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2010年4月20日~23日,试飞院科研试飞和军品研制单位开展了质量安全整顿。整顿重点为四所两部、3个飞行单位以及4个涉及问题多、影响大的重点型号。此次质量安全整顿结合近期飞行安全形势,按照空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9月7日,在某重点型号工程总结表彰大会上,中航工业综合所作为中航工业受表彰的10个部门之一被授予"型号工程先进单位"。这份荣誉是对我所将标准化工作扎根于型号、服务于型号工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简称中航工业航材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是国内面向航空,从事航空先进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化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1956年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中航工业航材院前身)建院即组建钛合金研究室,2011年钛合金研究室挂牌成立先进钛合金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先进钛合金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是国内面向航空,从事航空钛合金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工程化研究以及型号应用研究的实验室;主要围绕国防武器装备需求,突破关键材料技术,为型号研制与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实现  相似文献   

4.
信息与动态     
中国一航发布《航空武器装备型号标准件管理暂行规定》本刊讯为了加强对型号采用的航空标准件研制、生产和使用的管理,保证型号研制和生产的质量,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于2006年4月20日发布了航规(2006)93号文“关于印发《航空武器装备型号标准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航空武器装备型号标准件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中明确了中国一航航空产品部为型号标准件管理的主管机构(简称主管机构),主要负责对鉴定合格的型号标准件进行认定和审批,颁发型号标准件鉴定合格证书,管理鉴定合格的型号标准件及其制造商清单;中国航空…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6月7日,空军装备部重点型号部将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定为"空军重点型号适航工作技术支撑单位"。其主要工作内容和职责为:(1)开展空军重点型号适航工作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研究;(2)开展空军重点型号适航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为适航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7月11日,空装重点型号部和中航工业航空装备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某导弹7项标准研究项目验收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中航工业航空装备,空军试验训练基地一区,空装研究院总体所、航空所、防空所,中航工业试飞中心、601所、613所、一飞院、导弹院、124厂、114厂等12家单位35位专家代表。  相似文献   

7.
2月25~27日,中航二集团质量工作会议在株洲召开。中航二集团、国防科工委、国家质检总局、总参陆航局、湖南省和株洲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了集团公司2003年的质量工作,指出存在的问题。会议部署了集团公司2004年质量重点工作:确保重点型号工程的研制质量;开展直升机型号的质量整顿,继续抓好航空发动机和飞机大修的质量与安全整顿;创精品工程,加强航空产品批生产的质量控制,改进售后服务;以适应市场和用户要求为根本理念,加快质量工作上新台阶;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强化质量信息管理。(袁俊)中…  相似文献   

8.
一、2005年和"十五"期间的质量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集团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和军委首长关于确保军工产品质量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全面组织实施有关武器装备质量与可靠性工作的文件要求,进一步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对重点型号研制、生产、交付的质量控制,持续开展质量整顿和整改,利用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加强质量保证条件建设,不断改进售后技术服务,积极推进质量体系建设、质量文化建设和质量管理创新,为航空产品、民用产品、出口和转包生产的发展起到了质量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集团公司党组决定以贯彻落实《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为主线,以建立健全"三个机制"为主题,以标本兼治为主旨,以注重实效为主张,开展"2011中航工业质量年"活动。忠于"质量是航空工业的生命"的誓词,践行"质量第一的品牌价值,体系规范的现代组织,严慎细实的职业素质,用户满意的改进机制"的方针,巩固航空武器装备质量整顿的成果,增强质量管理的执行力,全面提升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0.
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清  闫娟  朱家强  黄涛  臧精 《航空学报》2016,37(1):1-16
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是航空武器装备论证的重要内容,是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型号发展的先期论证。开展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是实现航空武器装备体系对抗的需要,也是航空武器装备由跟踪发展向自主创新跨越的需要。分析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面临的挑战,回顾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从产生到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剖析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当前面临的技术难点与可能的应对策略,探讨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集团公司第六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重点型号工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整顿、质量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六西格玛管理这3大主题,部署今年和今后几年的质量工作。一、2004年质量工作回顾2004年,在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部队和民航用户的大力支持下,集团公司认真贯彻国防科工委2004年质量工作会议、集团公司第五次工作会议精神和“诚信经营,品质一流”的集团理念,落实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空军装备部关于重点型号工程质量工作的一系列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加强了对重点型号工程研制的质量控制,开展了航空产品的质量整顿和创精…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正>林左鸣为重点型号研制团队颁发"航空报国金奖"2015年6月4日,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到中航工业导弹院为在重点型号研制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责任人和骨干颁发"航空报国金奖"奖章和证书。颁奖仪式上,林左鸣对型号取得的重大进展表示祝贺,对型号线多年以来的不懈努力表示感谢,希望型号研制团队一如既往地抓好后续工作,为国防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随后,林左鸣听取了导弹院领导的工作汇报,并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询问。林左鸣指出,导弹院要进一步重视经营工作,强化推进智能化制造,提高效率、降本增效,确保在经济效益上打赢翻身仗;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及早开展探索性预先研究,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加强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既有的军品技术发展智能化工业机器人,在民品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正>由《航空标准化与质量》编辑部主办的"《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0年度通讯员会议"于2010年6月29日~30日在浙江宁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所领导陈晓东,《航空标准化与质量》部分通讯员、编辑部主编肖雪梅及编辑等共34人。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领导葛和平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是目的是加强编辑部与通讯员们的沟通。  相似文献   

14.
精密制造技术作为装备制造业中的关键技术,长期以来被世界各国列为产品研发和技术应用的重点。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以国家重点工程与型号的任务需求为牵引,紧密围绕航空武器装备的科研与生产任务,长期从事精密/超精密加工、精密测量、智能制造等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为我国多个型号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并且创造出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公司创建于1955年,是新中国"一五"时期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内唯一一家厂所合一、专业研制生产燃油控制系统产品的重点保军企业。公司建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加工中心,热表处理、精密铸造、装配试验等现代化厂房;拥有一流的生产工作环境和先进的数字化精密机械制造、特种工艺、计量检测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手段;拥有行业内唯一的型号规范实验室和国家实验  相似文献   

16.
1 2006年质量工作回顾 2006年集团公司在进行质量安全教育整顿的基础上开展了航空产品质量检查整改工作,同时,以用户为关注焦点,加强了重点型号、支柱民品的质量管理,进一步推进了六西格玛管理、质量文化建设和质量体系建设,对集团公司完成科研生产任务、实现经营目标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11年4月19日,中国航空工业质量管理协会(以下简称"航空质协")在南京召开了2009~2010年度中国航空工业质量管理小组表彰会。会议表彰了荣获2009~2010年度全国和中航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优秀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从满足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要求出发,以质量保证大纲为基本输出的航空武器装备研制质量策划,论述了结合飞机研制总体的多型号项目管理,突出产品实现的策划和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航空标准件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了《航空武器装备型号标准件管理暂行规定》的执行情况,总结了行业内标准件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技术和机制角度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航空标准件质量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1993年建立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航工业直升机所。该实验室实行校所联合运行,主要承担国防科技与型号发展和未来武器装备研制所需的直升机旋翼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