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多重分形谱及其计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多重分形理论是进行信号奇异性处理的有用工具,由于只有少数集合的多重分形谱可以有解析表达式,多重分形谱的计算是其中重要而又较难处理的问题.简要介绍了多重分形理论的一种形式体系,提出了一种采用动态链表来进行多重分形谱计算的方法,大幅度地降低了对存储器容量的要求.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康托集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相符,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多重分形理论是进行信号奇异性处理的有用工具 ,由于只有少数集合的多重分形谱可以有解析表达式 ,多重分形谱的计算是其中重要而又较难处理的问题 .简要介绍了多重分形理论的一种形式体系 ,提出了一种采用动态链表来进行多重分形谱计算的方法 ,大幅度地降低了对存储器容量的要求 .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康托集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相符 ,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源粒子动量分布和不同参数的情况下,本文计算了受到激波费米加速的荷电粒子的随时间演化的能谱.计算结果表明:不论源粒子的动量分布如何,当时间足够长时,被加速粒子的能谱的高能部分为幂律谱;但是,被加速粒子的能谱的时间演化过程,则与源粒子的动量分布有关.所以,在短暂的激波过程中,用一个谱指数不变的幂律谱表示被加速粒子能谱的通常做法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4.
中子能谱解谱是制约中子能谱测量技术发展的瓶颈。遗传基因算法是人工智能领域一种全局收敛算法。通过探讨遗传基因算法在中子解谱领域的应用,基于遗传基因算法开发了中子能谱解谱程序,在多球谱仪中子能谱测量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利用多球谱仪测量了241Am-Be中子源和252Cf中子源中子能谱,与ISO8529推荐的标准谱进行了比较,验证了遗传基因算法解谱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NRW传输反射法的基础上,针对非磁性材料的介电常数测试,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方法分别从反射系数与传输系数入手,得到两种求解表达式,结合两种表达式的优缺点,克服了NRW算法中的厚度谐振与多值解问题,准确求解出材料的复介电常数,此外,针对测试中由于样品移动引起的位置模糊性问题,介绍了一种通过计算求解确定样品位置的方法。最后根据提出的方法编制了测试软件,并对常用微波介质材料进行了测试,完成了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6.
采用脱体涡模拟方法对均匀各向同性湍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Comte-Bellot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文的脱体涡模拟方法对均匀各向同性湍流模拟的可靠性.初始速度场的生成采用Rogallo所提出的构造方法,初始湍能谱满足Von Karman波谱分布;在对流输运项的选择方面,分别采用二阶中心型格式、四阶偏斜对称型中心格式和迎风型低耗散通量分裂格式,考察它们在均匀各向同性湍流模拟中的计算精度和适用性.同时,通过改变计算域大小以及脱体涡模拟方法中的模型常数,达到能谱截断波数的改变,考察它对各向同性湍流计算的能谱以及能谱截断处小尺度涡能量积累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太阳宇宙线在电离层D层中的电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带电粒子对D层大气电离的理论,导出了太阳宇宙线在D层的电子产生率Q(h)的表达式,并计算了不同级别的太阳宇宙线事件、不同能谱参数下,Q(h)在极区随高度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级别、不同能谱的太阳宇宙线事件在极区产生的电离有显著的差别。同一级别,能谱指数γ越大,在较高的高度上电子产生率越大;能谱指数越小,在较低的高度上电子产生率越大。电子产生率的分布曲线出现明显的双峰,一个峰位于60公里左右,另一个峰位于85公里左右。前一个峰主要由太阳宇宙线中质子产生的,后一个峰主要是z≥2的重粒子成分产生的。本文所得结果明显好于Velinov等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四个已知反射系数的反射标准来校准任意的实际多端口反射计的简化方法。文中表明,这四个标准反射系数的模值可以使之都等于1。计算机模拟证明,反射系数的相位分布,在很宽范同内,对理想的和非理想的五端口和六端口反射计,不会出现奇异性(Singularity)。列出了对一种实际的简单六端口的一组校准结果,以表明这种校准过程;利用这些已校准的网络参数得出了某些测量结果,并与美国国家标准局(NBS)所测得的数值进行了比较。计算机模拟结果和实际的结果值表明,在多端口校准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那些数值上的奇异性不是多端口的固有特性,而是与数学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9.
