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航天简讯     
航天简讯在“尤里卡”上成功地生长虾壳色素蛋白质晶体在空间制造虾壳色素的蛋白质晶体,是由欧空局(ESA)的回收型试验卫星“尤里卡”完成的。在微重力条件下因无对流产生,和地面相比能产生粒子大的晶体。倘若能查明其结晶的立体结构,对人类研究蛋白质晶体是一大贡...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能解开生命之谜吗?殷学仁蛋白质所演示的大部分化学“诀窍”就如我们所知是使生命得以延续——唯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是例外,蛋白质没有复制自己的蓝图,那个重要信息储存在基因中。现在美国化学家们已经制造出了不需要帮助就能复制自己的蛋白质,他们的实验结果证明...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地球上所有的有机生命体,从原始动植物开始直到现在分门别类了的物种实体,其生命的活动基础,是由能够进行新陈代谢、遗传记忆、自我复制和自然选择等生物化学反应的大分子碳链组成。我们定义其为复杂的分子组合物——具有有序的新陈代谢功能的蛋白体。蛋白分子与作为生命的物质载体的核酸分子,参加这些生物化学反应,分子结构不断更新、不断组合。蛋白质则在有机体细胞内,依靠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的催化和遗传作用,实现再生合成。蛋白质是由一个一个微观的氨基酸组成的。目前有机化学已知的氨基酸类别大约有100余种,而能够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占其中20%。蛋白质  相似文献   

4.
利用FAST卫星1997-2006年34个磁暴期149个轨道的观测数据,分析不同相位上行通量数量级,研究不同相位离子上行能通量与地磁活动Sym-H指数和Kp指数,以及注入的Poynting通量之间的关系,构造上行通量经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磁暴主相期间,上行离子能通量可超过108 eV·cm–2·s–1·sr–1·eV...  相似文献   

5.
隐花色素二号蛋白质是感应地球磁场的关键,实验发现将人类的隐花色素二号放进缺乏该蛋白质的果蝇里,可以修复果蝇的地磁定向感应力。果蝇和人类是天差地别的两个物种,但是人类的蛋白质却能在果蝇身上起作用,令人眼前一亮,而我们的眼睛里有很多这种蛋白质。神经科学家史蒂文·瑞波特表示:"人类视网膜上是否可以分泌大量隐花色素,而成为有光感的磁场感应器呢?我们不知道这种蛋白质分子是否在人类视网膜上也可以起到感应地磁的作用,但似乎是有可能的。"在该研究发表之前,隐花色素的导航功能只是一种推论和观点,而之后的科学家则形容隐花色素就好像量子罗盘,当  相似文献   

6.
能够看见地球的磁场。一直被认为是海龟、燕子等这些动物长途旅行家的专属本领.但是人类的眼睛或许也具备这种能力。隐花色素二号蛋白质是感应地球磁场的关键,实验发现将人类的隐花色素二号放进缺乏该蛋白质的果蝇里,可以修复果蝇的地磁定向感应力。果蝇和人类是天差地别的两个物种,但是人类的蛋白质却能在果蝇身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国产装置进行的空间蛋白质结晶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国内研制的管式汽相扩散结晶装置,在我国返回式卫星上,成功地完成了两次空间蛋白质晶体生长实验,10种不同种类的蛋白质配制的48个样品在空间的出晶率分别达52%和80%,其中少数蛋白质生长出了较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结果表明,空间的微重力环境利于改善蛋白质晶体的生长,而且在结晶条件优化足够好的条件下,在空间里能生长出比地面晶体尺寸较大、形态较好和内部有序性较高的蛋白质晶体。本文还就微重力对蛋白质晶体生长的具体作用及其开发利用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李祥 《飞碟探索》2005,(2):48-48
寻找地外生命,必须先要明确生命的概念.即什么是生命?人们通常对生命的解释为:生命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它的最基本特征是:蛋白质通过新陈代谢作用跟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随着科学发现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生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20世纪50年代后期.蛋白质作为生命分子的地位已被承载生命密码的DNA所取代。生命的基本特征也表述为:拥有独立利用周围化学手段,  相似文献   

9.
《飞碟探索》2011,(4):29-29
备注: 那个周日下午,我正在给参加最高选举法院活动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拍照。窗外美丽的落日以及国家保险公司在夕阳下的侧影吸引了我。以我的经验。在拍落日时。要拍很多张照片,因为光线一直在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0.
心榕 《太空探索》2007,(5):40-43
身材瘦长、头发花白的威廉·道格拉斯医生走进约翰·格伦房间的时候,看见这个即将飞向太空的人仍在蒙头大睡。医生心中不禁暗自惊叹:一次艰难危险的太空飞行就在眼前,他怎么能没事人似的睡  相似文献   

