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西南地区支线机场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八五期间,我国航空运输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尤以国内航线的经营发展最为迅速,但国内航线的支线航空运输却没有与干线同步发展,反而呈现相对下降的发展趋势。造成这一特殊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这与我国的支线航空运输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一个适当宽松的市场环境和我国航空运输政策或多或少倾向于干线运输有关。一、我国支线航空的市场环境分析1.机场支线飞机的优势在于对机场要求不高,在一般跑道甚至上跑道上照常起落,即使这样,能提供支线飞机起降的机场与全国通航机场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1990年,全国有支线机场49个,占全国通航机场(9…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建设了一批支线机场,但许多机场修起来了之后多年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效益,有的甚至长期闲置,成了包袱,这就是问题。如何科学地修建支线机场,如何发挥已建成支线机场效能,如何支持支线机场步入良性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资料,“九五”期间的机场建设项目中,除一些迁建和改扩建工程外,大多数为支线机场。到2010年有近50个支线机场新建和复航。使得新建机场将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展,从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扩展,从而将在我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空中运输网络。支线机场指分布在各省、自治区,地面交通不太方便,空运量较少,年旅客吞吐量十万人次以下的地方机场。在交通不便的省(区),支线机场较为集中。如新疆有15个机场,四川有8个,内蒙古7个,云南7个。这些省(区)巴基本形成以省会干线机场为中心的与地区支线机场之间的辐射网络。以我国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