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航空物流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的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航空货运在航空运输中所占比重也逐年上升。现阶段我国的机场航空货运涉及众多环节和部门,其主要由收运柜台、货物称重、出港文件准备、货场操作、出港航班、进港文件接收处理、进港航班、运单交付、货物交付等业务组成,每一项业务又同机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航西南公司航班运行控制中心2月12日最新统计数字表明,扣除天气原因、流量控制以及因天气造成的飞机晚到等不可控制因素,该公司即使在航班最繁忙密集的春运高峰时期,航班正常率也超过了91%,没有发生1起人为责任原因延误航班的情况。国航西南公司于2003年1月1日启动“航班正点工程”,从航班正点工程运行42天以来的情况看,由于飞机晚到、公司计划、机务工程和旅客等原因延误出港航班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去年1月份因旅客晚到就造成了23个航班延误,而今年1月份仅发生2起。扣除不可控因素造成的航班延误,国航西南公司1月份成…  相似文献   

3.
王峰 《江苏航空》2003,(4):28-29
出港航班正常率是衡量机场保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一直被机场高度重视,也是广大旅客关注的一个焦点。安全正点是旅客的第一需求,按公布的班期时刻保障航班起降,是机场运行的关键,是改善服务工作,提高旅客满意度的基础,是树立良好机场品牌形象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4.
合理高效的停机位分配能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和旅客满意度。首先,以旅客步行时间、航空器进/出港滑行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增加同一航空公司的航空器集中停靠约束建立模型。之后设计禁忌搜索算法,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对象开展实例分析,对比机场原始停机位指派方案,旅客步行时间、进/出港滑行时间分别减少5.04%、25.28%和6.36%,并进行权重灵敏度分析,建议旅客步行时间权重不超过0.7。最后,基于Flexsim设计仿真实验,进/出港滑行时间和冲突次数均减少,可接受延误水平下滑行系统服务航班量增加3.30%,进/出港最大滑行延误时间减少9.09%和2.94%。  相似文献   

5.
《航空港》2014,(1)
<正>当新年钟声刚刚敲响的时候,当很多人或在跨年狂欢或沉醉在香甜梦乡的一刻,他们正带着希望与使命,奔波在机场各个岗位上,迎来2013年的最后一批进港旅客,送走2014年的第一架出港航班,他们是飞行员、安检员、管制员、机务员、服务员、加油员、保洁员、公安民警……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体会彼此的辛劳,倾听彼此的心声,怀揣梦想,憧憬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6.
《航空港》2014,(10)
<正>9月25日,上海虹桥机场组织开展了一场航空器应急救护演练,实战检验机场及相关保障单位应对机上旅客受伤的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机场综合指挥和各单位联合作战水平。实战演练模拟某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在空中遇到强烈气流颠簸,导致机上13名旅客不同程度受伤的情况。在塔台指挥航班紧急降落虹桥机场后,各单位立即展开应急救护行动。虹桥机场紧急出动4辆救护车、20余名医疗人员抵达现场,快速完成对受伤旅客紧急救治、检伤分类、伤员外送等救援作业,  相似文献   

7.
近来,由于航班延误相继引发的两起旅客擅自进入飞行控制区事件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影响。回顾事件的焦点:4月11日,20余名旅客因不满航班延误,擅自闯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阻拦了刚刚进港着陆滑行中的飞机;4月13日,因广州白云机场受天气影响发生大面积航班延误,同样有乘客不顾工作人员劝阻冲上停机坪。仅仅时隔二日,为什么旅客对航班延误竟达到了"零容忍"?如何改善这种局面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利用偏向随机行走格子气模型中方向选择概率的计算方法和该模型中的串行更新规则,建立了偏向随机行走格子气行人流模型,将其应用到机场候机楼出港大厅,并对出港大厅内的出港旅客流的形成、平衡、缓解和消散四个阶段进行了模拟和研究,给出了模拟过程,并得到了出港旅客流的流动规律和运动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9.
2010年11月18日,成都双流机场被一场大雾笼罩,能见度一度不足50米,造成大量起飞离港航班和进港落地航班延误或备降。机场关闭长达6个小时,上万旅客滞留机场,给各大航空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秋冬季对于中国大部分机场来说,都非常容易出现这种明显影响飞行运行的低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以东北地区航班量最大且空域严重受限的大连机场为例,从空域分布特点、航班流向、管制运行限制及新航行技术引用等角度出发,对空域受限的繁忙机场如何突破空域"瓶颈",实施进离场航线分离进行探讨。一、大连机场空管运行基本概况(一)航班量及流向分布大连机场2012年旅客吞吐量为1334万人次,起降航班100 231架次,日均起降274架次,高峰日起降411架次,高峰小时36架次。大连机场进出港航班流向不均衡,北京方向占35%、华东方向占47%、日韩方向占11%、东北方向占6%、北部方向占1%。  相似文献   