裂纹扩展阻力曲线与试样厚度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关裂纹扩展理论阻力曲线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阻力曲线与试样厚度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利用少量试验结果,根据最小二乘方法即可确定表达式中的参量.通过这一表达式,可以计算任意厚度下的阻力曲线方程,从而获得该厚度对应的阻力曲线.这一数学表达式得到了试验结果的验证,并可补充现有手册中试验数据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大型空间环境铝热沉设备KM6承受周期性的应力,使空间实验室结构存在安全问题,因此选择T型、L型两类典型热沉构件,运用大型计算软件PATRAN,NASTRAN对构件在压力谱与温度谱共同作用情况下进行应力分析,得到关键部位的应力.采用实验方法确定了热沉各连接部位的应力,并把有限元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从而可以采用计算方法确定空间实验室的工作应力,进行其结构的安全性预报.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面质比航天器可以利用太阳光压进行轨道控制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太阳帆航天器编队构型维持和重构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主从航天器太阳帆姿态角和反射系数,调整主从航天器之间的光压差,产生抵消编队成员间相对运动受到摄动差或进行轨道机动时所需的连续小推力,从而实现编队构型的维持和重构.仿真结果表明,在主航天器太阳帆的姿态角和反射系数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对于太阳同步轨道上的高面质比太阳帆航天器编队,使用滑模控制方法,能够调整编队中从航天器太阳帆的姿态角和反射系数产生推力抵消摄动力影响,达到长期维持太阳帆航天器编队构型的目的;通过开环控制方法,能够调整编队中从航天器太阳帆的姿态角和反射系数产生连续小推力,在较长时间周期内实现编队重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基雷达原理的GNSS海面反射信号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GNSS-R)技术应用过程中接收机的测试验证需要反射信号产生源,以降低成本。信号的模型是GNSS-R信号产生源中的核心。针对缺乏相应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双基雷达原理建立GNSS海面反射信号模型的方法。首先,在分析GNSS海面反射信号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了恰当的海面反射点。然后,计算了雷达方程中的散射系数和散射面积,从而得到相应反射点的反射信号功率。最后,对所求得的反射信号参数进行仿真验证。验证的结果表明,反射信号的相关功率曲线与ZV模型理论曲线的相关系数优于0.98,能够有效地用于GNSS海面反射信号的生成。因此,该方法可为GNSS-R信号产生源的研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GNSS-R)技术应用中需GNSS-R信号模拟器来测试反射信号接收机,以降低成本。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基雷达原理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海面反射信号建模方法。首先,分析了GNSS-R双基雷达遥感原理,根据延迟和多普勒频率在海面的分布特点,选择海面的反射点,并计算相应反射单元的面积;然后,对散射系数进行了计算;最后,对多条反射信号的合路信号进行相关的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的海面反射信号的相关功率曲线与ZV模型理论曲线的相关系数优于0.92,能够有效地用于GNSS海面反射信号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薄层材料力学性能的声学检测方法,基于勒让德正交多项式法,利用液/固边界条件与波动控制方程,构建线性无关方程组并求解了界面处的反射/透射系数。分析截止项阶数对求解结果的影响,寻找不同频厚积下截止项阶数的临界值,并根据该临界值求解反射/透射系数的角度谱与频谱,与传递矩阵法进行了比较,以此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准确性。超声波斜入射薄层材料板并形成Lamb波,其达到稳态时的频散特性与反射特性存在内在联系,根据Snell定律并运用勒让德正交多项式法求解频率-相速度-反射系数三维曲面,与Disperse得到的频散曲线仿真结果进行比较,证明该理论模型对反射系数的求解结果符合Lamb波频散特性。通过采集无试样时的参考信号,降低了声波传播过程中衰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搭建了反射与透射实验系统,对不同入射角度下反射与透射系数的频谱进行了测量并与相应的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理论所得结果的准确性。实现了声反射/透射系数的非勘根求解,为薄层材料力学性能的无损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验指导。   相似文献   

15.
