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管动态     
《空中交通管理》2005,(6):70-70
10月11日至14日,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在重庆隆重召开,重庆空管站全力服务。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些实际工程中固体火箭发动机绕轴线的旋转力矩M_Z相对很小或者不是测量关注重点的推力矢量测量问题,为避免测量中较为复杂的解耦过程,更简单地实现对推力矢量在各坐标轴上的分力P_X、P_Y、P_Z和对坐标轴的转矩M_X、M_Y的准确测量,在分析了六分力测量模型耦合误差的基础上,忽略发动机绕轴线的旋转力矩,提出了一种动架约束之间只存在线性耦合的五分力试验台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误差分析,证实了五分力模型能够实现对推力矢量在各坐标轴上的分力P_X、P_Y、P_Z和对坐标轴的转矩M_X、M_Y的准确测量,并进一步得到了五分力模型的静态误差主要来源于发动机安装误差和标定误差,安装误差中横偏是主要因素的结论。所得结论可为固体火箭发动机五分力试验台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硝化剂五氧化二氮的合成与放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卫华 《上海航天》2003,20(2):56-59
对五氧化二氮(N2O5)的特性、合成及放大方法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同时,结合我国硝化工业的现状,介绍了较为可行的工业化合成路线,以及国外的一些N205生产动态和装置。  相似文献   

4.
运用多项式原理和UG/GRIP技术对冲击式涡轮静子叶片进行造型设计,获得了一种先进的涡轮参数化设计方法,从而能够及时、直观地考察叶片的气动特性。同时可采用交互方式对涡轮设计参数进行修改,增强了涡轮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交互设计能力.有利于提高涡轮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5.
实践五号卫星的总体电路分系统采用了分舱集中供配电方案,用星箭分离开关控制火工品点火电路和全星模板式电缆网设计,减轻了重量,提高了分系统的可靠性。经过实践五号卫星地面大型试验和在轨飞行验证,总体电路分系统所有指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文章最后就分离开关的可检测性和提高可靠性设计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6.
实践五号卫星及其飞行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五号卫星于1999年5月10日发射升空。到8月8日,已经完成其在轨90天的科学试验使命。目前卫星状态良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在利用其寿命潜力开展平台技术试验。该卫星是一颗科学试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辐射探测、单粒子效应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试验、新型航天器新技术试验。卫星用户为中国科学院,卫星研制通过招标,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实施。实践五号卫星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发的CAST968小卫星平台的推出和应用。这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考虑到现代小卫星市场需求,不失时机地抓…  相似文献   

7.
基于UG/Post的五轴后置处理程序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五轴龙门高速铣机床为对象,分析了它的机床结构和后置处理配置方法,基于UG/Post实现了其后置处理程序,并通过对事件处理文件(.tcl)文件修改,实现了在五轴转换模式下的C轴超程处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五轴加工中心Willemin W428加工时工件不能偏置工作台回转中心安装,且由于机床B轴回转轴线与主轴轴线不相交,五轴联动加工NC程序生成困难等问题,对该加工中心五坐标后置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该加工中心的五个坐标值的计算方法、后置处理器的开发以及采用C 编程对后置处理得到的NC程序的验证。最后通过偏心圆锥零件五坐标联动加工实例验证了该加工中心后置处理技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本抛物面轴向6i指向-20°、-10°、0°、+10°和+20°的五焦点抛物反射面天线的设计,波束指向分别为-17.2°、-8.67°、0°、8.67°、17.2°。通过优化基本反射面的加权系数进行反射面的赋形,使每个波束的增益趋于均匀。对于标准偏置偏焦抛物面天线,波束指向±17.2°、±8.67°和0°时的增益分别为34.87dBi、38.67dBi和40.15dBi,边缘波束与中心波束的增益差值分别为5.28dBi和1.48dBi。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得出对应波束的增益分别为36.10dBi、38.48dBi和39.14dBi,边缘波束与中心波束的增益差为3.03dBi和0.66dBi,与标准抛物面相比减小了2.24dBi和0.82dBi。  相似文献   

