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企业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并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发展战略.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政府监管严重缺位,企业公司治理和激励约束存在制度缺陷等.企业应加快形成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适合企业特点和富有效率的管理方式,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阐明危机管理的意义和信息系统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同时介绍中外企业在危机管理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探讨企业如何建立危机管理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行政指导责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国家都可能面临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行政指导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护人权、维护政府公信力、塑造和谐社会,等等.只有发挥行政指导的积极作用,使政府与社会协商合作,才能真正推动公共危机的有效管理.因此,必须强化行政指导责任,使政府和公职人员都能依法行使各自指导职责,促进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危机和危机管理的界定、危机管理阶段分析模型以及周期理论、系统理论、扩散理论等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理论,分析了这些理论对民航企业危机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5.
基于增长期权理论,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5—2021年的面板数据,研究新冠疫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疫情的冲击能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这种影响在行业集中度低、金融发展水平高的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新冠疫情期间我国政府推出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企业创新行为的发展过程,并为政府引导企业促进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企业应充分理解危机中创新活动的重要性,加大研发投入,并以此赢得竞争优势;政府则应在发生危机时主动发挥“有形之手”的积极作用,出台针对性的经济政策,助推企业平稳发展,降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危机与危机管理的内涵危机是指:对于公司未来的获利率、成长、甚至生存发生潜在威胁的事件。危机具有突发性、扩散性、压力性、偶然性等基本特性。对危机不能仅界定为危机爆发,要把一些会导致危机爆发的因素也视为危机。危机管理是指:有计划、有组织、并且系统地在企业危机爆发之前发现并解决危机因子,并于危机爆发之后,以迅速、有效的方法使企业转危为安的管理过程。危机管理并不等于危机处理,它应该是一个包括预测、处理、总结的系统性工作,唯有认清隐藏不露的危机,对其进行监控,并在危机爆发后,对其进行正确处理,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  相似文献   

7.
第39届亚太地区民航局长大会于2001年10月14日至18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举行。中国民航代表团出席了本次大会。本次大会讨论了航空安全与保安危机管理和监察、航行规划与实施、航空运输和技术合作等重要议题,并通过了11项行动条款,要求本地区各国民航当局实施。大会讨论的具体内容有如下方面:一.有关航空安全和保安危机管理与监察方面在民航管理部门和企业建立安全与保安危机管理与监察体系,是《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一“空中交通管制”和附件十四“机场”提出的要求。它包括:各国民航当局对遵守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承诺,将国际…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与客户关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是管理的本质,服务行政已成为全球化的趋势。为了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顾客导向成为政府工作管理模式。电子政务是政府与民众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的手段,把客户关系管理引进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增进政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构建新的、更好的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促使政府根据用户的意向需求而不是部门职能设立组织机构,更好地适应公众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预警系统在国外于20世纪30年代正式产生,战后50年取得了重大进展。1950年,建立了景气监测系统的工作,20世纪60年代,又有人提出危机管理理论。80年代危机管理理论广泛应用。80年代中后期研究了危险的紧急应对方式。90年代中后期,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SARS疫情发生以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但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我国的现有危机管理体系越来越不能有效的解决社会矛盾冲突.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建立更好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作者尝试从协商民主理论的角度来探讨一种新的公共危机管理方式.为此,文章阐述了协商民主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概括了协商民主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方法、程序、主持人和参与人四位一体的突发事件协商民主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