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长征二号F/T1火箭是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二号F/T1火箭的亮点之一是整流罩首用冯.卡门曲线。在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时,火箭外形上的最大变化是整流罩,整流罩不仅长度由先前的10.7m增至12.7m,最大直径也由先前的3.8m增至4.2m。采用冯.卡门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宇宙开发事业团和宇宙航空科学研究所,就利用现有的固体火箭技术研制一种小型运载火箭取得共识,他们一致认为这不仅很容易实现,而且将是非常有益的。基于这一认识,宇宙开发事业团在宇宙航空科学研究所的协助下,开始了J—1小型运载火箭的研制。 J—1火箭的基本方案是将H—2火箭的固体助推器与M—3S2火箭的第二级和第三级及有效载荷舱组合起来,构成一枚最大直径1.8m、全长33.1m、不含有效载荷的起飞重量88.5t的火箭。第一级的推力向量控制采用摆动喷管,第二级采用  相似文献   

3.
正气球火箭是将热气球和火箭相结合的一种更为经济、便捷和简单的卫星部署方式,近几年成为太空初创企业的发展方向。气球火箭的概念要追溯到1949年,航天科学家詹姆斯·范艾伦(James Van Allen)等人提出了一种从气球发射火箭的方案,从而有效地替代传统火箭的一级飞行,被命名为"罗肯"(Rockoon),即气球火箭。利用这项技术,科学家成功发现了地球大气层对空间辐射的影响。随着技术的进步,气球火箭的概念被重提,成为国外私人航天公司竞相角逐的商业领域,典型的航天公司包括2009年创建的西班牙零至无穷(Zero 2 infinity)公司、2016年创建的英国B2太空(B2Space)公司、2017年创建的美国九霄(CloudⅨ)公司及2018年创建的美国利奥宇航(Leo Aerospace)公司。这种发射方式将和传统火箭发射方式相结合,为日益增多的小卫星、微纳卫星、立方星等载荷进入近地轨道提供发射服务。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2010年12月30日5时29分,欧洲“阿丽亚娜”5型火箭携带两颗通信卫星,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搭载的是西班牙卫星公司Hispasat IE通信卫星和韩国电信公司的Koreasat-6卫星。在升空27min和34min后,两颗卫星先后脱离火箭进入临时轨道。  相似文献   

5.
何富 《中国航天》1993,(1):17-18
西班牙航空航天技术研究所(INTA)已有50年的历史。目前它是西班牙主要航天计划的主要执行部门。INTA设计并制造了西班牙第一颗卫星LMTASAT。该卫星用于微电子科学试验,已于1974年用宇宙神火箭发射升空。 1974年以后,由于研制资金缺乏造成大批工程师的离开,INTA渡过了一个艰难时期。1987年,西班牙决定参加Helios卫星的竞争,国防部认识到需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研究机构,重新为  相似文献   

6.
简讯     
简讯阿里安文发射两次阿里安航天公司6月10日用42P型火箭发射了美直括电视公司的直播卫星3,7月7日又用40型火箭发射了欧洲首瞩成像侦察卫星大阳神IA。40型火箭还携带了法一颗小军用卫星和西班牙的一颗通信研究小卫星,3f星均被送人675公里的太阳同步...  相似文献   

7.
飞马座将发射西班牙小卫星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已赢得发射西班牙迷你星(Minisat)的合同,将于明年在大西洋上空用飞马座空射型火箭将该卫星送入低地轨道。这是飞马座首次接受西欧卫星发射合同。这颗西班牙国家宇航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卫星将由洛克希德公司制造的I--...  相似文献   

8.
<正>一、艾普斯龙火箭情况简介艾普斯龙(Epsilon)火箭是日本2007年开始研发的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和远程投送能力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取代已退役的M-V固体运载火箭。火箭全长24.4m、直径2.6m、质量91t。该型火箭在设计上具有很多独到之处,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以实现低成本和快速响应发射的目的。2013年9月14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成功发射了首枚艾普斯龙火箭。2016年12月,进行  相似文献   

9.
大西洋研究公司为“星球大战”(SDI)计划研制出一种非常轻的、整体式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喷管。发动机是用碳石墨纤维和碳基体制造的。该公司的TACMS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样机直径为0.61m,其生产型发动机的直径将为0.66m。为了能在“星球大战”计划中用于空基推进系统,该公司以及其它公司正在研制新型高性能推进剂和轻质、高  相似文献   

10.
美国AAl公司受美国陆军内蒂克研究、发展和工程中心委托,研制了一种利用制动火箭作主要减速手段的低空空投系统。其空投高度只有90m(海拔高度),空投重量达3000~27200kg。该系统首先靠拉出主伞来定位稳定。使其下降速度减为21m/s,再由激光地面传感器(高度计)和微处理机/逻辑系统计算下降速度及海拔高度,并在最后点燃制动火箭。制动火箭将进一步使空投载荷减速,使其着地速度小于2.4m/s。文中将简要介绍低空制动火箭系统(LARRS)的研制目标、系统特点、系统展开程序及系统主要部件——降落伞、索具、高度计、微处理机/程序器、制动火箭和货台等。  相似文献   

