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从容 《航天器工程》2003,12(3):144-150
介绍了GPS数据在中国海洋一号卫星遥感图像地理定位中的应用,即利用中国海洋一号卫星下行数据中的GPS数据和轨道拟合技术,得到卫星轨道参数,从而对中国海洋一号卫星十波段水色扫描仪获取的遥感图像进行地理定位。该技术突破了遥感图像地理定位必须利用卫星轨道报的传统手段,为配备有GPS的新一代遥感卫星的用户提供一种简便有效、定位精度高的地理定位方法。该方法定位精度优于利用轨道报进行地理定位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正>风云三号D星获取首幅观测图像12月8日14点7分,风云三号D星首幅可见光图像成功传回地面。此次成功接收的图像来自于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这台仪器是世界上首台能够获取全球250 m分辨率红外分裂窗区资料的成像仪器,可以每日无缝隙获取全球250 m分辨率真彩色图像。下一步,卫星将进行为期半年的在轨测试。该卫星正式投入业务应用后,将在提高天气预报水平、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救灾、"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航天动态     
2008年6月"嫦娥一号"将获取完整月球表面图自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卫星进入工作轨道至今,已经获得月球部分区域的地形地貌图像、月表部分区域所含的元素种类等初步成果。目前星上仪器除CCD立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12,(3):3-6,2
<正>资源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高精度传输型光学立体测绘卫星,主要任务是长期、连续、稳定、快速地获取覆盖全国的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多光谱影像。2012年1月9日11时17分,资源三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月11日顺利传回第一景高精度立体影像及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2012年4月20日完成卫星在轨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6月15日11时,由珠海欧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及运控的"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首批两颗视频卫星OVS-1A和OVS-1B搭载CZ-4B/Y3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卫星的视频相机均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负责研制,相机分辨率优于2m,具有获取条带图像及动态视频能力,视频幅宽优于8km′6km,帧频为20帧/s,条带图像长度大于35km,相机质量仅在12kg  相似文献   

6.
台湾中华卫星 2号是一颗分辨率为 2 m的数字传输型对地成像卫星。据称该卫星主要任务是通过近实时成像观测和监视台湾及其周围海域自然资源 ,但实际上是一颗针对祖国大陆的军事侦察卫星。中华卫星 2号载有主光电成像仪和高空闪电成像仪。星载主相机以 2 m分辨率拍摄全色图像 ,以 8m分辨率拍摄多谱段图像 ,成像带宽 2 4km。卫星每日绕地球飞行 1 4圈 ,每天飞经台湾两次。第一次为上午 1 0时 ,可拍摄台湾 8分钟 ,第二次为晚上 1 0时 ,可下载图像资料。在此之前 ,为从太空获取祖国大陆的军事情报 ,台湾购国外商业卫星图像情报和租用国外商用卫…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DMC 4--“北京一号”2005年10月27日在俄罗斯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由宇宙3M火箭成功发射。文章针对小卫星的结构特点和数据特点,指出DMC小卫星图像数据具有获取灵活、重返周期短和大区域覆盖等优势,在地质灾害的调查、监测和预警工作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2007年11月26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举行仪式,正式发布由嫦娥一号拍摄到的首幅月球图片。公布的月面图像是嫦娥一号在11月20-21日期间,卫星上的CCD立体相机采用线阵推扫的方式获取的数据,经处理拼接而成。卫星轨道高度约200km,每一轨的月面幅宽60km,像元分辨率120m。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DMC+4--“北京一号”2005年10月7日在俄罗斯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由宇宙3M火箭成功发射。文章针对小卫星的结构特点和数据特点,指出DMC小卫星图像数据具有获取灵活、重返周期短和大区域覆盖等优势,在地质灾害的调查、监测和预警工作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2013年6月6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高分一号"卫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图片影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专家表示该卫星达到了设计要求,后续将为国土、环境、农业等领域提供精准服务。作为中国首颗设计、考核寿命要求大于5年的低轨遥感卫星,"高分一号"卫星配置了2台分辨率为2m全色/8m多光谱的高分辨率相机和4台分辨率为16m的多光谱宽幅相机,6台相机全部由北京空间机电  相似文献   

