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嘉墀长期致力于我国科学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参与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是中国科学院早期开展航天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领导和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研制,是空间技术分系统的设计师,在我国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论证和技术设计中,提出了一系列先进可行的设计思想;领导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姿态系统及数据分析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指导开发了多项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检测技术及设备等重大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2.
<正>“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经济性的新型固体运载火箭,主要目的是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引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和研制模式的变革,支撑和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的发展。一、基本情况介绍“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与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首款四级固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中小型航天器发射任务,支持单星发射、多星发射、  相似文献   

3.
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同位素热源装置,为有效评估运载火箭发生爆炸后,爆炸冲击波对同位素热源装置的危害性,解决同位素热源装置安全设计指标确定难题,开展了液体运载火箭爆炸冲击波近场危害性的评估方法研究,提出了适用于液体运载火箭爆炸冲击波近场危害性评估的爆炸当量、爆炸冲击波峰值超压及作用时间的定量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4.
针对柱形爆炸器穿透钢柱试验故障,分别从聚能罩形状和材料、主装药炸药性能、装药结构、主装药浇注工艺、炸高、界面传爆可靠性、环境条件等方面,对柱形爆炸器穿透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开展了相关可靠性试验,复现了故障。此次故障是由于柱形爆炸器壳体壁厚较薄,不能满足力学环境试验过载所致。对故障进行了准确定位,并改进了设计结构。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自毁爆炸特点及发动机自毁模拟试验的结果。结合过去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经验。提出了中能固体发动机不点火自毁爆炸危险性的计算方法。并对三级火箭固体火箭发动机不点火自毁时的爆炸TNT当量,碎片飞散距离和冲击波超压安全距离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为导弹自毁爆炸危险性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屠守锷 生于1917年,著名的火箭技术专家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作为总体设计部主任和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了我国地空导弹初期的仿制与研制。先后担任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的副总设计师,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在洲际液体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中,提出独到见解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了我国发射洲际导弹任务的圆满完成。他力主研制长征二号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并作为技术总顾问,参与领导研制试验工作。1980年被授予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  相似文献   

7.
爆炸分离冲击试验方法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航天型号飞行中面临爆炸分离冲击环境的影响 ,介绍了国内外航天型号研制中所使用的有关爆炸分离冲击试验方法标准的情况 ,分析了国内航天产品有关爆炸分离冲击环境和试验方法标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关标准制定 (修订 )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遥测技术成果能更广泛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我们开辟了《遥测产品与技术介绍》专栏,向读者推荐我国一些的遥测技术研制成果。欢迎各遥测设备研制、生产单位以及有关单位在本栏介绍您单位的遥测产品与技术。本期的该栏刊登了七机部七○四所的几种传感器和一项试验技术。七机部七○四所从事传感器和变换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设计、研制和测试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设计、研制了压力、压差、温度、热流、流量、液位、过载、加速度、振动、冲击、噪声、摆角、烧蚀、分离等各种类型的不同量程的多种传感器,满足了遥测和各种测试任务的需要。该所欢迎各部门选用他们的各种传感器和变换器,愿意承担用户提出的研制、设计和试验任务,并可以转让有关研制资料。下面介绍几种传感器和钨铼热电偶高温分度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45周年。1965年8月,中央明确我国首个卫星运载火箭的研制任务由七机部承担后,聂荣臻副总理同意七机部王秉璋部长、钱学森副部长等人的意见,即由七机部八院(即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的前身)承担运载  相似文献   

10.
简讯     
MBB运输机和客机集团的风洞实验室第一次对“赫尔墨斯”模型进行了风洞流体试验.MBB公司在“赫尔墨斯”的预研计划中承担对大小不同的模型进行多次试验的任务.这一系列的试验是为了获得航天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所需的最佳外型结构.这些试验将在欧洲航空航天工业风洞实验室以及各研究所的风洞实验室里进行.  相似文献   