11.
统计分析了GOES卫星测量得到的E > 2MeV能道电子通量与地磁Ap指数及太阳风数据的关系, 构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的神经网络模型框架, 对GOES-12卫星所处的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通量进行提前1天的预报, 其对2008-2010年数据预测的效果较好. 另外, 发现在GOES-12卫星观测的E >2MeV能道高能电子达到108 cm-2·d-1·sr-1以上时, FY-2D卫星的测量数据同时达到108 cm-2·d-1·sr-1以上的比例达到90%左右. 通过对FY-2D卫星E >2MeV能道电子通量与GOES卫星E>2MeV电子通量的相关性分析, 建立了FY-2D卫星高能电子预报模型, 预报结果与实测通量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X-ela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必要前提是获得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空间微重力环境是生长优质蛋白质晶体的理想场所.蛋白质样品的加载工艺对于空间蛋白质结晶实验的成效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为神舟八号飞船空间实验新研制的毛细管式空间蛋白质结晶室,结合样品加载基本流程,对加载工艺和伴随的气泡缺陷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深入分析,确定了针头形状、毛细管封口质量和硅化效果、样品加载工具以及毛细管夹持方式等影响因素,并获得了实验测试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毛细管烧制工艺和样品加载工具,研制和使用专用毛细管夹具等措施,简化了蛋白质样品加载工艺,消除了气泡缺陷,提高了加载效率.新工艺的实施保证了空间实验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国廊坊台站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82h垂直风和水平风观测数据,统计得到中间层顶区域中存在10m·-1量级的垂直风扰动和纬向风扰动,其中垂直风扰动远远超过平均风速为-0.015m·-1的背景垂直风速.根据三维准单色重力波的极化关系和色散关系,对高中低三种频率重力波产生的垂直风扰动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在满足短周期、大纬向风扰动条件下,高频重力波能够产生最大10m·-1量级的垂直风扰动,中频重力波能够产生10m·-1以内的垂直风扰动,低频重力波能产生1m·-1以内的垂直风扰动.理论条件下准单色重力波能够产生10m·-1量级的垂直风扰动,钠激光雷达观测到的最大10m·-1量级的垂直风扰动真实存在.研究结果可对高层大气垂直风场探测、垂直风场模拟和重力波参数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我国卫星上半导体电子探测器的一些探测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内辐射带中心区电子通量的典型值,大于0.5MeV和1.0MeV两个能档的全向通量分别为1.9×108和6.7×107ele./s·cm2.同时也给出了在典型轨道上电子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剖面。此外,还得到了同步高度上述两个能档电子的全向通量分别为20.43×106和4.25×105ele./s·cm2.同时也给出了观测到的同步高度外辐射带电子的日变化。结果与国外观测资料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5.
根据Ylysses观测,比较完整地计算了高纬行星际空间太阳风能流分布.计算表明,行星际空间的高速流能流密度约为2.1×10-3J·m-2·s-1(日心距离r=1AU),主要来自于太阳风离子所携带的动能流(占58%)和克服太阳引力的势能流(占39%).要驱动高速流,需要在日冕底部高速流源区(日心距离r=1Rs)向外输出到太阳风的能流密度为7.1×102J·m-2·s-1·分析表明,由日冕底部向外可能输出两种形式的能流,其中一种具有较短的耗散长度,被耗散在很短的空间区域(~1—2Rs),使日冕温度迅速提高。另一种储藏在连续向外传播的太阳风中,不断耗散用以加速太阳风(>2Rs).  相似文献   

16.
针对微小卫星、钠卫星编队飞行时的姿态和轨道控制要求,提出星载微推力器的概念,而激光微推力器在众多的微推力器中以能产生10^-7N·s-10^-4N·s的最小冲量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激光微推力器系统包括五个分系统,通过采用软件芯片DSP驱动步进电机的控制策略对控制分系统进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取得较高的控制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日月 《太空探索》2006,(3):56-57
在科学史上,能连续四代人成为出类拔萃、为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家庭实为罕见。法国的卡西尼家族就是佼佼者之一。第一代吉恩·多米尼科·卡西尼是当时观测水平最高的天文学家。他于1625年6月诞生在意大利的因佩里亚,早年在热那亚上学,因天资过人,在19岁时就进入到潘茨格天文台工  相似文献   

18.
第1期木星外磁层结构的定态模式··························,···························……刘振兴(1)日冕环和日冕拱的平衡位形······················‘··················  相似文献   

19.
第1期行星际磁场的螺旋扇形过渡区······……赵学溥J.M.wilcox P.H.scherre:(1)中子星吸积柱中荷电粒子密度的分布及电场的形成··················……张和祺(10)试验电子在湍流等离子体中的能量变化·································……刘振兴(16)磁尾粒子在晨昏电场作用下的散射与沉降·········,········……徐荣栏古士芬(23)磁层顶位置的卫星观测··················,······,·,,········一庄洪春c.T.Russell(29)中纬电…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在广州高新区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科技赋能·智汇湾区·产业生态",1个主论坛、9个专业分论坛、数十场精彩的主旨演讲、高质量的"科学家与企业家圆桌对话"……近800名院士专家和企业家汇聚一堂,就科技产业化热点话题展开"头脑风暴",带来最新科技前沿资讯,献计献策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