11.
以OAG航班计划数据为基础,对全球大型机场日客运航班的起降波形进行分析并归纳分类,得出锯齿形、梯形、早晚高峰形和叠加形4类航班波.同时,提出4个特征指标用于对航班起降波形进行评估,分别为高峰起降航班占比率、飞行架次标准差比值、高峰起降间隔时间和降落-起飞高峰配对数.以我国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位的机场为例,分析各机场航班起降波形及其特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型机场客运航班起降波形以早晚高峰形航班波为主,高峰起、降航班占比率均值分别为64.1%和59.0%,飞行架次标准差比值为0.12,日间运行时段尚未形成明显的降落-起飞高峰配对,与国际大型枢纽机场航班运作模式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探讨的是客票签转中时有发生的违约问题。旅客张先生一行6人提前15天成功购买A公司机票从甲地赴乙地。在航班起飞前5天,A公司航班计划因故调整,原航班取消。为了使这6名旅客顺利成行,按照与B公司事先签订的协议,由A公司将6名旅客成功改签至B公司航班,该航班与旅客原航班的起飞日期、起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班运行的历史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进离场小时架次及时间的三维数据结构,并利用DBSCAN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在消除“噪点”的基础上,利用改进后的分位数回归算法生成分时段的具有95%概率的机场小时运行能力包线.仿真结果表明,各个时段的机场进离场架次具有一定的时间特性和差异:8点到10点处于离港早高峰,离港小时架次远大于进港小时架次;10点到22点进离港航班较为均衡,机场全负荷工作;其他时间段航班小时架次未达到最大容量值.  相似文献   

14.
旅客始发要经历航班计划、时常营销、旅客乘机、运输飞行准备、旅客离港等相关的流程。这几个流程所用的时间及质量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旅客对航空运输的忠诚度。本文对这五个流程存在问题的分析,利用JIT的相关方法,对流程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航班运行的正常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班正常性不但是航空公司运营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也是整个民航运输业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标,和高价值商务旅客选择航空公司的主要依据。通常不正常运行成本占公司运行成本的0.6%到2.9%,航班正常性的提高可以大幅度降低不正常运行成本。今年民航总局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航班不正常报告制度;航班正常性与航线经营权挂钩规定;加强航班运行时刻管理;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加强旅客投诉的受理和处理工作;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等等,为提高航班正常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实施…  相似文献   

16.
<正>航班运行中出现飞机故障、返航备降等不正常情况导致运行中断后如何快速制定最优化的航班恢复策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地恢复航班运行秩序是航空公司面临的一大难题。当前,民航业在遭受三年新冠疫情冲击之后,迎来快速复苏,把握当下良好形势,在确保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制定航班恢复决策,同时兼顾公司效益、旅客服务和航班正常性等多重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民航业始终秉承“人民航空为人民”的服务理念,近年来,民航局持续开展服务质量提升专项工作,但根据统计数据,不正常航班服务在各类旅客投诉中的占比仍然较高,且更易引发群体性事件。针对大面积航班延误,目前已建立了由机场运管委牵头的应急响应处置机制和工作流程,但由于参与保障单位多、协调难度大,加之缺乏政策层面指引等因素,旅客在跨航空公司签转(以下简称“跨航司签转”)方面仍存在着办理困难、流程复杂、体验感差等痛点和问题,旅客满意度不高。  相似文献   

18.
科学优化联盟航线网络结构下的航班计划可充分发挥联盟合作效应。综合考虑航空公司运行成本与旅客时间成本,以航班运行成本和旅客计划延误成本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混合型联盟航线网络结构下多机型多路径的航班频率优化模型。设计航班频率优化模型启发式算法,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可行性。结果表明,模型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旅客出行成本和航空公司运行成本,可为航空公司制定混合联盟航班计划的频率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瑾 《江苏航空》2010,(1):12-14
<正>停机位分配是民航机场在航班运行保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核心工作,机位分配的快捷、准确直接影响到机场资源的调配、旅客的服务质量、航班保障工作效率等多个方面,随着机场的高速发展、航班量的大幅增加,将有限的资源高效地运转、在细微之处改善服务质量、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方便旅客,成为一个机位分配系统优劣的重要评价因素。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航班延误引发的旅客群体性事件,改进了情绪感染模型,提出一种外界事件刺激下的情绪感染模型,模型中提出了个体受外界事件刺激下的情绪增长计算模型,引入了群体角色、亲疏关系等社会属性,在此基础上,应用行为阈值函数模拟个体的情绪动态下的行为决策过程,并以航站楼候机厅航班延误引发的旅客群体性事件为案例,结合社会力模型模拟单个航班延误情境下的情绪感染过程以及旅客群体事件演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仿真方法考虑了旅客特征与随机性,更接近于真实的场景;群体结构的分化是旅客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