11.
“北京一号”小卫星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航天界兴起了发展小卫星的热潮,特别是小卫星星群或星座的发展,将取代部分现代大型应用卫星的功能。文章提出并总结了图像综合品质评价技术指标,对中国的“北京一号”(DMC+4灾难监测星座)小卫星图像进行评价,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几个方面对中国“北京一号”小卫星图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河入海口     
《卫星应用》2013,(6):33
由高分一号卫星获取的黄河入海口地区多光谱中分辨率宽幅图像(局部)。·成像日期:2013年5月21日·分辨率:16m·幅宽:800km·多光谱彩色合成图像覆盖面积大,一幅图像即覆盖了黄河入海口所有区域,图像层次丰富,纹理清楚,清晰地显示了黄河河道分布、变迁及现状;海水色彩深浅程度反映了入海泥沙的浓度及分布,由陆向海泥沙含量及分布范围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3.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今天对外公布"高分一号"卫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据了解,"高分一号"卫星工程大大提升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总体观测能力,未来将为国土、环境、农业等领域提供精准服务。  相似文献   

14.
吴玮 《航天器工程》2019,28(2):134-140
高分四号卫星具有响应速度快、重复观测周期短等优势,是监测溃决型洪水发展变化状况的有效手段。以江西省鄱阳县河堤溃口引发的洪水灾害为例,将灾区灾后多时相的高分四号卫星连续监测图像与灾前高分一号卫星图像结合,提出空间位置关系约束条件下的溃决型洪水范围提取方法。通过构建人口评估模型,实现受灾人口的快速估算。应用结果表明:高分四号卫星能及时监测突发性溃决型洪水,并能根据实际需求实现对灾区的连续监测;基于高分四号卫星图像的洪水范围提取和受灾情况评估方法,简便易行、准确性高,可用于溃决型洪水范围及其变化的监测评估。根据溃决型洪水灾害监测评估的实际应用需求,从多种卫星的组合观测、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性能指标提升等方面提出了高分四号卫星应用和后续卫星研制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现有的可见光遥感卫星图像数据测试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卫星图像数据自动高效全覆盖测试技术方法,实现测试系统的实时性、正确性及可视化能力,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完善卫星地面测试的测试覆盖性。同时,为后续光学遥感卫星研制提供高效、高可靠的地面检测支撑,并为可见光遥感卫星在轨正常、可靠、长寿命的运行,获取有效图像数据提供了重要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快速侦察未知区域的地貌信息,遥感卫星可对特定区域进行扫描以获取遥感卫星影像。当卫星经过国外未知区域时,部分卫星无法针对某特定区域进行长时间的驻留扫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Condi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GAN)进行网络训练,前期将某方法获取的区域轮廓地形信息作为CGAN网络的生成网络和鉴别网络中的条件约束信息,通过网络生成器与判别器在训练过程中互相博弈产生特定的输出集,有效地实现由单张电子轮廓图像到对应卫星遥感图像的端到端的非线性映射。本文通过原真实卫星遥感图像与生成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四种对比误差计算,平均误差、均方误差与结构相似度均高于99%,峰值信噪比高于30 dB,生成的图像与原图像之间具备高相似度,实现了在获取坐标定位轮廓信息的先验条件下,对特定区域进行遥感卫星影像内容重建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记者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3月6日,高分二号卫星由研制单位交付给用户单位,正式投入使用。我国将进一步加强遥感卫星数据政策研究制定和示范推广,加大数据开放和共享力度。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副局长吴艳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出席交接仪式。许达哲表示,高分二号卫星投入使用后,将与在轨运行的高分一号卫星及我国其他遥感卫星相互配合,进一步完善我国高分专项建设,改善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主要依赖进口的状况,并推动数据应用和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发展。袁洁指出,高分专项是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十六大工程专项之一,是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6月11日11时03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托举"北京"三号卫星直冲云霄,同时搭载的还有"海丝"二号卫星、"仰望"一号卫星、"太空试验" 1号天健卫星。随后,4颗卫星全部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北京"三号卫星是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的光学敏捷遥感卫星,可快速获取高质量、高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地面影像,大幅提高我国商业遥感卫星技术水平。卫星成功发射后,可为全球市场提供大量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和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7月3日10时51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托举"吉林" 一号宽幅01B卫星和4颗搭载星点火升空,随后将5颗卫星全部送入预定轨道。"吉林"一号宽幅01B卫星是光学遥感卫星,可获取幅宽不小于150km的高清影像,卫星可为国土资源、矿产开发、智慧城市建设等行业提供遥感服务;搭载星分别为3颗"吉林" 一号高分03D卫星及1颗"星时代"十号卫星。  相似文献   

20.
《航天员》2008,(1):52-55
2007年11月26日国防科工委公布"嫦娥"一号拍摄的第一张月球图像,嫦娥工程一线专家、"嫦娥"一号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高级工程师、"嫦娥"一号有效载荷总体设计工作负责人邓湘金做客新浪,解读"嫦娥"一号第一张月球图像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