红外加热棒式空间外热流模拟器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蒙特卡罗法跟踪能束的发射和吸收,提出了一种避免挡板表面能量方程计算的等效反射模型,模拟了红外加热棒式空间外热流模拟器模拟面上的能量分布及其他参数,比较了加热棒为直棒和曲棒时模拟面的热流模拟结果。研究表明,挡板内外表面置换后表面发射率的不同并没有导致模拟面上能量分布的明显变化;增加加热棒根数并不能一直明显地使模拟面的能量分布更趋于均匀;经形状优化后曲棒模拟的热流分布比直棒更均匀。  相似文献   

16.
Numerical models of impulsive solar flare particle events usually assume the radial diffusion coefficient to be independent of energy per nucleon, T, although the observations indicate a T0.5 dependence (constant mean free path). The assumption of a consta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results in a preservation of a power law injection spectrum at all radial distances throughout the event.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n energy depend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on the spectrum of flux maxima at a fixed point in interplanetary space. This spectrum is harder than that of initial differential number densities close to the sun. Furthermore, the spectrum hardens with increasing radial distance which seems to be at variance with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7.
弹翼角反射器效应的雷达散射截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弹翼与一般直两面角的角反射器效应的不同,从等效截面法分析一般直两面角角反射器效应的雷达散射截面(RCS),推导出用等效截面法分析弹翼角反射器效应的工程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弹翼、弹体组合的侧向散射特性进行了验证;引入涂敷吸波材料的平板RCS的反射系数计算方法,采用两个反射系数表示角反射器效应的两次吸收/反射效应,最后用反射系数法分析了涂敷吸波材料后的弹翼散射特性.  相似文献   

18.
The quasilinear theory of MHD waves excitation by cosmic rays accelerated at a front of supernova shock has been construc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energetic particles excite the waves propagating from the shock front, the intensity and the spectrum of these waves is obtained. The role of nonlinear Landau damping in the formation of such spectrum has been analysed. The diffusive scattering length of the high energy particles in the preshock region has been calculated and it is shown with the help of these formulae that the effective Fermi acceleration at the shock front is possible upto the values of the relativistic factor = 104 - 105. The injection mechanism for cosmic rays acceleration has been proposed. It is based on stochastic Fermi acceleration of the thermal plasma by MHD waves excited in the preshock region. Different possibilities for wave phase velocity dispersion needed for stochastic Fermi acceleration are analysed, those are the excitation of the oblique magnetosonic waves as well as the excitation of parallel Alfven waves propag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he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the suprathermal particles accelerated by MHD waves is obtained, the cosmic rays density as well as the lower boundary of their energy spectrum realised in the proposed mechanism are also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19.
由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GNSS-R)机载试验耗费大和重复性差,需研制GNSS-R信号模拟器,但没有相应的反射信号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拟合的机载GNSS海洋反射信号建模方法。首先,对复杂的GNSS海面反射信号进行近似简化。然后利用ZV模型生成的时延相关功率曲线,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和非线性拟合,建立了多条等时延间隔的海洋反射信号功率衰减模型,从而得到机载GNSS海洋反射信号的时延、功率、多普勒频率参数。最后,对多条反射信号的合路信号进行相关的仿真验证。验证的结果表明模拟的14条反射信号的相关功率曲线与ZV模型理论曲线的相关系数优于0.99,能够有效地用于GNSS海洋反射信号的生成。该方法可根据海面风场、浪高、波高等海面信息,模拟不同海况的海洋反射信号,为GNSS-R信号模拟器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氮气的碰撞-辐射(CR)模型,计算了速度为6.2 km/s、初始压力为133 Pa的高超声速流动激波中N2和N2+分子电子能级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不同激发跃迁速率模型对电子能级分布及辐射光谱模拟的影响。针对流动中热力学非平衡区域和平衡区域,在300~440 nm的辐射光谱开展了逐线法的数值模拟,并与激波管实验测量光谱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目前的激发跃迁速率均存在偏差,综合Park模型的爱因斯坦系数和Johnston模型的碰撞激发速率可以得到与实验结果最为接近的辐射光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