10.
李立新 《火箭推进》2005,31(6):42-44
着重讲述五轴联动加工特定复杂曲面时的解决办法。五轴加工中心都有一定的结构,后置处理软件在有些情况下考虑不到某些零件的复杂结构和加工状况,这就需要对零件、机床及CAM软件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进行程序的后置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研究月球演化历史以及太空环境对月球土壤的风化影响,需要定量分析月球表面物质与次表层物质的状态差异。研究提出一种依据彩色图像数据分析月壤状态差异的方法,利用嫦娥五号任务采样期间获取的月球表面铲挖前后的图像数据,分析了每次铲挖前后月球表面的图像灰度表现特性等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月球次表层物质的平均反射率小于表面物质,全色谱段中的平均变化率为-24.71%;局部区域的月球表面次表层物质的平均反射特性基本一致,全色谱段中的平均变化率为-0.30%;月球表层颗粒形态与次表层颗粒形态可能不一致;月球表层颗粒与次表层颗粒组成和化学分子结构可能不一致。分析数据表明嫦娥五号采样位置铲挖前后的原态月壤和新鲜月壤存在明显状态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后续月球采样实施方案的改进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13.
微波FET有源倍频器的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微波FET有源倍频器的工程设计方法,采用该方法研制的Ku波段五次倍频器具有倍频效率高、温度稳定性好的特点,适合于星载应用。  相似文献   

14.
曾惠忠  董彦芝  盛聪  张玲 《宇航学报》2021,42(8):953-960
针对嫦娥五号上升器结构面临的轻量化设计要求严苛、有效载荷接口精度要求极高和有效载荷指向变化预示精度要求很高的难题,提出至顶向下的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使得上升器结构自重降低到整器重量的6.2%(47.758 kg);建立压紧和精度保持功能分离、双坐标系分级实现高精度的结构设计方法,实现相关有效载荷的结构安装接口精度达到400 mm×400 mm区域平面度小于或者等于0.05 mm;探索出综合了有效载荷自身和安装结构耦合效应的有效载荷在轨指向变化预示方法,实现准确、高效、快速地对有效载荷指向变化进行角秒级高精度评估。这些方法支持完成中国月面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并最终促进中国航天器结构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嫦娥五号轨道器为背景,介绍了可重构模块化综合电子方案的设计。从综合电子功能需求分析入手、结合轨道器构型,搭建了综合电子系统体系架构。运用模块化的思路,规划了轨道器综合电子的基本功能模块类型,介绍了内总线的通用化设计,给出了单机的具体配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综合电子信息流设计。在计算机技术方面,重点介绍了既可以工作于热备份模式,又可以工作于冷备份模式的可重构设计。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多年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已进入到质量内涵提升阶段。如何解决快速发展阶段遗留的生态问题,构建系统的生态文明体系,成为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的系统视角,分析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存在的问题,从产业生态、自然生态、居住生态、文化生态、农村生态五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技术状态控制内涵和技术状态控制与设计质量的关系,结合案例阐述了技术状态控制对保证型号产品质量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严格技术状态控制,必须贯彻落实的“五条原则”。  相似文献   

18.
王立  刘洋  华宝成  李涛  朱飞虎 《宇航学报》2021,42(8):975-981
对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视觉自主避障系统组成、方案及原理进行介绍。采用光学粗避障加激光精避障的两级接力避障模式,在光学粗避障阶段利用K均值聚类对图像障碍进行分割,对分割结果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并设计安全系数评价方法选择安全落点;在激光精避障阶段提出概率模型评价点云所示区域的着陆安全性。对两级避障的在轨图像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并对着陆区域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两级避障均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9.
回收分系统作为执行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任务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关键分系统之一,为了实现结构布局优化、开伞载荷及系统稳定性兼容、轻小型化及高可靠性要求等目标,提出了非均衡载荷两级减速三伞方案、双冗余低电流弹盖拉伞优化方案、多敏感集成化回收控制方案、单点吊挂冗余解锁减速伞连接分离方案等。通过合理设计,完成仿真验证试验、地面验证试验、空投验证试验,确保了回收分系统协调匹配、工作可靠。在轨飞行数据结果表明:嫦娥五号探测器回收分系统工作性能稳定,满足各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五路方位关节是某型号雷达中的一个重要结构件 ,其结构复杂、体积小、制造精度高。文中阐述了五路方位关节的结构工艺特点 ,选用了真空钎焊工艺方案 ,使用化学镀金新工艺 ,采用数控精密加工、数控线切割及电火花加工技术 ,提高了产品质量 ,改善了器件的电气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