11.
荣元昭 《航天》2012,(9):10-11
日前,我国首次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承担着“神九”飞船逃逸火箭发动机、飞船舱体密封系统和航天员医监生化检测组件三大产品研制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迎来了50华诞。1962年7月1日,航天四院的前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固体发动机研究所在四川泸州成立。此后四院转战南北,相继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陕西蓝田、湖北襄阳和西安东郊田王地区建立了研制生产基地。目前,四院已经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种类最全、实力最强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有力地提高了战略、战术、宇航等领域固体发动机研制、生产、试验能力。  相似文献   

12.
硝酸酯增塑高能推进剂爆炸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硝酸酯增塑高能推进剂的爆炸性能、爆炸当量等进行了试验和评估。简述了共试验装置、方案、试样、试验过程及结果。结果表明:该推进剂危险性分类与美国国防部划入1.1级危险品的高能推进剂相似;TNT当量10m之内为1.07~1.26,10~55m之间约为0.89~1.21,也与国外相关试验值相似;另外观测到10kg该推进剂爆炸时,距35m以外建筑物无大影响,55m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相关研制单位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电子单机产品的重要研制单位,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全部型号的研制任务。此次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他们共承担了空间实验室热控、数管、仪表照明、空间技术试验、环控生保、医监医保、测控通信等7个分系统60余台套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美国NASA的航天器爆炸冲击试验规范。规范阐述了爆炸冲击环境的特点,环境预示方法,以及爆炸冲击试验模拟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爆炸螺栓分离装置是一种应用广泛且相对成熟的点式火工分离装置,在航天器分离中应用广泛。爆炸螺栓通过腔内炸药爆炸的拉伸、剪切力学效应,使螺栓特定部位断裂实现解锁。爆炸分离过程会产生时间短、频率高、峰值高的冲击波,对航天器结构产生冲击。分离过程中,爆炸螺栓断裂位置尺寸、炸药药量和螺栓预紧力等因素的偏差都会影响爆炸分离产生的冲击响应。通过不同设计尺寸偏差下的有限元分析计算,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航天器关键位置冲击响应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炸螺栓断裂位置的端面尺寸和炸药药量的变化对冲击响应谱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肼类燃料,尤其是偏二甲肼,在导弹和运载火箭上都获得了广泛应用。我国一些液体火箭(包括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就使用了偏二甲肼推进剂。但是,肼类燃烧剂的一个突出缺点就是易燃易爆,在贮存、转注、试验、维修、加注等过程中,国内外都曾多次发生过着火爆炸事故。现就3起爆炸事故剖析如下,以作后车之鉴。事故一:违反规定空气增压,贮存容器爆炸伤人1.事故经过某年4月15日,某单位准备进行某型号导弹的姿控发动机试验。在首先进行的试车前准备工作中,发现为系统供气的气瓶内的氮气压力不足,不能满足试车间内包括推…  相似文献   

17.
孙捷 《中国航天》1994,(1):17-19
美国和独联体有意合作研制核火箭开发核动力航天运输系统所需的技术是实现载人登月和火星探索的一条很有前途的途径。独联体已经建立了可用于这种飞行任务的一种热核火箭方案,并建设了方案试验和评定所需的设施。鉴于独联体在这方面已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而美国又...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由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研制的1400 kN振动台系统和4000 m~3混响室系统顺利通过了测试验收和试运行,综合指标国际领先,为我国力学环境测试行业再添重器。1400 kN振动台系统垂直方向由4个350 kN振动台并联组合,水平方向由2个350 kN振动台并联组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系统台面尺寸达到4600 mm×4600 mm,最高试验频率达到2000 Hz,弥补了液压振动台高频能力不足的问题。测试验收后,完成了多项重点型号产品(最大产品重约25t,高18m)的试验测试任务,系统性能表现优越。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航天器爆炸冲击环境的特点、环境预示方法、以及爆炸冲击试验模拟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0.
介绍利用爆炸索进行火箭级间热分离的冲击测量,以及测量所得到的时间历程和相应的数据处理,同时介绍了试验中出现的有关物理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