11.
正"德尔他" 4系列火箭是美国发展的一款大推力、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运载火箭,它延用了"德尔他" 3的上面级和"德尔他" 2的制导系统,新研制了配备有RS-68液氢液氧发动机的公共助推芯级。"德尔他" 4火箭能将4.18~13.13t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与我国"长征"系列火箭采用的三垂模式不同,"德尔他" 4运载火箭采用三平模式。"德尔他" 4系列火箭共有5种衍生型:"德尔他" 4M运载火箭、"德尔他" 4M+运载火箭[又分3种型号:(4,2)、(5,2)、(5,4),前者代表整流罩的外径,后者代表助推器的数量]和"德尔他" 4H运载火箭。"德尔他" 4系列火箭共用一个通用芯级,即公共助推芯级,整流罩直径有4m和5m两种规格。  相似文献   

12.
正"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我国首个一级半构型火箭,芯级直径5m,捆绑4个3.35m直径的助推器,整流罩直径5.2m,全箭总长约53.66m,起飞质量约849t,起飞推力约1078t,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不低于22t。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的主力火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在充分继承"长征"五号火箭优秀"基因"的基础上,"长征"五号B火箭身上还有许多首创的航天"黑科技",使它成为"长征"火箭家族中无可替代的"团宠"。  相似文献   

13.
从本刊刊载情况看,2021年对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有几个值得一提的事情.首先,我国自主研发的?3.2 m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和?3.5 m整体式复合材料缠绕固体火箭发动机相继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打通了?3 m以上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技术链路;其次,2021年在以超燃、推力可调可控特种发动机等为...  相似文献   

14.
Helios(太阳神)系列卫星为军用成像侦察卫星,由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联合投资,至今已经发射了2颗。 第一颗Helios卫星(Helios la)1995年7月由阿里安4火箭发射进入低极轨道,卫星在轨质量2750kg,设计寿命5年。它采用了Spot 4卫星的基本平台,分辨率为1~5 m。Helios 1a卫星的分辨率能在白天对战场上的坦克精确定位。Helios 1a卫星上携带了由Tomson-CSF公司提供的高分辨率CCD装置。第二颗Helios卫星(Helios 1b)1998年1月由阿里安4火箭发射进入低极轨道,Helios 1b卫星与Helios 1a卫星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5.
《航天》2010,(11):17-17
火箭发射对气候和环境的要求并不高,但是有三种情况是不能发射的。第一种情况是出现雷电天气时,不能发射火箭。一枚火箭要有上万个元器件组成,有很多是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16.
卫星入轨时,起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火箭和卫星脱离后,卫星自己起旋.一种是在卫星未脱开前几分钟,火箭和卫星的组合级起旋,然后再脱离.阿里安火箭就采用后者.此方法,可以使卫星减少自旋能量,增加有效载荷重量. 阿里安火箭飞行20分钟,在18分钟后,计算  相似文献   

17.
江雅芬  廖少英 《上海航天》1990,(4):55-59,63
在综合比较固体火箭助推器和液体火箭助推器的方案之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次使用的返回式液体火箭助推器方案,概述了此方案的返回轨道;液体火箭助推器结构和主推进剂箱、推进系统设计;助推器的性能计算.这种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的成熟技术,以减少成本和研制时间.这种液体火箭助推器设计是一种适应性更强、更安全的航天飞机助推器.  相似文献   

18.
《火箭推进》2007,33(4):40-40
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VASIMR)发动机是一种高能高比冲的等离子体火箭发动机,AdAstra公司目前正在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拟将采用SS-N-23和SS—N—20潜射型弹道导弹的部件,改装成一种商用运载火箭。这种火箭命名为SURF,其长29.5m,起飞重量100t。 SURF的第一级为SS—N-20导弹的第一级固体发动机,在其上面装上SS—N—23的第一到第四级液体发动机,最上端装一个有效载荷舱。有效载荷舱直径1.65m,长度分2.29m和4.29m两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三维两相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火箭基组合推进(RBCC)发动机的燃烧。提出了一种新的主火箭布置方式,该方式采用多级主火箭,一级嵌入到支板之中,另一级置于燃烧室中部上壁面。研究表明,相对于常规的主火箭布局,多级主火箭布局能明显提升发动机性能。置于支板的一级火箭以恰当比工作,起到引射和改善进气道工作特性的作用;二级火箭以富燃状态工作,起到火焰稳定和促进燃烧的作用。多级火箭喷射方案是DAB和SMC模式的综合,可作为火箭引射模态改善二次燃烧一种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